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开发区发展研究报告沈阳市开发区发展研究报告沈阳市开发区发展研究项目组2008年6月30日目 录项目总结报告51 沈阳市开发区发展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131.1 问题的提出131.2 关于开发区研究的国内外综述141.2.1 关于竞争力理论的研究141.2.2 关于开发区理论的研究161.2.3 关于开发区竞争力方面的研究181.3 建立开发区研究的指标体系191.3.1 开发区经济特征指标体系201.3.2 开发区政府绩效指标体系201.3.3开发区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211.3.4开发区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211.3.5开发区劳动力指标体系211.3.6其他221.4 开发区研究指标体系数据收集方法及步骤222 沈阳市开发区经济特征分析242.1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指标比重排名情况242.1.1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指标比重排名情况及分析242.1.2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指标比重排名情况及分析252.1.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指标比重排名情况及分析262.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市指标比重排名情况及分析272.1.5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指标比重排名情况及分析292.1.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市指标比重排名情况及分析302.1.7出口总值占全市指标比重排名情况及分析312.1.8总就业人数占全市指标比重排名情况及分析322.2开发区主要经济强度指标排名情况332.2.1开发区投资强度排名情况分析332.2.2开发区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排名情况分析342.2.3开发区单位面积土地创造的税收排名情况分析352.2.4开发区单位面积土地吸引的外资额排名情况分析352.2.5开发区土地开发率363 沈阳市开发区问卷调查分析383.1 问卷样本38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393.2.1 政府绩效分析结论393.2.1.1 开发区中企业对开发区政府绩效总体评价良好393.2.1.2 开发区中企业对开发区提供的客观条件评价总体良好,但打分低于对政府绩效的打分403.2.1.3 独资企业在开发区落户的费用最低413.2.1.4 开发区外资企业的技术含量参差不齐,合资企业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423.2.1.5 开发区普遍存在职工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相距较远的实际问题433.2.2 劳动力市场情况分析结论444 开发区竞争力分析524.1 沈阳市开发区竞争力分析524.2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国内外开发区竞争力比较分析544.2.1 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544.2.2 发展潜力趋势比较分析554.2.3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在优势分析554.2.4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国外开发区比较分析565 沈阳市开发区的发展困境655.1经济竞争力与先进城市开发区相比存在差距655.2 开发区功能单一655.3空间扩展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665.4 开发区政策优势趋于消失675.5省级开发区管理机构权限不清,职能不明确676 沈阳市开发区发展的对策建议696.1 全面提升沈阳市开发区综合竞争力696.2空间扩展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型发展696.3将开发区功能由单一的生产功能转向多元化综合性城市功能716.4 将开发区发展成为区域一体化的核心71项目总结报告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开发区的发展对改革开放的促进作用勿容质疑。盘点开发区发展对经济的贡献,分析开发区的竞争力,总结开发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思考新形势下开发区的发展方向与出路,是本项目研究的初衷,更是政府急需总结的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之一。沈阳市开发区发展研究,由沈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共同合作支持研究,历时一年多,经过方案制定、数据收集、问卷调查、走访调研、数据整理及分析等过程,终于完成最终研究报告,下面对研究报告进行简要总结:1 调研数据分析结论1.1 沈阳市开发区发展的经济评价(一)开发区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开发区规划面积为沈阳市全市总面积的3.7%,市区面积的13.9%,然而在沈阳市的生产总值、就业、利用外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份额。下面利用2006年开发区经济指标基本情况分析开发区发展对沈阳经济的贡献。开发区生产了全市35.3%的生产总值。生产总值排在前5位的开发区分别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辉山经济开发区;雪松经济开发区;道义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为全市解决了26.5%的就业。就业人数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道义经济开发区;棋盘山经济开发区;浑河经济开发区。开发区财政收入占全市的16.2%。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辉山经济开发区;棋盘山经济开发区;道义经济开发区。开发区成为主要的吸引外资产业区,利用外资占全市的39.5%,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辉山经济开发区;棋盘山经济开发区;道义经济开发区。出口总值占全市50.2%。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辉山经济开发区;雪松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为沈阳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7.5%。排在投资前5位的分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辉山经济开发区;棋盘山经济开发区;道义经济开发区。(二)开发区各项强度指标的平均值(1)投资强度达到1.33亿元/平方公里(2)单位面积土地产出3.16亿元/平方公里()单位面积创造税收0.108亿元/平方公里()单位面积吸收外资额0.033亿美元/平方公里()开发面积为审批面积的5倍。由上分析,占地较少的开发区,在相对较低的投资比率下,创造了沈阳1/3的产出,尤其成为沈阳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龙头。为沈阳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2 沈阳市开发区发展的环境评价开发区中企业对开发区政府绩效总体评价良好。各个开发区企业对开发区的机构设置、决策效率、办事程序、工作水平和能力、办事效率、交流效果、政企合作质量、关系密切程度、服务专业程度、总体比较满意,5分为满分的情况下,各企业打分平均在4.4分以上。