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幼儿园教育品质政策的理论评估.pdf_第1页
大陆幼儿园教育品质政策的理论评估.pdf_第2页
大陆幼儿园教育品质政策的理论评估.pdf_第3页
大陆幼儿园教育品质政策的理论评估.pdf_第4页
大陆幼儿园教育品质政策的理论评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行政論壇 第五卷 第一期 139 大陸幼兒園教育品質政策的理論評估 彭茜1 摘 要 保證所有幼兒擁有優質教育的平等機會 已然成為世界學前教育政策發 展的現實訴求與基本趨勢 大陸亦不例外 在基礎教育宏觀政策變革 幼稚 園教育品質日益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現有政策無力建構 廣覆蓋 保基本 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的壓力下 大陸通過制訂促進幼師隊伍建設 加強管理 與提供課程指南等系列品質政策 為提高幼稚園教育品質提供政策的規約與 保障 縱觀大陸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 其經歷了由宏觀 抽象到微觀 具體的 發展歷程 反映了育人為本 弱勢傾斜的價值導向 然而 大陸幼稚園教育 品質政策仍存在著諸如行政意味過濃 操作性與適切性不足等問題 要建立 高品質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大陸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的當務之急是提 高公共服務意識 履行公共服務職能 通過制訂政策的實施細則 提供保障 資源等方式 加強政策的操作性與適切性 關鍵字 關鍵字 幼稚園 教育品質 政策 新公共服務理論 1彭茜 1974 女 漢族 副教授 廣州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 課程與教學論 專業博士 140 Theoretical evaluation on the quality policies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bout Mainland China Peng Qian Abstract Ensuring all children equal opportunity to have good education is becoming the world s real demands and basic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e school education policies Mainland China is no excep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Mainland China has provided specifications and guarantee policies such as promoting preschool teacher team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and providing curriculum guides and so o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quality policies throughout Mainland China have experienced from the macroscopic and abstract to microcosmic and specific development These policies reflect the educational value aptness and weak tilt direction However thes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quality policies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ick administrativism lack of operability and conformity To build a high quality preschool education public service system Mainland China kindergarten education quality policies priority is to improve the public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ublic service function through establishing detailed rul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ies providing the safeguard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operational suitability of the policies Keywords kindergarten education quality policy the new public service