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中药研究开发动向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doc_第1页
国内外中药研究开发动向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doc_第2页
国内外中药研究开发动向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doc_第3页
国内外中药研究开发动向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国内外中药研究开发动向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 张相勇提纲一、中药产业发展基本状况1、我国中药资源丰富2、研究与开发具有较强能力3、中药产业初具规模二、研究开发中药用于动物保健品的优势1、中药历经数千年的考验,具有优于西药的特点2、中医药是保存完整的系统的传统医学体系3、复方优势4、中药是开发绿色动物保健品的金矿三、研究开发中药面临的良好机遇1、国际天然药物市场不断扩大2、中药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逐步接受3、从天然药物中研究开发新药成为中药手段4、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药物研究提供更多手段四、适合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几种常用中药五、适合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几种中药剂型1、中药颗粒剂2、中药环糊精包结物3、微型胶囊结束语一、中药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跨入二十一世纪,“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影响下的今天,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医药市场逐渐也开始接受天然复合药物,不断有源于天然药物的新药问世,中药走向国际化也面临新的机遇。近年来,中药在动物保健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1、我国中药资源丰富 自80年代开始进行的全国中药资源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左右。我国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了580万亩,药材基地有600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野生变家种取得了成果,许多已成为主流商品。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开展了人工种植、养殖和人工替代品研究,对南药和进口药材的引种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2、研究与开发具有较强能力 建国以来,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中药科研人员,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队伍,中药的学科建设初具规模。此外,现代新技术、新方法正在中药研究开发过程中逐步得到应用。据统计,到1995年底,全国建有高等中医药院校30所,中等中医药学校51所,上百个中药新产品开发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达数万人。农业院校中也有很多设有中兽医(药)课程,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近几年来,国家先后建立了一批中药重点研究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扶持了一批骨干制药企业,以加强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仪器设备、生产条件有较大改善,初步形成了中药科研、开发、生产相结合的体系。自实行新药审批办法依赖,共审批中药新药逾千个,批准生产700余种。中药剂型也由原始的丸散膏丹发展到40余种。 在数千年的实践应用中,我国已积累了丰富的中药临床应用经验,中药药典籍卷帙浩繁,统计的秘方、验方达30余万首,有记载的就有6万余首,一批中药文件数据库已经建成。3、中药产业初具规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中药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1996年统计,全国中药工业企业1095家,固定资产原值1334亿元,年工业总产值235.4亿元,占中西药总产值(中药和化学药)的 21.5,其中 182家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3.5。中药商业法人机构11360个,商业网点35339个。工业销售产值219.4亿元;产值超过500万元的产品品种达470种,产值和销售额均超过1亿元的达21个品种;中成药总产量达 19.9万吨。销售收人2308亿元,中药工业实现利润19.1亿元,完成利税37亿元,中药工业人均创利润13万元。出口创汇总值5.98亿美元,其中中药材4.63亿美元,中成药1.35亿美元。二、研究开发中药用于动物保健品的优势 中医药是保存完整的系统的传统医学体系,中药历经数千年的考验,具有优于西药的特点中医药作为世界上迄今保存完整的传统医学,具有理论系统、实践丰富、制度严密、文献浩瀚的特点,已具有国际化的基本条件。 西医药具有200多年历史,一些药品特别是抗生素在使用之初非常有效,但长期应用以来,人们也逐渐发现了这些药品对环境的破坏以及抗药性增强、药性减弱的缺点。中药在数千年中作为中华民族长期传统,在用于防止人和动物疾病的使用中验证了其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使用时简、便、廉、验的特点,正在逐渐被世界所认识。2、复方优势 中药大多采用复方,讲究君臣佐使和药物归经。复方中每味药的治疗作用可能并不大,但各位药放在一起会有协同效应,相互增强疗效,却又减少毒副作用。西药讲究弄清有效成分的结构式,要求纯而又纯,这却往往成为西药毒副作用的原因;西方草药多用单方,即使采用复方也不讲君臣佐使,不懂炮制。目前西方人也逐渐认识到复方的优越性,用于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实际上不过是西药复方和综合治疗的初步尝试。 21世纪将是复方的世纪,中药复方将风行世界。中药西化将是剂型西化。3、中药是开发绿色动物保健品的金矿 研究开发中药有理论指导,有规律可循,与西药开发依赖“筛选”的方法相比,要简单有效的多。开发一个西药,约需510亿美元,通常要810年;开发一个中药只需几十万至几百万人民币,两三年时间。因此,中药是开发新药的金矿。 一个美国人在英国创建了植物药有限公司,利用治疗皮肤病中药处方加以开发,申报新药,尚未拿到许可证时,首批订单即高达3亿英镑。有人估计,若在英国注册公司进行中药开发,平均约3年可以申报成功一个新药,耗资约300英镑,而收益将以10亿美元计。同样的,利用中药这一金矿,开发用于动物的保健药品和饲料添加剂将也将为我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造机会,因为中药使用没有残留的危险,也为我国畜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保障。因此,我们可以说,中药动物保健品工业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三、研究开发中药面临的良好机遇1、国际天然药物市场不断扩大 目前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扩大。在全世界药品市场上,由天然物质制成的药品已占约30,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270亿美元,对中草药和中药制剂的需求也迅速增大。欧共体国家现有生产植物药的企业2000余家,在1992年天然药物的销售额达到176亿美元,5年平均上升了30以上,1993年达22亿美元。