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叶蝉讲稿.ppt_第1页
黑尾叶蝉讲稿.ppt_第2页
黑尾叶蝉讲稿.ppt_第3页
黑尾叶蝉讲稿.ppt_第4页
黑尾叶蝉讲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稻叶蝉的发生与防治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杨益众 水稻叶蝉泛指为害水稻的同翅目叶蝉科害虫 我国为害水稻的叶蝉据记载有76种 常见的有20余种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水稻为害较重的有黑尾叶蝉 图1 白翅叶蝉 图2 电光叶蝉等 图1黑尾叶蝉图2白翅叶蝉 近几年来 水稻叶蝉与灰稻虱 白背稻虱及褐稻虱在江苏地区经常交替发生 有时并发 为害 威胁水稻生产 成为重要的测报对象 但由于它们体型小 种类多 形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田间调查往往容易混淆 对测报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根据我们的观察 并参考相关资料 简要描述这些害虫各虫态的形态 表1 图3 4 形态特征 相同点 小型昆虫 口器细长 为刺吸式口器 能刺入植物组织吸食 具前后翅 翅全部同质 不完全变态 不同点 见表 1 表1叶蝉和飞虱的不同点 图3飞虱 叶蝉成虫模式图 图4四种黑尾叶蝉雄性成虫外形 二种叶蝉的寄主有水稻 小麦 玉米 茭白 看麦娘等禾本科植物 成若虫群集稻株基部刺吸汁液 造成全株发黄 枯死 或者是茎杆基部发黑 烂杆倒伏 同时 还可传播水稻矮缩病 黄矮病 黄萎病等病毒 图5 6 图5叶蝉刺吸水稻叶片图6水稻黄矮病 发生规律 黑尾叶蝉在长江中下游稻区每年发生5 6代 以3 4龄若虫和成虫在绿肥田 秋种作物田 田埂 沟边等禾本科杂草上越冬 主要寄主为看麦娘和早熟禾 冬季温度较高时仍可出来活动取食 来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陆续羽化为成虫 并迁入水稻秧田和本田 表2 图7 白翅叶蝉一年发生2 3代 主要是以成虫在绿肥田 秋种作物田 田埂 沟边等禾本科杂草上越冬 4月上中旬陆续迁入水稻秧田和本田 表2黑尾叶蝉发生期及为害对象田 图7以黑尾叶蝉为例示叶蝉的侵染循环 在长江中下游稻区 从6月下旬开始 黑尾叶蝉出现田间虫量上升 7月中旬至8月上旬出现虫害高峰 受害常从田边开始 逐渐向田中央扩散 受害严重的常出现成行枯死 9月中下旬以后虫量下降 图8 白翅叶蝉以8 9月田间虫口密度最大 为害最重 成虫白天羽化 白天栖息于稻株中下部 早晚出来取食为害 多集中在稻株上部取食 成虫趋光性 趋嫩绿习性明显 100 80 60 40 20 7 30 8 30 9 30 10 30 6 30 成虫 若虫 图8稻田各代虫口消长 日期 密度 头 m2 二种叶蝉的卵均产于稻株组织里 黑尾叶蝉产在水稻叶鞘边缘组织中 少数产在茎干组织中 卵粒单行排列 产卵处外表有隆起 2 3天后成褐色 每块卵11 20粒 多者30粒 图7 白翅叶蝉的卵大多产在水稻叶片中脉二侧组织的空腔中 水稻抽穗后以第三叶为主 每叶有卵3 5粒 凡冬种作物面积较大 耕作粗放 杂草多 将有大量的有效越冬虫源 偏施氮肥 稻株生长嫩绿 易引诱叶蝉前来取食产卵 图7黑尾叶蝉卵块 1 农业防治 及时耕翻绿肥田 清除看麦娘等杂草 减少越冬虫源 2 化学防治 防治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