theory 教育行政論壇 第五卷 第一期 141 實證研究表明 高品質的幼稚園教育不僅對幼兒今後的教育成就與人生 品質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而且對社會具有降低犯罪率 提高公民素質等方面 的社會效益 因而 幼稚園教育的品質已然成為當今社會熱議的話題 1在影 響教育品質的諸多實務中 教育政策變革是提高教育品質的重要推動力 教育品質政策解決的是人才培養的品質標準問題 及實現這些標準的基 本條件 要求 2基於這一理解 本文所指大陸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主要指 大陸教育部 國務院等中央政府部門頒發的正式法規檔 這些檔包括幼兒培 養的品質標準 教師專業標準及課程標準等 大陸先後於 2001 年 2011 年 2012 年頒發 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 試行 幼稚園教師專業標準 試行 徵求意見稿 及 3 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為何自 2001 年尤其是 2010 年之後 大陸頻繁出臺相關政策 從理論上看 這些政策體現了怎樣的價值 取向與內容特點 政策的致命缺點是什麼 它將走向哪里去 下文擬對上述 問題作一簡要回答 一 大陸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出臺的背景一 大陸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出臺的背景 大陸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的制定既受制於相關研究的進展 更與基礎教 育發展新態勢及幼稚園教育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相關 一 基礎教育宏觀政策的引領 2001 年頒佈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 提出課程改革的總目標 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具體目標是實現課程目標 結構 內容 實施 評價 與管理的轉變 隨後 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 試行 出臺 幼稚園教育指 導綱要 試行 分別闡述了健康 社會 科學 語言與藝術五大領域的課程 目標 內容與指導要點 其基本精神與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 保 1 Ann Miles Gordon Kathryn Williams Browne 幼稚教育概論 M 段慧瑩審 洪蓉徽 莊智棻譯 臺北 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2008 24 26 2 孫綿濤 關於國家教育政策體系的探討 J 教育研究 2001 3 10 142 持高度一致 然而 基礎教育 新課改 十年 儘管取得一些成就 但也受 到諸多質疑 反響最大的問題是教育品質 針對這一問題 根據形勢需要 2010 年大陸教育部頒發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 2020 年 下文簡稱 規劃綱要 其中明確提出 把提高品質作為教育改革 發展的核心任務 建立以提高教育品質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 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 提高教育品質上 來 制定教育品質國家標準 建立健全教育品質保障體系 堅持 優 先發展 育人為本 改革創新 促進公平 提高品質 的工作方針 在此背 景下 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的制訂與完善就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二 幼教品質已成社會問題 大陸幼稚園教育已經危機重重 數量與品質 入園難與入園貴問題並存 在品質問題上 當今大陸幼稚園教育最受詬病的問題是 總體教育品質偏低 與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公 長期以來 由於投入不足 制度缺位 管理不力 師資低下等原因 大陸幼稚園教育品質總體水準較低 發展極不均衡 無法 人們日益增長的對於優質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需求 家長徹夜排隊報 讀幼稚園 農村幼教現狀堪憂 等新聞不斷刺激著人們的神經 幼稚園 教育品質日益成為一個廣受關注的民生問題 幼稚園教育品質總體不高突出表現在幼稚園教育的小學化 早在 1989 年的 幼稚園工作規程 中就有明確規定 幼稚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 然而 在競爭加劇 功利取向的影響下 至今 這一問題有加重的趨勢 幼 稚園教育存在諸如材料提供不適合幼兒的發展需求 課程過分強調特色 沒 有保證幼兒學習內容的均衡 教師傾聽和關注幼兒少 幼兒語言表達和交流 少等突出問題 1 不患寡而患不均 是深受孔子精神影響的中華民族在優質教育資源 1 劉占蘭 我國幼稚園教育品質的現狀 與 1992 年幼稚園品質狀況比較 J 學前教育研 究 2012 