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xchange 2007 快速部署指南部署Exchange Server 2007的前提条件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downloads/details.aspx?FamilyID=0856eacb-4362-4b0d-8edd-aab15c5e04f5&displaylang=zh-cn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Update Required(KB926776)64-bit download, /fwlink/?linkid=7446532-bit download, /fwlink/?linkid=74469 用于 Windows Server 2003 的 Microsoft 管理控制台 3.0 (KB907265)/downloads/details.aspx?familyid=4C84F80B-908D-4B5D-8AA8-27B962566D9F&displaylang=zh-cn 用于 Windows Server 2003 的 Windows PowerShell 1.0 本地化安装程序包 (KB926140)/downloads/details.aspx?FamilyID=c61fb27b-e71c-4ecf-9d2c-9b299b149490&DisplayLang=zh-cnActive Directory 前提条件的准备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安装 如下图所示,将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安装在Exchange Server 2007将要部署的服务器上。 安装KB926776 安装MMC3.0(KB907265) 由于测试环境服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 R2 SP2,已经集成了MMC3.0。如果你使用老版本2003,则需要手动安装。 安装PowerShell(KB926140) 安装IIS Active Directory部署 部署活动目录及DNS服务器 配置服务器IP地址,并将DNS指向自己 安装活动目录及DNS服务 在运行中输入Dcpromo打开活动目录安装向导,并单击下一步,选择新的域控制器我们选择新林中的域建立一个新域 此步中输入我们选择好的域名,并单击下一步,并确认好域的NETBIOS名及活动目录数据库、日志及SYSVOL共享的存放路径我们选择安装并配置DNS服务器在确认完还原模式密码后开始安装目录服务及DNS服务(安装过程中需要放入Windows2003安装光盘)安装完成后重启计算机部署Exchange Server 2007 域功能级准备 提升域功能级别 打开AD域和信任关系,将域功能级别提升到2003模式 提升林功能级别 打开AD域和信任关系,将林功能级别提升到2003模式 活动目录架构准备 活动目录架构准备 放入Exchange Server 2007安装光盘,并在CMD浏览到光盘根目录,执行setup /PrepareSchema以扩展活动目录架构 Exchange组织准备 放入Exchange Server 2007安装光盘,并在CMD浏览到光盘根目录,执行setup /PrepareAD /OrganizationName: 以扩展活动目录架构及准备组织 域准备 放入Exchange Server 2007安装光盘,并在CMD浏览到光盘根目录,执行setup /PrepareAllDomains以扩展活动目录架构及准备所有域 根据安装向导提示进行下一步操作 定义Exchange Server 2007安装路径及需要安装的角色 定义访问Exchange Server 2007客户端版本 检查Exchange Server 2007安装所需组件是否完备(提示32位版本不得用于生产环境) 执行安装过程 Exchange Server 2007部署完成 配置dns 增加一条mx记录 主机为*的,否则将会出现只能发送外部邮件, 却接收不到外部邮件的情况配置exchange 2007 1、 配置接收连接器 在服务器配置-集线器传输-接收连接器-default mail 属性对话框中选择“权限组”把“匿名用户”勾选2、 组织配置-集线器传输-接受域(权威域)3、 配置发送连接器(此不配置,无法发送外部邮件)组织配置-集线器传输-发送连接器-新建发送连接器 名称可以“send to internet” 选择此发送连接器的预期用法“internet”下一步SMTP“*”更改exchange 2007收发邮件大小的设置:具体位置为“组织配置”“集线器传输”“全局设置”“传输设置”。