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呼兰河传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呼兰河传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呼兰河传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呼兰河传 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兰河传(节选)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以儿童视角观察、描摹事物的写作方式。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提前自学:1、熟读课文,请在文中给你喜欢的景物描写做批注(不少于10处)。2、再读课文,把描写“祖孙情谊”的段落找出来,批注(不少于5处)。3、回忆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和事,试着模仿文章中的某些段落,写个片段。(设计意图:在预习过程中,对文章的语言风格、行文特征形成初步感知,便于课上更深入地解读文本。)二、课中学习:(一)导入:有条河流,曾经名不经传,因为一个作家,一本书,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文化坐标,这条河叫呼兰河,这个作家叫萧红,这本书叫呼兰河传。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呼兰河传(节选),探究它的文学魅力。(板书课题作者)(二)我们概括1、萧红在这本书的尾声部分写道:“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她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什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一边读,一边圈点勾画,从文章中找寻答案。-预设:后园、我、祖父2、 这是个怎样的后园?怎样的“我”?怎样的祖父?请你用文章中词语概括。 请2个学生回答是的,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这三样。正如萧红自己说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三)我们质疑1、大家很容易就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讨,看看我们能不能读出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受。2、快乐自由的花园,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PPT显示第二段)同样是乐园,同样是回忆童年快乐自由时光,这二者之间给人的感觉是否不同?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PPT显示2段文字)3、乍一看,感觉不出来。同学们,当你遇到理解不了的时候就多读几遍,朗读的过程,往往就是理解的过程,可能就会有所发现,自己自由地读读这2段文字。(四)我们发现1、有没有发现它们的不同?-预设: 呼兰河传更口语化,更直白,更接近儿童口吻,是从儿童的眼光观察介绍后花园的,更有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书面语较多,句式用词都是精心雕琢的,显得严谨,成人印记比较浓。2、借助儿童的眼光或儿童的口吻来体现儿童的思维、儿童的心理,这是小说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有个专业名词叫“儿童视角”(ppt显示)(板书:儿童视角)这是个重大发现,正如李敖说的“发现常识的非常部分,是非常之人。”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非常之人!3、让我们再来品一品这段文字,这个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文字上?第2节:“大”“样样都有”,就是儿童平常说的话,属于什么语言?(口语)评判蝴蝶好看不好看也是简单直白的,儿童的眼里只有好看不好看,好玩不好玩,也是口语(板书:用词口语化)口语化的用词,使情感也显得直白外露(饱含着什么感情?自豪炫耀,怎么读?重音,语速慢一点)。请一位同学来读此段。(板书:情感直白化)小结:通过你的朗读,我们可以想象出小萧红扳着手指细数小昆虫时的满足自豪模样!第3节: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为什么不写成“金色的蜻蜓,绿色的蚂蚱”呢?-更口语化,更符合孩子的口吻这个发现让孩子感到怎样?新奇和兴奋。所以我们要读出来请一生朗读。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大花园里详细介绍了小昆虫,写花却一笔带过?(儿童更关注动态的昆虫,容易受它们吸引)抓住一些文字,通过咬文嚼字般的赏析和声情并茂的朗读,我们发现作者借助儿童视角来写这个后园,充满了童心童趣(板书:童心童趣)(四)我们探究让我们把目光放到课文的其他部分,找一找还有没有文段也是从儿童视角来描摹事物,讲述故事的,显得特别的有童趣童真?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任选一段或者几段文字进行探究,可以咬文嚼字从用词的口语化赏析,也可以声情并茂从情感入手进行朗读体验。