说明开发区中企业对开发区的软环境建设非常满意。中资企业与合资企业的满意度高于独资企业。开发区中企业对开发区硬环境评价总体良好,但打分低于对政府绩效的打分。对电价、污水处理价、土地价格、金融服务、居住质量打分平均在4.0分以上,但明显低于对政府绩效的打分。对医疗质量打分最低,平均为3.74分。合资与独资企业的满意度高于中资企业。开发区普遍存在着职工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相距较远的实际问题。调查中大部分企业职工的居住地点与工作地点相距在半个小时车程以上,也反映了开发区建设过程中配套生活服务设施较差的现状。开发区中外资企业技术含量参差不齐,合资企业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企业自己判断的自身技术含量平均指标中,排在前3位的开发区分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辉山经济开发区;棋盘山经济开发区。沈阳市开发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 从雇佣方角度分析认为,劳动力市场供给充分。根据国内外开发区比较研究结果可见,沈阳市开发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供给,为沈阳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要素条件。开发区中,企业认为短缺的劳动力依次是:技术人员(66%)、高级技工(49%)、管理人才(39%)、一般工人(24%)、临时工(4%)。在企业招聘考虑因素中依次为:工作经验(92%)、学历(68%)、设计成果(42%)、年龄(28%)、性别(15%)、在校成绩(13%)。2 竞争力分析结论运用调研和问卷分析数据,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分析,将上述各个影响竞争力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综合竞争力分析结论:国家级开发区无论是经济竞争力,还是综合竞争力,都排在前两名,第一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道义、辉山、浑河、雪松的经济竞争力分别排在3、4、5、6的位置上,而综合竞争力的3、4、5、6分别是:浑河、道义、康平、法库。法库、棋盘山、康平、欧盟、辽中、新民分列经济竞争力的7、8、9、10、11、12,而综合竞争力的排名顺序为:辉山、欧盟、棋盘山、雪松、新民、辽中。经济竞争力排名综合竞争力排名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1747113.721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4.0737213.392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2.0369311.124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2.034049.657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1.8731511.363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1.658669.1710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1.133779.766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0.851689.619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0.740399.945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0.6873109.648辽宁辽中经济开发区0.6256117.0412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0.1537127.56113 开发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经济竞争力与先进城市开发区相比存在差距与天津、青岛、昆山、广州等先进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相比,竞争力排在第二的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存在较大差距,排在这些开发区的后面。开发区功能单一。开发区是产业集中地,在开发区中主要发展生产企业,由于这一开发区定位,使开发区20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单一、简化的功能,从问卷调研和走访调查中均可以看到,由于距离城区较远的开发区只注重生产型产业发展,已经产生了城市功能缺失所带来的问题,如职住分离问题、医疗服务跟不上等。空间扩展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从开发区可开发面积与规划面积的比值来看,开发区仍然存在待开发土地,但从审批面积与开发面积和规划面积的比值可见,除辽中、新民、欧盟和雪松经济开发区外,大部分开发区的开发面积已经超过审批面积。开发区的规划面积大于等于审批面积。政策优势趋于消失尽管开发区企业对开发区政府评价非常满意,但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开发区机构设置各具特点,政府赋予开发区的权利也各不相同,开发区管委会期待政府对他们的认可,更期待相应的优惠政策。这是开发区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思维惯性。成为当今开发区发展的障碍。(5) 省级开发区管理机构权限不清,职能不明确。通过走访调研,开发区中的管理机构主要有以下两中类型:1)独立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此种管理委员会存在社会职能缺失等问题;2)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区域政府结合型开发区管理机构,此种管理机构存在市级管理权限难于落实等弊端。4 沈阳市开发区发展的对策建议全面提升沈阳市开发区综合竞争力一是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提升开发区的经济竞争力;二是通过理顺开发区管委会的政府职能,提高开发区政府服务水平和效率;三是通过增强配套服务功能,实现开发区长期可持续发展。空间扩展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型发展土地空间集约化利用应当是建立在用地空间资源的整体性与高效性之上的,确保土地承载多种功能和生活环境及其各项功能之间的协调。一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投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将开发区建设成为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示范区;三是要根据开发区所处地区的自然、人文、产业等元素,塑造各具产业文化特色的空间景观区域。将开发区单一的生产功能转化为多元化综合性城市功能一是需要在保持自身主体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生产、生活相对平衡的功能结构。通过整合包括对各种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资源、信息资源以及文化、地域特色资源等,实现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开发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为开发区创造自己的城区特色提供可能;二是应当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通过优化各类用地内部结构,来保证开发区整体的良性运转;三是充分利用开发区的优势,重点发展母城和周边地区所欠缺的、辐射范围大、服务等级高的城市功能,既可以促进自身功能的综合化,也可以加强开发区与母城及周边地区的联系。将开发区发展成为区域一体化的核心一是需要城市规划的协调一致。即开发区规划的制定应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并积极配合上一级城市规划的落实。