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本科补修课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作业.doc_第1页
开放本科补修课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作业.doc_第2页
开放本科补修课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作业.doc_第3页
开放本科补修课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作业.doc_第4页
开放本科补修课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放本科补修课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作业【余廷华】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它实际上要解决的是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2、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刑事实体法所特有并贯穿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之中的基本准则。3、刑事责任年龄:指对违法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范围。4、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持有的一种心理态度5、刑罚:是指国家统治者和管理者用以惩罚犯罪的一种强制方法。我国刑罚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强制方法。6、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能够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7、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分子所犯的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并按照一定的原则决定应执行刑罚的一项重要制度。8、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由于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因而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9、犯罪客体:任何一种犯罪,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要侵害一定的客体。10、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刑法理论上把犯罪的过失分为_疏忽大意的过失_和_过于自信的过失_两种类型。2、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_希望_或者_放任_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3、刑法是关于_规定犯罪_、_刑事责任_和_刑罚_的法律。4、_宪法_是我国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_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_,是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5、犯罪人的行为已经具备刑法分则规定的_某一犯罪的全部要件_,是犯罪既遂。6、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四个方面的要件是_犯罪的主体_、_犯罪主观要件_、_犯罪主体_和_犯罪客观要件_。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_未满18周岁_和审判时_怀孕的妇女_,不适用死刑。8、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包括_审理_和_裁判_两个基本环节。9、我国刑法中的量刑情节包括_法定情节_和_酌定情节_两大类。三、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目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刑罚一般预防的目的是预防( 1、2、3、4 )。社会上可能犯罪的人实施犯罪社会上一般的人实行犯罪青少年实施犯罪有劣迹的人进行犯罪2、我国刑法规定的开始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2 )。 已满18周岁 已满16周岁已满14周岁 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3、犯罪构成是成立犯罪的一条( 4 )。 要件的总和 主观要件的总和 客观要件的总和 主、客观要件的总和4、间接故意是指( 4 )的心理态度。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并希望发生 行为人应知自己的行为要发生危害结果并放任发生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并放任发生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并放任这种结果发生5、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 4 )。 财物 自然人 具体的法律条文 具体社会关系6、支配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的是行为人的( 3 )。 意识 意志意识和意志 意识或意志7、刑法对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的处罚原则是( 4 )。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8、犯罪的目的只存在于( 3 )中。 过失犯罪 故意犯罪直接故意犯罪 间接故意犯罪9、某护士给生病儿童注射青霉素时,忘记了做皮试,致该儿童过敏死亡,某护士的行为是( 4 )。 意外事件 疏忽大意的过失故意伤害 过于自信的过失10、我国刑法规定,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期间犯罪的,( 4 )。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可以减轻或减免处罚可以负刑事责任 应当负刑事责任10、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 2、3、4 )。 犯罪策划过程中 犯罪预备过程中 犯罪实施过程中 犯罪预备过程或者着手实行过程中1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 2 )。主犯 从犯 胁从犯 教唆犯12、从重处罚就是( 3 )。 判处高于法定刑的刑罚。 在法定刑范围内适用较重的刑种在法定刑范围内适用较长的刑期 在法定刑的中间线以上判刑13、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相同点在于( 2 )相同。危害来源 实施目的实施前提 实施前提14、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 2 )。 