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楝酰胺(rocaglamide)的全合成研究进展谢卓群 付滨 李洪森 王明安 李楠 肖玉梅 马永强 覃兆海*(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北京 100094)摘要 本文综述了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楝酰胺(rocaglamide, 1)全合成方法,对每一方法反应过程中的立体化学问题作了全面分析。楝酰胺(rocaglamide,1)是King等于1982年从楝属植物Aglaia elliptifolia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环戊烷并苯并呋喃类化合物1,随后又有许多类似物被相继从不同的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2。由于楝酰胺具有优良的抗肿瘤活性及杀虫活性,吸引了许多合成化学家及制药公司的关注,现已建立起了一些全合成方法。在楝酰胺的结构中,具有5个手性碳原子的稠三环结构的构建无疑是问题的关键,也是很具挑战性的目标。本文按这一问题的解决思路对文献报道的全合成方法作一综述。1按照环丙烷并苯并呋喃稠三环的构建思路,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归纳为三类方法:一、分子内环化法1987年,Davey等首次对楝酰胺母体稠三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他们采用如下路线3: 2 3 5 6Reagents and conditions: i. (1) Me2SO4/K2CO3; (2) HCl-MeOH, 91%。ii. 4, NaH, 61%。iii. BuLi-HMPA, -96, 74%。Scheme 1其中化合物4按下面的方法合成: 4Scheme 2_*通讯联系人。Tel: E-mail: 该方法的优点是原料2可以很容易地从间苯三酚通过Hoesch反应来制备,收率5076%,较轻易地就得到具有正确取代基位置的A、B环,并留下了构建C环必要的官能团。但在制备化合物2时有副产物7生成,而将间苯三酚换成间苯三酚二甲醚或三甲醚均未获成功。在这一方法中,第一步要求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否则会有大量副产物8产生。第二步除了得到化合物5外,还有约5%的O-烷基化产物9生成,以及少量8,烷基化试剂的种类对9的生成有很大影响,当4为溴代物时,用NaH作碱9的收率为34%,而用K2CO3作碱时高达60%。另外在第三步中还有约1%的副产物10形成。分离得到的5是一对非对映异构体5a:5b为1:1的混合物,说明这一反应没有立体选择性,其进一步环化后得到的6是-苯基和-苯基非对映异构体(6a,6b)1:1的混合物,8b桥头碳上的羟基总取与3a苯基顺式的取向,说明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C-8b桥头碳原子手性中心的形成规律值得探讨。虽然当时他们在脱缩硫酮保护基时未获成功,但在随后的研究中4,他们分别用HgCl2 7 8 9 10 和 PbO2-BF3分别完成了脱保护,但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前者仅仅分离得到32%的11a,而后者除得到37%的11a外,还得到21%的12,如果将反应时间延长至1h,则12会转化为11a,总收率达到43%。 11a 6(6a:6b=1:1) 12Reagents and conditions: iv. HgCl2-MeCN, aq. CaCO3。v. PbO2-BF3-Et2O,10minScheme 3由于所得产物的立体结构与预期不一致,所以后续工作未继续下去,但这一方法对合成楝酰胺异构体及对反应过程中的立体化学研究还是有益的。1989年,Kraus和Sy采用了另一思路来进行分子内关环形成稠三环5,他们先通过Michael加成进行羰基位的烷基化,然后通过分子内的还原偶联反应来达到目的。 3 13 14 15 16 17 18 19Reagents and conditions: i. CH2=CHCN, Triton B, t-BuOH(91%)。ii. SmI2,THF-benzene,sonication, (49%)。iii. (1)TMSOTf/Et3N;(2)LDA/CS2/MeI(67%)。iv. DDQ,MeCN-H2O(45:1),(56%)。v. PhMgCl,CuBr-Me2S,(90%)。vi. Me2NH/THF, 70,(92)。vii. NaBH4/MeOH,0,quantitativeScheme 4在进行Michael加成时,他们同样遇到了-位氧化形成8的问题,同时在氰基与羰基进行还原偶联时,有10%的羰基还原产物20生成。在苯基格氏试剂与16进行Michael加成时,本希望格氏试剂会从双环体系的凸面进攻得到所需的立体构型,但结果正好相反,最后得到的是楝酰胺的差向异构体19(外消旋体)。有趣的是17主要以烯醇式存在,而18则只以单纯的酮式存在。最后一步还原反应即使用NaBH4也证明是立体专一性的。由于后引入3位苯基未得到所需的楝酰胺,他们改用肉桂腈作为第一步Michael加成反应的受体,先期引入苯环。 3 21(a, -苯基; b, -苯基) 22 23 24 25 26Reagents and conditions: i. (E)-PhCH=CHCN, Triton B, t-BuOH, 55, (96%)。Ii. SmI2, sonication, (85%)。iii. (1)LDA/CS2/MeI,THF-HMPA;(2)F-,(97%)。iv. 5eq.NaOMe/THF(100%)。