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周报 (双线).doc_第1页
隧道监控量测周报 (双线).doc_第2页
隧道监控量测周报 (双线).doc_第3页
隧道监控量测周报 (双线).doc_第4页
隧道监控量测周报 (双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高速公路XX段XX合同段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周报(XX隧道进口)(2012.X.X2012.X.X)(第XX期)编制:审核:XXXX有限公司XX高速公路XX段X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2年X月X日目 录1、本周工作概况12、本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量统计121 量测项目工作量统计122主要人员和量测设备投入情况13隧道超前钻孔地质预报14、隧道施工监控量测241本周天气情况242 监控量测项目、方法及评价依据34.3测试要点444XX隧道右线监控量测445XX隧道左线监控量测546下周工作计划及要求65、监控量测用表(附后)6XX高速公路XX段XX合同段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周报 (第XX期)(2012.X.X2012.X.X1、本周工作概况本周我项目部对我标段分离式XX隧道进行了监测,内容有:地质与支护状态观察、周边收敛、拱顶下沉监测必测项目和部分选测监测项目。2、本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量统计21 量测项目工作量统计X年X月X日到X年X月X日,本周我标段分离式XX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工作量统计见表2.1。表2.1 本周XX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工作量统计隧道名称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周边收敛拱顶下沉XX右线XXX左线XXX22主要人员和量测设备投入情况主要人员:XXX、XXX、XXX等。主要量测设备:数显收敛仪一台(型号:JSS30A)苏光产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DSZ2(带测微器)铟钢尺一对激光断面仪一台DQY-1型地质罗盘仪一台;3隧道超前钻孔地质预报2012年X月X日,对XX隧道左线进行了地质雷达超前地质探测,桩号为ZK21+XXZK22+XX,由超前地质探测分析可预报该段围岩地质状况见表3.1。表3.1 超前钻孔地质预报表里程桩号预报结果ZK21+XXZK22+XX掌子面(ZK21+X)围岩主要为微-弱风化花岗岩,岩体较破碎,呈块状体镶嵌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质较坚硬,掌子面淋雨状出水。据雷达图像分析,ZK21+XZK21+XX段围岩与掌子面相近,微-弱风化花岗岩,岩体较破碎,呈块状体镶嵌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质较坚硬,其中右侧围岩雷达反射信号变化明显,推测相对破碎,施工时注意安全;ZK21+XZK22+X段围岩没有明显的反射信号,推测为微风化花岗岩,岩体相对较完整,节理裂隙发育一般,局部较发育,围岩有一定的自稳能力;预测段以点滴状出水为主,局部淋雨状。预测ZK21+XZK21+X段围岩级别为级,ZK21+XZK22+X段级别为级偏差。针对该段地质情况,特采取如下施工措施: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坚持动态设计与施工,V级围岩采用预留核心土短台阶法施工,注意上半断面拱架系统锚杆和锁脚锚杆施工质量,下台阶及时跟紧,仰拱和回填层应紧跟下台阶,二次衬砌在初支基本稳定后施做。开挖时考虑足够的沉降预留量,开挖进尺和开挖方式谨慎,确保各项指标不侵入界限,确保施工安全。V级施工是采用22水泥砂浆锚杆超前支护,应保持不小于1m的搭接长度,尾部焊接与钢拱架上形成整体。立拱时,钢拱架之间采用纵向钢筋连接,并与径向锚杆及钢筋网焊为一体,与围岩密贴,形成承载结构。在立钢拱架过程中,拱架脚板应采用砼垫块垫实,避免钢拱架直接架立在软弱围岩上,设法减小二次沉降。仰拱按照设计及时施作。在仰拱施作过程中,做到及时封闭。加强隧道洞内排水。临时水沟应距拱架不小于1m。4、隧道施工监控量测41本周天气情况本周对XX隧道施工进行了监控量测,监测期间天气情况详见表4.1。表4.1 晴雨表日期7月15日(周日)7月16日(周一)7月17日(周二)7月18日(周三)7月19日(周四)天气日期7月20日(周五)7月21日(周六)天气42 监控量测项目、方法及评价依据监控量测项目及方法一览表 项目名称方法及工具布置超前地质预报量测间隔时间应测项目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或其他方法、级围岩及估计前方有断裂破碎带或溶洞等不良地质处在需要地段约每20米一次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缝观察或描述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每次爆破后进行水平收敛及拱顶下沉量测各种类型的收敛计级围岩每1520米一个,级围岩每2040米一个爆破后24小时内进行018m1836m3690m90m12次天1次天1次2天1次周地表沉降量测水平仪、水准尺洞口至少12个监测横断面;对于隧道中间浅埋段设23个监测断面,纵向间距2030m。