从轻处罚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减轻处罚 免除处罚15、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存在的犯罪类型是( 3 )。 故意犯罪 过失犯罪 直接故意犯罪 间接故意犯罪1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 2 )。 主犯 从犯 胁从犯 教唆犯17、犯罪过程中的未完成形态有( 2、4 )。 犯意表示 犯罪预备 犯罪既遂 犯罪中止 18、犯罪既遂是指( 4 )。 犯罪人的行为已经实施完毕 犯罪人已经达到预期的犯罪目的 犯罪行为已经造成了危害结果犯罪人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所实施的该种犯罪构成全部要件19、首要分子是指( 3 )。 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犯罪分子 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20、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 1、3 )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强奸罪 强制猥亵妇女罪走私毒品罪 贩卖毒品罪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24分)1、 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答: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构成某一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 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构成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犯罪构成是以犯罪概念为核心内容的,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没有社会危害性或没有达到应受刑罚惩罚的程度的行为,不存在具备犯罪构成。第二,犯罪构成是一系列要件的总和。任何一个犯罪,总是包含着很多要件,而犯罪构成就是这一系列要件的总和。这一总和表明,犯罪构成是一系列要件的有机结合;犯罪构成是一系列要件的主客观内容的统一。第三,犯罪构成是以表明某种行为构成某种犯罪所必需的诸事实特征为必要要件的。任何一个犯罪都可以由很多事实特征来表明,但并不是所有的事实特征都是犯罪构成的必要内容。犯罪构成的要件,只是指对行为构成犯罪具有实体意义和确定性质意义的那些事实特征。第四,犯罪构成所必须具备的诸要件,都是由刑法加以明确规定的,这是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直接反映。行为是否具备犯罪构成与行为是否违反刑法是完全一致的。正象没有社会危害性就没有犯罪构成一样,没有刑事违法性也就没有犯罪构成。2、 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有哪些具体要求?答: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法定化,即犯罪与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法律规定。(3)明确化,即刑法条文必须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3、 简述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答: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1)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犯罪的直接故意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犯罪的间接故意只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2)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则不是持希望的心理态度,而是持放任的心理态度。“放任”就是对结果的发生与否采取听之作之.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不发生结果他不懊悔,发生结果也不违背他的本意。(3)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这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相同。对直接故意来说,其行为性质与结果性质是同一的,其结果也是特定的,危害结果发生与否不影响定罪,而只是在那些以结果为既遂要件的犯罪里是区分既遂与未遂形态的标志。对间接故意而言,特定的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结果发生与否都不违背其意志,都包含在其本意中,只有发生了特定危害结果才能认定构成特定的犯罪,即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决定了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与否。4、什么是不作为犯罪?构成不作为犯罪应当具备哪些条件?答: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特定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不作为犯罪的构成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行为人具有作为义务;(2)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3)不作为之不履行与危害结果之发生具有因果关系。4、 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必须具备的条件。答:共同犯罪的形式是共同犯罪的形成、结构和共同犯罪人结合形式的总称。共同犯罪的形成形式,是指共同犯罪是如何形成的。共同犯罪的结构形式,是指共同犯罪内部是否有分工,共同犯罪人的结合形式,是指共同犯罪有无组织形式。必须具备的条件:在犯罪客体方面,必须有共同的犯罪客体,即各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指向同一个犯罪客体;在犯罪的客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之间不论有无分工或者如何分工,都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在结果发生的场 合,其每个人的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都有因果关系;在犯罪的主体方面,必须是二人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单位);在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5、 简述主犯的概念及种类。答: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种类: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在犯罪集团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6、 犯罪未遂形态有什么特征?