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课时 2 课时(总第 课时)科 任教 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俗名、物理性质和用途。2、掌握碳酸盐的化学性质,能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归纳,给出盐的化学性质,学会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侯德榜,培养热爱化学,为祖国争光的爱国精神。重难点重点:碳酸盐的化学性质,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难点: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学过程教学过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由食盐的俗名、物理性质和用途及化学上讲的盐引入新课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自学提纲:1、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俗名、物理性质和用途。2、碳酸盐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如何检验碳酸根离子?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一)小组合作交流:(二)师生互探活动: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1、物理性质及用途: 物 质Na2CO3NaHCO3CaCO3颜 色状 态溶 水 性(1)碳酸钠(Na2CO3)俗名:苏打、纯碱(不是碱)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用途: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碱湖里捞出来的碳酸钠带有结晶水(Na2CO310H2O)几天后这块碳酸钠晶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风化:是在干燥的空气里,带晶体水的晶体失去结晶水的过程。(2)碳酸氢钠(NaHCO3 ) 俗称:小苏打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用途: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3)碳酸钙(CaCO3)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存在于大理石、石灰石、汉白玉、贝壳、蛋壳、珍珠等中。用途:可作作补钙剂。石灰石、大理石是重要建筑材料、也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2、盐的化学性质:( 1)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如:Na2CO3 + 2 HCl = 2NaCl + H2CO3CO2+H2OCO2+H2ONaHCO3 + HCl = NaCl + H2CO3CO32-的鉴别:凡是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与盐酸反应都能生成CO2(2)能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如:Na2CO3 + Ca(OH)2 = CaCO3 + 2 NaOH(3)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如:Na2CO3+ CaCl2CaCO3+ 2NaCl(4)、能与某些金属反应 如:Fe+CuSO4=Cu+FeSO4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练习:1.下列物质溶于水,其溶液呈蓝色的是 A食盐B蔗糖 C硫酸铜D氢氧化钠2.用做鉴别碳酸根离子的试剂是 A稀硫酸 B食盐水 C石灰水 D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3.在改进制碱法方面,曾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拉瓦锡 C道尔顿 D汤姆生4.HCl、NaOH、NaCl三种物质的溶液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5、我国西部某些地区含有丰富的石灰石矿产。怎样合理利用该矿产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小林同学提出四条建议,请补充完整。(1)利用石灰石比较坚硬、难溶于水的性质,可开采石灰石作为。(2)利用石灰石分解可制得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作为仪器干燥剂。(3)利用生石灰与水化合可制得熟悉石灰Ca(OH)2,用于农业上改良土壤。(4)利用熟悉石灰和碳酸钠反应可制得,用于肥皂、造纸等工业。课堂作业。必做题:课本P75 1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预习下一课题讨论补充记录讨论补充记录板书设计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1、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盐的化学性质:(1)、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2)、能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3)、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4)、能与某些金属反应教 学 反 思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