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产业练习(一).doc_第1页
专题:产业练习(一).doc_第2页
专题:产业练习(一).doc_第3页
专题:产业练习(一).doc_第4页
专题:产业练习(一).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产业一、 知识结构二、 规范答题1、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自然条件地势低洼;河网密布;高温多雨气候;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靠近销售市场,交通便利等2、美国乳畜带的区位条件自然因素:()气候:气候湿润,生长期短。()土壤:土壤贫瘠。不宜种粮,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社会经济因素:(1)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的机械化程度高;(2)消费市场:消费市场大;(3)交通运输:交通便捷确保了运输;()人口:城市和人口集中,3、美国九大农业带反映美国农业地域专门化(1)农业带名称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混合农业区、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小麦和林牧业区、水果蔬菜和灌溉农业区(2)地域专门化生产的好处a、充分发挥地区的环境和资源优势。b、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c、提高劳动生产效率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优势(1)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这主要是因为土地交替使用和羊粪归田,能充分恢复和保持麦田肥力,使经济再生产和土地自然再生产达到和谐统一。(2)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3)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灵活的生产选择。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5、国际粮食问题(1)粮食问题:不是粮食总产量不足,而是各国粮食生产的不平衡(2)解决途径:努力提高粮食产量控制人口增长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中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我国人口众多,粮食的需要量大米,人口增长快,人均粮食产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对粮食产量影响很大。6、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1)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增产潜力较大。(2)粮食商品率较高。(3)便于统筹管理的地区。7、工业集聚的优势 (1)可以集约的利用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可以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2)企业之间交流信息,加强协作,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8、上海宝钢大型钢铁企业的区位条件(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河运、海运和陆运),有利于原料(淮南、山西)、燃料(澳、巴)的进口和产品的输出。(2)接近消费市场(沪宁杭工业区)。(3)工业用水方便(临近长江)。(4)技术力量雄厚。(5)位处与市中心区盛行风向垂直东北区,工业污水不影响市区。9、日本工业集中与太平洋沿岸原因分析(1)日本国内资源短缺,国内市场狭小,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2)沿海多良港(港阔水深、潮差小)(3)可以填海造陆、解决建厂用地(4)近国内的消费中心(日本人口集中沿海平原地区)10、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高度发达的原因(1)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主义发展最早(2)矿产资源丰富。如:阿巴拉契亚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铁矿。(3)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五大湖水运便利(保证了铁矿石、煤炭与主要城市高效率的运输联系)(4)平原肥沃,临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农业基础好(5)拥有庞大市场(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场潜力大,发达的工业、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本身就是重工业产品庞大的消费市场。)11、高新技术工业的区位分析(1)科技力量(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2)交通便利(接近高速公路及航空港)。(3)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空气洁净)。*(4)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美国硅谷有大量国防定货)。12、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区、或接近燃料、原料产地,或选择地价较低区。13、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区位煤炭资源丰富 距铁矿区近 水源充沛交通便捷 市场广阔衰落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地位下降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综合整治 发展新兴工业调整布局改善交通发展科技 消除污染14、区域中心城市成为金融中心的区位条件具有强大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基础设施良好,交通发达,腹地广阔,有大量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有广泛的文化影响。15、贸易中心的形成条件商品生产水平( 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及销售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利于商品集散人口密集程度16、经济特区n 我国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 n 具备条件:优良的地理位置,便利交通条件;充足劳力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软环境条件:政府效率、环境、素质等n 建立目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就业,带动区外经济发展17、影响港口经济价值大小的因素 港口的地理位置 港口的自然条件 港口腹地的大小及其经济发展程度18、产业结构升级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产业比重升高的过程。19、产业结构优化指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调控,使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与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 体现区域特点和优势; 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专题:产业练习(一)一、选择题2011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今年粮食日的主题是“粮食价格走出危机,实现稳定”。读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公布的“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的亚洲国家表”。粮食危机类型国家粮食危机产生原因粮食总产量严重缺口伊拉克冲突和动荡大范围粮食获取困难阿富汗冲突和动荡朝鲜经济制约和A局部严重粮食不安全孟加拉国A和台风印度尼西亚泥石流、A和地震尼泊尔市场渠道不畅,冲突和A巴基斯坦动荡和A斯里兰卡冲突东帝汶内部流离失所1根据表格中相关国家的地理特征,推断字母A代表的自然原因可能是A世界油价上涨 B人口增长 C全球变暖 D洪涝2关于表格中的国家描述,正确的是A表格中有五个国家位于南亚 B表格中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C农业地域类型大多数为水田农业 D人口增长都处于低增长阶段下图为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3下列产业布局与甲、乙两类工业的区位要求分别相符的是A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船运中心;上海将建迪斯尼乐园B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宝钢建于上海C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在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D在武汉建棉纺厂;在温州建鞋、帽批发中心4目前丙类工业分布的趋势是A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C由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D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右图示意我国某些主要物产分布。5右图中图例甲、乙所代表的粮食作物分别是A小麦、水稻 B小麦、玉米C高粱、谷子 D玉米、水稻6若对该省的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进行频繁监测,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7图示南部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污染浪费严重 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A B C D2010年12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指导意见的通知,以扶持东北农业持续发展。