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试题 酸碱平衡.doc_第1页
体育试题 酸碱平衡.doc_第2页
体育试题 酸碱平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酸碱平衡一 概念题1、有效滤过压: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2、肾小球滤过作用: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以外,其余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均可滤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滤液(原尿),这一过程称为肾小球滤过作用。 3、运动性尿蛋白:健康人运动后出现的一次性或暂时性的蛋白尿为运动性尿蛋白。4、酸碱平衡紊乱:某些病理情况下体内酸碱物质增多减少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稳态破坏。5、排泄:指机体将新陈代谢的产物,多余的水分和盐类以及进入人体内的异物,经过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6、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耗能过程,逆着物质的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将小管内的溶质重新吸收到血液的过程。 7、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8、缓冲体系:一般弱酸或弱碱与其盐(强电解质)的混合物显有缓冲作用,具有这种作用的系统称为缓冲体系。 9、酸碱平衡:机体可以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调节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含量及比例,以保持体液PH的相对恒定,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二、是非判断题(T)1、在血液缓冲对中以NaHCO3/H2CO3最重要,正常情况下,只要比值为201就可以维持血浆P值在正常范围内。(F)2、排尿过程是人体唯一的排泄途径。(F)3、肾脏主要是通过排Na+保H+作用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F)4、人体通过不同的途径排出的水量比摄进体内的水量还多。(F)5、肾脏的主要机能是维持水平衡。(F)6、运动性尿蛋白可作为评定运动量、训练水平、适应能力的生理指标,但它只适应于群体而不适宜于个体。(F)7、运动时,机体尿量减少是由于环境及比赛条件不允许所致。(T)8、运动性尿蛋白出现的程度与运动量、训练水平、不同运动项目有关。(T)9、肾脏有泌尿和内分泌两方面的机能,所以对内环境相对稳定具有重要调节作用。(F)10、肾脏是以排除H+和吸收Na+来参与人体酸碱平衡调节的。(F)11、某物质的血清清除率若大于肾小球滤过率,则意味着肾小管可重吸收此物质。(T)12、运动时,机体尿量减少是由于出汗及血液重新分布所致。(F)13、肾单位是指肾小球和肾小管。(T)14、肾脏兼有内分泌的功能,能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F)15、激烈运动时肾小球滤过率增加。(F)16、肾脏主要是通过排碱保酸作用来维持酸碱平衡的。三、选择题(C)1、生理性排泄不包括 A、从呼吸器官排出的二氧化碳 B、从皮肤排出的少量尿素、尿酸C、从消化道排出的食物残渣 D、从肾脏排出的水(B)2、运动性蛋白尿的特点是:A、永久性的 B、暂时性的 C、阵发性的 D、无一定规律(A)3、在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中,全部重吸收的是下列何物: A、葡萄糖 B、水 C、尿素 D、肌酐。(B)4、肾脏的主要功能是 A、排泄水和尿胆素 B、分泌激素和排除大部分代谢终产物C、分泌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 D、分泌激素和排除原尿(D)5、在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中,不被重吸收的是下列何物: A、葡萄糖 B、水 C、尿素 D、肌酐(D)6、在肾位单的组成中,不属于的是: A、肾小体 B、近球小管 C、远球小管 D、集合管(B)7、运动后出现蛋白尿不反映下列哪项: A、运动强度的大小 B、运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C、负荷量的大小 D、运动员水平(A)8、下列各因素中,哪项促使肾小球滤过增加:A、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B、中心静脉压 C、肾小囊内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C)9、排泄的主要器官是:A、呼吸器官 B、消化器官 C、肾脏 D、皮肤(A)10、两则肾脏24小时的滤过量约为: A、180L B、100L C、180mL D、100mL(C)11、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 A、收缩压 B、晶体渗透压 C、有效滤过压 D、囊内压(A)12、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时,可引起肾小球滤过率: A、下降 B、略有升高 C、无明显改变 D、明显升高(D)13、在下列四个项目中,哪项比赛结束时机体的血乳酸水平最高:A、100m跑 B、马拉松跑 C、5000m跑 D、800m跑四、填空题1、肾脏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是(肾单位)。2、24h原尿量为180L,而终尿量仅1.5L,是由于(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作用。3、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4、中跑运动后尿乳酸(增加)。5、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时,可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减少)。五、简答及分析题1、简述肾脏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答:肾维持酸碱平衡主要是通过排出过多的酸或碱,保持血浆中的NaHCO3含量,保持血液pH的相对恒定。 肾调节机体酸碱平衡主要是通过肾小管的H+分泌、磷酸盐酸化和氨的分泌等实现。A、分泌H+,回收Na+:当血浆pH偏酸时,肾小管中的碳酸酐酶能够使小管细胞中的CO2和H2O迅速生成H2CO3,后者可以进一步解离出H+和HCO3-。肾小管上皮细胞将H+分泌到管腔液中,而HCO3仍留在细胞内。B、磷酸盐酸化:近曲小管滤液中的磷酸盐比例与血浆相同,主要为碱性磷酸盐。C、分泌氨:肾小管上皮细胞还可以分泌氨,当体内酸过多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谷氨酰胺酶活性增强,后者可以催化细胞内的谷氨酰胺分解生成氨,此外,氨还可以来自肾小管细胞内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D、排出多余的碱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NaHCO3约为22-27mmol/L血液。若超过28mmoi/L血液时,则重吸收减少,排出多余的NaHCO3,维持血浆NaHCO3的正常含量。2、简述尿的生成过程。 答:尿液是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