开挖面前30m开挖面前后30m开挖面后30m80m开挖面后80m1次2天2次1天1次2天1次7天当隧道水平收敛速度为0.10.2mm/天,拱顶下沉位移速度为0.1mm/天,可以认为围岩已基本稳定。4.3测试要点洞内外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洞内主要观察工作面状态、围岩变形、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断层分布和形态、地下水情况以及初期支护效果。观察后及时绘制地质素描图,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和围岩类别判定卡。对已施工区段喷砼、锚杆、钢架的状况每天至少观察一次。、上下台阶法开挖上下台阶点位布置图上下台阶量测方法上中下台阶开挖时,根据围岩情况分为两步或者三步开挖,首先在拱部A和 D-D点埋设拱顶下沉桩上台阶收敛桩,其次再根据作业情况埋设、B-B和C-C作为水平收敛桩。埋点时间要求:爆破后24小时内进行埋设并初读数据,仰拱隆起在仰拱开挖后12小时内进行并初读数据。量测桩埋设距离 级围岩5米每组,IV级围岩10米每组。 44 XX隧道右线监控量测 4.4.1 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XX隧道右线施工情况见图4.4.1.14.4.2 右线拱顶下沉监测图4.4.2.04.4.2.0拱顶下沉示意图4.4.3 右线周边收敛监测图4.4.3.04.4.3.0拱顶下沉示意图45XX隧道左线监控量测 4.5.1 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XX隧道左线施工情况见图4.5.1.1图4.5.1.14.5.2 左线拱顶下沉监测图4.5.3.1拱顶下沉示意图ZK21+XX 图4.5.2.1 ZK21+XXX 图4.5.2.2 4.5.3 左线周边收敛监测本周由于刚刚恢复施工,暂无周边收敛监测断面,监测左线拱顶下沉暂无异常情况,右线掌子面突泥已停工。4.5.4 左、右线量测结果及施工建议由左线拱顶下沉典型监测断面图4.5.2.1 (ZK21+XXZK21+XXX)可知:本周拱顶下沉速率无减小趋势,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量测断面刚刚开挖、未作仰拱,周边还不稳定,需要持续观测。由于掌子面开挖的影响,出现了较明显的变化,需要进一步的持续监测。特提如下建议:应严格按设计开挖,同时应考虑足够的沉降预留量,开挖速度和开挖方式应谨慎,确保各项指标不侵入限界。掌子面开挖应做好超前预支护,慎防掌子面坍塌,确保施工安全。在立钢拱架过程中,应避免钢拱架直接架立在软弱围岩上,应设法减小二次沉降。46下周工作计划及要求按照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方案对该标段已布设的监测点定期进行观测,同时密切结合隧道施工进度和开挖实际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及时布设监测点,优化监测断面(点)位置。根据XX隧道左、右线地质的复杂性,继续加强对XX隧道左、右线地质观察和各监测断面的监控量测。同时,及时做好XX隧道左、右线进口端地质预报工作。5、监控量测用表(附后)地质与支护状况观察记录表编 号: ZY05-00501-2008-01 序 号: 项目名称:XXXXX XX合同段U 环 境: 浓尘 设备名称及编号: DQY-1型地质罗盘仪 日 期:U2012-X-X依据规范: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U0U0U4U)U U6隧道名称XX隧道进口左线掌子面桩号ZK21975岩性花岗岩岩层产状风化程度未微弱强全硬度(抗压强度RRRcRR-MPa)坚硬(60)较坚硬(3060)较软(3015)软(155)极软(5)完整性体积裂隙数JRRvRR(条数/mPP3PP)3310 1020203535岩体完整性系数KRRvR0.750.750.55 0.550.35 0.350.150.15完整程度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结构面形状与产状结构面产状组2488组组平均间距(m)1.01.00.40.40.20.2组数12233无序张开填充情况(mm)闭合无充填1微张少有充填13可见明显裂缝填充岩屑张开填充粘土呈分离体、土夹石粗糙程度粗糙平整夹泥厚度大于起伏差主结构面、轴线关系(修正系数KRR2RR)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夹角60PPPP,结构面倾角75PPPP(00.2)其它组合(0.20.4)断层断层产状断层宽度(m)断层性质正断 逆断 平移地下水状态无水潮湿或滴水淋雨状或涌流状出水,水压0.1MPa或单位出水量0.1MPa或单位出水量10L/minm 初始应力状态无高应力高应力区(硬岩偶有岩爆;软岩位移显著)极高应力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