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有关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了解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联系。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在学习了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加深理解、巩固和运用有关概念,特别是深化了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本节是今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重要基础。本节教材首先注意了学科间的联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计算得出1mol几种物质的体积,设问:1mol 气态物质的体积是不是也不相同呢?然后介绍气态物质的体积与外界温度、压强的关系,计算出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引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最后是关于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计算。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1认真钻研新教材,正确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原必修本39页“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认为“22.4L/mol就是气体摩尔体积”。新教材52页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为“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即 Vm= V/n 。”由此可以看出,气体摩尔体积是任意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而22.4L/mol是在特定条件(如:0,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注意:当温度高于0,压强大于101Kpa时,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也可能是22.4L。教学中要给学生讲清气体摩尔体积与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的关系。2本节引入方法计算法:全班学生分成3组,分别计算1mol固、液态几种物质的体积并填表。物质粒子数1mol 物质质量(g)20密度(g/cm3)体积(cm3)Fe6.021023567.8 Al6.021023272.7 Pb6.02102320711.3 H2O6.021023181(4) H2SO46.021023981.83 实物展示法:有条件的学校,可分别展示1molFe、Al、Pb、H2O、H2SO4的实物,直观得到体积不同的结论;展示22.4L实物模型,这种实物展示方法学生印象深刻,感性经验得以丰富。3.列表比较决定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用“”表示)物质 因素粒子的数目粒子间平均距离粒子本身大小固、液态 气态 讲清当粒子数相同的条件下,固、液态体积由粒子大小决定,气体体积主要由分子间距离决定。举例:50个乒乓球和50个篮球紧密堆积或间隔1米摆放,前者球的大小决定体积,后者球间的距离决定体积。4充分运用多媒体素材,展示微观的变化,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应用微机显示温度、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固、液、气态物质粒子间距离;1mol液态水(0,18mL),加热到100气化为水蒸气的体积变化等。5通过阅读、设问、讨论,突破难点。讨论题有: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与哪些微观因素?决定固、液、气态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在粒子数一定的情况下,为什么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间距离?为什么比较一定量气体的体积,要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才有意义?为什么相同外界条件下,1mol固、液态物质所具有的体积不同,而1mol气体物质所具有的体积却大致相同?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是否相同?为什么1mol液态水变为1mol水蒸气体积由18mL变为3.06104mL体积扩大1700倍?6在理解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这一特例时,应强调以下4点:标准状况 物质的量为1mol 任何气体物质 约为22.4L 只有符合这些条件,22.4L才是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因此,非标准状况下或固、液态物质,不能使用22.4L/mol.7教材52页“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应指出这个结论即为阿伏加德罗定律。学生基础较好的班级,还可简单介绍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几个重要推论。8教材53页的例题2,是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教学中应指出密度法是计算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常用方法,即M =Vm如果是标准状况下,则:M =22.4L/mol9在 V、n、m、N之间的关系可放在学习气体摩尔体积计算例题前进行,也可放在课后小结进行。关于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1mol某气体的体积即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体积均为224L。即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2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定律。由此可见气体的体积比在同温同压下必等于分子数比。由此可以导出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间的关系: (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2)同温同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质量比等于密度比。 (4)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 此外还在运用时要结合物理中的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在同温时,其体积与压强成反比;气体体积与热力学温度在同压条件下成正比。3气体摩尔体积的常见应用 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为224L,即可导出其质量便是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据此可求出未知化学式的气体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也可求出1L气体的质量即气体密度。