它与犯罪预备形态、中止形态、既遂形态有什么区别?答:犯罪未遂的成立应具备三个特征。第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相区别的标志。所谓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构成所规定的客观要件的行为。 第二,犯罪未得逞,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相区别的标志。所谓未得逞,是指行为没有齐备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即没有完成犯罪,主要是指行为人追求的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第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相区别的标志。 所谓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违背行为人本意的因素。8、简述刑事责任的基本特征。答:强制性严厉性专属性准确性五、案例分析题:(每题8分,共16分)1、案情:被告人傅某,女,某厂临时工。 被告人侯某,男,某市农委干部。 1991年9月, 被告人傅某在做临时工时认识了被告人侯某,同年第二次接触时两人发生了两性关系。傅提出让侯某找工作,侯应付她说有一个合同工的位置可以给她安排。与此同时,傅以给他人找工作、买自行车、买彩电等为名,多次诈骗他人的钱财合计二万余元,其中对大部分受害人是以让熟人侯某找工作、买车等名义进行诈骗的。后来,当受害人对傅的诈骗行为有所觉察并向她追问情况时,傅将他们推到侯某这里。侯得知此情况后,为掩盖其与傅某的关系,保全面子经与傅密谈,然后多次出面欺骗受害人说:“工作找好了,先回去等通知”等等,致使受害人信以为真,受到损失。请根据共同犯罪的理论分析: 侯某是否属于诈骗罪的共犯?为什么?答:候某属于诈骗罪当傅某诈骗时被受害人察觉时,候某出面诈骗受害人,其行为与傅某的行为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整体,属于共同诈骗行为。且在主观上相互沟通,彼此联络,最后使受害人信以为真,受到损失。故为诈骗罪的共同。2、一天中午,林某与冯某、刘某、曹某等人在一胡同内的饭馆门前相遇。冯某故意寻衅,撞了林一下,林即问:你干吗?冯说:看你不顺眼!双方遂发生口角,进而扭打起来。扭打过程中,冯某掏出随身携带的刮刀胡乱刺扎林某。林某肩背被刺中数刀,疼痛难忍,于是顺手从饭馆放在外面的瓷碗中拿起一只砸打冯某,欲求脱身。冯某头皮被砸出血,无比恼怒,抱着林某继续猛刺并喊刘某、曹某过来帮忙。林某腿、臂、腹部又被刺中数刀。此时,刘某也手持刮刀赶了过来。林某见势不妙,便用瓷碗用力地砸打冯某的头部,瓷碗砸碎后,哦某 尖角扎中冯某的颈部动脉,冯某当即倒地。刘某、曹某等见冯某倒地,流血不止,忙将冯某抬起送往医院抢救。林某趁机捂住腹部伤口逃向胡同口,但被接到报案赶到的巡警抓住。冯某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请分析:林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答:林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行为。林某与冯某等人相互斗殴,双方都具有不法侵害他人的意图,没有防卫意识,故不属于正当防卫。林某的行为造成冯某死亡,符合故意犯罪的法定构成要件。开放本科补修课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第二次作业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非法从事运输、携带、邮寄除毒品、武器、弹药、核材料、伪造的货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淫秽物品、固体废物以外的其他货物、物品,进出国(边)境,偷逃关税,情节严重的行为。2、 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3、 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权管理法规沫经著作权人许可,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4、 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5、 空白罪状:指罪行规范没有具体说明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但指明了必须参照的其他法律、法令。6、 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7、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8、 侵占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务、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9、 罪状:是指分则条文对罪行的名称或具体犯罪构成特征的叙述,它是定罪的法律根据。10、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_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_;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_10年_。2、 国刑法规定的主观罪过形式可分为_直接故意_和_间接故意_。3、刑法的体系就是刑法的_组成_与_结构_。4、适用死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_罪应处死_和_不是必须立即执行_。5、犯罪目的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所追求的_结果_,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的_必要_要件。6、刑法分则条文一般由_罪项_和_法定刑_两部分组成。7、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已满_14_周岁的女性。8、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殴打_、_侮辱_情节的,从重处罚。9、我国刑法规定,犯盗窃、抢夺、诈骗罪,为_窝藏脏物_、_抗拒抓捕_或者_毁灭罪证_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刑法第263 条抢劫罪处罚。10、 聚众斗殴罪的犯罪主体是聚众斗殴的_首要分子_和_其他积极参加者_。三、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目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数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3 )。 20年 15年 10年 5年2、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还没有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按照( 3 )的计算方法,决定执行的刑罚。 