Exchange Server 2007默认限制邮件的大小为10M,如果需要更改收发邮件的大小,可以通过此设置来进行。如下图: 以上设置只针对内部传输的邮件大小,要想对入站和出站的邮件大小进行设置还需要将“发送连接器”和“接收连接器”中的“最大邮件大小”值修改。配置客户端outlook以及IncrediMail 客户端时 POP3设置问题:(exchange 2007配置pop3是要用加密的tsl 端口不是110,而是995端口)在EXCHANGE07上配置POP3服务在服务中把POP3和IMP4服务配置为自动-启动:打开“exchange管理控制台”-“服务器配置”-“客户端访问”-“POP3和IMPA4”-“POP3”-“属性”:有三种身份验证的方式: 第一种方法: Plain Text, 你的密码在网络上传递是明文传递,意思是,只要有人截获了你发送的数据包,就有可能知道你的密码。第二种:在域中使用的,使用NTLM 或 kerbores进行验证,但是有的非微软的客户端可能不支持。你要配合OE中的SPA安全登录选项来使用。默认是第三种:安全登录,这个需要证书来进行加密,你的密码在网络上是以加密的方式传输的。在这里我们选择的是默认的“安全登录”:打开“exchange管理控制台”-“服务器配置”-“集线器传输”-“接受连接器”,默认有两个连接器:defaultcomputername 和 client computername 1.defaultcomputername的端口号:252.client computername 的端口号:587配置defaultwin2008连接器的“身份验证”和“权限组”属性如下:三、在客户机WINXP上配置OE:1.新建邮件帐户:2.输入邮件地址:3.配置邮件服务器地址:4.查看用户属性:5.配置服务器属性:6.配置高级SSL属性如下:配置反垃圾邮件传输代理:在运行输入cdm进入powershell路径运行powershell后,再执行.install-AntispamAgents.ps1后提示错误如下:正确方法为:从开始-程序-Microsoft exchangeserver2007-进入exchange 2007命令行管理程序,使用cd命令进入到c:program filesmicrosoftexchange serverscripts 下,执行命令“.install-AntispamAgents.ps1”再输入“Restart-Service msexchangetransport”更改web地址访问https:/xxxx/owa 为https:/xxxDns里新建主机记录在IIS属性里 主目录-重定向到URL单选按钮,输入“/OWA”小结 Exchange Server 2007部署过程非常简单,但前期准备工作相对繁杂,请大家注意细节 使用Exchange 2007搭建多域名邮件系统默认情况下Exchange Server 2007部署之后只管理一个域名下的邮件收发,这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企业的需求,但是满足不了一些大企业的需求,例如公司总部使用顶级邮件域名后缀,分公司使用二级邮件域名后缀,或者一些集团公司有好几个域名,每个子公司都使用不一样的域名,这个情况下,一个域名就满足不了企业业务的需求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配置Exchange服务器让它支持多域名邮件收发,本文章中将探讨总部使用顶级域名分公司使用二级域名情况下的实现,实验环境中默认域为,将创建一个二级域,下面将进入具体的操作步骤: 注意: 每增加一个收件人接受域都需要增加一条相应的MX记录,这是必不可少了,否则新增域发出去的邮件将是有去无回. 首先,打开Exchange 管理控制台,定位到组织配置,集线器传输,接受域,然后新建接受域,在弹出窗口中输入一个名称,然后输入接受域的域名,在此输入,如下图: 创建好接受域之后,接着需要创建一个电子邮件地址策略,定位到组织配置,集线器传输,电子邮件地址策略,然后选择新建电子邮件地址策略,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一个名称,如下图: 在条件窗口中设置一个条件,在此选择第1个条件并且设置值为:上海市,也就是说用户属性中省份为上海市的邮箱用户就会应用这条策略,如下图: 在电子邮件地址窗口中添加一个地址,在此添加,如下图: 在日程安排窗口中选择立即,单击下一步,如下图: 至此,Exchange 2007已经支持和两个域的邮件收发了,下面来新建一个邮箱用户,看看能否将新的电子邮件地址策略应用,为了方便管理,首先在ADUC中创建一个名称为上海的组织单元,这样子就可以方便地将所有域中的收件人创建在这个组织单元中,创建组织单元的步骤在此略过,下面开始创建一个邮箱用户. 