v. NaBH4-MeOH。vi. KOH,MeOH-H2O, (82%)。vii. (1)CDI; (2)Me2NH, (53%)Scheme 5在Michael加成中,他们得到的是一对非对映异构体21a和21b(5:1)的混合物,以优势产物继续下面的反应,结果同样得到了19,说明Michael加成中的优势异构体为21a。虽然他们未得到楝酰胺,但其中揭示的立体化学问题同样值得探讨。Davey等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46,他们在Michael加成中得到的是21a:21b=2.3:1的混合物,在用21a还原偶联时得到收率6080%的22a,而用21b反应时只得到收率低于13.5%的22b,后者用DIBAL还原得到27c,这是一个高度立体选择性的反应,如果用NaBH4还原则得到27b和27c1:1的混合物。 20 27b 27c他们将Michael加成的受体改为肉桂醛,采用类似的方法分子内片呐醇偶联反应同样可以构建稠三环。 3 28 27a 27bReagents and conditions: i. (E)-PhCH=CHCHO,Triton B。(2) SmI2, sonicationScheme 6产物28是28a和28b(1:1)的混合物(THF作溶剂),当将溶剂改为t-BuOH时,其比例变为1:2.25,这是有利于目标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与肉桂腈的情况相反,但用顺式肉桂醛未获成功。28a和28b的1:1的混合物在进行片呐醇偶联反应时,得到的是27a和27b同样1:1的混合物,说明这一反应具有高度的立体专一性,我们再次注意到桥头碳原子形成时的立体选择性。但接下来2位二甲胺甲酰基的引入成了问题,他们不得不将27b重新氧化成22b(也可用27c,收率93%),然后用类似Kraus的方法完成后续步骤: 22b 24b 18b ()-1Reagents and conditions: i. (1) TMSOTf; (2) LDA,HMPA,CS2, then MeI; (3) MeONa,THF(55%);ii. Me2NLi,THF,89%;iii. Me4NBH(OAc)3,HOAc-MeCN,81%Scheme 7这里24b同样主要以酮式存在,烯醇式:酮式=35:65,而18b只以酮式存在,说明在二甲胺基化时,2位手性中心的形成是有利于-构型的。最后一步酮的还原同样是立体专一性的。奇怪的是,无论用NaBH4还是用Me4NBH(OAc)3还原24b时,都只得到1-25b,与酰胺表现出不同的立体选择性。这可应用于合成楝酰胺的差向异构体。 24b 1-25b 1-26b ()-epi-1Reagents and conditions: i. (1) NaBH4, MeOH(76%); or Me4NBH(OAc)3, HOAc-MeCN(68%)。ii. KOH, aq. MeOH, quantitative。iii. Me2NH.HCl, DMAP, DCC(70%)Scheme 82001年,诺华公司的Dobler等人用此方法合成了外消旋楝酰胺及其一些同系物7,在化合物3与反式肉桂醛的Michael加成反应中,他们得到28a:28b=19%:57%的加成产物,其中28b在进行还原偶联时只得到27b,与Davey等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再次证明了这一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27b经氧化得到关键中间体22b,后者也可从下面的另一途径来制备(Scheme 9),且总收率有较大提高。这一方法还可以克服27b氧化产物复杂,且对环上有对氧化剂敏感的取代基不适合的缺陷,使得这一方法更接近于实用。28b 29 22bReagents and conditions: i. TMSCN, ZnI2, MeCN-C6H6, r.t., 12h, quantitative。ii. (1) LDA, THF, -78,1h; (2) K2CO3,MeOH, r.t., 15min(73%)Scheme 9同时他们还对Davey方法中的2-位官能团化进行了改进,采用Stiles试剂直接进行羧化,结果表明,过量的Stiles试剂是成功的关键。 22b 30 18b ()-1Reagents and conditions: i. (1) 2eq. Stiles reagent, DMF, r.t., 24h; (2) 6N HCl, 0, 15min。ii. Me2NH, Py.BOP, CH2Cl2, r.t., 16h(70%)。iii. Me4NH(OAc)3, HOAc-MeCN, r.t., 18h(95%)Scheme 102005年,Diedrichs等发现,27a在Michael加成反应的条件下可以异构化成27b8,即3与肉桂醛的Michael加成是可逆的,这为这一方法的应用进一步创造了条件。他们同时对不同取代基的3的同系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从而为楝酰胺同系物的合成打开了方便之门。2006年,李洪森等通过在Michael加成受体中先期引入甲氧羰基,通过分子内酮-酯还原偶联构建稠三环,同时在2位引入了甲氧羰基,缩短了反应步骤,同时合成出了1和19 (Scheme 11)9。 3 31 32 24b 18b ()-1Reagents and conditions: i. Triton B, t-BuOH, N2, 40; ii. Sm-C2H4I2,C6H6-THF, sonication, N2,r.t.; iii. LiNMe2, THF, -78, N2; iv. Me4NBH(OAc)3,HOAc-MeCN, N2, r.t.Scheme 11这里得到的化合物32是32a:32b=1:2.19的产物,通过柱层析分离后分别进行后续反应,结果分别得到了化合物19和1,也证明了后面各步反应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这也是分子内环化法中迄今最简捷的方法。