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书和开题报告.doc_第1页
任务书和开题报告.doc_第2页
任务书和开题报告.doc_第3页
任务书和开题报告.doc_第4页
任务书和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 津 大 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机械工程学院 办学点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 业 08劳动局 班设计(论文)题目:手机上盖注射模设计完成期限:自 2010年 10 月 17 日 至 2010 年 1 月 15日 止指 导 教 师 史 清 卫 办学单位负责人 刘 伯 伟 批 准 日 期 2010.10.17 学 生 董文欣 接受任务日期2010.10.17 一、设计(论文)原始依据(资料)1、设计题目:手机上盖注射模设计2、制品的性能要求:(1)制品表面光洁平整、无飞边毛刺及明显的熔接痕和其它斑痕;(2)制品的强度和刚度要满足其使用要求;(3)制品的尺寸精度要满足其图纸或装配及其他方面的使用要求;(4)装饰类的塑料制品的外观要尽量美观。 3、需完成的任务:手机上盖注塑成形建模、成型工艺的选择、注塑成型数值模拟、注塑模具优化设计。塑料工业是新兴的工业,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目前塑料制品几乎已经进入一切工业部门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机械工业、电子工业、航空工业、仪表工业和日常用品工业的发展,塑料成型制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遇来越高,这就要求成型塑件的模具开发、设计和制造的水平也必须越来越高。事实上,在仪表仪器、家用电器、交通、通讯等各行各业中,有70%以上的产品是用模具来加工成型的。工业发达国家,其模具工业年产值早已超过机床行业的年产值。 在塑料制件的生产中,高质量的模具设计、先进的模具制造设备、合理的加工工艺、优质的模具材料和现代化的成型设备等都是成型优质塑件的重要条件。因此,塑料成型技术在塑料模的设计、制造、模具的材料以及成型技术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如:CAD/CAE/CAM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各种模具新材料的研制和使用、模具的标准化以及塑料制件的微型化、超大型化和精密化采用热塑性塑料ABS注塑成型。塑件表面要求光滑平整,不得有扭曲、飞边、气泡、银丝及明显的浇口痕迹等注塑成型缺陷。具体结构及技术要求见产品图及实物。为保证塑件成型质量,需确定合理的注塑成型工艺;浇注系统采用点进料,浇口位置开在制品内侧,不影响表面平整;塑件顶出机构采用推杆推出。推杆推出机构结构简单,推出平稳可靠,虽然推出时会在塑件上留下顶出痕迹,但塑件底部装配后使用时不影响外观,既达到了推出塑件的目的,又降低了加工成本。二、设计(论文)内容和要求:(说明书、专题、绘图、试验结果等)设计(论文)内容为为大批量生产手机上盖而制的注射模具。设计(论文)要求大体包括:封面、任务书(包括:设计原始资料、设计内容要求、设计进度计划表)、开题报告、中英文摘要、目录、绪论、正文(包括:理论分析部分、实验研究部分、结果与讨论部分)、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图纸(包括:零件图、装配图)、光盘。其中各项也均有相应标准,并按要求排版、打印。附:设 计 进 度 计 划 表序号起止日期计 划 完 成 内 容实 际 完 成 情 况检查日期检查人签名12010.10.17选定题目,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按计划完成22010.11.14和老师一起讨论毕业设计方案与思路按计划完成32010.11.21绘制正式产品图按计划完成42010.11.28注射模具设计按计划完成52010.12.4设计总结、撰写论文按计划完成62010.12.18修改、打印论文按计划完成72010.12.25毕业设计老师审批按计划完成82010.01.10准备答辩按计划完成指导教师批准,并签名: 年 月 日课题名称手机上盖注射模设计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学生姓名董文欣指导教师史清卫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现代机械制造业中,模具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工业,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具制造技术,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大到机床的底座、机身外壳,小到一个胚头螺丝、纽扣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外壳,无不与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汽车、轻工、电子和航天等行业中尤显重要。模具制造能力的强弱和模具制造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中许多部门的发展。采用模具生产制件具有效率高,质量好,切削少,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模具成型已成为当代工业当代生产的重要手段,成为多种成型工艺中最具有潜力的发展方向。模具是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基础工业,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塑料成型模具的产量和水平发展十分迅速,从模具设计和制造两方面来看,模具发展趋势归纳为以下几点:1. 理论研究不断发展,设计计算日趋成熟2. 塑料模的高效率自动化3. 大型塑料模具4. 高精度塑料模具5. 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工程(CAE)6. 模具制造新工艺的进展7. 简易制模工艺的研究8. 模具标准化9. 特种塑料成型模具的研制基于以上内容并结合我校专业特色及本专业的培养计划,我选用手机上盖注射模设计作为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文献综述随着全球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模具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模具CAD/CAM是在模具CAD和模具CAM分别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计算机技术在模具生产中综合应用的一个新的飞跃。CAD/CAM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硬件水平的进一步完善,为模具工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水平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最优选择。目前,我国模具工业的当务之急是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档模具的比重,质中求效益,提高模具的国产化程度,减少对进口模具的依赖。因此我们要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模具人才,提高模具设计及制造水平,使我国的模具工业有一个光辉的未来。本文需要完成的任务:手机上盖注塑成形建模、成型工艺的选择、注塑成型数值模拟、注塑模具优化设计。本产品采用热塑性塑料ABS注塑成型。塑件表面要求光滑平整,不得有扭曲、飞边、气泡、银丝及明显的浇口痕迹等注塑成型缺陷。具体结构及技术要求见产品图及实物。注射模的基本组成: (1)定模机构 定模机构是安装在注射机的固定模板上的部分型腔。由定位环,主流道体,定模底板,定模板,凹模,等组成一体,在注射机上固定不动。(2)动模机构 动模机构是安装在注射机动模板上的部分型腔。由凸模,动模板,导柱,等组成一体,在注射机的锁模装置的驱动下往复运动。(3)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是将熔融塑料引向闭合模腔的通道。通常由主流道,冷料穴,分流道和浇口等组成。(4)导向装置 导向装置是用以保证动模和定模闭和时位置准确。它由导柱,导套组成。(5)顶出机构 顶出机构是实现制品脱模的装置。常见有顶杆式,顶管式,推板式等。(6)抽芯机构 当制品上带有侧孔或侧凹结构时,在顶出机构工作前,先要将可作侧向运动的型芯从制品中抽出,该侧向运动是由抽芯机构实现的。(7)冷却和加热装置 加热是为了满足注射成型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冷却为使熔料能在模具内冷却定型。(8)排气系统排气系统是为了把型腔内原有的空气以及塑料受热过程中分解的气体排出,而在模具分型面处开设的排气槽。这次的设计题目将涉及到以上的模具各系统,对各个系统进行研究设计以及计算,最终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模具。设计(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本设计是在手机原单工件注射模设计基础上的一次改进,采用一模两腔的机构,通过本次设计对注射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设计使得零件质量得到改进,生产效率有了提高,节省了原材料。参考文献1 唐志玉.塑料模具设计师指南.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6.2 许鹤峰,陈言秋.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图例.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73 陈孝康,陈炎嗣,周兴隆.实用模具技术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4 周炳尧等.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5 廖念钊等.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中国计量出版社。1991.106 保修成.高分子工程材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57 黄圣杰等PRO/EGNGINEER2001 高级开发实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8 严烈.PRO/ENGINEER2000iNC 加工实例宝典.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69 林清安.PRO/ENGINEER 2000i2 模具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10 林清安.PRO/ENGINEER 2000i2 零件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