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论文.doc_第1页
营养师论文.doc_第2页
营养师论文.doc_第3页
营养师论文.doc_第4页
营养师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题目:浅谈高血压的饮食治疗 姓 名:刘 静 所在单位:东胜区富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浅谈高血压的饮食治疗 摘要:通过了解高血压的发展,提高对高血压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的认识。医学界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致病原因研究不断地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饮食对于高血压的影响。为使大家对高血压的营养防治有深入理解,将高血压的类型、病因、危害及营养防治方法作出简单论述。 关键词:高血压、饮食 据最新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我国有调查数字显示以来,高血压患者一直在增加。现在高血压人数已近两亿,可见其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是很大的,而据最新的研究显示,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与不合理饮食关系重大。 1、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2、高血压的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 2.1高血压的分类 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2.2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2.2.1 遗传因素 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许多资料数据表明,父母血压高的,孩子也容易得高血压;脑中风多发的家族,其家庭成员患病的可能性也较大。一般来说,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病例占半数以上,另外不到半数的病例才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早在三十几年前,京都大学冈本教授就开始了高血压白鼠交配试验,并分别于1969年和1974年成功培育出完全遗传型高血压白鼠和脑中风白鼠。这一实例证明了高血压和脑中风与遗传因子的关系。科学家已培育成功一种遗传性自发高血压老鼠。这种老鼠会把高血压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它们的子孙100会发生高血压,这是高血压与遗传密切相关的最典型例子。 2.2.2环境因素 外界环境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因素,有人称为允许因素。因为只有遗传因素还不足以引起高血压,必须在允许因素的影响下才能发病。外界因素包括饮食、职业、经济、劳动种类、文化程度、人际关系等,它们通过精神和心理因素影响血压。 2.2.2.1饮食 2.2.2.1.1钠的摄入: 食盐中含有大量的钠,膳食中钠盐摄入量与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病患病率密切相关。钠潴留使得细胞外液增加,心排血量增高,血压上升。低盐饮食可以明显的改变高血压的症状。钠是致高血压病的主要原因。每天为满足人体生理平衡仅需摄入0.5g氯化钠。国人食盐量每天北方约为1218g,南方约78g,高于西方国家。每人每日食盐平均摄入量增加2g,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我国膳食钙摄入量低于中位数人群中,膳食钠钾比值亦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我国膳食普遍低钙,低于标准供给量800mgd,最低人群仅300mgd。 2.2.2.1.2能量的过多摄入: 肥胖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显著增高,高血压患者多数合并超重或肥胖。国人平均体重指数(BMI)中年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124.5和2125,近l0年国人的BMI均值及超重率有增加趋势。BMI与血压呈显著的正相关,前瞻性研究表明,基线BMI每增加1,高血压发生危险5年内增加9。限制能量摄入使体重减轻以后,血压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2.2.1.3 蛋白质来源: 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对血压的影响不同,植物性蛋白可使高血压和脑卒中发病率大大降低;大豆蛋白虽无降压功能,但有预防中风发生的可能。 2.2.2.1.4 脂肪和胆固醇:脂肪摄入过多,可致肥胖症和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冠心病的主要患病因素之一。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所以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都不好。2.2.2.1.5其他营养素: 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具有改善脂质代谢、保护血管结构与功能的作用;茶叶中的茶碱和黄嘌呤等也有利尿降压的作用;高血压病合并肥胖、高脂血症及心功能不全者严禁饮酒。我国人群每周至少饮酒一次者男性约30-66,女性约27。每日饮酒量与血压呈线性正相关。男性持续饮酒者较之不饮酒者4年内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增加40。 2.2.2.2生活环境与职业 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 2.2.2.2.1生活环境 有人研究发现,凡在噪音经常骚扰下的大城市火车站或闹市区的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安静的农村。高原和寒冷的居住环境,也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之一。原因是人体在噪音环境下,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跳加快,使血压升高。同时噪音还能使具有保护心肌功能的血镁量下降,所以,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往往增高。 有人在暴露噪音环境下,给动物作实验,结果发现,毛细血管壁变形,血流速度减慢,心肌和血管系统均受损害。 2.2.2.2.2职业性质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如从事驾驶员、飞行员、医师、会计师等职业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反应性增加,心率加快。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抑等所致的反复的应激状态以及对应激的反应增强,使大脑皮质下神经中枢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其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增多,从而引起小动脉和静脉收缩,心输出量增加,还可改变正常的肾脏一容量关系,使血压升高。在高血压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交感神经活性亢进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高血压的危害及并发症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例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与心、脑、肾的关系非常紧密,如果不引起高血压患者的关注,极有可能引发与以上三方面有关的并发症。 3.1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早期无明显病理改变,长期的高血压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表现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导致重要靶器官心、脑、肾组织缺血,长期高血压及伴随的危险因素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该病变主要累及中、大动脉。 3.2高血压并发症 3.2.1.心脏病 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血管的损害方面。高血压对心脏血管的损害主要是冠状动脉血管,长期的高血压使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