应该指出的是,迄今采用分子内环化法得到的楝酰胺或其差向异构体均为外消旋体,光活体的合成是这一方法的下一个目标。二、仿生合成法1993年,Hailes等最早提出了仿生合成楝酰胺的思路10,他们计划通过黄酮与反式肉桂酰胺先进行2+2环加成反应,然后再水解重排来得到目标化合物: 33 34 1Reagents and conditions: i. (E)-PhCH=CHCONMe2, 450watts, 290-350nm。(2) H2OScheme 12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在进行2+2环加成反应时,黄酮与肉桂酸衍生物并没有按预期进行头-头连接,而是头-尾相连形成了化合物35,这从空间效应来说很容易理解。而且在溶液中收率很低,虽然加入阳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可提高收率,但无法改变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35 40(TADDOLs) 52 531999年,Nugroho等在总结从植物中提取的楝酰胺类及另一类同源化合物的结构时,提出了这些化合物在植物体内形成过程的生源假说11,2004年,Gerald等根据这一假说对黄酮的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先进行3+2环加成反应,然后通过-ketol迁移来得到光活性楝酰胺12。 36 37 38 39 24 25b 2-25aReagents and conditions: i. (E)-PhCH=CHCOOMe, hv(350nm), MeOH, 0。ii. NaOMe/MeOH, 65(95%)。iii. Me4NBH(OAc)3, HOAc-MeCNScheme 133+2环加成可得到33%的38和17%的39,将这一混合物用甲醇钠处理进行-ketol重排得到一个内、外环加成产物的混合物24,将其还原得到外消旋的25b(51%)和相应的外型产物2-25a(27%)。随后他们采用TADDOL类化合物40作为手性催化剂在-70下来进行催化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13,最高25b的ee值可达89%,2-25a可达到78%,但转化率很低,分别只有11.44%和1.54%,提高转化率将带来ee值的降低。从优化得到的24经过还原、皂化和酰胺化可得到三步总收率为33%的光活性楝酰胺,ee值达94%。同时得到10%的异构体19。他们采用这一方法合成了大量的楝酰胺同系物,并申请了发明专利14。三、其他方法1990年,Trost等首次建立了光活性楝酰胺的全合成方法15: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Reagents and conditions: i. (1) 49, 5mol%Pd(OAc)2, 30mol%(i-C3H7O)3P, PhCH3, reflux; (2) NaOH/EtOH, reflux; (3) CH2N2/EtOAc, r.t.; (4) O3,MeOH-CH2Cl2, then Me2S。ii. 3,5-dimethoxy phenol, BF3/EtOH。iii. Ti(OCH2Ph)4/PhCH2OH, 100。iv. DDQ/THF。v. 4mol% OsO4 , 2eq. NMO, 1eq. DADCO, THF-H2O, r.t.。vi. (1)1.1eq. C5H5N.SO3, DMSO, Et3N, r.t.; (2) TMSOSO2CF3, (i-C3H7)2NEt, PhH, r.t.; (3) 10Pd/C, EtOH, 1atm H2。vii. (1) NaH, PhSCl, THF, r.t.; (2) MCPBA, NaHCO3, CH2Cl2, -20。viii. Me2NH.HCl, Me3Al, PhH, 45。ix. 20% Pd(OH)2/C, 1atm H2, EtOH, r.t.。x. (1) KF, MeOH, 40; (2) Me4NBH(OAc)3, HOAc-MeCN, r.t.。Scheme 14显然这个路线太复杂了,而且多步反应中存在立体选择性的问题。例如,在49还原成50的反应中,得到的是23:1的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有利于目标产物的生成。用PtO2/H2还原49未获成功,但却可以将48还原成53,不过他们在将53胺解时却没有取得成功。Feldman和Burns在1991年尝试了一种通过分子内3+2游离基加成反应构建楝酰胺类混合物母体结构的方法16: 54 55 56 57 58 59 60Reagents and conditions: i. Tebbes reagent,THF,r.t.,1h(90%)。ii. N2CHCOOEt,CuSO4,PhH,80(95%)。iii. ,Pd(OAc)2,P(o-tolyl)3,Et3N, 80(67%)。iv. Me3Al,Me2NH.HCl,PhH, 80,65。v. Lawessons reagent,THF, 65(50%)。vi. (Ph2COSnMe3)2, PhH, 80(85%)。Scheme 15这一方法的立体选择性很好,虽然他们没有用于合成楝酰胺,但这个方法很值得借鉴。2000年,Bayer公司的Schoop等人用另一种思路来构建稠三环骨架,并用于楝酰胺同系物的合成17。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agents and conditions: i. Cs2CO3,DME(87%)。