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前言3二、研究方法3三、研究结果与分析4(1)青少年上网的时间、地点4(2)青少年上网的目的5(3)网瘾综合症的表现7(4)上网是否影响到日常学习、生活8(5)对初中生上网的看法9四、讨论10五、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的对策111.加强青少年网络心理的辅导11(1)营造青少年交流的环境11(2)引导正确的上网动机112.建立家庭的网瘾防治113.学校建立多效的网瘾防治124.改善社会网络环境氛围12六、结束语12参考文献:14附录15致 谢 词17青少年网络成瘾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胡智慧 指导老师:董一英【摘要】“网络成瘾”是指由于不良或过度使用而对互联网络产生依赖感,导致个体在学习、工作、交往、健康等方面可能发生损害的现象。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更加的突出。本文以12岁至17岁的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青少年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青少年使用网络情况调查分析,找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并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防治和对策进行探讨。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对于网络成瘾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要注重青少年的网络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社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视,规范青少年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家长要不断的提高自我,科学的监督和干预青少年上网;学校也要加强教育管理,开展多种教育形式引导青少年正确的上网行为,提高他们的心理“免疫力”,同时利用与家庭建立的紧密关系,指导家庭的青少年上网。【关键词】青少年 网瘾 网络成瘾 原因 对策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Author: Hu Zhihui Instructor:Dong Yiying【Abstract】 “Internet addiction” is as bad or excessive use of the Internet produced dependence, in which individual study work ,contacts, and other aspects of health damage could occur phenomenonTeenagers are at a crucial period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Internet Addiction is a high-risk population, as network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Internet Addiction of teenagers is more prominentIn this article we took some 12-yenr-old to 17-year-ol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or the study,using questionnaires has been studiedThe teenagers use the Internet survey of teenagers to find the reasons for Internet addiction ,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eenager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iscussThrough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eenagers Internet addiction is more complicated,in addition to immediately meet with its own network of space-time-use,produced happiest of addiction, but also by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eenagers,special personality special internal factors,and Interact content and form of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such factors in a number of implicationsVarious factors, the teenagers are the fundamental internal factors,other external factors only incentiveCombine the above factors, we believe that the network should take addicts,“focusing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policy of” network to focus on teenagers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mprove network of teenagers addicted to,and regulate the Internet youngsters good behavior;Parents must constantly self-improvement,scientific monitoring and intervention in teenagers online. Schools should strengthen education management,provide various forms of education and the right Internet guide the teenagers, improving their psychological“immunity”,while the use of a close family relations, family guidance of teenagers online【Keywords】:Teenagers: Net addiction: Internet Addiction: Reason: Countermeasures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普及程度的加深,网络正改变着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他们的情绪、情感、自我意识和思维方式。