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AD实用技巧.doc_第1页
1CAD实用技巧.doc_第2页
1CAD实用技巧.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游乐设备事务所 专业设计开发发展历程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诞生于60年代,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提出了交互式图形学的研究计划,由于当时硬件设施的昂贵,只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波音航空公司使用自行开发的交互式绘图系统。 70年代,小型计算机费用下降,美国工业界才开始广泛使用交互式绘图系统。 80年代,由于PC机的应用,CAD得以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CAD系统开发的公司。当时VersaCAD是专业的CAD制作公司,所开发的CAD软件功能强大,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故不能普遍应用。而当时的Autodesk公司是一个仅有员工数人的小公司,其开发的CAD系统虽然功能有限,但因其可免费拷贝,故在社会得以广泛应用。同时,由于该系统的开放性,该CAD软件升级迅速。 设计者很早就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有人认为Ivan Sutherland在196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Sketchpad是一个转折点。SKETCHPAD的突出特性是它允许设计者用图形方式和计算机交互:设计可以用一枝光笔在阴极射线管屏幕上绘制到计算机里。实际上,这就是图形化用户界面的原型,而这种界面是现代CAD不可或缺的特性。 CAD最早的应用是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以及电子工业的大公司中。随着计算机变得更便宜,应用范围也逐渐变广。 CAD的实现技术从那个时候起经过了许多演变。这个领域刚开始的时候主要被用于产生和手绘的图纸相仿的图纸。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在设计活动中得到更有技巧的应用。如今,CAD已经不仅仅用于绘图和显示,它开始进入设计者的专业知识中更“智能”的部分。 随着电脑科技的日益发展,性能的提升和更便宜的价格,许多公司已采用立体的绘图设计。以往,碍于电脑性能的限制,绘图软件只能停留在平面设计,欠缺真实感,而立体绘图则冲破了这一限制,令设计蓝图更实体化。CAD实用技巧6 K+ I1 w0 V A0 x6 Y100.请问什么是acad“哑图”? l3 U( j& W/ E7 V( $ P只有图线和尺寸线,没有尺寸值得现成的图纸。这是以前生产中的偷懒做法,现在用计算机制图应该不提倡这样做。5 b2 I0 H/ 1 A4 u3 t, H& B. Q/ r$ z7 X: P/ V& r+ ?; 4 p* j( l3 Y! ) ! t% Q5 L+ i101.既然有分解(explode)命令,哪反过来用什么命令?不用块命令 8 g* S* # D: & 使用“GROUP”命令可以做类似的工作,重在学习。那要看你分解的是什么对象了。如果是多段线,分解后可以合并。“GROUP”命令可以完成。 P - j( Nz! h! K9 L, p- k( T$ V8 a& R9 O$ 5 d, P8 mr$ f102.为什么我的CAD2000堆叠按钮不可用? : W7 S0 l7 O9 c+ h$ f( n L$ |堆叠的使用,一是要有堆叠符号(#、/),二是要把堆叠的内容选中后才可以操作。6 Q1 A7 Y# bC) X P g6 R2 n, 3 b; h3 |5 z3 u9 J$ I103.如何画三维的多义线?我感觉CAD200X好象没有这样的功能?(仅限于用工具条) X+ k* j$ o. u5 _ 0 l在它默认的工具条上是没有。你可以在“绘图”菜单中用,也可键盘输入3dpoly。经常用的话也可自定义工具条。3 cL% k o# M2 w) x6 K我的问题提错了。我是想试试沿三维多义线/或三维样条曲线拉伸一个面型:比如正三角。因为沿三维样条我反复位伸不成,所以就想:如果能画出光滑的三维多义线,不知是否能拉伸?所以说:我要画的是光滑的三维多义线。 ( T! P/ p: D* S- k& o这件事情是做不成的。三维多段线只能是直线段。当然,如果线段的长度足够短,也就接近光滑。