ii. HCl,CHCl3(41%)。iii. NaBH4,EtOH(81%)。iv. Ce(NO3)4,CAN, MeOH, 1,3-cyclohexandione(35%)。v. I2,MeOH(33%)。vi. Dess-Martin oxidation (63%)。vii. Bu4NBH4, CH2Cl2 (37%)。Scheme 16其中64至65的反应是立体专一性的,在合成66时虽然有一些副反应发生,但66是主产物。最后一步还原当用NaBH4时转化率很低,得到的是3:1的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改用Bu4NBH4可以提高转化率,非对映异构体的比例也提高到5.5:1。这与前面的方法有些区别。本路线合成的化合物虽然在8b位缺少羟基,但其立体化学同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同时C-8b桥头羟基的失去导致活性丧失对构效关系的研究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虽然楝酰胺的合成途径较多,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只有分子内环化法和仿生合成方法,前者如果能有效解决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的问题,然后充分利用由于分子的刚性所带来的立体选择性,将是光活性楝酰胺类化合物合成的有效途径,而后者则需要解决环加成反应时的区域选择性问题,及同时达到高收率与高立体选择性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问题的解决,必将大力促进楝酰胺类农药和医药产品的开发。参考文献1. M. L. King, C. C. Chiang, H. C. Ling, E. Fujita, M. Ochiai, and A. T. McPhail.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82, 1150-11512. 李洪森,傅滨,李楠,董燕红,覃兆海. 有机化学,2005, 25(2), 141-1463. A. E. Davey & R. J. K. Taylor.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87, 25-274. A. E. Davey, M. J. Scheffer, and R. J. K. Taylor.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I. 1992, 2657-26665. G. A. Kraus & J. O.Sy. J. Org. Chem. 1989, 54(1), 77-836. A. E. Davey, M. J. Scheffer, and R. J. K. Taylor.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91, 1137-11397. M. R. Dobler, I. Bruce, F. Cederbaum, N. G. Cooke, L. J. Diorazio, R. G. Hall, and E. Irving. Tetrahedron Lett. 2001, 42, 8241-82448. N. Diedrichs, J. P. Ragot, and K. Thede. Eur. J. Org. Chem. 2005, 1731-17359. 李洪森,()-楝酰胺的全合成,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6)10. H. C. Hailes, R. A. Raphael, and J. Staunton. Tetrahedron Lett. 1993, 34(33), 5313-531611. B. W. Nugroho, R. A. Edrade, V. Wray, L. Witte, G. Bringmann, M. Gehling, and P. Proksch. Phytochemistry. 1999, 51, 367-37612. B. Gerar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空探测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高空作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期末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 TK-684-生命科学试剂-MCE
- D-Arabitol-d7-生命科学试剂-MCE
- SB-3CT-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园林绿化考试题及答案
- 变形观测考试题及答案
- 病原考试题及答案
- 保安考试试卷大题题库及答案
- 护理安全警示:跌倒与坠床
- 2025年全家岗前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教育方针解读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鲁东大学
- 多尺度有限元分析-深度研究
- 骨科用药课件
- 知识产权管理评审报告
- 医院员工手册培训
- 尿毒症伴心梗个案护理
- 《发热护理》课件
- 化学实验室通风柜安装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