2 教育行政論壇 第五卷 第一期 143 的分配上秉持的精神 然而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的幼稚園改制在某種意義 上衝突著這種精神 1995 年大陸七部委發佈 關於企業辦幼稚園的若干意見 中提出 推進幼稚教育逐步走向社會化 2003 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 關於幼 稚教育改革與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 中指出 未來五年幼稚教育改革的總目 標是形成 以公辦幼稚園為骨幹和示範 以社會力量興辦幼稚園為主體 的 發展格局 在這一改革思想指引下 政府將舉辦幼稚園教育的主要責任推向 了社會和市場 導致幼稚園教育日益分化為 體制內為特定群體服務 體制 外優質高價 媒體描述為 入公立園靠關係 入私立園看腰包 三 無法可依與有法不依現象並存 優質的課程 高效的管理與高素質的教師是提高幼稚園教育品質的關鍵 所在 大陸有關政策存在著無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情形 首先 大陸在某些事關幼稚園教育品質的重大政策上是缺失的 比如 大陸至今為止頒佈過 托兒所幼稚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 衛生部 教育部令 第 76 號 托兒所幼稚園衛生保健工作規範 衛生部 2012 35 號 托兒 所幼稚園建築設計標準 等方面的專門檔 而尚無幼稚園教育品質標準 至 2010 年 大陸亦沒有幼稚園教師工資標準 致使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對幼稚園教師身份待遇的規定難以落實 教師的工資水準 職務晉升 培訓 提升等得不到基本保證 隊伍流動性強 專業性低 其次 大陸某些幼稚園教育品質的相關政策名存實亡 有法不依 或者 相互矛盾 比如 中小學教師職務試行條例 1986 規定 幼稚園教師和 小學教師同樣地可以評定職稱 而實際上 幼稚園教師 尤其是民辦幼稚園 教師未能獲得職稱評定與晉升的機會 幼稚園教師的法律地位 社會地位 經濟地位與專業地位亦沒有按照教師法加以落實 再如 關於幼稚園的編制 標準 自 1952 年以來共有四個檔做出了明確規定 1987 年由勞動人事部 國家教委頒發的 全日制 寄宿制幼稚園編制標準 試行 規定 教職工與 幼兒的比例全日制幼稚園為 1 6 至 1 7 寄宿制幼稚園為 1 4 至 1 5 然 144 而 幼稚園教師缺編現象嚴重 2008 年廣東省的師幼比達到 1 11 75 與國 家近二十年前的規定相差甚遠 1993 年全國人大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 法 其中規定 取得幼稚園教師資格應該具備幼兒師範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 歷 時隔 20 年 幼稚園教師的學歷達成率仍然不高 無證上崗與教師流失 現象嚴重 出現上述問題與政府職能缺位 相關政策既不足 具體操作要求 評估 方法與問責機制的缺乏等相關 政策的缺席或不到位使得幼稚園教育的相關 政策與規劃成為一種 軟指標 幼稚園教育品質缺乏充分的組織與機制保 障 相比而言 美國奧巴馬政府為實現 普及 公平 高品質 的學前教育 改革目標 設立總統直接領導的專門行政機構 強化政府的領導和統籌職責 加大財政撥款 健全財政運行機制 優先保障弱勢兒童的受教育權利與品質 提高教師待遇 保障教師培訓 1對先進國家與地區幼稚園教育品質發展政策 的借鑒與研究 為大陸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的改革埋下了伏筆 二 近年大陸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的基本內容與特點二 近年大陸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的基本內容與特點 2003 年國務院公佈 關於幼稚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 作為近年 大陸幼稚教育改革的綱領性檔 該檔綱要性地提及提高幼稚園教育品質的基 本舉措與要求 這些要求包括貫徹 幼稚園工作規程 與 幼稚園教育指導 綱要 試行 促進教師專業水準不斷提高 密切幼稚園與家庭和社區的合 作 加強示範性幼稚園之建設 加強督導評估等 2010 年 11 月 3 日 溫家 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研究部署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政策措施 確定 了 擴大學前教育資源 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 加大學前教育投 入 強化對幼稚園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導 完善法律法規 規範學前 教育管理 等 5 個政策措施 自此 大陸相關政策檔頻繁出臺 反映了大陸 1 孫美紅 張芬 美國奧巴馬政府高品質普及學前教育的政策特點 J 學前教育研究 2010 9 教育行政論壇 第五卷 第一期 145 扭轉幼稚園教育品質普遍存在問題的決心 體現了 育人為本 弱勢傾斜 的價值取向 一 基本特點 1 育人為本 的品質導向 堅持促進幼兒全面 適性發展的基本教育方針 結合當前幼稚園教育存 在的發展不均衡 