数罪并罚的一般原则 先并后减 先减后并 限制加重3、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是指( 4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期限 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期限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期限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4、某甲于1991年7月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刑满释放后,于1993年3月又犯抢劫罪, 某甲的行为( 3 )。 构成累犯 构成特殊累犯 构成一般累犯 不构成累犯5、我国刑法对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1、2、3 )。 从旧原则 从轻原则 从旧兼从轻原则 从新兼从轻原则6、农民陈某为自己拉线浇地,于某日夜间偷割供电线电缆150米,造成供电中断数十小时。 陈某用偷来的电线浇完地后,又将电线卖给他人,获款200余元。 陈的行为构成( 3 )。 盗窃罪 销赃罪破坏电力设备罪 破坏通讯设备罪7、某甲将其寡嫂锁在家中,胁迫其改嫁某乙,企图从中牟取钱财。嫂不从,甲便不给其饮食,连续两天不让其睡觉,嫂他堪忍受折磨,趁甲不备,触电身亡。某甲的行为构成( 3 )。 非法拘禁罪 故意杀人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虐待罪8、刘某因与李某恋爱不成,遂蓄意报复李某。一日,他乘李某在电影院看电影之机,将装有定时起爆器的自制炸弹放置在李某的座位下面,致使李某当场炸死,同时炸伤三人。刘某的行为构成( 3 )。 故意杀人罪 报复陷害罪爆炸罪 故意伤害罪9、故意伤害致死与间接故意杀人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1 )。 行为人的犯罪目的不同 行为人的犯罪故意不同行为人的犯罪动机不同 犯罪手段不同10、王某为表现自己的英勇行为,将造纸厂内一造纸原料草垛点燃再去救火,但火势蔓延无法控制,王某虽奋力扑救,但仍然造成20余万元的损失,自己也被烧伤。王某的行为构成( 3 )。 危害公共安全罪 破坏集体生产罪放火罪 失火罪11、 刘某在房后自留地种上了西红柿,为了防盗,他私自在自留地周围拉了一道电网,每日21时至次日6 时通电。一天他妻子和儿子生病住院,忙于跑医院而忘了切断电源,致使邻居家一8岁的男孩触电身亡。 刘的行为构成( 3 )。 故意杀人罪 过失杀人罪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意外事件12、高某在地铁车内乘人多拥挤窃得一旅行包,内有人民币5000余元,手枪一支。数日以后,高某在向朋友炫耀其手枪时被发现抓获。高某的行为构成( 3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盗窃罪从重处罚盗窃罪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13、许某得知张某欲领养一子,遂乘洪某家保姆带洪某之子(岁个月)在外玩耍之机将洪某之子抱走送到张家,并向张某索要“抚养费”一万元。许某的行为构成( 1 )。绑架罪 拐骗儿童罪拐卖儿童罪 敲诈勒索罪14、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倒,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害怕被人发现,忙将李某拖至路边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当以( 3 )论处。过失致人死亡罪 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1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一起吃饭玩耍,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 4 )。构成诬告陷害罪 构成伪证罪构成妨害作证罪 不构成犯罪 16、 刘某未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砍伐本人承包经营的集体林木,且数量大大超过了有关部门规定的情节严重的标准,刘某的行为构成( 2 )。 盗伐林木罪 滥伐林木罪 破坏集体生产罪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17、王某、张某在某旅馆住宿时,发现隔壁房间一男一女有不轨行为,遂冒充公安人员闯进隔壁房间,对该男女要挟并强行搜身,搜走其随身携带的款物,价值1000多元。王、张的行为构成。( 1 ) 抢劫罪 诈骗罪敲诈勒索罪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18、叶某为牟取暴利、非法向走私分子收购走私进口的彩电、照相机、手表等物,价值50多万元,然后贩运到内地转手倒卖。叶某的行为构成( 2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非法经营罪不构成犯罪 投机到把罪19、王某和张某发现出纳员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金,遂蓄谋行抢。王乘出纳员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栏腰将其抱住,张乘机将出纳员手中的提包抢走。王、张的行为构成。( 1 )。 抢劫罪 抢夺罪敲诈勒索罪 绑架勒索罪20、孙某见其妻与同事李某(女)扭打在一起, 遂将李某拉开。李骂孙是流氓。数日后,李到派出所控告孙曾多次调戏她,并强奸他一次。经公安机关调查,李的控告纯系捏造。李某的行为构成( 4 )。 伪证罪 报复陷害罪 诽谤罪 诬告陷害罪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24分)1、 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什么?答: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包括以下方面: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如果前后两罪都是过失犯罪,或者前后两罪中其一是过失犯罪,则不构成累犯。刑法将过失犯罪排除在累犯之外,对累犯的主观构成要件作了严格的限制,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故意犯罪的犯罪人比过失犯罪的犯罪人具有更为严重的人身危险性和更大的主观恶性,理应受到重罚;另一方面,在我国,经常发生且对国家、社会和公民危害最大的主要是故意犯罪而非过失犯罪,因此,将累犯制度设立为防止犯罪人再犯故意之罪的法律措施,是有实际意义的。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这是构成累犯的刑度条件。换言之,构成累犯的的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判处的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如果前后各罪所判处的刑罚都低于有期徒刑,或者有一罪低于有期徒刑的,都不构成累犯。所谓“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犯罪的全部情况,最后确定其宣告刑为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这里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除了有期徒刑以外,还包括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2年执行。