近几年欧共体的植物药市场发展要快于化学药品,英国自1987年以来植物药的购买力上升了70,法国亦上升了50;而美国市场每年亦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据估计,美国每年的中药流通量有27亿美元。日本的汉方制剂从90年代开始,每年都已15以上的速度增长, 1993年的销售额达到2500亿日元。2、中药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逐步接受 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生存环境的变化,使人类身心疾病增加。天然药物由于毒副作用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1976年一1978年连续3年的世界卫生大会都将传统医学列人议程,形成了培养传统医学人才和开展传统医学研究的两个文件。WTO(世界卫生组织)还专门成立了“传统医学规划署”,目前全世界已有124个国家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每年来我国接受正规培训的中医药人员达9000多人次。中医药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澳大利亚已取得合法地位,连限制最为严厉的美国和欧洲,也在逐步放松对中医药的限制。在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中,优质绿色的动物食品的生产也受到人类的重视。3、从天然药物中研究开发新药成为重要手段 19世纪以前,在西方,人们主要依靠人体试验从自然界中寻找药物。19世纪以后,对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获得成功,开始从天然植物中寻找化学结构较为简单的新药。19世纪末,606药品合成的成功,开拓了通过化学合成寻找新药的道路。20世纪2030年代,磺胺药和青霉素的问世,使世界化学合成药进人了黄金时代。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化学合成物中筛选发现新药的命中率明显降低(从九百分之一降到万分之一),创制成本越来越高(现已达每个药约35亿美元),研制周期越来越长(每个药约需10年时间)。加之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更多的新药研究部门又开始从天然产物中寻求新药。有人认为从400种植物中筛选活性成分并进行开发,就可能得到一个较理想的新药。这比合成药物的成功率要高的多,成本也低得多。因此,世界各大制药公司纷纷设立天然药物研究开发机构,国际上约有170多家公司、40多个研究团体在从事传统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与此同时,国际上申请的中药及其植物药专利数量迅速上升,1978年为1.5万件,1985年达3万件,7年时间增长1倍。如果说,20世纪的最后10年是国际上中药研究开发的成长期,那么,21世纪第一个10年将是中药研究开发的成长高峰期。4、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药物研究提供更多手段 当今蓬勃兴起的世界新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空前广泛地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新的分析方法发展到难以想象的微小程度。过去一年分析的混合物,现在能够在几个小时内,在微升的的规模上分离并逐个鉴别100个以上的组分;各种方法的联合运用,已使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00万倍,过去认为是“0”含量的,现在也能检测出来。现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为传统中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四、适合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几种常用中药 神农本草经“梓叶饲猪,肥大三倍”的记载,可能是运用中药作为动物的饲料添加剂最早的记载。我国境内中草药品种较多,功效各异,各地可用于饲料添加剂的中草药添加剂配方也很多。松针粉含蛋白质7%12%,比优质牧草苜蓿的蛋白质含量(5%8%)还高,含赖氨酸、天门冬氨酸等 18种氨基酸,总含量达 5.5%8.1%,含粗脂肪7%12%,此外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特别是胡萝卜素含量丰富,高达197343kg/kg;松针粉还含有植物杀菌素,能抵御鸡病的发生,提高雏鸡成活率,明显增强猪的抗病力。 艾叶(艾蒿)是一种很普遍的草药,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抗菌作用。文献记载添加艾叶喂猪试验,猪的饲料效率比对照组提高12.1,胃肠炎发病率也低于对照组。另外,许多中草药都可用于饲料添加剂,如大蒜、甘草、神曲、麦芽、黄芪等具有营养保健、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穿心莲、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及野菊花都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感染作用。大蒜、生姜、桂皮、胡椒、丁香、肉豆蔻、辣椒、茴香、柑桔皮等香辛味的中药,不仅能调味增香,促进畜禽生长,改善畜禽肉质,还能起到防腐保鲜,增加营养价值的作用。五、适合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几种中药剂型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中医防病治病主要依靠中药,九散膏丹、胶酒露锭等传统剂型源远流长。在传统剂型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继承、提高与创新,中药新工艺新剂型已有了新的发展,如片剂、冲剂、口服剂、注射剂、袋泡剂、栓剂、膜剂等,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工艺和剂型上又出现了环糊精包结工艺、控释剂型、缓释剂型、颗粒剂、微囊剂等。1、中药颗粒剂 中药颗粒剂是借鉴化学药物颗粒剂的有关技术,结合汤剂、酒剂、糖浆剂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制剂,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显效迅速等特点,又克服了汤剂需临时煎煮,久置易霉败变质的特点,并能掩盖中药的苦味,味甜适口,而且体积小,运输方便,而且不易受潮。2、中药环糊精包结物 环糊精包结物是一种超微药物载体,分散效果很好,而且易于吸收,释药缓慢,副反应低。因环糊精是碳水化合物,容易被动物体吸收、利用,进人机体后断链开环,参与代谢,而且无蓄积作用,本身无毒。使用环糊精包结物具有很多优点:可以增加药物稳定性;增加药物溶解度;使液体药物粉末化;减少药物刺激性;降低毒副作用;掩盖不良气味;调节释药速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3、微型胶囊 药物进行微囊化后具有延长疗效、提高稳定性、掩盖不良嗅味,降低在胃肠道中的副作用,改进某些药物的物理特性,并可将液体药物制成固体制剂。制成的微囊可进一步制成散剂、胶囊剂、片剂、注射剂和软膏剂等。作为用于饲料添加剂的中药根据不同需要应具备易混匀、易添加、不易受潮等特点,以上三种新工艺剂型,均为固体粉末状及颗粒状制剂,不仅易于保存运输,而且易吸收。将具有保健、促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中药制成上述剂型,作为动物饲料的添加剂,有助于动物对其吸收利用,保证动物健康成长,继而生产出更优质的动物产品。结束语 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国际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重视。1992年中美两国政府达成了中美知识产权保护谅解备忘录。1993年我国实行了新的专利法,已将药品列入专利保护范围,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