然而许多要就表明,与网络有关的各种犯罪呈上升趋势。其中,有关网络成瘾现象已引起国内外心理学家、医学家、教育学家的广泛关注,现己成为全社会面临的新课题。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在心理学和医学的范畴中进行,将网瘾看成是一种疾病,力图通过药物和心理辅导的方式对网瘾患者采取治疗。“成瘾”一词最初仅用于药物成瘾,如酒精成瘾、咖啡成瘾等。网络成瘾,通常被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强迫性网络使用、网络成瘾障碍等,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症状子由美国纽约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于1994年首次提出了“互联网成瘾症”的概念,他认为互联网成瘾症作为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是指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引起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1997年,戈登伯格建议将网络成瘾一词改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并将其定义为:因为网络过度使用而造成沮丧(distress),或是身体、心理、人际、婚姻、经济或社会功能的损害。作为教育者,应研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互联网使用,避免因上网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因此,研究网瘾现象对于社会发展和教育实践、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教师家长正确对待学生上网、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何评价成瘾行为,专家之间的争议很多。根据 2005年11月,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认为,网瘾评判标准的前提(必要条件)为:上网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 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在这一前提下,只要网民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补充条 件)中的任何一个:(1)总是想着去上网;(2)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即可判定为“网瘾”。 由于,这种判断没有考虑到青少年使用网络的过程和网络使用后的社会危害性,加之如此简单的判断标准很难认定青少年是否存在网瘾。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网络的形成过程和使用网络的结果进行重新评定,制作相应的问卷来了解青少年使用网络基本情况,并根据相应的结果来有效地指导青少年正确地使用网络。二、研究方法在广泛了解国内外网络成瘾的调查基础上,依据网络成瘾的标准,借鉴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自编适合青少年的调查问卷。问卷共21题(见附录),内容主要涉及调查者网络使用的基本情况,包括上网情况(2,3,4,5,6题)、上网内容和兴趣(7,8,9,10题)、是否有网瘾综合症的表现(12,13,14,15,16题)、上网活动是否影响到正常的日常生活(17,18,19,20题)、对初中生上网的看法(21题)。于2011年4月,选取了本研究者家乡初一至初三年级,年龄在11岁至17岁的在校初中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了35份问卷,回收28份,回收率为80%,有效问卷数为28份,有效率为100%。然后将每一个被调查者的问卷答案都录入Excel,统计出每一道题每一个选项的所占的百分比,通过对数据的整理、统计与分析。三、研究结果与分析通过对调查,基本统计情况如下:(1)青少年上网的时间、地点在问及是否上过互联网时,所有人都说上过网。这说明互联网已经广泛普及到每个家庭青少年上网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难。在问及上网时间长度时,有179%的是在1小时以内,50%的是两小时左右,143%的是三小时左右,71%是四小时以上,107%是五小时以上。在问及平均上网次数时,有143%几乎每天都上,429%几乎每周几次,429%半个月才上1次,被调查者没有数月才上一次网的。从这上网时间长度和频度可以看出,大部分青少年上网的时间都比较长,有网络成瘾的倾向。值得一说的是,在调查的其中一个学校是封闭式管理学校,在有部分同学在回答这几问题时,在题后的空白处表达了另外的说法,说学校的信息课经常被别的文化课占用,而且在上信息课的时候,老师并不去指导。这对于正确的教育引导青少年上网,让青少年充分认识网络、正确使用网络是不利的。大部分青少年上网的时间都选在了节假日和寒暑假,分别占到393%和286,说明绝大多数青少年都能够自觉以学习为重,有一定的自制力。但也得看到有29的青少年学生逃课上网,还有5的学生不定时上网,这些值得我们关注。而上网地点的选择上,有464的青少年学生选择了网吧,286选择家里,214选择了学校。在学校上网的,很明显是在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上,而选择网吧上网的青少年则是希望有一个舒适、完全放松的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不希望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上网。如表1所示。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只在节假日上网,但少部分青少年已经沉迷网络,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它对青少年的吸引力逐渐加大,而且绝大多数青少年是喜欢独自上网,表现出独立性,这对于引导、控制青少年网络使用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表1 青少年上网的时间、地点青少年上网的时间、地点问题选项人数总人数您每次上网的时间长度1小时以内52817.92小时左右1428503小时左右42814.34小时以上2287.15小时以上32810.7您平均上网次数几乎每天上 42814.3每周几次122842.9半个月才上1次122842.9数月才上一次网0280您一般在什么时候上网?晚上82828.6周末放假112839.3寒暑假82828.6不定时1283.6您通常在哪里上网?网吧132846.4学校62821.4家72825同学或朋友家12810.7其他地方0280(2)青少年上网的目的青少年上网的目的呈多样化,在表28中,聊天、交友占536,玩游戏占25,娱乐消遣的有607,这三种非学习型的所占比例很大。有36的学生主要是为查有关资料为学习服务而上网,有214%浏览网页、图片、了解时事新闻。在图1中,还可以看到,有部分青少年上网的目的是为了收发电子邮件、阅览书刊等。整体上来看,青少年使用网络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网络功能被青少年接受,但是大多数青少年都以休闲娱乐和玩游戏为主,或是浏览网页,而真正用于学习、工作的比例很少。