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主要疾病及其防治.pdf_第1页
大菱鲆主要疾病及其防治.pdf_第2页
大菱鲆主要疾病及其防治.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0 3 年第 2 4 卷第 1 期 水产养殖 大菱鲆主要疾病及其防治 周 进 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 2 0 0 0 9 0 大菱鲆 S c o o p h t h a m u s m a x i m u s 为原产于欧洲 的冷水性底栖鱼类 鲽形 目 鲆科 是英 国 丹 麦 挪 威等许多欧美国家的主养对象 该鱼具有肉味鲜 美 风味独特 生长迅速等特点 近年来逐渐成为各 国养殖业中的新贵 我国于 1 9 9 2年由中国水产科 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成功引进 经过 1 0年的 养殖尝试已初具规模 现已成为我国北部地区海水 养殖业中又一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 随着养殖规模 的不断扩大 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疾病危害也 接踵而至 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步伐 本文就大菱 鲆几 种常见疾病及其 防治分述如下 1 病毒 性疾病 1 1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病原 野村病毒 V E R 球 形 直径 2 9 n m左右 无囊膜 双 R A N病 毒 症 状 病鱼体表发黑 腹面朝上 在水面旋转游泳或上下 翻转 严 重时沉入水底 昏睡 肌 肉痉挛呈扭 曲状 脑 脊髓和视网膜神经坏死 空泡化 该病死亡率高 达 1 1 6 0 流行 主要危害孵化后 5 0 7 0天的 仔鱼 防治 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以预防为主 可 对育苗池水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1 2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原 胰腺坏死病毒 I P N V 圆球形 直径 6 5 n m 无囊膜 双 R N A病 毒 症状 病鱼厌食 昏睡 不协游泳 胃部膨大 并 有 白色粪便物排出 头部和肌 肉有不同程度的充 血 肠内无食物 肾脾造血组织坏死 肝窦间淤血 机体呈严重贫血态 流行 在育苗期间 0 1 3 5克 的稚鱼 易患此病 当水温 由 1 1 升 高到 1 8 时 死 亡率由 3 0 飚升到 7 0 防治 以预防为主 每立方 收稿 日 期2 0 0 2 0 9 3 0 水体可用 5 0克碘伏 e v e I 消毒 治疗时欧美国 家采用注射 I P NV疫苗 的方法 效果 良好 1 3 病毒 性红细胞感染症病原 红 细胞感染症 病毒 球形 直径 8 0 n m R N A病毒 症状 病鱼 头部 鳍条 肌肉充血 腹部膨大 积水 皮肤和肌肉水肿 鳃丝粘液增多 肝褪色 体内红细胞减少 输氧功能 低下 鱼体缺氧 贫血 流行 以幼鱼红细胞中存活 复制 主要危害幼鱼 全年均可发生 防治 保持 良 好水质 以预防为主 育 苗池水用 1 5 0 0 1 0 的碘 伏 e v P I 处理 有一定的效果 1 4 呼肠弧病毒病病原 呼肠弧病毒 T R N 圆 形 直径 7 5 8 0 n m 无囊膜 R N A病毒 症状 腹部 肿大 肛门充血 胃肠内粘液增多 且无食物 肠壁 充血 肠嵴有红色液体凝集 肝苍白色 重病个体有 烂鳍现象 流行 该病原在吞噬细胞 中存活复制 并 随循环系统而进入其它器官 对幼鱼及仔鱼危害最 甚 防治 目前无有效药物进行治疗 以预防为主 1 5 淋巴囊肿病病原 淋巴囊肿病毒 T L C V 正二十面体 2 0 0 2 5 0 n m 具囊膜 双 D N A病毒 症 状 感染鱼体游泳缓慢 体色发黑 贫血 眼球突出 有烂鳍现象 内脏器 