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识字1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二、读中识字。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4开火车读生字。三、朗读感悟。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3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六、在写中巩固识字1 认读字音。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3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6 学生练习。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 立秋 中秋节教学反思: 1 秋天的图画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朗读感悟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的识字(一)是讲述了秋天的知识,今天让我们继续认识秋天吧。二、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思: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2、翻书,自读课文。3、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4、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注意轻声音节:灯笼高粱)三、认读生字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重点字音:梨笼颊浪勤劳四、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3、看着书上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五、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会场六、作业1、课本“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认读课文中要求认的生字2、背诵课文二、新授(一)认记生字字音 给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 重点字音:浪灯作字苹丽劳(二)识记字形 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 提示:编字谜 加偏旁 换偏旁 做动作(三)组词语理解字义(四)范写指导 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三、作业 1、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 2、我会做: (1)用落叶做书签 (2)用自己的画做贺卡教学反思: 2 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4、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二、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1、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3、初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尤其、陡峭、翻滚。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指名读课文。2、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几个景点?四、学生质疑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谈话。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2、你知道了什么?三、学习课文25 自然段1、小组合作学习:你们喜欢哪种石头?选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学习:图上画的是哪个景点?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对照图片读一读,读出你们的喜爱之情。再结合图展开想象,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全班汇报。3、小结4、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并试着背下来。教学反思: 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3、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和方法。4、使学生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理解每个小节的意思。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学生默读、小声读,指名读。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1、老师指导学习难字。2、学生自学。3、检查自学情况。四、指导书写。要把字写端正,注意笔画笔顺。五、初读课文。1、默读、小声读、指名读。2、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六、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朗读感悟1、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自由读。3、指名读。三、学习第一节。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2、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四、学习24 节。1、小组合作学习:选一种你喜欢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2、小组汇报。3、教师小结4、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5、读一读,试着背下来。五、学习第五节。这节告诉我们什么?六、总结全文。七、背诵比赛。教学反思: 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10个字,会写6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板书课题)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2、小组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3、指导学生书写汉字。三、初读课文。1、作者简介。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的情感。3、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读、全班齐读。4、 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2、互读。二、学习赠刘景文,理解诗意,体会情感。1、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3、小组汇报。4、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6、教师小结。7、小组朗读比赛。三、小组合作学习山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1、根据学习赠刘景文的经验,确定学习方案。2、小组自学。3、师生合作解疑。5、教师小结。6、背诵古诗。四、扩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识字2教学目的:1、 会认11 个生字,会写8 个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认11 个生字,会写8 个字,积累词语。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感。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启发谈话。二 认读生字。1 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画下来。2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 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读一读,记住生字的读音。三 朗读感悟。1“找朋友”游戏:出示图片,找生词卡片。2对照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都做过什么,并且说说你的感受。3有节奏地读词语。4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给“戏、航、琴、钢、弹、养”这些汉字各组一个词。四 读书比赛。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生字。1 指名读词语。2 师生合作读词语。师做动作,生读词。3 同桌两位同学合作读词语。二 学习汉字,记住字形。