这说明青少年对于网络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没有发挥网络在他们成长中的积极作用,而仅把它作为休闲的工具之一,反映了我们社会对青少年网络教育引导的缺失:一方面是各行各业对于网络运用的严重不足,不能将网络融入到社会发展中,而是孤立于社会发展之外;另一方面是社会代沟的原因,家长、老师等社会人员对网络重视不够、不了解网络,不能够引导、教育好青少年。 图 1在上网常使用的功能调查中:有643进行在线音乐和在线影视收看和下载活动,321%的玩网上游戏,679%的进行聊天活动,只有143%的查找资料和信息,而有429%的浏览文字、图片信息。从上网常使用调查中可以看出,青少年上网主要是在娱乐消遣、玩游戏和聊天,只有极少部分人会通过网上查找资料进行学习,这说明,我们浠水地区初中生的网络知识极度贫乏,只会娱乐消遣,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对制造病毒的电脑高手的认识调查中:有464%的认为他们很了不起,其中214%的很崇拜他们,有机会也想尝试一下,只有393%的认为他们的行为不道德,是违法的。这说明有接近半数的青少年崇拜制造病毒高手,或者是说崇拜游戏高手,期望从网络上获得“第一”。在对网上言论、行为的调查中:571%的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其中357%的认为,在网上,对方也不知自已是谁,可以发泄,也可包装自己,很过瘾;还有143%的认为,网上是虚拟的,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只有286%的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从这数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现在青少年在心理上存在着普遍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往往寄希望与网络中需求一名“知己谈谈,反映了学校在教育学生团结互助、团队协作和交友等集体观念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不足,很多青少年不会与周边人进行接触、成为朋友,加之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家长又大多为了工作而疏忽了与青少年的谈话,所以导致了大部分青少年在性格上的孤僻和人际交往上的失败。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这就要求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应采取措施增强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具体比例如表2所示:表 2 青少年上网的目的青少年上网的目的问题选项人数总人数上网常使用的网络功能(多选题)在线音乐收听和下载、在线影视收看和下载182864.3玩网上游戏92832.1QQ、MSN等网上聊天等交流功能192867.9搜索功能(查找资料和信息)42814.3信息供给功能(浏览文字、图片等信息)122842.9对制造病毒的电脑高手的认识(多选题)很了不起132846.4他们的行为不道德112839.3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112839.3崇拜他,有机会也想尝试一下62821.4您同意以下哪种观点(多选题)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82828.6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162857.1网上是虚拟的,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42814.3在网上,对方也不知自已是谁,可以发泄,也可包装自己,很过瘾102835.7(3)网瘾综合症的表现在问及是否曾为上网而逃课时,有286%的曾为上网而逃课,据了解,有部分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上网,谎称“请假看病、回家拿衣物”等理由,溜出学校,辗转到网吧上网。更有甚者,部分青少年学生控制不住网瘾,干脆逃课上网,或是下晚自习后,不回宿舍就寝,到网吧通宵。有714%的青少年没有未上网而逃课,这说明绝大多数青少年都能够自觉以学习为重,有一定的自制力。在问及“上网后,出现过哪些不适现象”时,536的青少年回答“头晕眼花,393的回答“疲乏无力”,714的回到“视力下降这是普遍出现的几种现象。还有其他几种不适应感觉主要表现在,214的感到“思维迟缓,25的表现出“食欲不振、记忆下降,还有393的青少年出现“高度兴奋”的症状。从网上回到现实,有464%的感到孤独,有失落感。有393的青少年感觉上网后,“与家人朋友疏远”, 607的觉得“不上网的时间,感觉很痛苦或感觉不舒服”。这个调查反映了网络对青少年身心的伤害,有近一半的青少年或多或少的感到了一定的不适应感。综合分析,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现为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长期的面对视频、强迫座位,极易导致眼病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其次是长时间面对电脑,电脑辐射容易导致中枢神经失常,长时间过于集中精力,容易导致烦躁、紧张,身心疲惫。最后是长时间上网,会导致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性格障碍、交感神经系统部分失调,严重的最终会发展为网络综合症。如表3所示。表 3 网瘾综合症的表现网瘾综合症的表现问题选项人数总人数上网后,您曾出现过以下哪些现象?头昏眼花152853.6疲乏无力112839.3情绪低落52817.9思维迟缓62821.4食欲不振32810.7记忆下降72825睡眠障碍72825视力下降202871.4体重减轻2287.1紧张焦虑32810.7高度兴奋112839.3从网上回到现实,您是否有孤独、失落感?很强1283.6有一点142850没有132846.4上网后,您在现实生活中与家人和朋友待在一起的时间增多1283.6不变162857.1减少112839.3不上网的时间,你是否感觉很痛苦或感觉不舒服?是,很不舒服172860.7没有112839.3(4)上网是否影响到日常学习、生活从调查中得出,有321的调查者表示,有很多次上网以后很后悔,而且在下一次又很多次情不自禁的上网;有464%的初中生因为上网而耽误了正常的学习或者作业;有214%的调查者认为学习成绩的下滑与上网有关;有75%的认为上网对学习有负面影响,其中有36%的认为上网对学习的负面影响比较大。以上数据说明我们浠水县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有网络成瘾的趋势,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多青少年就会步入歧途,耽误前程。当然,还有679%的青少年没有上过网以后后悔的情况,说明绝大多数青少年使用网络是有节制的,都能正确的处理学习生活与上网的协调关系。如表4所示。表 4 上网是否影响到日常学习、生活上网是否影响到日常学习、生活问题选项人数总人数你是否在上过网以后很后悔,但是下一次有情不自禁的上网了? 很后悔,有很多次92832.1没感觉192867.9你是否因为上网而耽误了正常的学习或者作业?