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與幼稚教育規律 教育品質被演化 為 升學率 學業成績 行政績效 師生真實的教育需求被忽視 等現象 規劃綱要 明確 發展性評價 的概念 要求既關注幼兒的全面 發展 也要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 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 各級政府要加大 對農村學前教育的投入 改善農村幼稚園保教條件 配備基本的保教設施 玩教具 幼兒讀物等 科學保教 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 促進所有幼兒都 能得到健康快樂的成長 根據 規劃綱要 的精神 2010 年 11 月 國務院 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以下簡稱 國十條 印發 國十條 指出 我國近期學前教育的發展目標是 努力構建覆蓋城鄉 佈局合理的學 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基本的 有品質的學前教育 提供 廣覆蓋 保基本 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 2011 年 12 月 28 日 教育部下發 關於規範幼稚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 小學化 現象的通知 要求規 範辦園行為 防止和糾正 小學化 現象 保障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2013 年 3 月 教育部在 幼稚園工作規程 修訂稿 徵求意見稿 中進一步明確 指出 幼稚園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教授小學內容 不得開展任何違背幼兒 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在繼續強調幼稚園教育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發展的基 礎上 突出了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 強調了教育性氛圍 良好師幼關係 及幼幼關係的教育意義 為實現當前學前教育的發展任務 貫徹 育人為本 的教育原則 國 十條 從幼兒發展規格 教師發展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幼稚園教育品質 的有效路徑與舉措 這些舉措包括 國家頒佈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 建立幼 146 稚園保教品質評估監管體系 設定辦園標準與幼稚園准入制度 加強對幼稚 園保教工作的指導 健全學前教育教研指導網路 多種途徑加強幼兒教師隊 伍建設等 相應地 教育部 2012 年先後印發印發 幼稚園教師專業標準 試 行 與 3 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3 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提出 要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 嚴禁 揠苗助長 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 練 總之 保障所有幼兒都能接受有品質甚至高品質的幼稚園教育 這是近 年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的基本旨趣 體現了 育人為本 的價值取向 2 初具雛形的保障機制 一般認為 解決學校教育品質問題涉及三個方面 一是提高教師的能力 與素質 二是設計和制訂課程計畫及相關方面 三是學校管理 1 規劃綱要 構建了提高幼稚園教育品質的制度框架 相關配套法規條文為提升幼稚園教 育品質構築了初具雛形的保障機制 在師資力量的建設方面 大陸政策重點做好入口關與培訓工作 2012 年 教育部出臺 關於加強幼稚園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 要求嚴格幼稚園教師的 准入條件 要求幼稚園教師須取得相應教師資格證書 具有其他學段教師資 格證書的教師到幼稚園工作 應在上崗前接受教育部門組織的學前教育專業 培訓 此外 該項政策還從補足配齊幼稚園教師 完善資格制度 建立園長 任職資格制度 完善職務 職稱 評聘制度 建立待遇保障機制 確保政策 措施落實等 8 個方面提出加強幼稚園教師隊伍建設的措施 在政策落實上 政府要求各地開展 三年行動計畫 從 2010 年開始的三年內對 1 萬名幼稚 園園長和骨幹教師進行國家級培訓 五年內對幼稚園園長和教師進行一輪全 員專業培訓 在幼稚園教師專業化的外在條件上 政策通過要求合理確定師 生比 核定公辦幼稚園教職工編制 逐步配齊幼稚園教職工 公辦幼稚園教 師執行統一的崗位績效工資制度 享受規定的工資傾斜政策 企事業單位辦 集體辦 民辦幼稚園教師工資和社會保險由舉辦者依法保障 1 天城勳 提高學校教育品質 A 教育 財富蘊藏其中 C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1996 196 197 教育行政論壇 第五卷 第一期 147 已有研究指出 影響學前教育品質的主要因素除教師水準外 