1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2 全班汇报:你记住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三 指导书写。1 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2 比较:“棋、钢、弹、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区别;“琴、养”中间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上下部分要紧凑。3 教师范写:“琴”。4 学生练习写字: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四 作业。1 抄写生字新词。2 预习新课。教学反思 5一株紫丁香教学目的:1、 会认8 个生字,会写10 个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在理解每一节意思的基础上,了解全篇课文内容的方法。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启发谈话。二 自学生字,扫清阅读障碍。1 小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2 再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 伙伴互相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4 指名按每一节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5 全班齐读课文:要读得正确,不多字,不丢字。二“我会读”。小组读,开火车读。三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先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指导书写“歌”、“甜”、“除”。四 自由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指名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二 读中悟情、抒情。1 自由读: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2 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3 学生自读:你从诗中体会到什么?4任选一节朗读,说说这一节都写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6 品味词语。“绿叶沙沙”像什么?“盛开的花儿”像什么?7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并背诵下来。三 写字练习。四 教师小结。五 实践活动。以我爱老师为题,每人完成一幅诗配画,在全班展示。教学反思: 6我选我教学目的:1、 认识8 个生字,会写10 个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对自己有信心,并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通过了解同学态度的变化,体会同学对“我选我”的认同。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解题、质疑。1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2 你还想知道什么?二 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1 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汉字的读音。2 小组接力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准字音。三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 自由读课文:“我”指的是谁?2 王宁选自己干什么?3 小组按自然段读课文。4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想了解的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 导入新课,整体感知。1 指名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 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二 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读了语气。1 带着问题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2 全班交流,教师导读。3 关于王宁“我选我”一事,说说你的想法?三 自由读、小组读、全班展示,读出语气。四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语气。五 “我会读”。1 读一读,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2 自己试着说两句话。六 实践活动。假如你竞选班干部,你想说什么?教学反思: 7一分钟教学目的:1、 认识9 个生字,会写8 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感知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使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一分钟很短,但对每个人却很重要。二 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1 自读课文,想想“一分钟”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就迟到了20 分钟呢?3 学生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6 巩固汉字,伙伴互相考考是否认识生字。7 “找找说说”,比一比,看谁组得快。8 指导写字,先观察笔画,再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三 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四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并整体感知。1、指名读第一、第五、六自然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他却迟到了20 分钟。他后悔什么?二 小组合作学习。1、自由读第2 至4 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三 小组汇报,全班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呢?四 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这句话。要求读出着急、自责的语气。五 全班齐读课文并说说: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每一分钟、每秒钟都重要。六 全班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七 实践活动。体会一分钟里能干什么。教学反思:8、难忘的一天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的激动,紧张和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3、激发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已肩负责任的重大。重点:1、学习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体会小作者的心情,激发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已肩负责任重大。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你还记得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身影吗?还记得他说过“”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吗?今天我们又要和邓小平爷爷见面了,他会是什么样子呢?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难忘的一天,板书课题,齐读,说说读了课题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刚才的问题读课文,思考。2、说说读了这个故事你了解了什么?学生汇报。3、自读课文,圈出难读和不认识的生字。然后拼读课文下边小礼物里的生字,认真读一读。三、识字写字。1、读准字音:指名读,领读,比赛读,重点指导读准:“算、怦、容、灿”几个生字。2、识记字形。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可能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也可以用组词竞赛识字。3、写字指导: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写法,自已先试着描红,然后老师示范提醒:第二课时一、导入。1、出示部分词语学生认读,巩固识字。单个读,学生领读,开火车读.2、今天我们继续来看难忘的一天这个故事。二、朗读感悟。