官制片镜 检 可见肝 肾 心中 有大量肥大细胞 解剖鱼体 肝脏褪色 肾脾肿大 围心腔充血 出血 流行 夏秋高温季节 0 1 龄鱼 易患此病 但发病率低 一般不引起大量死亡 防 治 保持良好水质 加强饲养管理 治疗时可采用投 喂抗生素药饵 如氯霉素 每千克饲料中用药 5 0 7 0毫克 连喂 7 1 0天 1 6 虹彩病毒病病原 虹彩病毒 正二十面体 维普资讯 2 0 0 3 年第 2 4 卷第 1 期 水产养殖 直径 2 4 0 n m 具囊膜 D N A病毒 症状 运动明显减 少 沉入水底昏睡 对环境不敏感 患病个体厌食或 根本不摄食 肠道空乏 有大量淡黄色粘液 部分重 病个体的鳃小瓣粘和 鳃丝板结 窒息而死 流行 感 染各期鱼体 对 2 O 1 0 0 克鱼类尤为严重 防治 预 防为主 保持池水清洁 加强饵料营养 增强鱼体抵 抗力 治疗时方法同淋巴囊肿病 1 7 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原 弹状病毒等引起 的综合感染 症状 鳍发红 肛门淤血 腹部肿大 肌 肉及内脏器官不同程度的出血 鳃丝苍白 肝脾组织 固缩 坏死 流行 高温季节易暴发 引起鱼体的大量 死亡 防治 减少放养密度 加强水质管理 对患病鱼 体及时进行隔离 2细 菌性疾病 2 1 弧 菌病病原 鳗弧菌 杀鲑弧菌 属革兰氏 阴性短杆菌 症状 病鱼消瘦 发黑 竖身游泳 鳍条 有缺损 严重时糜烂 解剖观察 肝脏褪色 其他内脏 器官无明显变化 流行 病原寄生于鱼体的表皮 鳃 及肠道 对孵化期的卵和幼鱼危害严重 防治 保持 良好水质 补充饵料营养 治疗时可用土霉素 呋喃 西林等 每千克鱼体重每天的卵和幼鱼危害严重 防 治 保持 良好水质 补充饵料营养 治疗时可用土霉 素等 每千克鱼体重每天用药 7 O 8 O毫克 制成药 饵 连喂 5 8天 能收到一定 的效果 2 2 疖疮病病原 杀鲑气单胞菌 嗜水气单胞 菌 属革兰氏阴性菌 单个或两个相连 症状 病鱼贫 血 体表发黑 游泳异常 喜欢栖边 严重个体体表有 大面积溃烂 流行 寄生于鱼体鳃 皮肤等 极易感染 幼鱼和仔鱼 防治 勤换水 保持环境清洁 治疗时可 用 0 4 0 5 的土霉素拌饵投喂 3 4天为一个 疗 程 2 3 腹水病病原 爱德华氏菌 症状 病鱼腹部 膨大 肛门红肿 有时肠道从肛门脱出 解剖可见出 血性的腹水 个别鱼体肝肾肥大 但患腹水病的鱼体 死亡率不是太高 流行 大菱鲆从幼鱼到成鱼均可患 病 防治 保持水质清新 投喂鲜活饵料 治疗时可用 3 5 的恶喹酸拌饵投喂 4 5 天为一个疗程 2 4 滑走细菌病病原 海岸曲绕杆菌 此菌曲杆 状 0 5 2 3 可滑行 革兰氏阴性菌 症 状 各鳍糜烂 缺损 游泳缓慢 食欲下降 病症恶化 时 头部腹面发红 充血 皮肤溃疡 内脏一般无异 常 流行 春秋两季水温为 1 5 c I 一 2 0 c I 时易发生 对 3 1 0 e ra的稚鱼危害最大 可引起大量死亡 防治 避免高密度养殖 防止鱼体表受伤 保持 良好水质 治疗时可用磺胺类或土霉素5 0 1 0 浓度药浴 1 3小 时 必要时可 口服药饵 2 5 链球菌病病 原 链球菌 革兰 氏阳性菌 症 状 病 鱼眼球 白浊 充血 突出 鳃盖软条骨 间膜充 血 发红 上下颚充血 解剖时可见腹腔内的积水 肠管 发炎 肝脏出血 流行 多发病在夏季高水温期 死亡 率在 8 左右 防治 该病菌对青霉素 金霉素有较 高的感受性 可用拌饵投喂的方式加以治疗 每天每 千克鱼体重用药 2 O 5 O 毫克 制成药饵 连喂 5 8 天 但仍要注意以预防为主 2 6 细菌性败血症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等引起 的综合征 症状 食欲下降 体色发黑 腹部膨大 各 鳍基部 口腔 鳃裂充血出血 解剖镜检 可见肝发 黄 脾暗红 消化道积水 心肝脾细胞大量坏死 鳃丝 发红呈贫血状 流行 危害各期鱼体 死亡率在 1 0 到 4 0 不等 防治 预防为主 对养殖用水 用饵进 行严格杀菌消毒 及时隔离病鱼 3 寄生虫病 3 1 白点病病原 刺激隐核虫 卵圆形或球形 4 0 3 0 0 p a n 症状 发病初期表现为摄食减少 焦躁 不安 起水环游 中期基本不摄食 头尾上翘 呼吸急 促 肛门处可见白色粘性粪便 后期出现死亡 体表 有 白点状 病斑 且基部糜烂 解剖时肠道充血 并 有大量 