反之也可由气体密度求摩尔质量。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密度比叫气体的相对密度,可据以由气体的相对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如某气体对 的相对密度为15,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常见的有: (1)由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2)由相对密度求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若为对 的相对密度则为: ,若为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则为: .*(3)求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即混合气体1mol时的质量数值。在已知各组成气体的体积分数时见,若为质量分数见: (4)由同温同压下气体反应时的体积比求分子数比,进而推分子式。 (5)直接将气体摩尔体积代入有关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6)气体反应物的体积比即分子数比可便于找出过量气体。教学设计示例一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知识目标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教学难点: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大约相同的原因。教学方法:设疑、导思、归纳、应用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1mol物质含有的粒子数约是多少? 2.什么叫摩尔质量?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的物质的量,它把宏观上可称量的物质与微观粒子联系起来,宏观上可感知的除了物质的质量,还有物质所占的体积上节课我们研究了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这节课我们来讨论1mol物质所占的体积。板书 一、气体摩尔体积1.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提问 已知物质的质量和密度,怎样求体积?学生回答:V= 投影 计算1mol几种固、液态物质的体积,填表;物质粒子数1mol 物质质量(g)20密度(g/cm3)体积(cm3)Fe6.021023567.8 Al6.021023272.7 Pb6.02102320711.3 H2O6.021023181(4) H2SO46.021023981.83 学生分组计算出1molFe、Al、Pb、H2O、H2SO4的体积分别为:7.2、10、18.3、18、53.6cm3微机显示 1mol物质的体积板书 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不相同。2.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微机显示 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变化。说明 比较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必须在相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板书 标准状况:0,101kPa投影 计算标准状况下,1mol H2、O2、CO2气体的体积,并填表:气体粒子数1mol物质质量(g)密度(g/L)体积(L)H26.0210232.0160.0899 O26.02102332.001.429 CO26.02102344.011.977 学生分组计算出标准状况下,1mol H2、O2、CO2的体积分别为:22.4L、22.4L、22.3L板书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强调 标准状况(0,101Kpa)物质的量为1mol 任何气体物质 约为22.4L展示 22.4L体积的实物模型设疑 在其它的温度和压强下,1mol气体是否占有大约相同的体积呢?板书 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Vm = 单位:L/mol提问 气体摩尔体积与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是什么关系?强调 22.4L/mol只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是在任意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设问 为什么在一定温度、压强下,1mol固、液态物质体积不同,而1mol气体体积都大致相同呢?让我们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上找找原因。讨论 决定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微机显示 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提问 1.1mol液态水变为1mol水蒸气分子数是否变化?2.为什么体积由18mL变为3.06104mL,体积扩大了1700倍。指出 在粒子数相同的条件下,固、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构成物质的粒子的大小,由于构成不同物质的粒子的大小不同,所以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不相同;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间的距离,不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约相等,所以1mol气体的体积大致相同。结论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阿伏加德罗定律。应用:同温同压: ,还可推导出 练习 (投影)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误的原因。1.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2. 1molH2的质量是1g,它所占的体积是22.4L/mol。3. 1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时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4.22.4LO2一定含有6.021023个O2。5.在同温同压下,32gO2与2gH2所占的体积相同。6. 在同温同压下,20mLNH3与60mLO2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3。(答案:正确的是5.6.)板书设计: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一、气体摩尔体积1.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不相同。2.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标准状况:0,101Kpa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Vm = 单位:L/mol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阿伏加德罗定律。