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_第1页
甘肃省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_第2页
甘肃省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_第3页
甘肃省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_第4页
甘肃省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 2017年6月14日 一 发展现状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发展的优势和条件 四 产业发展的途径 七 对大家的几点建议 六 谈一谈土地流转与蔬菜发展 五 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 一 甘肃省蔬菜发展现状 生产规模稳步扩大 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2008年人均775元 占28 92 2008年551万亩 占9 37 总产量1056万吨 产值131 84亿元 占26 4 比05年面积 产量和总产值增长19 51 21 81 和47 32 品种更加丰富 供应时间 2009年598万亩 新增47万亩总产量1162万吨 新增106万吨 河西走廊 徽 成盆地 陇南渭河流域 陇东泾河流域 中部延黄灌区 世界 中国 甘肃省蔬菜生产情况对照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 中国是世界蔬菜生产第一大国 2004年面积占到全世界收获面积的42 总产量占到全世界的49 甘肃省在全国所占份额比较低 面积仅占1 产量均占2 1991年至1997年 1998年到2001年 2002年至现在 大棚起步于80年初 种植的作物 生产时间 区位和成本优势 5020万亩比2000年78 产量1 68亿吨854万亩 日光温室试验1991年 2009年47万亩 2009年65万亩 科技推广成效显著 增产增效仍有潜力 区域布局向优势产区集中 一村一品 特色明显 全省已建成了各类蔬菜基地569个 规模以上面积达到387万亩 总产量765万吨 总产值76 85亿元 分别占全省蔬菜总面积 总产量和总产值的59 57 4 和58 全省已创建了10个国家级 37个省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 蔬菜相关产业和服务机构得到较快发展 1 市场建设趋于合理 营销网络初步形成 全省已建成规模较大 功能齐备的区域性蔬菜专业批发市场102多个 年蔬菜交易量539万吨 年交易额54 56亿元 已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组织688个 成员23 32万人 2 龙头企业辐射带动 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 全省建成脱水 制酱 榨汁等蔬菜深加工企业448家 年加工蔬菜150 4万吨 产值8 8亿元 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0多家 全省已拥有蔬菜保鲜库101处 一次贮藏能力达到39 2万吨 年周转量152 29万吨 3 社会化服务和质量检测体系基本形成 建成了以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挥公益性主渠道作用 以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科研院所等发挥辅助作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同时 全省已建成省 市和50个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 加强蔬菜质量监管和检测 保证了蔬菜质量安全 蔬菜生产在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 已成为比较效益高 产值提升快 增收幅度大的产业之一 2 已成为农业增产技术集成度最高的产业之一 3 已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产业之一 4 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撑产业之一 2 优势产区还不够集中 3 面临周边省区的挑战 二 甘肃省蔬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发展不平衡 技术有差距 10000公斤 30000公斤 4 市场 加工和质量监管有差距 三 甘肃省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条件 2 具有成熟的技术体系 1 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 首先是优越的生态气候条件 其次是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 第三是主产区农民的迫切愿望 首先是基本实现了品种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供应 商品供应时间可以根据市场来确定 其次是茬口安排更加科学 由过去的一大茬发展到多种茬口 第三是套种及立体栽培技术逐步完善 第四是先后开发出了性能更加优良的新型日光温室结构 第五是开发出了多项新技术 新工艺 新方法 3 具有发展的地域空间 首先是品种引进和栽培模式研发成功向高海拔地区延伸 其次是日光温室进入沙漠边缘和戈壁 塑料大棚全省开花 第三是日光温室和蔬菜都向高扬程灌区甚至干旱山区推进 4 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 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 第四是天水 陇南冬季气候优势的开发 蔬菜面积扩大 四 甘肃省蔬菜产业发展的途径 1 顺应天时 科学规划 培育蔬菜发展优势区域 