是132846.4否152853.6你是否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下滑与上网有关?学习成绩没有下滑32810.7是62821.4否132846.4其它62821.4上网对您的学习有没有负面影响?没有62821.4有影响,但是不大212875影响比较大1283.6在问及上网对学习有何帮助时,46%的说提供了学习途径,36%的认为上网对学习有帮助,但帮助不大,其中21%的说找到了学习资源,11%的认为增加了学习信心;只有7%的认为上网对学习没有帮助。整体上来说,绝大多数青少年认为通过网络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当然也有部分青少年感觉网络对学习没有什么帮助,有的甚至认为影响了学习。这其中可能包括部分青少年对网络认识的误区,没有看到网络积极的一面,也有可能根本没有运用网络学习过,而只顾娱乐,还有可能他们自己对网络的认识不够,没有得到学校老师、家长积极、正面的引导。(5)对初中生上网的看法A初中生自控能力可能不太强,上网需要正确引导,养成较好的上网习惯,上网尽量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当然适当的放松也是可以的。B初中生最好不要碰网络 上面没有什么对他们有帮助的地方 反而诱惑太多 容易影响学习!C适当,适度,适宜;成人,成才,成事!D上网浪费时间。无聊才会做的事情。有其他有意思的活动一般就不要去上网 因为这些事情比上网有意思多了。E不宜绝对禁止,要适当引导,由家长控制时间。F多上上网,不要死读书,网络世界很精彩,理智成熟对待。G初中生心智还不成熟,而网上诱惑很多,所以觉得初中生上网应该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并且每天要限制上网时间。H我觉得禁止初中生上网没必要,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初中生也应该学会使用网络,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如何利用网络来获取想要的信息以及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从以上几种说法,可以看出,大家普遍认为禁止青少年上网是毫无意义的,应该从正面引导青少年上网。但是,因为青少年因为心智不太成熟,自控能力弱,初中生上网应该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也有部分人,认为青少年上网是浪费时间,从他们的调查问卷来看,有这种想法的通常是网瘾者,而且还因为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学习,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引导他们迷途知返,好好学习。四、讨论以上的统计数据只是在现有的统计条件下得到的,其内容以了解现在浠水县初中生上网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主,包括上网的时间、目的、内容和习惯等,并涉及上网是否影响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学习,是否有网络成瘾倾向的现象。浠水县虽然是个小县城,但一直不缺少“有钱人”,在调查后,为什么会得到以上数据呢?我想,应该是以下几个原因:(1)从整体看,青少年对互联网使用情况较好,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控制、外部干预等方式控制上网时间和内容。但是,还是有部分青少年不能自我控制。因为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青少年在心理上存在着普遍的孤独感和寂寞感,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音乐和电影对青少年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有部分青少年有网络成瘾的趋势。(2)家庭方面,虽然浠水不缺少“有钱人”,但是,也仅限于生活刚刚好转。浠水很多初中生以前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养大,父母没有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老一辈的人,是有心无力,年轻一辈的父母,因与孩子长期分离,到现在与孩子隔阂太大,无法与孩子沟通,往往事倍功半。(3)学校方面,在浠水县,乃至整个湖北省,仍然是应试教育阶段,一切只为了升学率。一方面,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经常将信息技术课改上文化课,给初中生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学校无法满足网络方面青少年的需求,没有给青少年正确的引导,物极必反,再加上外界的诱惑力大,使青少年很容易走入歧途,陷入网络中无法自拔,等到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4)社会方面,浠水县比较混乱,现在还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街上有很多混混青少年,青少年很容易跟着街上的混混一起,。受金钱的驱使,少数网络产品提供商与服务商缺乏社会公德,只追求盈利,“一切向钱看。在一些网络游戏的设计中,充斥着色情、暴力信息,增加了更多种“PK功能,致使青少年不断地受到吸引,沉迷于网络。追本溯源,可以肯定的说,正是这些不道德的网络产品提供商和服务商为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设下了陷阱。再加上我豳的监管力度不够,使许多不道德的网络服务商毫无忌惮的去做不道德的事,使青少年网络成瘾者陷入深渊无法自拔。五、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的对策如前所述,浠水县青少年虽然没有网络成瘾,但是很多青少年已经有了网络成瘾的趋势,而网络成瘾原因是复杂的,网络虽然有成瘾的特性,但毕竟只是一种工具,是一种交流的媒介。不能对所有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采用统一的对策,要客观分析网络成瘾的原因,发挥家庭、学校的教育优势,建立防治结合的对策。1.加强青少年网络心理的辅导(1)营造青少年交流的环境青少年是人口结构中重要的部分,是人生的毕竟之路,但是应我国教育大流,浠水县育体制迫使青少年主要的目的和精力是为了升学,教学环境也以升学为主,虽然目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却已升学率衡量学校的成绩。这就导致了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以学习为主,与老师的交流也以学习为主,青少年缺乏表现自我思想的途径,因为大都是独生子女,青少年在心理上存在着普遍的孤独感和寂寞感,更缺少来自兄弟姐妹的情感交流,这种缺乏交流的环境也成为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所以应该建立青少年交流的现实环境,让他们可以不需要借助虚拟的互联网来满足交流的需要,弱化网络交流的必须,强化技能的培养。