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功能安排与空间布局应该基于其所处区域与城市范围内的资源条件来确定,保持与区域和母城的综合协调,才有可能为开发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应当通过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将开发区的建设统一纳入沈阳市总体规划指导之下。同时,需要改革开发区的规划管理方式,将开发区规划管理权统一归并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以此保证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与城市保持协调。二是要建立起开发区与周边相邻城乡地区之间在用地功能、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关系。具体而言,就是在城市功能的设置上,要充分发挥新区的优势,发展周边地区所欠缺的城市功能,以此确立自己的职能特色和优势,成为促进地区交流和空间融合的催化剂,避免过渡发展邻近城区已经有的较为成熟的功能,充分利用周边相邻城区的设施来为自己的发展服务,以此带动整个周边地区功能结构的调整,同时也降低自身发展的成本。三是开发区应当成为带动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开发区作为带动区域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有其明显优势:首先开发区较城市中心市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吸纳潜力大;其次比起一般小城镇又拥有更多的产业优势,更加具备按照市场经济条件进行市场运作的基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按照梯度推进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开发区应当积极承接市区乃至区域的功能转移和郊区化过程,疏散城市的功能;另一方面,对于周边乡村来说,开发区可以通过在产业结构、产品、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核心,同时开发区也可以借此加速开发区与区域的有机融合和整体的发展进步。1 沈阳市开发区发展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1.1 问题的提出沈阳市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兴办开发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建设,到目前,我市共有各类开发区15个,居全省首位。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个,即: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沈阳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辽宁沈阳出口加工区、辽宁沈阳(张士)出口加工区;省级开发区10个,即: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辽宁辽中经济开发区;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待批)。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践,开发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开发区作为我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为沈阳市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已成为所在区域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在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也存在着制约发展的许多问题。如,规模较大,经营粗放,发展主要靠政府扶持政策等。那么,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到今天,怎样由规模速度型向效益结构优化型转化;由政府政策扶持型向自身体制创新型转化;从经济快速发展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转化;从经济、社会、环保等多方面推动沈阳市经济的发展,推进城市化建设道路的进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深化研究开发区现状,客观评价开发区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相应发展建议是本课题的任务。结合沈阳市四大发展空间规划和沈阳市开发区实际情况,以提升沈阳市开发区竞争力为目标,发展高新技术型、生态发展型、虚拟网络型开发区为本次开发区研究选择指标的指导。以期完成以下具体任务:建立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国内外开发区的比较和评价,对沈阳市开发区全面调研和分析研究,提出沈阳市开发区发展建议,用以指导开发区工作。结合开发区的招商工作,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起草沈阳市外商投资指导目录。提出增强开发区对城市经济发展、就业等的带动作用的具体建议。1.2 关于开发区研究的国内外综述目前,国内外有关国家、区域和城市竞争力以及开发区理论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但是关于开发区竞争力的系统研究还有待于深入。本课题的研究借鉴和吸收了这些理论成果,因此,在回顾开发区竞争力理论研究之前,首先对竞争力理论和开发区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1.2.1 关于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竞争力是一个既具有广泛涵义,又十分抽象且难以把握的问题。但是,经济学的发展为竞争力的深入探讨提供了基础。一般来说,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它行为主体竞争某种(些)相同资源的能力。首先是古典竞争理论。该理论是以“完全竞争理论假设”为基础的。其代表理论是亚当斯密的竞争理论。亚当斯密主张自由竞争,实行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其次是新古典竞争理论。该理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假设,按照马歇尔的解释完全竞争的假设是有效的,同时也认为这个模型存在缺陷,诸如完全竞争模型只能反映小规模的生产体系,不能反应垄断经济势力出现以后的大规模生产和寡头垄断企业的行为特征。在出现大规模和垄断势力以后,资源配置效率不仅取决于市场机制,同时还需要国家干预等。因此,新古典竞争理论的重点也逐步转向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垄断的关系,也使竞争理论由古典的微观分析(企业竞争)提高到中观分析即产业层面的竞争分析。第三是熊彼特的竞争理论。现代竞争理论的重要转折是熊彼特的竞争理论。其竞争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完全竞争的假设,使竞争成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研究的重点不再是价格决定和市场结构的均衡等问题,而从市场理论和价格理论中独立出来,研究要素的形式及其技术创新的动力形成问题。第四是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波特的理论开始,竞争转向宏观层面,即国家竞争。波特理论提出一国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由生产要素状况,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机遇作用以及政府作用六个因素决定。波特将以上诸要素关系形象地构建成钻石形状,即其著名的“钻石模型”。