所以有一些小程序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做三维拉伸。但是,象你说的三角形截面拉伸会出现扭曲。 . q2 j% N% a; | U/ b% h3 _0 ?9 e. z% + g N- J4 Q j104.大家知道怎么将L画的线变成PL的? 3 W) ) m- v3 m$ p! ( % i用pedit命令,编辑多段线,其中有合并(J)选项! g# H- Z+ cL2 | $ g/ OO; ; y1 J。 : H! 7 G z% 5 Z ?105.在模型空间里画的是虚线,打印出来也是虚线,可是怎么到了布局里打印出来就变成实线了呢?在布局里怎么打印虚线? + k5 O. Y; N* q* % I估计你曾经改变了线形比例,同时是采用的“比例到图纸空间”的方法(这是CAD的默认方法)。在线形设置对话框中把“比例到图纸空间”前的钩去掉试试 # d# Y& Q& W0 X, T k, P- D; c8 A5 E* s2 m8 ?$ z4 P& v4 O. z, k106.在纸样空间里的线型比例问题,在模型空间里设定好的线形,到纸样空间里却无法显示! 2 j/ I4 1 2 Z! g这有两种情况,如果仅要求在图纸空间看着线型是合适的,而不考虑在模型空间的显示,那么我想你把线型比例改回去就可以了。如果你想在图纸空间和模型空间都看着合适,那么你在设置线型比例时把“比例到图纸空间”前的那个钩去掉就可以了。 4 |) |4 i3 L# + Vs/ Rpsltscale0,即可。模型空间中画图最好是1:1,否则编辑起来很麻烦! B+ q, i$ N; F9 Q* + C9 z; y. J m: H2 L1 I4 g9 J V- . V5 Y3 L. w107.为什么使用了打印样式表后,打印彩色线条时还是虚线?要怎样设置才对? 2 R2 X. c4 J, j k* r! V, y7 e. X有两种方法设置打印,如果是颜色相关打印,不能改变图层管理器中的打印样式设置。另一种是命名打印样式。 , _. h. J- y) o7 F; a4 I1 t( |/ A) S; z& x0 # + A& 4 X% H. s( O9 E kQ- I4 K! m: w1 108.别人用ACAD2000中文版画了140多张图纸烤贝给我,作为修改竣工图。该图纸有相当一部分的图线是用PLine多段线加粗的,我用ACAD2000中文版和ACAD2002中文版在打印时,PLine多段线却不能显示粗线,用Line直线(包括其它弧线)在图层上定义的粗线却能显示粗线,我设置了多种打印方式却依然如故。有何办法 - a$ O, w% a! o3 f6 K8 |4 当pline线设置成宽度不为0时,打印时就按这个线宽打印。如果这个多段线的宽度太小,就出不了宽度效果。(如以毫米为单位绘图,设置多段线宽度为10,当你用1:100的比例打印时,就是0.1毫米。)所以多段线的宽度设置要考虑打印比例才行。而宽度是0时,就可按对象特性来设置(与其他对象一样)。% W1 o& l1 g* J n# N, k! x% i: G) X( H* T, W5 h1 S6 / D$ ( & G! X109.我用AUTOCAD2000做图,用PLINE的粗线,线宽为.25,在R14下打印,结果都是细线,粗线没有打出来,后来把粗线线宽改为.3还是不行.最后改为.35结果打印出来正常,这是为什么?把每张图纸都改变线宽太费事,R14有没有设置一次解决此问题? 4 G2 D$ K/ Z$ M9 L$ . m本来打印就不应该用这样的方法来设置,而是用打印笔宽设置。 % U) O$ X1 m) h) G+ hR14下面是根据颜色来定义线的宽度,那个线宽不受比例的影响,其值的单位是毫米。线宽在打印对话框中定。 ) x c/ ! G, o# J8 Z$ W用pl线通常在建模的时候采用,作平面用有颜色的单线就可以了,打印输出时,如果用的比例不同,使用pl线就要根据比例调整宽度。你的图恐怕就是线宽与出图比例不相符。还是建议用颜色线条笔宽控制打印。 ; s& p; N9 _: P& _7 9 c% R对于彩喷打印机,如果按颜色设定笔宽就打印出彩色线条了。把笔号改成7号,就是打印黑色了。2 B$ f7 |4 - e3 q9 K) Q, n- P2 8 j8 ?* o) m- B( P% o4 l0 : r8 d7 O0 K7 e110.以前我运行命令solprof时,视口里可以显示多个轮廓。可是这两天我发现我的CAD2004在运行同样的命令时,却不能显示轮廓了。但可以选择、可以打印。请问各为DX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参数被我无意修改了,还是别的原因? . S: X& V1 K4 H这样的做法等于把轮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