(2)引导正确的上网动机人都有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本能,身心发展不平衡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对青少年加强自我意识的引导,及时解决其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同时,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律”五自教育和规范意识的教育,培养其自我实现的能力和积极自尊的内驱力,树立正确的上网动机,将追求奇异、变化、强烈感觉的心理特征引导到运动、学习、科学实验等创新活动上。2.建立家庭的网瘾防治家长一方面应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加强与青少年之间的交流,缩短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加大交流的范围,而不是一看到孩子就问学习、作业;另一方面,家长应加强对网络的学习和了解,丰富自身网络知识,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正确引导并监督青少年对网络的使用。有些家长对网络的不了解,不能有效的安排子女的网络使用,也无法对上网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任由孩子使用网络,对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不能预防,更谈不上此类问题的教育。所以,这些家长应加强网络的学习,做个懂电脑,会上网的现代人。指导孩子合理分配学习和上网的时间,帮助孩子从网络中获取丰富而有益的知识,为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3.学校建立多效的网瘾防治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在学校多开展课外活动,增加青少年与人交流的机会,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目标。因为浠水县条件有限,不能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教学,但是,教师一方面要上好自己的课,不能因为应试教育,剥夺青少年上美术、音乐和信息技术等课程的权利;另一方面,教师应尽一切可能,正面引导网络的使用。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培训,通过教师给青少年开展意志力教育和挫折教育,强化青少年心志。学校可以通过德育教育的渠道,在校内以辩论会、倡议书、图文宣传、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关于网络使用的利弊探讨,并通过道德教育来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让在校的青少年认识到网络的弊端,这有助于青少年认识网络和规范使用网络,更有助于青少年对网络进行有选择的使用。4.改善社会网络环境氛围(1)加强网络监管,营造良好的上网环境。从21题的问答中可以看出,很多被调查者都认为青少年最好在家长的监督下上网,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不规范的经营管理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一是网络经营者,即网吧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本着对下一代、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注重网站的社会信誉和运营效果,认真履行国家的各项有关规定,创建健康、文明、科学的网站。二是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网络和电子游戏市场,加强信息的检查与监控,提高信息内容的健康程度,防止不健康游戏,色情、暴力影视等的泛滥。三是公安、文化、教育、工商等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网络市场秩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网吧进行集中整治,坚决打击网络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对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罚,决不能姑息迁就。必须严格规定:(2)大力组织开发具有国家民族特色、主题积极、内容健康而又情节生动的网络游戏产品,组织各种具有特色的活动、比赛等。如:可以在浠水人民大会堂播放有意义的电影(对学生半价或收费),举办学生演讲、朗诵比赛等。通过种种方式,增加青少年的课外活动,阻止不健康游戏泛滥。六、结束语网络是个巨大的信息宝库,网络的出现与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就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随着电脑和家庭上网的普及,若不及时采取措施,网络成瘾者将越来越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学业和身心健康,为此,学校、家庭、社会应予以高度重视。本文从网络成瘾的概念界定入手,提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判断标准以及成瘾类型,阐述了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意义。本文以浠水县为例,系统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如何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治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维护中学生身心健康,现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不仅仅是浠水县的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挽救迷失在网络中的孩子,或是即将迷失在网络中的孩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显现的,要达到预期目的,收到良好效果,学校、社会、家庭应多管齐下,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学校、社会、家庭相互联系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通过科学管理筹划,帮助中学生摆脱网瘾的困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目前关于中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可以说是关注者众,研究者少,本文仅仅是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研究上都很肤浅,作者只想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更多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来关注这个问题,关注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心下,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会日渐成熟与完善,网络环境也会变得更加健康、文明。