所谓“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是根据后罪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实际上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我国刑法以刑满或赦免以后5年内再犯罪作为累犯成立的时间条件,如果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期间,则不构成累犯,而应适用数罪并罚;如果后罪发生在前罪刑满或赦免5年以后,也不构成累犯。这里的“刑罚执行完毕”,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一般认为是指主刑执行完毕,不包括附加刑在内。主刑执行完毕以后5年内又犯罪的,即使附加刑还未执行完毕,也可以构成累犯。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如果在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而应在撤销假释之后,适用数罪并罚。因为假释是附条件提前释放,在假释犯撤销假释后,原判的刑罚仍须继续执行,而不是已执行完毕。如果假释犯在假释考验期满后5年内再犯新罪的,则可以构成累犯。2、 适用缓刑的条件是什么?答:(1)犯罪分子必须不是累犯,所有累犯一律不适用缓刑,这是绝对条件,不存在任何例外,在考虑适用缓刑时首先要能够排除罪犯是累犯的可能,然后再考虑适用缓刑的其他条件;(2)法定刑幅度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符合缓刑的对象条件,包括两个刑种有期徒刑和拘役,注意不包括管制;(3)法定刑幅度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也可能适用缓刑,但必须是应判刑罚在三年以下。刑法七十二条规定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指的是应判刑罚,不是法定刑幅度的法定最高刑的三年,这点一定要注意理解;另外法定刑幅度在三年以上判缓刑的,包括量基础刑三年及因自首、立功、未成年犯、从犯、胁从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而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减轻处罚的情形;(4)无期徒刑和死刑一律不适用缓刑,3、 减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答:减刑只适用于:一、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分子。也就是说,减刑的对象只有被判处刑种的限制,而没有犯罪性质和被判刑期的长短的限制;二、在刑罚执行期间,正在执行刑罚的犯罪分子,符合法定的减刑情节,如果没有被判处刑罚或者刑罚已执行完毕,减刑就不存在的意义。只有符合上述两个前提条件的犯罪分子,才能适用减刑。4、 简述假冒商标罪的概念和特征答: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特征:5、 简述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请结合概念加以区别】答: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为人质的行为。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以绑架罪论处。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本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使用其他非法强制手段,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本罪的主要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自由,即侵犯公民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身体活动的自由。(2)客观要件实施了各种形式的强制手段,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一般以作为方式构成,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由不作为方式构成。(3)主 观要件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是非法还故意实施。6、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答: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或者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特征: (1)侵害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即对不特定多人的死伤或重大公私财物的广泛性破坏,而不是侵犯某一特定个人的人身权利或者特定的公私财物的少量损失。这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区别与其他各类犯罪的最本质特征。(2)客观要件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并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害后果,或者虽未造成实际损害后果,但却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这类犯罪中的某些具体犯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行为,足以危 害公共安全的,即构成犯罪的既遂。(3)主体多数是一般主体,少数应由特殊主体构成。(4) 主观要件有些犯罪表现为故意,有些则为过失。7、 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答: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他人公私财物或者迫使他人当场交付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的主要构成是:(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2)客观要件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他人公私财物或者迫使他人当场交付公私财物的行为,这里的暴力、肋迫或其他方法以针对人身,使其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不知抗拒为必要内容。(3)主观要件表现为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简述诈骗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答: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主要构成是:(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2)客观要件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3)主观要件表现为故意。五、案例分析题:(每题8分,共16分)1、案情:某日晚时许,张三身带三棱刮刀到疗养院露天电影院看电影,与工厂工人刘相遇。二人素不相识,看电影时距离很近,都吸着烟,互相看了一眼。张就说:“你干什么往我脸上喷烟?”向刘挑衅,并问刘:“你知道这地盘归谁管吗?”