班級規模 是另一主要因素 12研究表明 成人與幼兒的比例被認為是重要的品質指標 3據此 2013 年 1 月教育部印發 幼稚園教職工配備標準 暫行 提出幼稚 園應按照服務類型 教職工與幼兒及保教人員與幼兒的一定比例配備教職 工 全日制幼稚園教職工與幼兒比應達到 1 5 1 7 保教人員與幼兒比應 達 1 7 1 9 半日制幼稚園教職工與幼兒比應達到 1 8 1 10 保教人 員與幼兒比應達 1 11 1 13 全日制幼稚園每班配備 2 名專任教師和 1 名 保育員 或配備 3 名專任教師 半日制幼稚園每班配備 2 名專任教師 有條 件的可配備 1 名保育員 寄宿制幼稚園至少應在全日制幼稚園基礎上每班增 配 1 名專任教師和 1 名保育員 單班學前教育機構 如村學前教育教學點 幼兒班等 一般應配備 2 名專任教師 有條件的可配備 1 名保育員 幼稚園 應根據當地學前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 增設教師崗位類別和數量 滿足本園 發展和保教工作的需要 教育部要求 各地可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和 學前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 制定適合本地的具體實施方案 各地新設幼稚園 教職工配備按照標準執行 已設幼稚園在 3 年內逐步達到標準要求 就管理而言 大陸主要通過設立機構 明確職責與品質監管的方式保障 幼教品質 國十條 指出 學前教育的發展需要加強各級政府的統籌協調 功能與監管指導作用 明確機構編制部門 發展改革部門 財政部門 城鄉 建設和國土資源部門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及教育部門等部門的職責 建立社區和家長參與幼稚園管理和監督的機制 2012 年教育部設立國家教育 督導團 並印發 學前教育督導評估暫行辦法 以確保 規劃綱要 國十 條 精神的落實及各地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的實施 要求各省 區 市 1 虞永平 提高認識 努力解決 入園難 問題 2 龐麗娟 劉占蘭 幼稚園教師專業標準 說明 N 中國教育報 2011 12 14 3 3 瑞典 T 胡森 德 T N 波斯爾斯韋特 教育大百科全書 第3卷 Z 張斌賢等譯 重慶 西 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海口 海南出版社 2006 148 從 2012 年開始 每年 7 月 31 日前 學前教育發展狀況監測統計表 與 學 前教育督導評估自評報告單 報送國家教育督導團 此外 利用評估結果的 獎優懲劣作用 比如 政策規定 根據示範性幼稚園及普惠性幼稚園標準進 行評估 根據結果對幼稚園予以相應的資助或財政性補貼 開展達標創優活 動 對達標升級的民辦幼稚園予以獎勵 建立幼稚園教育品質的問責機制 形成名園輻射 以名園辦分園 對口扶持等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 建立覆 蓋轄區各類學前教育機構的片區教研網路 提高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 弱勢傾斜的發展策略 針對學前教育差距懸殊的現象 近年多項政策均將發展農村學前教育作 為重點工作 通過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 中央財政設立專項經費 以支援 中西部農村地區 少數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發展學前教育和學前雙語教育 扶持弱勢幼兒享有學前教育機會 十二五 期間 2011 2015 年 中央財 政將安排 500 億元 重點支援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困難地區發展農村學前教 育 利用閒置校舍改建幼稚園 依託有富餘校舍資源的小學增設附屬幼稚園 按照一定條件招聘學前教育巡迴支教志願者 2011 年 9 月 教育部 財政部 出臺 關於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的意見 從 2011 年秋季學期起 對家庭 經濟困難兒童 孤兒和殘疾兒童予以資助 地方政府對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 部門審批設立的普惠性幼稚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 孤兒和殘疾兒童予以 資助 幼稚園從事業收入中提取 3 5 比例的資金 用於減免收費 提供特 殊困難補助等 2012 年教育部出臺 關於加強幼稚園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 要求 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公辦幼兒教師 按國家規定 實行工資傾斜政策 從 1983 年至今 大陸教育政策均將辦好鄉鎮中心幼稚園作為提高農村學 前教育品質的重要政策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 2020 年 再次強調 發揮鄉鎮中心幼稚園對村幼稚園的示範指導作用 針對鄉 鎮中心幼稚園存在的示範作用未充分發揮 標準欠缺等問題 各地根據中央 教育行政論壇 第五卷 第一期 149 精神 分別制定鄉鎮中心幼稚園標準與管理辦法 如廣東制定農村幼稚園的 