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同样突破了完全竞争的假设,更重要的,这一理论说明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一国的比较优势,而是取决于能否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波特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分析是以企业为基础,以产业为核心,以创新为主线的综合分析。因此,虽然波特的研究重点是研究宏观意义上的国家竞争力,但仍然是从微观管理学角度深入的,强调企业对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或基础性的作用。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从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角度研究了国家的竞争力,他关于国家竞争优势的论断同样适合次级经济存在,即区域和城市,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和区域更适合作为其分析的基本单元。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也对区域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作了深入的研究。倪鹏飞在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研究中认为,区域和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或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和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转化资源和争夺、占领、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区域和城市竞争力的构成因素是综合性的,几乎涉及到经济、社会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是一个复杂的集合系统。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给出了较为具体和全面的评价体系,但对于开发区这类偏重于经济运行的特殊区域来说,仍缺少研究的针对性。1.2.2 关于开发区理论的研究开发区竞争力研究是以开发区的有关理论为基础的。区位优势理论。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于1977年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企业,必须满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所谓区位优势,是指某一国家能为在其境内从事增值活动的公司提供的便利条件。这一有利条件可能是由该地区的经济状况、自然条件所决定的,也可能是由当地政府的政策、法规所确定的。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某一国家或地区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部门或区域进行,其他部门或地区则通过利用这些部门或区域的投资带来的外部经济而逐步得到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和发展无疑与该理论相关,它们的建立和发展皆以中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资源不均质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均衡为前提。增长极理论。导源于区位理论和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增长极理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密切。增长极理论的创立者、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两类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都是通过在特定的地域实行特殊政策和倾斜措施,以便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区域和国家内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聚集相关的企业集中地进行产业开发,并迅速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创新理论。该理论的提出者、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无论是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者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们都是在世界新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推动下,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变动和生产力进步的创新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显然,创新理论是开发区发展创新的主要理论支撑。这些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开发区的理论基础,为研究开发区竞争力作好了理论准备。1.2.3 关于开发区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国际上关于开发区竞争力的研究国际上关于开发区竞争力理论,主要是波特教授在创新产业群初步研究San Diego中的有关阐述。波特教授根据其城市竞争力理论,提出了一个评价高新产业区竞争力的方案。波特认为,一个地区,特别是一个高新产业区的繁荣,靠的是竞争力,而竞争力又靠的是生产率,即单位劳动力和资本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并非主要是数量)。保持一个地区或高新产业区长期持久的繁荣,不仅要求有较高的生产率,而且还要求生产率能得到不断地提高。不断提高生产率,关键在于培养地区持续的创新能力。 国内关于开发区竞争力的研究开发区核心竞争力是开发区经济竞争力的优势表现,是指开发区所特有的,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他开发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且这种不易被其它开发区所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邱成利,何心刚提高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对策载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4月。李群虹认为我国开发区也是地方资源消耗的集中地,进而提出了定位管理模式,进行政府规制建设 资源规制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开发区建设资源所采取的一系列规划、控制和监督行为。,集约利用资源,以此来提高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贾若祥提出通过集群建设,建立纵向、横向连接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强要素集聚和空间集聚,增强开发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邱成利等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开发区核心竞争力体系。开发区核心竞争由人才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管理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五个要素集合而成。