于是双方发生口角。与刘同来看电影的陈过来劝架,用双手将张、刘二人分开。张三不听劝阻,反而乘对方不备,掏出三棱刮刀(刃长厘米),向刘臀部猛刺一刀后,转身就跑。陈伸手加以阻拦,张又向陈的胸部猛刺一刀后逃跑。陈的心脏被刺穿,抢救无效后死亡。刘的臀部被刺成厘米厘米的三角形伤口,深达厘米,经治疗已经痊愈。 请分析:张三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答:张三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张三无辜寻衅,不计后果,动辄用刀子捅人属突发性案件,在此情况下,可按实际造成的结果定罪,本案中,张三将陈某刺杀而死,应按间接故意杀人定罪。处罚原则:按刑法第232条之规定处罚。2.被告人刘某,男,26岁,无业。一天上午10时许,被告人刘某骑自行车在路上闲逛,看见某单位财物科会计李某从银行取款出来在路旁往前走,于是打起了坏主意。刘某将车骑到李某身边,抓住李某装钱的手提包抢了就跑。李大声呼喊,引起了在街上办事的某厂工人王某的注意。当刘某骑车经过王某身边时,王某一把抓住刘某的自行车把手,将刘某拦住。 刘某急于逃跑,便猛将王某揣开。王某被揣倒,头部受重伤,经抢救无效于当天夜里死亡。 请分析:刘某的行为构成一罪还是数罪?是何罪名?为什么?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罚原则)答:抢劫罪,此案使典型的抢夺候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的应按刑法第269条和第263条来定罪量刑。开放本科补修课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第三次作业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2、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挪用数额较大的本单位资金归自己或他人使用,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3、窝藏、包庇罪:前罪是指明知他人犯罪后,仍故意为其提供隐匿场所或资助财物帮助 其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后罪是指明知他人犯罪后,仍故意为其毁灭罪证或提供虚假证明,帮助其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4、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5、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6、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7、刑事诉讼:是国家专门机关查明犯罪和追究犯罪的活动。8、诉讼参与人:是参加刑事诉讼活动,享有一定诉讼权利,并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司法人员以外的人。9、被告人:是指因涉嫌犯罪而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被自诉人提起自诉的刑事当事人。10、犯罪嫌疑人:是指在公诉案件中因涉嫌犯罪正在被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的刑事当事人。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构成妨害公务罪。2、 为伪证罪构成要件的犯罪时间是指刑事诉讼中。3、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_非食品原料_,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_非食品原料_的食品的行为。4、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_1000_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_50_以上或者其他毒品_数量较大_的行为。5、国家工作人员利用_本人职权_或者_地位_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_谋取不正当利益_,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罪论处。6、以勒索为目的的偷盗_婴幼儿_的,以绑架罪论处。7、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_人民法院_的判决、裁定_有能力_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_审判机关_,在诉讼中执行_审判_职能。8、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的组织形式有独任庭、_合议庭_和_审判委员会_三种。9、_、_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的侦察、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三、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目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 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应以( 2 )论处。 贪污罪 敲诈勒索罪 受贿罪 徇私枉法罪2.刘某在某县民政部门工作。1991年该县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之际,他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救灾款1 万元归个人使用,刘某的行为构成( 2 )。 贪污罪 挪用国家特定款物罪 挪用公款罪 不构成犯罪 3. 甲潜入他人屋内行窃,未见找到贵重物品十分沮丧,临走时发现卧室内熟睡主人手腕上有一块金光闪闪的手表(价值千元),便决定挺而走险,当其冒险摘表时,主人惊醒了,甲便用力将表带扯断划伤了被害人的手腕。被害人大声呼救,甲将被害人打到在地后返身将屋门关上,然后仓惶逃跑。甲的行为构成( 3 )。 盗窃罪 抢夺罪 抢劫罪 数罪并罚4. 刑警李某为迫使拒不承认犯罪事实的犯罪嫌疑人孙某如实供述,对孙某进行了长时间的拷打,致使孙某左臂被打骨折。李某的行为构成( 2 )。 过失重伤罪 故意伤害罪 刑讯逼供罪 非法拘禁罪5. 以暴力、威胁的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 1、2 )处罚。走私罪 妨害公务罪妨害公务罪从重 走私罪从重4. 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有( 1、2、3、4、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它作品的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5. 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有( 1、2、3、4、 )。暴力、威胁 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 虚报选举票数6. 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 1、2、3、4、 )。使用伪造信用卡的 使用作废信用卡两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恶意透支的7. 