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背拳-拍掌在实战中的应用.doc_第1页
通背拳-拍掌在实战中的应用.doc_第2页
通背拳-拍掌在实战中的应用.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拍掌在实战中的应用大連王世江拍掌是五行通背拳中的五行掌(亦称五大操法)之一。五行属木,生火(拍掌生劈山),克土(拍掌克中拳),其本身亦被金克(摔掌克拍掌)。劲走拍、搓、扑、塌、碾。前四个劲大部分练通背拳者都知道,碾劲知之者甚少,以后撰文专论此碾劲。我们明白它的五行属性,在对敌时就更加得心应手些。拳谚:“动手摔拍掌,打人不用想。”说明用拍掌击敌直接快捷,你自己都不用想,对方何不是防不胜防,它是通背拳对敌动手时所用的主要手法之一,所以它被列为通背拳五大操法之一。 拍掌又是五行通背拳中的“三绝掌”之一,名曰“迷魂掌”。此掌专击敌之二眉与嘴之间。师父在传授此法给我们时,说此掌练法和用法的高度是高不过眼眉低不过嘴,击敌亦然,专击敌之二目与三山。此掌发出如迅雷骤雨,如被击中,对方立即失魂落魄,心神迷离,故名“迷魂掌”。当然这“三绝掌”是我们前辈们在他们那个年代总结出来的,他们也确实可以做到的。“手背如铁腕如绵”,这句话每个练通背拳的人都知道,可现在许多练通背拳的手背和手掌与手腕一样柔软如绵,如果击到对方脸上的话恐怕很难对的起“迷魂掌”这个名称了。当然这和社会发展有直接关系,我们暂不论这些。现我把拍掌在与敌打斗中几种主要用法浅谈如下,供初学者参考。 群斫拍掌:拍掌五行属木,克土,所以我首先谈谈拍掌是如何克制中拳的。如对方用右手中拳奔我三叉穴击来,我首先是吸胸凹腹,这符合通背拳对敌时“高穿、低劈、里挤、外滚、中来缩”的原则,切不可后退。我左手群斫由上而下,直斫他的来拳或手腕部。要注意,斫不是劈和砍,它是用我掌缘外侧(小指一侧)由上而下向内用手背滚砸,同时我右手拍掌直击敌之面部,高度在二眉与嘴之间。因敌是向前冲击,而我是迎面给他一拍掌,二个对顶之力相加,力道可想而知。如果你手操过铁砂掌,我想对方挨了这一下应知道此掌为何名曰“迷魂掌”了。(注:群斫亦有的拳谱写作群捉或群啄)。 补手拍掌:这是拍掌中最常用的手法,对方右手拳掌照我面部直击而来,我切不可退,我左腿向左侧稍微一迈的同时,我左手补手已管在对方肘部外侧,我右腿上步,右脚尖落在对方右脚外侧的同时,我右手拍掌已击在其面部了。这是我用正面对其侧面,我用左手管住其右手,我又站在其右侧,其左手完全失去作用,我用两只手打他一只手,有胜无败。用补手拍掌的关键不在于补手,而更主要的是在于步法,即对方掌拳照我面部击来时,我能否瞬间已到其右侧管手打人,这几个动作几乎是同时完成的。这样我们就明白拳谚云:“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半步赢人半步输”的道理了。就此我简单谈谈通背拳的步法。在拳谱中,通背拳的步法近30种,我认为最主要的是鸡行步、弹簧步和闪展步。鸡行步求快,弹簧步求轻灵,且有击敌时全身之劲集中一点的作用,闪展步攻敌之两侧。有人进退用鸡行步,求劲用弹簧步,攻敌之两侧用闪展步,这不是高层次的通背拳步法。高手应该做到我攻敌之侧面,如上面所说的补手拍掌,即是闪展步,同时又具有鸡行步的快速和弹簧步的轻灵与劲力,三位一体。非此你不可能攻到敌之身侧,这样才是真正掌握了步法的应用。 掳带拍掌:若敌右手之拳掌照我面部直击而来,我急用我之右手从其右侧绕上。注意:虽说是绕上,我手切不可划圈或划弧,那样必因距离变长而来不及,而是紧贴其右手外侧,我右手搭在其右手上急速里旋下掳,关键是劲用冷、急、脆、快,只有这样,才能将其右手连同手臂一起掳带而下的同时,我上左步同时发左手拍掌击其面部。 摘手拍掌:摘手拍掌是我师父三种密不外传(摘手拍掌、空手下枪、猿猴探背)的技法之一。虽然叫做拍掌,但它和普通拍掌差距很大。首先,它管手并非通背拳最常用的补手、掩手、挤手,而是用鲜为人知的摘手。第二,它打击敌人的部位并非是二目与三山,也就是说它并非攻击敌人面部正面,而是通过抖动腕部用手掌打击对方太阳穴,当然也可以打击对方耳根部。既然是我师父的不传之秘,那我们又是怎么知道通背拳有这么一个摘手拍掌呢?这还要从我大师兄王朝一和我师父动手说起。1946年,王朝一在青岛华北六省擂台赛取得冠军后,声誉鹊起。一日在拳坊和我师父打散手(我师父除在年老病重外,以前所有的徒弟都是他领着打出来的)。爷俩站好,我师父刚一伸引手,王朝一中拳已如箭般向我师父心窝射来,这是他的特点,无论与谁动手,都是全力以赴,绝不留劲,我师父左手用摘手管住其射向心窝之中拳。(摘手就是用手掌由上而下管住对方手腕以前部位外拔),脚下步不退反进,右腿向右前方迈进一小步,左腿跟进的同时右手抖腕,虽曰抖腕,力由腰发手掌已印在王朝一左太阳穴上,王朝一当时二手抱头倒地,这时爷俩有一段相当精彩的对话,在此略。从此以后,我们师兄弟方知师父的摘手拍掌为其一绝,但真正得到真传者不过二三人而已。我有一师兄想学摘手拍掌,但他知道师父不能教给他,就去求教于崔洪诰,因崔洪诰是我师父义子,故会此掌。崔洪诰当时非常为难,不告诉他兄弟情面下不来,如告诉他又怕师父知道不高兴,寻思一阵,遂坐在椅子上比划一下完事,即教了手法,没教步法,可见当时崔洪诰将此掌看得多么重要。今我已将摘手拍掌全盘托出,只要拳友用心揣摩我想应该是能掌握的。 当然,拍掌还有带还拍掌等许多练法和用法,更有红脸照镜、迎风掌扇、三环迎门掌等由拍掌演化出来的招式。只要我们勤思苦练,都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