白色粘液 流行 寄生于体表或鳃 常在高温 季节发生 可引起 1 2龄鱼短期内大量死亡 防治 减小放养密度 加大换水量 对池水用漂白粉 高锰 酸钾消毒 治疗时用市售双氧水 1 0 0 1 5 0 1 0 浓度药浴 1 2 小时 每 日两次 连用 4 5天 另外 采用 2 5 1 0 浓度的福尔马林浸泡 2 4 小时 也有 较好的效果 3 2 盾纤虫病病原 盾纤虫 卵形 平均 3 0 1 n 1 5 周身具纤毛 症状 患病鱼体游泳失衡 体色 发黑 皮肤和鳍多出血糜烂 眼球突出 腹部膨大 鳃 充血发灰 肝脏褪灰 脾脏积水 严重时 皮肤和肌肉 组织出现坏死性溃疡 流行 主要引起大菱鲆苗种及 仔鱼的大量死亡 但随着鱼体的增长 死亡率逐渐下 降 防治 预防为主 保持水质及饲养环境清洁 及时 清除池底污物 防止鱼体受伤 发现虫体 转 2 6页 维普资讯 2 0 0 3年第 2 4卷 第 1期 水产养殖 表 2 花 尾胡椒 鲷孵 化及育 苗结果 便 鱼苗全长 0 8 c m以前 每隔 2 3 天吸污 1 次 鱼 苗 全 长 0 8 1 2 c m 阶段 每 隔 1 2天 吸 污 1 次 全长 1 2 2 c m阶段 每 隔 1 天 吸污 1 次 全长 2 c m 以上 时 每天吸 污 1 2次 吸污在换 水前进 行 3 2 4 防病 育苗期间每隔 5 7天交替使用抗 生素 预防细菌性疾病 4 结果 受精卵在 1 号池孵化 孵出仔鱼 6 7 5 1 0 尾 孵化率 7 1 4 鱼苗培育至第 2 5天 1 号池鱼苗部 分分池到 2号池培育 培育至第 5 6天 两池共出池 平均全长 2 3 c m的鱼 苗 2 1 1 1 0 尾 见 表 2 从 初孵仔鱼到出池 鱼苗培育成活率 3 1 1 5 小 结 5 1 花尾胡椒鲷仔 稚鱼与真鲷 黑鲷等海水鱼类 仔 稚鱼一样 对营养的需求较高 未经营养强化的 轮虫因 E P A及 D H A含量低 满足不了花尾胡椒鲷 仔 稚鱼的营养需求 因此 轮虫与卤虫在投喂前必 须进行营养强化 本试验采用山东省海洋研究所生 产的 5 0 D E一 微囊营养强化剂强化 卤虫 5 0 D E一 微 囊与小球藻混合强化轮虫 投 喂结果表明 仔 稚鱼 苗摄食旺盛 生长健壮 抗应激能力较强 畸形率 低 成活率较高 5 2 鱼苗早期培育阶段宜适度密养 以利于提高 饵料利用率及减轻劳动强度 鱼苗长至 0 8 c m以上 时应分池降低培育密度 以改善育苗池水环境 利 于鱼 苗的生长及提 高成 活率 本试 验 2 5日龄 前 的 鱼苗培育密度在 1 2 1 0 尾 m 培育成活率 6 4 5 2 5日龄时分为两池 培育密度降至 4 8 1 O 尾 m3 至 5 6日龄 育 苗池 中鱼 苗 的密 度 为 0 2 0 2 7 1 0 尾 m 2 5日龄至 5 6日龄 鱼苗 的培育成活率为 4 8 3 本试验采用的分池方法为 夜间光诱 邻池虹吸法 接 3 2页 可用福尔马林 1 0 0 1 5 0 1 0 浸泡 1 2 小时 或用淡水浸泡 5 1 5 分钟 能有效缓解 病情 3 3 车轮虫 病病原 车轮虫 卵 圆形 2 O 1 0 0 m 症状 食欲减退 呼吸困难 行为呆滞 且体 色发 黑 鳃丝粘液增 多 解 剖观察 肝脏肿大 褪色 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异常 流行 寄生于鳍 体表及 鳃 主要危害幼鱼 防治 用 2 0 0 1 0 浓度的福尔 马林 浸泡 2 3小 时 每天一次 3 5天为一个疗 程 亦 可用 3 0 的双氧水浸泡 3 4 鱼波豆虫病病原 鱼波 豆虫 螺旋型 左右 对称 大小 不一 症状 病鱼行动迟缓 常沉于水底 尾部略上翘 肌 肉痉挛 呈扭曲状 严重感染时 肾 肝 脾肿大 流行 该虫繁殖适宜水温为 1 2 2 O c I 在这一水温可引起小于 2月龄的大菱鲆大量死亡 防治 福 尔马林 2 5 0 1 0 浸浴鱼 体 4 O分 钟或 1 0 0 1 5 0 1 0 浸浴 6 O 分钟 能起到良好的杀 虫效果 3 5 孢子虫病病原 微 孢子虫 粘孢子虫等 症 状 体表 鳃上可见白色米粒状白点 虫体寄生处 引 起皮肤 鳃 丝的粘 液增 多 形成 絮状 白膜 严重时 寄 生处发炎 充血 糜烂 解剖可见腹部有积水 肠管上 皮充血 肝脏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