应用:同温同压: ,还可推导出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有关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了解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联系。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板书 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讨论 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和气体中的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由学生回答)板书1. 依据: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2.类型(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和气体中的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投影 例题1:在标准状况下,2.2gCO2的体积是多少?讨论 1.由学生分析已知条件,确定解题思路。2.学生在黑板上或练习本上演算。强调 1.解题格式要求规范化。2.计算过程要求带单位。板书(2)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投影 例题2: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92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mL。计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讨论 分析已知条件首先计算气体的密度: = 然后求出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的质量,即1mol 气体的质量:M= Vm学生解题 分析讨论不同的解法。投影 例题3:填表物质物质的量体积(标准状况)分子数质量密度H20.5mol O2 44.8L CO2 44/22.4g.L-1N2 28g Cl2.HCl混合气 3.011023 练习若不是标准状况下,可以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解题。 某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4,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分析由于是同温同压,所以式量的比等于密度比。板书(3)混合气体投影 例题3:已知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 :1,求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已知混合气体的组成,求其相对分子质量,应先求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如用n1、n2表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M1、M2表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质量;V1、V2表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由下面的公式求得: 计算的结果是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这一数值要求学生记住,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判断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还是小,直接把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比较即可。例如:二氧化碳的式量为4429,密度比空气的大。氢气的式量229,密度比空气的小。CO的式量为28,密度与空气的接近。小结 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公式、单位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课堂检测1.在相同的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必然( )A.体积均为22.4L B.具有相同的体积C.是双原子分子 D.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2. 同温、同压下,H2和He两种气体单质的,如果质量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积比为2 :1 B.原子个数之比为2 :1C.密度之比为1 :2 D.质子数之比为1 :1参考答案:1. B 2. B、D作业 质量监测有关习题板书设计: 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1. 依据: 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2.类型(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和气体中的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2)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3)混合气体扩展资料分子学说的确立1803年9月6日道尔顿用别开生面的方式庆贺自己的生日系统提出原子学说,其要点如下:(1)元素是由非常微小,不可能再分的微粒即原子组成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并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质。(2)同一元素所有原子的质量和性质完全相同,不同种元素原子质量和性质各不相同。原子的质量是每一种元素基本特征之一。(3)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化合物的原子叫复杂原子,复杂原子的质量等于它的组分原子质量的和。正当道尔顿的原子说风行全球、众口皆碑之际,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竟意外地给原子论出了一道难题,顿时使原子论陷于困境。盖吕萨克长期从事气体分析工作,在偶然的一次实验中,他发现用2体积氢气跟1体积氧气作用,得到的水蒸气不是3体积而是2体积。开始他还以为自己实验做错了。他反复验证结果仍是如此。接着,他又测定一系列气体反应的体积比,结果都十分意外:100体积CO + 50体积O2 = 100体积CO2100体积N2 + 300 体积H2 =200体积NH3于是,盖吕萨克在1809年发表著名论文论气体物质彼此化合中提出一条定律:当气体相互化合时,各气体的体积成简单的整数比。盖吕萨克的这一定律给道尔顿的原子论无情打击。下面以氧气和氢气化合为例,用下图表示。 由此可见,原子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必须一分为二。这是违背道尔顿的原子论的。因此,当这个推论传道道尔顿那里时,道尔顿竟大发雷霆:“原子怎可分裂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论。1811年,阿伏加德罗详细研究道尔顿原子论和盖吕萨克的气体反应定律后提出分子学说。他首先肯定原子论和气体反应定律都是正确的,关键是原子论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分子的存在。于是他提出分子假说如下:(1)元素的最小单元是原子,但气体的最小单元并非原子,而是由几个原子组成的分子。