1、学生自已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将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说说自已的体会,再读课文提出最想知道的问题。3、边指导朗读,边重点解决两个问题:1)为什么我一开始比较紧张,后来就平静了下来?2)文题对照,说说“我”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围绕第一个问题,着重体会“我”紧张而激动的心情和邓爷爷的和蔼可亲,抓住“怦怦地”、“慈祥的微笑”、“高兴地”、“紧紧地”、“和蔼可亲”等词语进行品读。3)围绕第二个问题,着重体会“我”在这一天的最大收获是得到邓爷爷的鼓励,认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从“见到了邓爷爷”、“邓爷爷和蔼可亲”、“我受到了邓爷爷的称赞”等比较表面的理解,上升到“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抓住“沉着地”、“顺利地”、“仔细地”、“赞许地”、“兴奋地”、“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等词句进行品读。对于“肩上担负的责任”,学生不易理解,学生需懂得要从小学好计算机,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就可以了。4)最后一段,细读,理解“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这一句的写作意图。是不是天和阳光真的变了呢?为什么和开始的不一样了呢?教学反思: 识字3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13亿炎黄子孙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学生书空。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忙。 2、去掉拼音读词语。3、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学生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5、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及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n)、州(zhu)、争(zhng)、族(z)。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学生注意。 (2)观察发现。 相似的字:川、州。 难写的字:民、族。 (3)重点讲解。 夕:撇不宜长,“”的横要短,撇要长。 川: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 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第二课时一、导入:1、把自已收集到的祖国各地的风光,及知识拿来给同学们看一看。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让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读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解答。小组解答不了的,由组长向全班提出。 4、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称为“神州、华夏、中华”? (2)“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在哪儿? (3)台湾在哪儿?为什么说台湾和大陆是一家?(4)“各民族”指哪些民族?我们自己是什么民族的? 在理解和感悟“各民族”时,可结合课后“读读认认”中的图画和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三、实践活动 少数民族知识知多少搜集少数民族的服饰、房屋、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教学反思: 9、欢庆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2、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二、初读体会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把生字拼读几遍。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三、朗读感悟: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4、读课文。 (1)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 (2) 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实践活动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一、导入:1、小组展示自已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2、马上要到国庆节了,我们一起来欢庆二、再读入情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三、识字。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2、介绍经验识字: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编儿歌四、指导写字: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3、学生描红临写。10、北京教学目标1、 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 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地图吗?3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师:让我们把课本打开,翻到第45页,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遍,并画出生字。2师:读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3请“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4全体齐读词语。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1再读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2)师: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3)师: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总结: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字音要读得准、注意停顿。)2理解课文、指导朗读。师:现在你们最想去哪儿看看?(1)教学第二自然段。生:我想去北京的中心看看。(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师: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理解“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师:好,刚才是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次,老师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师: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点击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说说从画面看到了什么。2.读读这一自然段。3.说说读懂了什么。4.问问不懂的问题。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分小组汇报自学的四个要求。理解“绿树成阴”“川流不息” 等词的意思。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用“有还有”“到处到处”说话。点击课件,播放北京各种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四、课外延伸师: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收集来的关于北京资料告诉大家。师:此刻,你最想对北京说什么?总结:北京,首都,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5、 集体齐读全文教学反思: 11、我们成功了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规范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每个人都有成功的经历,请大家简单地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做什么事成功了,成功后感觉如何?指名述说。2、大家说的都属于个人成功,有没有什么成功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几千、几万人努力的结果呢?指名述说。