核心竞争力是开发区竞争力的优势体现。南京大学刘厚俊等人从波特关于开发区竞争力的有关理论中,建立了开发区竞争力评价系统框架:创新能力生产率竞争能力。1.3 建立开发区研究的指标体系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参考国内外有关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通过与Dr. Lothar Mahnke (德方专家)和中方专家姜国庆教授共同讨论,并充分考虑开题报告会上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拟采用以下六个指标体系对沈阳市开发区进行评价(见附图1.1)。1.3.1 开发区经济特征指标体系开发区生产总值及年增长率开发区总投资(内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及年增长率对外直接投资追踪记录(总额、行业分布、国别分布)开发区财政收入及年均增长工业增加值及其年增长率开发区财政总收入及年增长率土地出让价格开发区出口总值及与GDP关系每平方公里就业数每平方公里投资量1.3.2 开发区政府绩效指标体系企业在开发区落户所需天数企业落户所需成本企业落户涉及的政府部门个数1.3.3开发区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娱乐、购物、健康)绿地面积总数外国专家所需的各种服务设施1.3.4开发区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商业环境调查银行服务可获得性上游供应商情况水、电的可获得性和价格交通运输所需时间和成本1.3.5开发区劳动力指标体系人力素质(熟练/非熟练)成本(熟练/非熟练)人力可获得性(熟练/非熟练)1.3.6其他物流公司的可获得性开发区拥有的专利数开发区研究和开发机构数目1.4 开发区研究指标体系数据收集方法及步骤上述指标体系数据既有现成的统计数据,也有较不易收集的软指标,调研方法分别采用:数据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咨询。数据整理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开发区研究指标体系数据收集步骤:整理可以进行数据收集的指标、归类制表;组织人员收集并完成表格;专家分析整理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国内外开发区比较分析。开发区研究指标体系问卷调查步骤:将问卷类指标制作成问卷;选择问卷调查样本;根据所选样本组织人员调研问卷;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分析整理。25沈阳市开发区发展研究项目组开发区研究的指标体系图1.1:开发区研究的指标体系政府绩效经济特征其他劳动力综合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l 物流公司的可获得性l 开发区拥有的专利数l 开发区研究和开发机构数目l 人力素质(熟练/非熟练)l 成本(熟练/非熟练)l 人力可获得性(熟练/非熟练)l 商业环境调查l 银行服务可获得性l 上游供应商情况l 水、电的可获得性和价格l 交通运输所需时间和成本 l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娱乐、购物、健康)l 绿地面积总数l 外国专家所需的各种服务设施l 机构设置l 决策效率l 办事程序l 工作水平和能力l 办事效率l 交流效果l 合作好坏l 关系密切程度l 服务专业程度ll 生产总值l 就业人数l 总资产l 开发区总投资年增长率l 对外直接投资总额l 财政收入l 工业增加值l 每平方公里就业数l 每平方公里投资量2 沈阳市开发区经济特征分析2.1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指标比重排名情况2.1.1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指标比重排名情况及分析开发区名称2004年2005年2006年备注绝对值亿元比重%排名绝对值亿元比重%排名绝对值亿元比重%排名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198.2012.602300.6013.692429.8013.061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27.3014.451301.2013.721391.9011.912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17.121.088370.473.2103134.994.1023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12.390.788423.711.080440.011.2164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9.880.628518.370.837535.511.0795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6.010.38287.320.333933.931.0306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32.870.9997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7.000.445713.000.592630.900.9398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3.980.25397.690.350814.910.4539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7.660.48768.360.38176.210.18910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5.500.251106.000.18211辽宁辽中经济开发区-4.580.209115.570.16912合计489.5431.12760.8034.661162.6035.33 从上述排名中可以看出:2004年和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开发区只有2家,即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2006年增加到3家,除上述2家外,又增加了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的开发区,2004年为2家,即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和沈阳雪松开发区;2005年增加到四家,除2004年的2家外,又增加了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和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2006年除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产值超过100亿元外,仍然增加到6家,新增的开发区为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排在前5位的开发区中,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2004年和2005年位于第2位,2006年上升至第1位;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4年和2005年位居第1位,2006年降至第2位;第3至5位位次未变,依次为: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沈阳雪松开发区、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排名在6到12位的开发区中,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的进步幅度最大,从2004年、2005年的零产值,到2006年一跃成为第七位;其次为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从2004年的第8位、2005年的第9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6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从2004年的第6位、2005年的第7位,下降到2006年第10位。