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1页
-201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2页
-201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3页
-201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4页
-201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紧扣教材注重基础-201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刘凤华2012年我省的中考语文试卷,遵循新课标理念及考纲要求,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立求推陈出新,在对新课程的理念与一线实际教学的双向呼应上彰显出智慧与用心,在对一些关键问题的配套改革措施上,又向前迈了一步,整套试题实用性与灵活性并举, 难度适中,实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紧密融合。现将中考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题总体评价1.“稳”字当头,重在“基础”。2012年试卷满分110分,平均分为67.38分(2011年为66.59分)难度值为0.61(与去年相同),最高分110分(2011年为109分),0分人数为604人(2011年为652人),优秀率21.6(2011年为22.05);及格率66.57(2011年为65.52) ;低分率18.23(2011年为17.67)。从表中呈现来看,今年的命题体现了“稳”为主的格局,题的难度适中,符合命题的预期效果。结构稳定,本套试卷依然保持去年的结构:积累课本巩固,探究阅读鉴赏,创造表达分享三大板块,一共19道题,题量和分值基本一致;题型稳定,今年这套试题也依然延续往年的各板块的填空题、选择题、分析简答、写作等题型;重在“基础”:本套试题依然基于课本,侧重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科基础的强化。积累部分都是以课本内容为主,多数试题直接取材于教材或者从教材中演化而成,从字音到字形,从病句到语序的排列,从文学作品到课文内容与表达,从古诗词再到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都是课本中学生所熟悉的名篇名段中的字词识记和理解能力,默写及翻译语句也是常见的名篇名句,诗词赏析重在考查文意的理解能力综合性学习的组织、策划能力。现代文阅读虽选自课外,但考查的知识点及能力点也是由课本而生成,注重查考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内容的理解、归纳及语段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时也注重了文体特点的考查。如记叙文中的语句的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证方法及作用等。作文的命题也和以往一样要求写想象作文,续写、看图作文二选一,文体不限,考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所给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易于表达真情实感。2. “教”“学”“用”结合,推陈出新。此次命题的设计与日常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知识的运用紧密结合,从积累板块到阅读再到写作的考查都呼应平时的教学,名段的字词积累、名篇佳句的默写、综合性学习进行活动设计、阅读的理解、运用、审美及探究能力的考查,彰显出了教与考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的特点,新课标中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运用情况以新的形式而呈现,促进新课标(2011版)中的“学建议”在实践中的落实。如第一题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捕鸟一段,体现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课上教师会将此作为重点分析,结合海南地域特点,本地学生对此段的内容也会非常感兴趣,且会在实践中效仿,考虑到此,对此段进行了字音、字形及选词填空的命题。再如第8题“古诗词阅读”第(1)小题“诗人睹物生情,把自己比作 和 慨叹身世浮沉,抒写思乡之情。”(用诗中的原词回答)看似简单的填空题,但考查点却很宽,题更“活”,既有对诗内容的理解的考查,也是对作者思想情感的考查。作文命题也是延续去年的“给材料进行想像”作文,为让学生的发挥有更广阔的空间,不再限制文体,所给材料也是学生的生活范围:续写为放学后发生的事情;看图则围绕“家”而命题,完全属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范畴,利于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关照到了所有的考生。这样,学生背范文上考场的少了,讲真话的多了;套作缩构的少了,语言流畅的文章多了;干巴无味、说大话的少了,文质兼美的文章多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在此得到了展现,真正体现了“我手写我心”。3. 注重“人文”,加强“导向”作用。