也就是说,气体由分子组成,而分子由原子构成。例如,氧气、氢气都是由双原子分子组成的。气态化合物则是由分子组成,而化学物的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例如,氨气由氨分子组成,而氨分子由3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2)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有了这两条分子假说,道尔顿原子论和盖吕萨克的气体反应体积定律就得到圆满解释。下面以氢气和氧气化合为例,用下图表示。 这就使气体反应定律和原子论完全一致了。按理阿伏加德罗为道尔顿原子论释疑应受到人们欢迎才对,可是这竟遭到大多数化学家包括道尔顿本人在内的反对,使阿伏加德罗的分子论被埋没达50年之久。直到1858年,阿伏加德罗死后3年,他的学生意大利年轻化学家康尼查罗(Cannizzaro,1826-1910)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召开的国际化学家代表会议上散发化学哲学教程概要的论文,把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用通俗语言阐明,才得到许多化学家赞同。不久康尼查罗又用分子学说原理测定许多物质分子量用实验事实证明分子的存在,至此才使原子学说和分子学说统一成原子分子学说。(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分子不能用物理方法分割,但是用化学方法能使它分解。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分割的微粒。(3)原子和分子都在不断运动。原子和分子的种类不同,它们的大小、质量和性质也各不相同。化学家们在通力合作下,几乎经历半个世纪的努力,化学界才确认原子分子学说,它为近代化学的发展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是化学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探究活动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定义1摩理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P0V0/T0值,叫做摩尔体积常数,简称气体常数。符号 RR=(8.314510 0.000070)J/(molK)。它的计算式是 原理 用已知质量的镁条跟过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把这氢气的体积、实验时的温度和压强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就能算出摩尔气体常数R的值。氢气中混有水蒸气,根据分压定律可求得氢气的分压(p(H2)=p(总)-p(H2O)),不同温度下的p(H2O)值可以查表得到。操作 (1)精确测量镁条的质量方法一:用分析天平称取一段质量约10mg的表面被打亮的镁条(精确到1mg)。方法二:取10cm长的镁带,称出质量(精确到0.1g)。剪成长10mm的小段(一般10mm质量不超过10mg),再根据所称镁带质量求得每10mm镁条的质量。把精确测得质量的镁条用细线系住。(2)取一只10 mL小量筒,配一单孔塞,孔内插入很短一小段细玻管。在量筒里加入23mL6mol/L硫酸,然后十分仔细地向筒内缓慢加入纯水,沾在量筒壁上的酸液洗下,使下层为酸,上层为水,尽量不混合,保证加满水时上面2030mm的水是中性的。(3)把系有细线的镁条浸如量筒上层的水里,塞上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使塞子压住细绳,不让镁条下沉,量筒口的水经导管口外溢。这时量筒中和玻璃导管内不应留有气泡空隙。(4)用手指按住溢满水的玻璃导管口,倒转量筒,使玻璃导管口浸没在烧杯里的水中,放开手指。这时酸液因密度大而下降,接触到镁带而发生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倒扣在量筒内,量筒内的液体通过玻璃导管慢慢被挤到烧杯中。(5)镁条反应完后再静置35分钟,使量筒内的温度冷却到室温,扶直量筒,使量筒内水面跟烧杯的液面相平(使内、外压强相同),读出量筒内气体的体积数。由于气体的体积是倒置在量筒之中,实际体积要比读数体积小约0.2mL,所以量筒内实际的氢气体积VH2=体积读数0.20mL(用10mL的量筒量取)(6)记录实验时室内温度(t)和气压表的读数(p大气)。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和镁条的质量算出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nH2)(2) 按下列步骤计算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查表得到室温下水的饱和蒸气压(pH20),用下式计算氢气的分压(pH2) 根据下式 把 , T1=273+t, p0=100Kpa, T0=273K代入上式,得到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是 因此,摩尔体积常数(R)是 习题精选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C.17g氨气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0NA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2.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体积最大的是A.2gH2 B.20gSO2 C.23gNa D.160gBr23.在标准状况下,1LN2中含m个氮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 m/mol B. m/mol C.22.4m D.22.4m/mol4.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盛有H2, B容器中盛有NH3,若使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之比是A.2:1B.1:2C.2:3D.1:35.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A.1gH2和8gO2 B.0.1molHCl和2.24LHeC.150、1.01105Pa时18LH2O和18LCO2D.28gCO和6.021022个CO分子6.n molO2与n molC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 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 D.分子数相等7.在标准状况下,将1g氦气,11g二氧化碳和4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A.28LB.11.2LC.16.8LD.14.0L8.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密度为1.25g/L,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2.5 B.14C.28D.309.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N2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A. 29:8:13 B. 22:1:14C. 13:8:29 D.26:16:5710.在标准状况下,ag气体x与bg气体y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x和y体积之比为b:aB.同温同压下,气体x和气体y的密度之比为 b:aC.25时,1g气体x和1g气体y的分子数之比为b:aD.