某甲为车站存包处工作人员。旅客某乙将一牛皮公文箱存放后存包单遗失,某甲即拒不承认收存过该箱。后某甲将公文箱取走据为己有。某甲的行为构成( 4 )。贪污罪 盗窃罪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5.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处于( B )的地位。A 当事人 B 原告人 C 证人 D 其他诉讼参与人6.下列权利中,不属于自诉人的权利是( D )。 A 请求撤回自诉B 同被告人和解 C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D 请求检察机关依法提出抗诉7.下列人员中,属于诉讼参与人的是( D )。A 检察人员 B审判人员 C书记人员 D 辩护人8.下列人员中,可以担任法定代理人的是( AC )。 A 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 B 被代理人的亲属 C 被代理人的监护人 D 诉讼代理人 9.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基本的诉讼权利是( B )。A 申诉权 B 辩护权 C 上诉权 D 控告权10.在我国,狭义的刑事诉讼法是指( A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事诉讼问题的决定C 关于刑事诉讼的立法解释D 关于刑事诉讼的司法解释11.广义的形式诉讼主体包括( ABCD )。A 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国家安全机关12.人民法院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在处理案件上是一种( B )。A 行政上的隶属关系 B 审判监督关系C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D 独立关系13.人民法院不具有的职权是( D )。A 直接受理自诉案件B 对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进行裁判C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D 对庭审中的不明事项进行侦查14.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 BCD )。A 外国人犯罪的 B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C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D 犯罪已过追诉期限的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24分)1、简述受贿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答:受贿罪。本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本罪的主要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等从事公务的廉洁性。(2)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 ,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构成,法人也可构成本罪主体;(4)主观要件表现为故意。认定本罪时,要注意与贪污罪,敲诈勒索罪之间的区别,同时要注意受贿犯 罪与正常礼尚往来、获得合理报酬、经济往来中不正之风的区别。2、 述刑讯逼供罪的概念和特征。答:刑讯逼供罪。本罪是指国家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 ,以逼取口供的行为。本罪的主要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特定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 法机关的正常职能活动。侵害的对象是人犯,即犯罪嫌疑人或正在受到起诉、审判过程中的刑事被告人。(2)客观要件实施了以肉刑或变相肉刑 逼取人犯口供的行为。行为人必须是利用职权逼取人犯口供的,才构成本罪。(3)主体是特 殊主体,即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有审讯权的司法工作人员及受托协办刑事治安案件 的人员。(4)主观要件表现为故意,目的在于向人犯逼取口供,动机如何,不影响定罪。注 意本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对象、行为目的和犯罪主体方 面。根据司法解释,刑讯逼供行为一般在出现下列情况时,才追究刑事责任:(1)基于泄愤 报复意图;(2)对多人或多次实施;(3)手段残忍、影响恶劣;(4)造成冤、假、错案;(5)致 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或者自杀;(6)造成其他严重后果。3、 简述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概念和特征。答: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行为。本罪的基本特征:1本罪的主体资格是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包括自然人和单位。2本罪的主观要件绝大多数为故意,个别的不排除过失;3本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 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4本罪的客体是产品质量管理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4、 简述玩忽职守罪的概念及其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区别。【请用两个概念加以区别】答:玩忽职守罪。本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主要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应有声誉。(2)客观要件表现为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玩忽职守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4)主观要件表现为过失。重大责任事故罪。本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主要构成特征是:(1)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生产的规章制度,冒险作业或者强令他人冒险作业的行为,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2) 主体是企、事单位中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职工,或是领导、指挥生产的人员。注意司法解释对本罪主体的扩大,即可以包括群众合作经营组织可中个体经营户的从业人员。(3)主观要件表现为过失,但违章可能是故意的。5、 简述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答: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6、 简述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