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要通过优秀作品的熏陶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整套试题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命题。两篇课外阅读“隐形的翅膀”“笑对困难与挫折”文质兼美,立意积极向上,学生在阅读答题的过程中,也会汲取作品的精华,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塑造其健全的人格,使其乐观面对生活对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新课标中强调“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本套题中的综合性学习,考查的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读书生活,(1)“通过阅读,写出探究结果”(2)再设计一个专题活动,并说明理由,一是让学生了解到今年全民的阅读情况,另外一题的设计也考查了学生创造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且题开放度较大,各层次学生只要用心均可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考生各部分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积累课本巩固(一)基础不扎实,名篇不熟悉。1 字音、字形,选词填空。文段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老师会重点讲解分析的名篇,但考生对于字词掌握却非常不理想,此题考生出现失误如下:重点字词依然不能引起重视而写错字别字。如:写成“觉、或将觉上加一撇、或将见写为贝”“把禾写成木或写成比”“系”是多音字,在这里很多考生没有根据语境注意,而将其注成x j 写成zho zho za 。24 选择题(病句选项,排列顺序,文学作品表述)对于病句及句子排列顺序这两道是,考生答的较好,综合来看比去年有所提升,可见日常教学中教师对此板块的训练有所增强。但有不少考生胡乱蒙题的现象也很普遍,不作思考而随意选择,出现三个选项都是A或者C。对于第4题,丢分现象很严重,造成失分原因,一是因为对作品朝花夕拾及三国演义不熟悉,但更多原因是因为审题不够细心,未将题读完就匆忙作答。5 课文内容与表达(任选角色,说出符合人物身份的话)本题所选篇目海燕是要求背诵的名篇,但应是精讲的文章,对于文章的内容及主题,应该是考生熟知的,但从考生的答题来看,很多考生不太理解课文内容,此题失分现象最严重,总结为以下几点:身份不明:如有考生写成:“会对海燕说:以后我也像你一样有一对翅膀,在天空中飞翔” ; 海燕说:“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只要我们勇敢去面对,一定会战胜暴风雨的,所以,我们有信心。”立场不对:海鸥对海燕说:“海燕,你太勇敢了,你既然不怕暴风雨的猛烈打击,我太佩服你了。”题意不清:海燕嘲讽企鹅说:“你看你那肥胖的身躯,暴风雨马上就把你吹跑了,哈哈哈渐渐没了声音”;海燕,你太勇敢了,如果我能像你一样,该多好啊!不知所云:如果我们是一对情侣,正在仰望天空,突然看见一只海燕在天空中飞翔,我会对它说:“多谢你来为我们填添气氛”;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们去大海玩的时候看见小鸟飞起来了;海燕姐姐你好漂亮啊!(二)“实践”不到位,热点不关注。6. 综合性学习此题多数学生答的较好,能在原材料中发现问题,设计出新颖独特的活动,如:千人读书活动;读书知识问答活动;名著伴我成长演讲比赛等,都能围绕读书来设计,且设计理由也能从促进人们读书、走近文学等方面作答。但也有部分考生答题出现失误而丢分,如下:探究结果:直接抄原材料中语句;因审题不清而胡乱作答,如“人数增加,我们要控制生育,少生对国家有帮助”,“社会发展,人口越来越多”。活动名称: “好读书,好读书”“我读书,我快乐”“保护环境”,“我爱国际旅游岛”,“篮球比赛”“开展禁毒宣传”“感恩父母演讲比赛”“计划生育专题报告”“读书从娃娃抓起”。设计理由:“开展禁毒宣传,了解毒品的危害”“跑步比赛,增强学生体质”“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因为现在国家改成了国际旅游岛了,所以”。还有的考生答题中错字连篇,“朗诵-朗颂、郎送、浪诵、郎诵”“演讲言讲、寅讲” “议论义论”“名著名署”。此题中,不少考生的答案表述不清,且出现语不达意,不理解题目的要求,或不明白题目的意思,于是胡乱答题,造成其答题状况不理想。这需要引起老师的重视,平时的教学中要切实提高综合实践的课的有效性,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三)只死记硬背,不理解文意。7 古诗文默写对于古诗文默写,错别字现象严重是历年来考生的“通病”,这与平时学生习惯有关,只一味地死记硬背,只“动口”不动手。出现主要问题是错别字现象极其严重。如(1)往(网)来无白(百)丁(仃)。(2)海日生(升、深)残(右半部分只写一横)夜(月)(3)后天下之(知)乐而乐(4)无可(夸、夺)何(可)花落去(5)落红(花、江)不是无情物,化(话、画)作(做)春泥更护花。(6)人有旦夕祝福,月有阴晴(青、清)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蝉)娟。第(6)题因开放题,空间较广,很多考生将苏轼与其他诗人的诗混淆,造成丢分,或者因不了解苏轼的诗词而胡乱作答。8 古诗词阅读使至塞上使至塞上是一篇名篇,而对于(1)小题,题干中虽提示出诗人的感情倾向-“慨叹身世浮沉,抒写思乡之情”,且提示要求用诗中原词回答,但很多考生因不理解文意及主题造成此题“无从下手”于是答案也是五花八门,随便抓来两个词如“单车、属国、孤烟、落日”等进行填空,完全脱离文意。