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课堂教学教案课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课型新授主备人: 黄安 授课人: 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情感;2分析诗歌内容,鉴赏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训练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分析诗歌内容,鉴赏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训练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 学 程 序 设 计备注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提问背诵:虞美人(2人,齐背) 2、由虞美人引入本课 封建时代的爱国文人雅士,痛苦莫过于政治上的孤独。今天,我们就来听听柳宗元在遭贬的孤独中发出的痛苦呻吟。(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文,把握情感: 1、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诗歌12遍(字音,感情)。 2、学生个别读,齐读,找出词眼。 问题: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请大家找出本词中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词语? 明确:“愁”。 整首诗一以贯之的就是愁思、愁绪。诗歌开篇便“愁思茫茫”,笼罩全 篇。 三、再读诗文,知人论世: 1、学生默读诗文,认真思考作者为何而愁?这就需要我们要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学生介绍并补充; 教师明确: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后迁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后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公元八五年,“永贞革新”失败了。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及韦执谊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谁知宪宗怨恨未消,又由于宰相武元衡极力反对,不出一月,宪宗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此诗便作于柳州。有柳河东集等。 2、全诗具体写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内容。 12人描述诗句内容; 明确诗文内容: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纹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音信难通。(学生齐读) 3、你觉得柳宗元诗中具体写了哪些愁?并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怀才不遇被贬荒蛮登高怀远之 愁)明确:他登上柳州城楼,所见皆是荒芜辽远的原野,海天相接茫茫的一片,触景生情,想到朝廷的昏暗,战友的疏离,不觉愁情满怀,百感交集,也感到“愁思”无尽,就好似这海一般的广,如天一般的高。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诗人面对着辽阔的大荒野,不禁悲从中来,愁思万端。他想到自己怀着济世 之志,参与政治革新,本是为了替朝廷除弊兴利,做一些对百姓有益之事,却不料一贬再贬,政治理想实现不了,离乡去京,使他感到孤独,对战友的思念更深。 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敌对势力迫害打击之愁)惊骇的狂风刮过荷塘水面,波浪起伏颤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荷花乱摇,东倒西伏,密集暴雨,胡乱吹打,侵袭着覆盖薜荔的围墙。 “芙蓉、薜荔象征着诗人和诸友的高洁品质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屈原离骚中有:“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芙蓉”、“薜荔”来比拟自己的品德的高洁,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周敦颐爱莲说中有“莲,花之君子者也。” 惊风、密雨隐喻朝廷上那些猖狂肆虐地打击进步力量的腐朽势力。“乱飐芙蓉水,斜侵薜荔墙”看似写景,实际上是写黑暗势力对柳宗元他们连续不断地屡次进行陷害中伤,以致一再受贬,这正是政治上的打击。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风雨飘摇,诗人因罪被贬,愁思满怀。 颈联: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身居异乡、远离故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 明确:向远处看,只见山岭绵绵,林树重重,遮住了诗人远望的视线,那曲曲折折的柳江,恰似我的曲结的愁肠。对政治的抱负不绝,对友人的思念无限,但被重重山岭阻断,满腹愁思无形,但却似山岭林树重重叠叠,就如柳江江水滔滔不绝,又百转千回。 尾联: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之愁) 明确:共同的遭遇,相同的命运,都被贬到了荒远的地区,却各处一方,音信不通,不能互致问候。“滞一乡”的“滞”不仅是柳宗元当时的处境,而且也是他最终的命运,最后他客死于柳州任上,“滞”不仅是全诗的愁思的凝结点,也是他一生命运悲惨的终结点。 小结:1怀才不遇被贬荒蛮登高怀远之愁2敌对势力迫害打击之愁 3身居异乡远离故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 4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之愁 全诗用“愁思”贯穿,首联登高望远,引出愁思,颔联见到芙蓉、薜荔横遭摧残,引起身世之感,又添愁思,颈联,远望友人,岭树重遮,江流阻断,使人愁肠百结,尾联音书断绝,各滞一方,倍感寂寞,愁思更深。 四、课堂拓展,分析手法: “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一种抽象的心理活动,看不见,摸不着,那么要描写这种抽象的愁怨就难了。但文坛仍有巨擘,丹青自有高手。“愁”在古人笔下,还是被写得非常具体形象生动的。 关于愁绪的诗歌我们已经学过很多了,请大家试着找出一些描写愁绪、愁情的诗句来。 1、学生列举并补充;2、教师整理关于愁的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 陵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 欢 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辛弃疾粉蝶儿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 玉案 3、合作探究:这些诗句描写愁运用了怎样手法?4、教师明确:借助一定手法,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 课外补充: 1、愁有了形象。李煜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的愁绪像一团乱麻,无始无终,越理越乱;快刀斩乱麻,麻丝纵乱总还可以剪断,但李煜的愁思却如流水一般剪不断。这里李煜以有形喻无形,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绪获得了立体感和可视性,使愁情更鲜明更深刻更形象。 2、愁有了动态。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这首词里“愁”可以流动,有了动态。李煜的南唐故国沦落敌手,身为俘虏,他的故国愁思该有多么深长!“一江春水”写出了他亡国之愁的绵远深沉,无穷无尽。大江滔滔,不尽东流,那都是词人的愁,词人的痛!对政治的抱负不绝,对友人的思念无限,但被重重山岭阻断,满腹愁思无形,但却似山岭林树重重叠叠,就如柳江江水滔滔不绝,又百转千回。 五、结束语: 法国作家拉伯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你对她哭,他就对你哭。”就我们的现实生活而言,生活的无助,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医学检验科职业暴露培训考试(附答案)
- 重难点解析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继电保护试题库与答案(附解析)
- 深基坑土方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综合解析北师大版8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详解
- 中医康复心脏:让慢性心力衰竭离你远去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说课稿
- 咨询工程师通关考试题库(B卷)附答案详解
- 重难点自考专业(学前教育)试题带答案(轻巧夺冠)
- 5G基带芯片算法验证平台:从设计到实现的关键技术与实践
-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课件
- 2025年高考生物辽宁卷真题解读及复习备考指导(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适用)
- 新媒体视听节目制作
- 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板书设计优化策略
- JG/T 237-2008混凝土试模
- JG/T 232-2008卫浴型散热器
- 灭火员初级习题库
- T/CAQP 001-2017汽车零部件质量追溯体系规范
- 燃气入户可行性报告
- 技术赋能医疗创新-深入解析数字化口腔诊所建设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