規範化標準 以公辦鄉鎮中心園的建設為突破口 推進以公辦為主的農村學 前教育辦園體制改革 明確鄉鎮中心幼稚園的責任主體 通過鄉鎮中心幼稚 園的規範化建設提升農村學前教育的整體品質 總之 自 20 世紀末以來 大陸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走過了一段從宏觀規 範向具體指引的步步推進歷程 遵循 1999 年國務院作出的 關於深化教育改 革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及 2001 年的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 行 教育部先後就幼稚園課程 幼稚園管理 幼稚園教師等方面 從解決 教育觀念入手 以標準制定為著力點 從經費保障 教師管理 待遇與培訓 幼稚園的准入 評估與監管等方面 初步建構了一個全方位保障幼稚園教育 品質提升的基本框架 三 大陸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的不足與問題三 大陸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的不足與問題 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作為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 其所提供的 服務是否符合服務物件的需求 學前教育品質政策達到預定目標的程度如 何 達到或未能達到預定目標的原因何在 政策制訂與實施過程中是否進行 過服務物件的需求評估與分析 是否充分尊重服務物件對政策的參與權 知 情權與建議權等 政策的組織性如何 依據新公共服務理論 幼稚園教育品 質政策有必要對上述問題作出回答 根據上述問題的線索 可以發現 大陸 現有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存在一些有待改進的問題 一 行政意味濃厚 在新公共服務理論看來 國家的角色應從行政管理轉向提供服務 從服 務的角度看 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的基本定位及具體目標是否恰當 有賴於 對政策服務物件多樣需求的調查瞭解 幼稚園教育品質政策的對象主要涉及 幼稚園 幼兒教師 幼兒及其家長 顯然 不同主體的需求由於地域 文化 150 先有條件 階層等原因 對政策的期望與需求是不同的 以當前反響較為強 烈的 入園難 入園貴 問題為例 將幼稚園教育品質的發展目標定位 為 有品質 有點隔靴搔癢 這是因為 有品質 是一個非常模糊的表述 可以說 任何幼稚園教育都是有品質的 只是存在品質高低而已 政策定位 需要正視民眾不斷增長的教育品質需求與現有教育品質之間的差距與矛盾 通過調研瞭解這些需求 論證需求可以滿足的途徑 只有在這一意義上 學 前教育的公共服務才有可能滿足服務物件的需要 自上而下的教育政策改革 經常遇到這樣那樣的阻力 無不外乎無視服務物件需求之原因 二 監控力度不足 大陸目前實施的是以地方人民政府為責任主體的學前教育品質評估與監 控政策 評估的方式主要是地方人民政府向國家教育督導團每年彙報的方 式 這種評估監管方式由於缺乏國家品質的底線標準 缺乏對品質的過程性 要素的關注 存在著較大的政策博弈空間 以致政府品質監控無法到位 1 以業內公認的幼稚園教育國家品質標準的 3 6 歲兒童學習與指南 2012 為例 與發達國家與地區比較而言 這一標準的規範性 操作性尚 顯不足 比如 澳大利亞的 國家品質框架 通過四個方面來提高學前教育 及保育服務的品質 國家立法框架 國家品質標準 國家品質分級與評估程 式及一個新成立的稱為 澳大利亞兒童教育與保育品質局 的全國監管機 構 國家品質標準 由七個品質領域構成 教育計畫與實踐 兒童健康與 安全 物理環境 教職員安排 與兒童的關係 與家庭及社區的合作關係 領導與服務管理等 有一個全國監管機構對教育品質進行監管評估 香港的 學前教育品質監管體系包括了制訂學前機構的表現指標 派發學前教育學券 計畫 實施依據學前機構的表現指標進行的學校自我評估機制 適用於學前 機構的表現指標涉及兒童發展範疇 管理與組織範疇 機構文化及給予兒童 1 參考錢雨 世界學前教育品質監管體系的發展特點與趨勢分析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J 學前教 育研究 2012 12 教育行政論壇 第五卷 第一期 151 的支援範疇 學與教範疇等 可見 大陸相關政策尚未充分體現幼稚園教育 品質的全面涵義 未能充分理解幼稚園可以育負起促進幼兒 家長與社區經 濟 文化發展的使命 在監管體制上 大陸相關政策主要通過行政彙報與公 佈幼兒發展指標的方式 未能充分調動幼稚園 家長與幼兒對教育品質評估 的參與權 發言權與責任感 監控與引導不足 三 政策目標過高 政策制訂者在制度政策時需要注意的一種現像是 政策目標定位過高 籠統不具體 資源投入不足 對政策執行環境中的不利因素考慮不足等 可 能導致政策執行失真 1以教師專業標準為例 據課題組專家介紹 幼稚園 教師專業標準 試行 是國家對合格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 然而 從內容看 成為一名 合格教師 不僅要求幼稚園教師具備良好的師德 高 度重視幼兒的生命與健康 遵循保教結合的教育原則 實現科學化教育與藝 術化教育 還要具備專家型教師的基本素養 即實踐性專業反省與專業發展 規劃的能力 2依此標準衡量大陸的幼稚園教師 恐怕合格率極低 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