而另外一道题“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景象。也是因为不理解诗句含义而丢分。如“沙漠如烟一般升起,黄昏时,长河就变成了落日一般圆”“在茫茫沙漠中,天边挂着一轮圆月”“沙漠没有一个人在那里边走动,流的河像一个月亮”“沙漠上有雾,有大雁飞过,河上有太阳的影子”“在沙漠里一个人孤独地抽烟,直到太阳落山”“大漠像烟一样直,长河像落日一样圆”。9 文言文阅读与朱元思书相对于2011年来讲,今年考生对于此题的掌握整体来看有所提升,但从考生所做的题来分析,考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更多的方法依然是“死记硬背”缺乏对文本内容真正的理解,因此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能够正确引导。考生失误情况如下:审题不清。历届中考都会有的现象今年依然存在,考生没有读题就按自己意愿匆匆答题,将第(2)题解释词语误作为注音,白白失分,非常可惜。胡编乱造。因不理解文章内容,于是解释单个词语就无从下手,翻译句子也是五花八门,词不达意,空白卷也很多。如第(2)题解释词语错误答案极多如共:一样、同样(一共、相连、溶合、混为、合起来、共享)奔:奔马、奔驰的骏马(冲、急、快、骑、奔跑、奔驰、奔流、跑得快、快乐)穷:尽、停止(不停止、亭止、不断、不绝、不断、琼海、穷困、没有钱、穷人、没有、累、富贵)反:同返,返回(反悔、反正、反复、反对、回忆、回想、怀念)(3)题有的考生根本不理解关键词“从流”和“东西”在此语境的含义,于是答案也是漏洞百出。如译为:“从小就在外面游泳,东看西看,身无分文”“从前一个人飘走,就丢东西了。”“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随便。”“乱流乱飘,随便拿人家东西”“随便流到哪里,都可以拿东西”“水流四溅,任意向四处”“四处流浪,身不由己”译为:“”“这里有鱼和细石,没有障碍物”“水里的小鱼找小石头吃,吃了也没什么事。”“石头看鱼儿时,直视它不需要害怕。”还有考生将此题与小石潭记中的“皆若空游无所依”混为一谈,将其作为此题的翻译。第(4)题从考生的来看,考生对此文内容不理解是造成此题丢分的主要原因,也有审题不清就盲目答题造成丢分。如“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风光的热爱之情;表达对祖国美好江山的热爱。”也有考生态度不端正,胡乱答题,如“你问我啊,我问谁啊”“我对你的印象还行,评价嘛那就是老实巴交。”“作者对富春江说你做得好。” 探究阅读鉴赏(一)审题不清,文未读明,表达不准。1014题 记叙文阅读从考生的试卷来看,造成此板块丢分的原因主要是考生在未读明白文章内容、未读清题目要求的情况下就急于答题,这对于阅读来讲是很“致命”的失误。第10题要求是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如果细心读完此文,此题答案也十分明确“心灵与梦想,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隐形翅膀”,基本上是给分题,但不在少数的考生不看题目,用自己的语文表述,如“双手”“双臂”等。第11题要求说说加点词语表达效果,但却有大多考生只对加点词语进行解释,却未对其进行具体语境中的分析,造成丢分。如“不由自主”“皮笑肉不笑”“装作,表现母亲对孩子的欺骗,说明母亲的虚伪”。“体现对现实的不满”。也有考生啰啰嗦嗦一大堆话,可细看答案,要么是不具体,要么离题千里。如“孩子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孩子,母亲看到你过上好生活,我就开心了,孩子好好学习。”“她叹息是说,家里的生活不怎么好,希望我的孩子能好好学习,不要像爸妈一样,你要做一个有知识的孩子。”“表达出她叹息不只一两次,所以才会情不自禁地叹息。”还有考生根本不理解题干的意思,而将其答为“承上启下的表达效果”“总领全文的表达效果”第12题部分考生答题不知如何进行文段或句子的赏析,抓不住关键词,如“这些句子表明主人翁的童年过得很糟糕。”“反映出她当时孤独,自卑”“生动形象地用了冰冷一词,表示了很残酷”,有的考生要么语言表述不清,要么缺乏情感。如“太可怜了,都没手,要是换作我都想去跳楼了。”“她没有双臂,感到很高兴,于是她喜欢荡秋千”等等。由考生答此题的情况可见平时教学时缺乏相应题型的训练,对于文章语言的赏析、品味等落实还不到位,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很差强人意,需要引起老师们的重视。第14题考查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这种形式是平日涉及较多的,此题考生答的也较理想,但也有个别考生对于此种形式的题还不清楚,如“为上文作铺垫,承上启下,总领全文”等,可见其对于老师所教的知识并未消化,只停留于简单的死记硬背,缺乏实际的应用能力。由此板块的答题来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亟待提高,需要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此方面的训练,不仅是教,重要的是教方法,且让学生多阅读,且做题时变“说”为“写”。(二)文体知识不明,态度不端正。1518 议论文阅读针对此板块答题,有些考生要么无“专业”术语,要么表述不完整,要么答非所问。可见对于文体知识及答题方法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强调,并进行适当的训练。第15题不理解“中心论点”概念。有的以问句形式出现,如13题答成“怎样看待挫折”“怎样正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是否笑对困难与挫折?”