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一、 文学常识本文作者 ,字 ,名 ,世称 ,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时期)伟大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 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饮酒等。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缘溪行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 才通人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 (11)具答之 (12)便要还家 (1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4)遂与外人间隔 (15)无论魏晋 (16)便扶向路 (17)处处志之 (18)欣然规往 (19)寻病终 (20)后遂无问津者 三、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7)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8)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9)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四、课文内容理解1、出自本课的成语 2用原文语句作答:(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4、“诣太守说此”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5、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 6、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渔人将见闻告诉外人的行为? 7、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 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朝代】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一、文学常识小石潭记选自_,作者_,字_,唐代_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_”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此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_ 。本文是其中的第 篇。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如鸣佩环 心乐之 水尤清洌 近岸,卷石底以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翠蔓: 蒙: 络: 摇: 缀: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差互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隶而从者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1)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2)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5)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6)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7)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理解课文内容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 2、文章第二段对游鱼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4、作者通过写小石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想要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 5、作者初发现小石潭时,先写“心乐之”,久坐潭上,又感觉“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6、小石潭记中,作者因被贬官凄凉,如果你穿越时空遇见柳宗元,说几句劝慰的话。 (限在40字以内)(2分) 7、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核舟记【作者】魏学洢【朝代】明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一、写出下列字的意思1.有奇巧人( )2.罔不因势象形( )( ) 3.尝贻余核舟一(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高可二黍许( )( )6.箬篷覆之( ) 8.雕栏相望焉( )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石青糁之( )11.中峨冠而多髯者( )12.其两膝相比者( )14.佛印绝类弥勒( ) 15.矫首昂视(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17.珠可历历数也( )18.其人视端容寂( )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23.长曾不盈寸(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5、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26、诎右臂支船( )27、左手倚一衡木( ) 28、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二、翻译下列句子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6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回答下列问题1 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2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3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4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 北冥有鱼【作者】庄周【朝代】先秦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怒而飞怒:(2)志怪者也志:(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扶摇:(4)去以六月息者也息:(5)亦若是则已矣是:(6)北冥有鱼 冥:二、课文翻译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二、 课文理解1 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1. 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3.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 (2)子固非鱼也( )(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 (4)请循其本( ) 2、翻译下面句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请循其本。”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庄子为什么认为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三)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括号中注音,并在横线上释义。(4分)(1)弗食,不知其旨也( )(2)教学相长( )(3)虽有至道( )(4)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故曰:教学相长也。3、选文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理。(3分)4、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何作用?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故人不独亲其亲故: 亲: 废疾者废疾: 女有归归: 谋闭而不兴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作: 故外户而不闭闭: 大同: 选贤与能与: (9)讲信修睦 修: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男有分,女有归。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大道: 大同: 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5、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怎样的?大同社会在当时能否变成现实?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这一理想?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各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3)虽有千里之能 能: (4)才美不外见 见: (5)策之不以其道 策: (6)执策而临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采购及维护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装备产业投资合同
- 书法兴趣社团年度教学计划范文
- 二零二五年度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干部职务人员)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钢结构工程工期延误赔偿承揽合同
- 2025版科技园区入驻合同范本:产业孵化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磷矿石海上运输代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二手房买卖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屋顶绿化搭棚工程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SEO优化与内容营销培训合同
- 依托自主化装备建设分布式能源三联供项目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课件
- 山西省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一览表
- PCB全制程培训教材
- 《李将军列传》教学教案及同步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
- 烟草配送车辆GPS管理方案
- 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
- 酒店客房验收工程项目检查表(双床房、大床房、套房)
- 开音节闭音节中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练习
-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维护保养方案
- 融资性担保贷款保后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