同物质的量的气体x和气体y的质量之比为b:a11.在体积为1L的干燥烧瓶中,用排空气法充入氯化氢气体(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500体积氯化氢气体),测得烧瓶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将此烧瓶倒立于水槽中一段时间后,进入烧瓶中的液体的体积是A. 全满 B. 3/4L C. 1/2L D. 1/4L答案:1.C(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He是单原子分子。)2.A(物质的量相同时,气体物质的体积远远大于固体或液体的体积。)3.D(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的是1mol物质所含的微粒个数。由于是标准状况下,所以物质的量为 ,微粒个数已知是m个,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4.A(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而物质的量之比又等于分子个数之比,此题已知是原子总数相等。因此分子个数之比为2 :1,推之体积为2 :1。)5.C(A显然不对。B中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必须是标准状况下。D通过计算,二者物质的量不同。而C是正确的。)6.A、D(考查的是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7.D(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中其对象是任何气体,既包括单一组分的纯净气体,也包括混合气体。因此体积为: )8.C(由于是标准状况下,所以摩尔质量22.41.2522.428g/mol,而相对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数值上是相等的。因此应该是28。)9.C、D(本题之关于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概念的有关计算。已知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可知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与氮气的摩尔质量相等,即:28g/mol;又因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可用下式求算:(其中M1、M2,x1、x2,;分别表示混合气体各组分摩尔质量、气体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设二氧化碳和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1、V2,解得: 因为CO的摩尔质量与 相同,所以CO的体积可以是任意值。)10.A、C(在同温、同压、同体积时, 同温同压下x和y分子数相同,即体积相同,两种气体 ,B不正确。同物质的量的气体x和气体y的质量之比 ,D不正确。)11.B(本题是求进入烧瓶的液体的体积,实质上是求1L烧瓶中HCl所占的体积。首先由题设条件烧瓶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可求出烧瓶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1.0823234.6g/mol HCl的摩尔质量36.5g/mol,则说明该烧瓶中是由HCl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HCl极易溶于水,空气不溶于水。设HCl的体积为x,空气的体积为1x解得x=0.75L)二、填空题1. 甲、乙两种化合物都是只含有X、Y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4和25.9。若甲的化学式是XY2,则乙的化学式为_。2.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时,质量为116g,充满CO2时质量为122g,充满A时为114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答案: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可求出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可求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因为甲的化学式为XY2,所以,假设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4,则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4.8,在乙中,即乙的化学式为X2Y5。2. 按照常规解法比较繁琐。解法如下:解法一:设瓶的质量为m,某气体A的摩尔质量为M(A)据题意,m(氧气)116m;m(二氧化碳)122m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其摩尔质量为32g/mol。氧气的物质的量 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M(二氧化碳)44g/mo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所以A相对分子质量为28。解法二:可以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质量之差于摩尔质量之差成正比关系”解题 所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三、计算题例:在标准状况下,11.2LCO和CO2混合气体质量为20.4g,求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和质量比。解析:本题有多种解法解法一:设原混合气体中CO、CO2的体积分别是x、y,则: 体积比: 质量比:(0.128) :(0.444)7 :44解法二:设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 体积比就是物质的量之比:1 :4质量比:(0.128) :(0.444)7 :44解法三:设设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分别是x、y 质量比:2.8 :17.67 :44体积比: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诸暨洗车小知识培训课件
- 说明文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家用电器微波炉买卖合同
- 2025使用场地合同范本
- 红色的画课件
- 诗词知识培训总结报告课件
- 2025年绿色能源项目合同范本
- 红楼梦前二十回课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预警与防护技术应用策略报告
- 红楼梦人物课件教学
- 临时占用城市绿地施工方案
- 脓毒症指南课件
- 胸腔积液诊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
- 五年级上册语文摘抄笔记
- 对颈椎概念和命名的再认识
- JJG 539-2016数字指示秤
- 辽宁盘锦浩业化工“1.15”泄漏爆炸着火事故警示教育
- 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学案例
- 服装零售业概况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专升本03297企业文化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