从上图可以看到用户名为sh_user1的用户邮件已经创建成功,仔细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sh_user1的用户邮箱地址后缀还是,这并不是我们所想要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前面我们设置电子邮件地址策略的时候设置了条件,只有条件符合(省份为:上海市)的邮箱用户才会应用策略,在创建用户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机会可以输入用户属性的地址,所以用户邮箱还是会去应用默认的电子邮件地址策略,下面我们来添加一下用户属性信息,给用户属性中添加省份信息,见下图: 添加属性信息后,在返回的管理控制台中刷新一下,从下图可以看到,现在sh_user1这个用户的邮箱地址已经从sh_改变成sh_了,说明邮箱用户已经成功应用刚才所创建的电子邮件地址策略. 上面操作只是修改单个用户属性来应用策略的例子,为了方便大家,下面来进行一下批量修改用户属性的操作,首先在上海OU中创建sh_user2,sh_user3,sh_user4三个用户,然后在Exchange 管理控制台中批量为这3个用户创建邮箱,邮箱创建过程略过,下图为邮箱创建好的结果: 从上图可以看出刚创建好的3个邮箱用户并没有应用到刚才创建的电子邮件地址策略,下面我们来批量修改一下这3个用户的属性,让他们应用另一个地址策略. 稍微解释一下命令,-OrganizationnalUnit参数为指定命令针对的组织单元,-StateOrProvince参考对应着AD用户属性中的省/市/自治区.上面命令执行之后之所以有警告提示是因为上海这个组织单元中的sh_user1用户已经添加过这项属性值. 命令执行之后,返回Exchange 管理控制台中刷新一下可以看到刚才的3个邮箱用户已经应用了新的地址策略,见下图: DNS配置新建区域选择主要区域 选择如何复制区域数据对话框里选择第二项“至Active Directory域中的所有DNS服务器” 输入区域名称,完成后,在第一项起始授权机构(SOA)里,起始授权机构,主服务器 并添加相应的域名和名称名称服务器(NS)以及MX记录都同理添加就好 收发测试: 上面做了这么多操作,现在该是验证最终结果的时候了,下面使用组织中邮箱地址为和sh_两个邮箱给另外一个组织中的邮箱进行一下邮件收发测试. 从上面的结果图中可以看出,Exchange Server 2007成功实现了管理和两个邮件域名.如果只是修改邮箱的域名,你在Exchange 添加一个新域名,并做好MX记录,然后设置为默人的域名进行收发就可以了.ExchangeServer2007的备份与恢复(2008-04-28 22:53:16) 转载标签: 技术计算机exchange备份恢复it分类:IT类作为一名合格的Exchange管理员,为Exchange Server制定一套完整的备份与恢复计划是必不可少的。服务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备份可用于出现故障时进行数据恢复操作,拥有越完整的备份数据就可以将损失降低到越少。针对Exchange Server的数据库备份计划本人推荐采用“完全+差异”的备份方法,并且尽量要做异地备份,不能够将备份只保存到当前服务器上,假如服务器硬盘坏掉的话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废话少说了,现在开始进行备份和恢复的具体操作.首先从Exchange的备份开始,Exchange的备份可以使用Windows自带的备份工具进行,当然也有第三方工具可以用来备份Exchange的,但是那都是需要重新购买的。1开始-运行输入“ntbackup”,如下图所示:2在弹出的“欢迎使用备份或还原向导”窗口中选择“高级模式”,如下图所示:3在弹出的“备份工具”窗口中进行如下选择后,单击“开始备份”,如下图所示:4在“备份作业信息”窗口中单击“开始备份”后系统会开始备份数据,如下图所示:经过上面的操作之后Exchange的数据备份已经完成(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建议进行详细的备份计划,不应该象现在这样子手动做一次完整的备份),有了备份数据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进行Exchange的恢复操作了,以下为详细的操作步骤:1 打开“Exchange 管理控制台”,定位到“服务器配置”“邮箱”,如下图所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