变化不大有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2004年第9位、2005年第8位、2006年第9位)、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2004年第7位、2005年第6位、2006年第8位)、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2004年零产值、2005年第10位、2006年第11位)、辽宁辽中经济开发区(2004年零产值、2005年第11位、2006年第12位)。2.1.2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指标比重排名情况及分析开发区名称2004年2005年2006年备注绝对值亿元比重%排名绝对值亿元比重%排名绝对值亿元比重%排名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3.5017.47186.3013.241109.4011.971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56.2013.36283.8012.852106.6011.662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4.281.017323.893.664341.274.5143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2.470.58755.730.879416.601.8164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3.550.84445.610.860512.341.3505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2.030.48263.770.57869.581.0486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1.550.36871.770.27177.110.7787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4.150.4548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0.800.19091.550.23893.010.3299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1.700.26181.800.19710辽宁辽中经济开发区-1.200.184101.600.17511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1.290.30780.960.147110.710.07812合计145.6734.62216.2833.17314.1734.37从上表可以看出,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超过10亿元的开发区只有2家,即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又增加一家,即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2006年,有2家开发区率先突破100亿元,即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有3家开发区超过10亿元,即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从排名次序来看,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连续三年依次名列第1位、第2位、第3位;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2004年名列第5位,2005年和2006年名列第4位;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2004年名列第4位,2005年和2006年退后1位,变为第5位;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和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连续三年稳定在第6位、第7位和第9位;沈阳棋盘山开发区从2004年的零增加值到2005年的第8位,2006年退后到第10位;辽宁辽中经济开发区和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2006年的排位分别比2005年退后1位,分列第11位和第12位;位次上升最快的为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从2004年和2005年的零增加值一跃成为2006年的第8位。2.1.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指标比重排名情况及分析开发区名称2004年2005年2006年备注绝对值亿元比重%排名绝对值亿元比重%排名绝对值亿元比重%排名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2.90128.902.748131.602.5381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12.3029.300.884211.500.9232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6.3038.200.78039.300.7473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0.3960.690.06669.000.7234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0.2370.140.01374.250.3415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2.8243.120.29743.930.3166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0.8150.930.08851.050.0847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0.1180.040.00490.150.0128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0.0790.080.00880.080.0069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10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辽宁辽中经济开发区-合计45.9351.404.88870.865.690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0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10亿元的开发区仅有2家,即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另有2家开发区在1至10亿元之间,即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和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2005年超过10亿元的开发区仅剩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3家开发区在1至10亿元之间,即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和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2006年超过10亿元的开发区恢复为2家,即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5家开发区在1至10亿元之间,即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和