参考文献:1“网络成瘾高峰对话”:http:/. cn/1ives/wlcy/index.htm2Young K SWhat makes online usage stimulation potential explanations for pathological Interact useRThe 105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Chicago,19973祁建梅,苟增强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分析J文教资料,2006(01):183-1844陶宏开孩子都有向上的心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5张凤宁青少年网络成瘾及系统家庭治疗J社会行为心理,2006,(1):48506侯成飞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的研究及对策,青少年研究一山东省团校学报2003年1月 7何桂宏、赵晓兰论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索,2002年1月8郭德华、彩健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及干预措施探析,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1月9刁生富论网瘾的成因与对策,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12月第20卷第6期10祁建梅,苟增强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分析J文教资料,2006(01):183-184 11张凤宁青少年网络成瘾及系统家庭治疗J社会行为心理,2006,(1):485012卢官庐青少年网络成瘾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6):102-10613刘文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分析与矫治措施J青年工作,2007(4):17-2014段兴利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理论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7(4):75-7815陈咏梅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矫正探析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3):242616王评漫谈青少年网络成瘾J中国德育,2007,(2):22-2417唐柳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诊断及干预治疗现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0):510511,51418咎玉林国外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对策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7,(2):808319黎凤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11311620巫文勇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1):11811821徐琳瑜浅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10):85-8622高向东,李延生青少年网络成瘾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研究,2006(2):727323高海丽青少年网络成瘾对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丽水学院学报2008(2):889024刘彦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与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辽宁大学,2007附录青少年上网情况问卷调查班级: 性别: 年龄:各位同学: 你们好!占用大家一点时间,请你们完成这个问卷,以助于这个课题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网络逐渐成为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 由此构建的网络文化也随之融入到我们的生活。这个问卷旨在对同学们接触网络的 情况作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了解,希望能够掌握你们上网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 分析。在此声明,这个调查是个人的调查研究,是不记名的调查,所以对你们的回答会严格保密,希望你们如实回答,以保证调查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谨祝大家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磷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钢结构项目团队管理方案
- 储能电站项目投资分析与风险评估方案
- 绿化工程设计与规划方案
- 市政交通安全管理与实施方案
- 职业倦怠缓解心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演出设备电气系统安全生产试题及答案
- 冰球裁判试题及答案
- 《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微生物技术-知识点训练卷9种植类专业(答案版)
- 中西医结合临床试题及答案集
-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施工监控实施方案m 支架稳定性 线性测量
-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 GB/T 5287-2002特大垫圈C级
- GB/T 19355.1-2016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第1部分:设计与防腐蚀的基本原则
- 彩妆专业知识教案课件
- 毛概-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的课件
- 2022高考天津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 中医学病因病机共53张课件
-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 山东大学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课件第3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