二、初读课文1、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非常生动地描述了那感人的情景,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难读的词、句,并把这些词、句认真读一读。四、识字写字。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会读的同学先示范读一读,然后学生每个词读两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2、 在朗读重点词句中进一步指导认读生字。3、出示单字学生认读,给这些生字找朋友,组成词语。4、说说记字的方法,结合旧字识字,反复重现巩固识字。5、写字指导:引导学生发现:拥、抱、扬三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泪、洋都有三点水,也是左窄右宽的字。第二课时一、导入。2001年夏天的那个夜晚,我们十几亿华夏儿女的眼睛都盯着电视里的萨马兰奇,当听到萨翁那平稳而清晰的北京两个字时,我们的心沸腾了!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世界选择了北京,北京将还世界一个惊喜。二、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激动、自豪的语气),学生欣赏,并说说自已欣赏后的感受。即:你从老师的读中听出了什么?2、说说你们现在的心情,(指名说说自已的心情)请带上这种心情朗读课文。学生练读课文。3、小组开火车朗读,比比谁能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4、指名朗读,相机指导全班学生朗读。如:第一段中的“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 5、为什么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 6、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是什么意思? 7、第三段中的“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是什么意思? 8、从“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9、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非常感动。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师生齐读课文。)教学反思: 12、看雪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能给咱们讲讲你看到的雪吗?雪真美,真有趣啊!今无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看雪(板书)。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2攻克难读的句子。(1)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2)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3)她顺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北京。(4)接着她就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5)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6)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老师发现这些句子有点难读,咱们看着黑板练习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红色的字词。指名读,正音。最后全班齐读五个句子。3全班交流记字方法。4.游戏:猜字谜。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5指名读课文。检查通读课文情况三、朗读课文12自然段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2在小组里互相读读课文,读完讨论:台湾小朋友只能在商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四、书写生字书写“讲、打、指、接、惊”五个字。行观察它们的结构,注意都要写得左窄右宽。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看雪的生字新词,读了1、2自然段,这些词语还会读吗?读词语。台湾小朋友只能在商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二、朗读课文311自然段1默读课文,把小朋友们说的话画下来,多读几遍。(1)指名读画的句子。(2)怎么把这四个问句读好呢?2创境朗读。(1)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台湾的小朋友,我就是那位老师,谁先来问问老师。指名读第一个问句,还有哪个小朋友也想问这个问题。(2)谁还想接着往下问?(提醒学生后面的提示语是惊奇地问)(3)接着问第三个问句。师回答:不算太远,谁还想问?师描述: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想亲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吗?读读有关的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喜欢的词语画下来。喜欢第9自然段第一句的同学,谁来读读?指名读,你画了哪些词语,你能不能再读读,注意画的词语,把你的感情读出来。边读边想象看到的雪景就能读得更好了。这洁白的冬天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学们再练读这句话,注意那些表示动作的词,还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边读边做动作。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做得真好。第9自然段第2句,谁来读?指名读,看看图,回忆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再读。你是怎样堆雪人,打雪仗的?台湾小朋友们,读到这里,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看文中的孩子们怎么问老师的?指导读好停顿。学生表演读一读,体会争着问。同学们刚才一句一句问得真好,能连起来问吗?师生合作表演读311自然段。3分角色朗读。同学们刚才把自己当作了台湾小朋友,读书体会得真好,现在我们分角色在小组里读读课文。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我们也盼着和台湾小朋友一块玩呢,有个小朋友还把他的心情写成一首小诗,大家读一读。欢迎台湾小朋友一只船,扬白帆,漂呀漂呀到台湾。接来台湾小朋友,到我学校玩一玩,伸出双手紧紧握,热情的话儿说不完。4课后把你想说的话写在图片下面,写好了,我们一起寄给台湾小朋友。教学反思: 识字4教学目标:1、 会认9 个生字,会写8 个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3、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4、 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成语故事。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9 个生字,会写8 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难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认9 个生字,会写8 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2、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三、 教学过程。(一) 故事引入,激发兴趣。1、 听老师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2、 教师介绍有关成语的知识。(二)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成语的意思。1、 自读课文,读准汉字的读音。2、 教师范读:读出韵味。3、 师生对读、生生对读、读准汉字读音。(三) 交流搜集有关成语故事的资料。1、 学生自愿上台交流。2、 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明白了什么?(四) 实践活动。积累成语,并做成卡片。(五) 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二、 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9 个生字。(二) 识字写字。1、 写字指导,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2、 学生练习书写汉字。(三) 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教学反思: 13、坐井观天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蛙自信、傲慢的语气。3自主发现字词规律、识字方法和积累词语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设置悬念、调动情感1根据已有知识自由想象天有多大,并大胆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2听音乐范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1出示“我会想”图标,引入争论“天有多大?”