到2012年 全省蔬菜产业发展到650万亩 总产值达到160亿元 蔬菜新增纯收入30亿元 为全省农民人均新增纯收入160元 占实现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量的10 到2015年 全国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特色的8个蔬菜重点区域 基地县蔬菜播种面积占全国的42 蔬菜产量占全国的48 出口量和出口额占全国的90 以上 蔬菜生产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超过1200元 产品安全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要求 产品商品化处理和精 深 加工率达到65 以上 重点是五大区域 河西走廊包括五市13个县 中部沿黄灌区包括定西 兰州 临夏 白银四州市10个县 南部渭河流域包括定西 天水 陇南三市12县 东南部泾河流域包括平凉 庆阳两市的14个县 南部徽成盆地包括陇南市的7个蔬菜生产县 黄土高原夏秋蔬菜区域 华南冬春蔬菜区域 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区域 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区域 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区域 蔬菜重点区域布局图 国内市场部分 蔬菜重点区域布局图 国际市场部分 1 华南冬春蔬菜区 74个县 稳定210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 6 东南沿海出口蔬菜区 114个县 2005年蔬菜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74 2015年出口量达到1050万吨 出口额增长1 2倍 7 西北内陆出口蔬菜区 31个县 2005年蔬菜出口额约占全国出口额的15 2015年出口量150万吨 出口额增长1 7倍 8 东北沿边出口蔬菜区 16个县 2005年出口30万吨 出口额1 5亿美元 2015年出口量达到100万吨 出口额增长2 6倍 设施蔬菜面积到2015年发展到150万亩 重点任务是提高技术普及率单位面积效益 特别是注意过分扩张 设计构造不规范 性能差 技术推广不到位和设施装备水平不高等问题 甘肃省设施农业生产优势区域图 2 突出特色 建立基地 奠定蔬菜生产的基础 3 稳定体系 提高能力 努力发挥公益性职能 4 瞄准新优品种 强化技术集成 提高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率 5 加大宣传 加强培训 培养高素质蔬菜生产人员 五 蔬菜标准园创建 蔬菜标准园创建就是通过集成技术 集约项目 集中力量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方式创新 逐步实现规模化种植 标准化生产 商品化处理 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 稳定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 增强产业竞争力 2 蔬菜标准园创建的内涵是什么 目的 打造一批高标准 高水平的的蔬菜生产国家队和主力军 树立标杆 引领产业发展 目标 三提高 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 提高产业竞争力 基本原则 四得 农民看得见 学得会 用得上 得实惠 主要内容 五化 规模化种植 标准化生产 商品化处理 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 六个 100 产品订单 100 标准化生产 100 测土配方施肥 100 统防统治 100 商品化处理 100 品牌销售 3 甘肃省创建蔬菜标准园情况 全国400个 露地 设施各200个甘肃省露地4个 设施蔬菜8个 民勤 临洮 武山 靖远 崆峒 西峰 凉州 肃州 甘州 永昌 榆中 甘谷 六 土地流转与蔬菜产业发展 1 基本概念 土地流转就是土地使用权流转 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 即保留承包权 转让使用权 2 发展现代农业呼唤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逐次细化 对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 结构调整 区域优化 规模生产 农业机械化 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 3 组织土地流转具备条件 农民的依赖能人积极推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让土地向大户集中 4 实施土地流转意义重大 客观要求 利用土地资源 提高种植效益 解放劳动力 防止撂荒弃耕 一是在优势区域组织规模化生产 充分开发特色资源二是按市场需要错季分期播种 实现产品周年供应三是依消费群体定品种 以种苗实现统一供应四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五是病虫害实现统防统治 提高防治效果 降低成本六是加强农资监控 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七是提高农民专业化生产水平 由繁重到快乐 5 土地流转对蔬菜产业发展的作用 七 对大家的建议 品种 标准化技术和安全 1 秸杆综合利用技术 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 日光温室 2 集约化育苗技术 中等苗龄壮苗 穴盘育苗 3 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 4 病虫害防控技术 预防 生物和物理防治 统防 目标和时间定位 绿色 有机蔬菜 错位发挥优势 与大家探讨的几个问题 1 种植茬口 露地错季分期播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