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从排名次序来看,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连续3年分列第1位、第2位和第3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虽然连续3年位列第2位,但是其第三产业增加值出现了波动和下降的趋势);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在连续2年名列第6位后,于2006年一跃成为第4位(其绝对值从0.69亿元突增到9.00亿元);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在连续2年名列第4位后,于2006年后退为第6位,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在连续2年名列第5位后,于2006年后退为第7位;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和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连续3年在第8位、第9位之间徘徊;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2006年首次有第三产业增加值,名列第10位;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和辽宁辽中经济开发区没有第三产业增加值。2.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市指标比重排名情况及分析从表中看出,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各开发区均不超过100亿元,超过10亿元的有6家,即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和沈阳雪松开发区;2005年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超过100亿元,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开发区增加到7家,即2004年的6家再加上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2006年只有3家开发区投资额不足10亿元,分别是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辽宁辽中经济开发区和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名称2004年2005年2006年备注绝对值亿元比重%排名绝对值亿元比重%排名绝对值亿元比重%排名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6.708.9251115.108.4431152.208.5011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50.205.168265.124.777291.205.0942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31.103.202355.024.036387.644.8953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17.001.750431.002.274443.402.4244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10.711.103614.591.070529.791.6645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7.070.728714.201.042628.001.5646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3.800.39188.260.606817.830.9967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12.261.262510.020.735716.400.9168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10.960.6129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2.280.235103.160.232108.570.47910辽宁辽中经济开发区-3.420.25193.670.20511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3.300.34092.800.205111.930.10812合计224.4223.10322.6923.67491.5927.46从排名次序看,4家开发区连续三年名列第1位至第4位,依次是: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和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和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分别从第6位、第7位、第8位前进1位,变为第5位、第6位、第7位;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首次排名即成为第9位;排位不变的为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排名退后有: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2004年第5位、2005年第7位、2006年第8位)、辽宁辽中经济开发区(2005年第9位、2006年第11位)、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2004年第9位、2005年第11位、2006年第12位)。2.1.5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指标比重排名情况及分析开发区名称2004年2005年2006年备注绝对值亿元比重%排名绝对值亿元比重%排名绝对值亿元比重%排名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105.806210.305.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平顶山市重点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化学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夜间文案工作总结与激励
- 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古诗鉴赏试题答案解析及译文
- 湖北省武汉东湖高新区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银行安全保卫培训课件
- 预防接种沟通艺术
- 2026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陕西省汉中学市南郑区红庙镇初级中学九上化学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第二十二中学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无菌GMP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光学旋转编码器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 减重药物临床应用医药专家共识
- 2024年中国中间相沥青行业调查报告
- 2025至2030细胞免疫项目融资商业计划书
- 云原生压测技术-洞察及研究
- 关联交易贷款管理办法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高等数学》2024-2025学年期末试卷(A卷)含答案
- DB42T 1342-2018 小型沼气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内容营销平台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