一会交流你们的合作成果。第6节: 大榆树是神奇有趣,它会“冒烟”,“冒烟”,(密集的雨点打在树叶上,雨水飞溅,远望如烟雾缭绕。但儿童不知道呀,他只知道眼睛看到冒烟,特别有趣 )它还会怎样?探究这一段的同学先说。“啸”,“啸”指长且尖的声音,比如“虎啸猿啼”,动物发出的声音,事实树是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其实是风吹过大榆树时的声音“发光”,(联想到到的是沙滩上的蚌壳,在儿童的世界里,玩是最大的事最有趣的事)瞧!这三个词语就把一棵神奇的大榆树凸显出来了,在儿童的眼里,每一个成人看来普通的自然现象都是神奇的。生读。第27节:1、园子是特别大,天空是特别高的,2个”特别”就把独属于儿童的感觉表露无遗,如果我们读应该怎样凸显这种感觉(重音,语速),你试着读一读呢请你接着说2、太阳的光芒,亮的人睁不开眼睛,亮到连蚯蚓和蝙蝠都不敢露面。(由人联想到什么?蚯蚓、蝙蝠,表明人、蚯蚓、蝙蝠在孩子的心里是怎样的?都是自然的精灵,都是生命,在她的心里都是一样的,所以“拍一拍”、“叫一叫”大树、土墙他们就会有反应?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3、我们猜一猜,大树会回应什么?土墙会回答什么?(教师做拍一拍,叫一叫动作,大树,太阳好大,土墙,太阳好大 请学生回答)小结:在这儿,人与大自然的生命融为了一体,大家都是平等的生命,这就是儿童的眼光,就是童心创造的神奇世界!(2728节的过渡语:在“我”的眼中,蚯蚓、蝙蝠、大树、土墙都是和人类一样的生命,那么花、鸟、虫子呢?比如说)第28节:1、“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像人一样睡醒,像人一样说话(1)这段文字语言很简短,我们不妨把前四句话改成: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句子这么一排列,就变成一首诗了。你觉得我们读的时候,重读哪些字?表示强调,语速上哪里慢一点,稍微停顿一下,这样诗意就出来了。来,让我们读一读,(生齐读)。美好的生命,充满了灵性,童心让这个世界活了。2、(过渡语:我觉得这一段好像也是从儿童的视角来描摹这些景物的?有没有小组是探究这段的?)(1)四种生物,都是按照自己的天性成长,没有阻碍,充满了率性和孩子气。你能为我们朗读这段吗?3、这位同学刚才在读的时候重读了哪几个词语?“愿意就”。为什么这组词语要重读?能够体现出自由率真。语速上呢?快一点,突出自由率性。语调上稍微上调一点,我们一起来试一试。4、为什么要连用五个“愿意就”的句式?不繁杂吗?(2)当时我把这段进行了改写:(PPT显示)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的藤蔓沿着花架往上攀,一直爬到房顶,再挂下来,随风摇摆,甚是婀娜。黄瓜开花了,这儿一朵,那儿一朵,她们仰着黄色的小脸,向着和风点头。玉米苗舒展着腰肢,向着天空微笑。一群群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尽情分享这场鲜花的盛宴。 你们觉得我改的怎样?特别的写法往往有特别的作用,连用五个“愿意就”的句式,突出这种率性和孩子气。看似不加修饰的语言,更能体现儿童的自由率真,任性原始的天性。(3)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段文字。(1、男女生合作一下 2、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我们一起来,好吗)(PPT)2426节: 1、“下雨了”没有任何修饰,就是这3个字,口语化2、重复了两回,朗读应读出变化: “下雨了!下雨了!”(语气前低后高,很欢快。) “下雨了!下雨了!”(语气很慢,陶醉的样子。)3、 注意了没有,我是怎么评价自己浇菜的行为的?玩腻、乱闹在儿童的眼里,劳动就是玩耍,类似的劳动场景,我们找找类似的词语:瞎闹、乱勾、乱闹。这哪是劳动啊,这分明是玩耍。(设计意图:关注作家“怎么写”的问题,一直是语文学科的核心问题,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是新课程标准对现阶段学生提出的要求,只有深入品味文章语言,才能更好体会作家的写作风格以及文章的深刻内涵。)(五)我们尝试通过大家的交流探究,我们发现文章处处是以儿童的视角去观察描摹事物的,用词口语化,情感很直白,整篇文章洋溢着童心童趣,这是本文的一个特别突出的写作风格。请同学们联系童年时期快乐的人和事,从儿童视角出发,模仿文章某一段落,创作一个片段,表现童心童趣吧。(5分钟准备,一会我们全班展示)(生写,5分钟后交流展示,选2个同学展示,一个成人化气息浓厚一些,一个儿童趣味浓厚一点)老师也仿照得写了一段(偷懒版):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冬瓜愿意长多胖就长多胖,愿意长多长就长多长。李子树愿意结几个李子,就结几个李子。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李子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白菜愿意长多快就长多快,它若愿意第二天就可以拔下来吃了。蜂子、蜻蜓随意地飞,一会飞到东一会飞到西,喜欢飞哪里就飞哪里,太阳也管不着。从儿童视角出发,用文字还原儿童世界,文字好像具有更多的快乐更多的趣味,希望我们日后能够继续用这种写作风格,让自己的文字洋溢着属于我们这个年纪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