“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有的考生在此用书名号。如挫折困难与挫折。有的考生将概括内容作为中心论点,如“本文写一个身体有缺残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战胜与挫折。”“是围绕着挫折写人生”。有的考生将小说的结构与议论文的三要素相混淆。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还有考生将中心论点写成文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如“本文的论点心中是前呼后应”。还有错字别字的,如“如合面对困难与挫折” 。第16题是选择题,有考生不看题就将“A、B、C”三个字母全填进答案;还有考生用数字代替字母,还有的将字母写反“D”;另外还有答错位置的。第17题要求是写论证方法及作用。答为:“运用了举例子的论证方法”“运用了描写论证”“运用了议论”“对比说明,写出社会的关系,让我们珍惜生命,保护生态平衡。”“以人物论证,引出下文,表现主人公的伟大精神。”“比喻论证,让我们笑对困难”“比喻论证,为上文作铺垫。”“论证方法:拟人,成上启下”“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有的考生干脆把所有知道的都罗列出来,“比喻论证、排比论证、拟人论证、启到了承上启下作用。”第18题要求理解句子含义。考生答案很不乐观。答成“把生命当成流水,生命之水才会源源不断”“生命像流水,只有不断前行,才可以流得更远。”“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才是最重要的。”“生命中的水就像读书一样,自己要好好读书,把握时间是宝贵的,一但失去了就不能换用。”“时间就像流水,对生态平衡有很大的破坏,我们要节约用水。”“生命是珍贵的,而在个生命中都 有不同的故事。”有考生胡乱作答“人一生下来就吃奶粉,只有一天天的长大,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丢了那就没有了。” 创造表达分享本套试卷考生作文得分:0分卷3221人,满分卷26人。延续去年的题型,一篇续写,所给材料为课外内容,一篇为看图作文,且今年作文未限制文体,可利于考生发挥。两篇文章所反映的都是学生时代的生活,续写内容确定时间为放学后,初步设定为两个人物,我和张华,关键词为“心领神会”“伟大计划”“快看”。考生可抓住这三个关键词展开想象,找准切入点进行合理想象,续写故事。看图作文,极易理解,一间房子,中间一个“家”字,图像简单明白,所涉及的生活内容可以是考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行文要大胆地想象,但要合理,抓住一个关键词即“家”进行创作。考生可根据自己对画面的理解进行立意,确定恰当的主题,并进行合理的想象,写成一篇文章。此题容易立意,发散点很多,想象空间较广,考生更容易驾驭。文章发散点虽多,且是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但要想得高分,并不容易。两篇文章需要通过记叙或者议论来表达主题,表达观点,因此,考生的写作功底好坏在此可得到验证。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通过文章即可彰显出来。记叙文章要做到情节完整,还需要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或事物,还可进行适当的议论、抒情,描写要形象,议论应有度,感情需真挚,且不可喧宾夺主、虚情假意;议论文章观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且不可套作宿构,抄袭范文。本次作文全省考生平均分为27.96分,多数学生都能将文章写通写顺,但得高分的作文却不多。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一)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多数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语言粗糙、缺乏文采和表现力,只些空话和大段的套话。续写的文章,考生所选材料沉旧,立意几近相同,主要呈现出救小孩,扶老人,过父亲节、母亲节,穿越为主,所写事件仅简单地叙述过程,无细节描写或刻画人物等,显得空洞无味; 第二篇文章,主要呈现两个极端温暖和破裂。所举事例也是大同小异,虽也能猜想到是考生的真实生活,但考生文章中所叙述事情也是只有简单的过程,字里行间却体味不到小作者内心的真情。“我和我的家人,一文中:放学回家后我爸爸就来接我回家,我回家也没工作干,回去了就看书或看电视剧啊,要是做饭好了就吃”(二)追求“创新”,缺乏写作技能。有部分考生想要文章创新,所以就利用自己所认为的新形式进行“加工”,结果却因缺乏写作技巧而造成丢分。小标题达到形式上的“创新”,也有“后记”,但却随意使用,仅把作文中的一句话作为题记,而随意加上的“后记”却使文章“画蛇添足”。所出现的标题“学校的翅膀想象是家路上见闻和家的一些事送老师一个难忘”有的考生文章一味追求美文,可文中的语言表述要么不完整,要么繁琐冗杂,且错字连篇。如“,家,永远都是最温馨,没有任何东西都能比一个家,家是我的巷湾,在我们学习上或者工作上,受到了一点困难,我们家都 会有一个可葛可亲的父母在等着我们加来,就会打电话给我的班佳任”。还有考生中英文结合我want 有个home。有考生利用戏剧形式写作,但却又“四不像”仅形式似,却未写出内容。有的考生随便引用诗句,却不理解诗句内容与所写文章毫无关联。(三)态度不端正,缺乏责任感。考生对待考试态度不端正,敷衍了事,为了完成任务,有的考生写文章想到哪写到哪,语不成句,词不达意,通篇文章没一句完整的话;续写作文需要展开想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