8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干湿区属于 A半干旱、干旱区B半干旱、半湿润区 C湿润、半湿润区 D干旱、半湿润区9东北地区所具有的社会经济优势是 A土地平坦,土壤肥沃 B降水较多,水热配合好C纬度高,热量不足 D开发历史短,人均耕地多10东北地区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是 A扩大耕地面积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控制人口增长D改良土壤 读iPod产业链示意图,回答1112题。11根据图中信息,该类工业为A市场主导型 B技术主导型 C劳动力主导型 D原料主导型1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零部件因在生产上的联系而自发地集聚BiPod产品组装在中国完成得益于铁路、水运等交通的迅速发展C该工业为寻求最优区位,形成工业分散的现象D此类工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长读我国部分产品出口额相差数据示意图。1321世纪初,各类出口产品中对我国出口额贡献率最大的是A资源型产品B技术型加工产品C劳动密集型产品D资本型加工产品14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在世界上出口竞争力最强的是A资源型产品B技术型加工产品C劳动密集型产品D资本型加工产品1521世纪前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数量明显增加B农矿产品产量显著下降C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D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成效二、综合题(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5分)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1.材料一所示区域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特点是_ _;A地年降水量范围在_之间。材料二:材料一中C方框区域放大图2.材料一虚线圆内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其东部主要是_,西部主要是_。3.近年来,材料一所示的B处因地制宜种植了葡萄、枸杞,发展该特色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4.材料二所示该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该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是_。5.材料二图示沿海地区是我国的重化工基地,分析其有利的区位条件。_。(二)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12分)材料一: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 洲和 洲。2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为 ,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 。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 日 时。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3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分之一(填整数),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总体呈 趋势。4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02排放? _ _ _(三)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1985年,国务院正式同意上海充分利用对内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用于改造传统工业、开拓发展新兴工业。为此,上海工业系统选择传统工业中的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精密机械、电力设备、交通设备、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建筑材料等行业进行重点改造。材料二:21世纪80年代上海的主要工业产品:蝴蝶牌缝纫机、永久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百雀羚、海鸥牌相机、英雄牌钢笔、大白兔奶糖、回力、红灯牌收音机。材料三:将上海打造为现代服务型国际大都市。以“4个70%”为目标:即服务业占经济总量达到70%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70%以上,经济增长的70%来自服务业增长,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70%。但是,上海服务业占GDP比重则为60%(2010年);服务产业结构偏低,同时,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比重较高,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信息咨询、金融、法律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比例较低;服务业滞后于制造业发展;服务业的辐射范围较小;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土地、融资、税收等政策约束。1A点表示的是上海2010年的三大产业结构比重,读出三大产业的数据,并在右图中绘制好2010年的柱状图。2根据上海1980年到2010年的三大产业数据,说明上海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3上海和1980年同期的全国三大产业结构相比,有哪些异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_41980年时上海有哪些著名的“上海制造”?当时上海发展轻工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哪些区位条件发生改变导致原有工业部门的衰退?“上海制造” 区位优势 区位条件的变化 5“十二五”期间上海提出了“上海智造”和“上海服务”的概念,下列哪些属于“上海智造”的概念范畴? 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钢铁、成套设备、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通信设备。6从“上海制造”到“上海智造”和“上海服务”说明了上海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目前正在逐步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有哪些?区位优势是什么? 。(四)阅读兰州市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图1:兰州市2008年制造业行业类型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例a 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b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c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d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e 黑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f 饮料制造业g 医药制造业h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I 食品加工业J 普通机械制造业k 塑料制品业L 专用设备制造业m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n 石油加工及冶炼工业o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兰州市是黄河上游典型的河谷盆地型城市。该市是以石化产业为核心兴起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工业用地在全市范围内遍地开花、高速扩张。进入21世纪,兰州市提出借鉴丹麦卡伦堡建立“循环型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模式,以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图2:兰州各地带不同规模企业的数量比较肥料养猪饲料图3:卡伦堡“循环型生态工业园”模式1兰州市工业空间结构总体分布特点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影响兰州“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布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和 。3读图1和图2,从“分布区域、企业规模和对环境的影响”这三方面,分析兰州的城市型工业地带与重化工业基地的不同特点。 4评价兰州市重化工业产业集聚的合理性。 5分析兰州借鉴丹麦卡伦堡“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意义。 (五)2009年初两会期间,由重庆市正式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西三角经济圈提案,西三角是指以西部的重庆、成都、西安三大城市为中心,包含成渝经济带、关中经济带和其间的秦巴山区。西三角经济圈的构建必将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读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17分) 材料1 白酒生产的原料主要是高粱、玉米、稻米、麦类、薯类。川酒如同川菜,是四川靓丽的一张名片。川酒制作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四川目前已是我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已经提出了打造白酒金三角(图示阴影区域)发展战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