。2设置疑问,引入课题:“无只有井口那么大,不信你就听听下面的故事吧!”1通过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2活跃课堂气氛。初读课文识字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作个记号。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伙伴是怎么读的。1出示“我会读”图标,交待读课文的要求。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有选择的读通。3板书简笔画“水井”。1自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2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展示和交流中读书。自主识字,探索识记方法1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已经认识的字,并读给学习伙伴听。2交流,在小组内说自己的识记方法。3识字游戏:猜猜我叫啥。4区别“信、沿、际”的字形,练习书写。1展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内认读,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2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并在全班交流。3准备生字卡,请两位学生上台玩游戏猜猜我叫啥,检验全班学生识字情况。4出示“我会写”图标,指导写字。1培养自主合作识字精神。2在活动中识字,激发学生兴趣。3重视写字指导,体现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精神。再读课文读通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熟。2配乐朗读,感受全文。1出示“我会读”图标,要求学生自由读,读通、读熟。2播放音乐,指导学生配乐朗读。在展示和交流中读书,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细读课文感悟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2再读课文,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3看图练读第一次对话。4感悟第二次对话。读出青蛙和小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用“因为所以”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的看法。实验体验:井底看天。5朗读感悟第三次对话。自由读,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第三次对话应用什么语气?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来。1根据学生悟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板书贴画。2通过板书的变化,展现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做好情感的铺垫。3和个别学生交流,听听学生的朗读和读后的感受。4深入学习小组听学生朗读,选择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展示。5相机复现生字“沿、信、际”,感悟积累词语:“无边无际,因为所以”。1体现自读自悟。2给学生创设展示分角色朗读和个性化朗读的机会。3体现以学定教,以及朗读与识字结合思想。4适时组织生字复现巩固识字。再读课文回归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朗读。3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表演。4依据画面,为自己喜欢的角色配音。1倾听学生朗读,指导学生体会“自信、傲慢和诚恳、劝告”两种不同的语气。2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3放影CAI课件,指导学生依据视频配音。现整体感悟。在活动中朗读,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有感情的朗读。续编对话拓展1说出你对小鸟和青蛙的不同看法。2小组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3全班交流续编第四次对话。1指导学生挖掘本故事的寓意:要做见多识广的小鸟,不做思想狭隘的青蛙。2与学生一起想象续编对话:假于青蛙跳出井口后,他会怎样对小鸟说?续编对话,拓展知识,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教学反思: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一、导入1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名字叫做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师:你们见过葫芦吗?谁能说说葫芦是什么样的?3指名答。(出示葫芦。)4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到底说了些什么。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2检查认读生字情况。(1)指名读注音的生字。(2)开火车读去掉拼音后的生字。3再读课文,并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4分自然段读课文,想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三、精读课文,读懂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2指名答。(结合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并进行板书。)(1)教学第一自然段。师:课文中介绍了葫芦的哪几部分,各部分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答。(显示正确答案。)齐读二、三两句话。 指导朗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师: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心情会怎样?分男女生朗读该段。(2)教学第二自然段。师:叶子有了什么变化?(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怎么想?指名读第一句话。指名表演那个人说话的样子。齐读该段。(3)教学第三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读邻居和种葫芦人说的话。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共同评议:邻居此刻的心情怎样?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种葫芦的人着急吗?应用什么语气读?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师:你们觉得他们俩谁说得有道理?学生讨论,指名答。课件演示: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四)齐读第四自然段。四、小结师:在邻居的帮助下,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了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改变了过去只盯着葫芦,不管蚜虫的做法,最终种出了他想要的葫芦。教学反思: 15、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导学生齐唱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油田高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导游资格证模拟试题 导游英语听说能力提升
- 2025年高中物理波动光学知识冲刺试卷
-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第三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现代仓库管理培训课件
- 民法典宣传课件
- 2025年度企业员工试用期全面考核与绩效评估劳动合同
- 2025年度生态公园绿化项目油工施工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场项目投标失败后全面供应链优化与升级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跨境电商平台供应链管理服务合作协议
- 2024长沙劳动合同范本长沙劳动合同样本
- (正式版)QB∕T 8049-2024 家用和类似用途微压富氧舱
- AQ 1050-2008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正式版)
- 2024风力发电机组预应力基础锚栓笼组合件技术规范
- 第二人民医院医药代表来院预约登记表
- 船体装配基础知识课件
- EPC项目设计人员组织架构图
- 华润电力测评真题及答案
- 技术规范的制定流程与方法
- 船舶压载水管理培训的
- 焊缝的超声波探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