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南海问题讲稿.doc_第1页
爱国主义教育南海问题讲稿.doc_第2页
爱国主义教育南海问题讲稿.doc_第3页
爱国主义教育南海问题讲稿.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国主义教育:南海问题讲稿.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南海问题讲稿各位同人,今天占用大家的时间,我要跟各位探讨的内容是当前南海局势现状及大致形成的渊源由来,以及我们国家对于南海疆域主权的史实。我希望我所讲的内容,能使在座的各位更进一步认识到南海群岛在政治、经济及军事上对于我们国家的战略意义,从而就南海疆域树立起更强烈的主权意识跟历史使命感,谢谢大家。首先,让我们把眼光投向中国南海那片辽阔的疆域,来探讨一下南沙群岛的现状。我们所看见和感受到的是,如今的南海,用暗流汹涌,气氛诡异来形容,非常贴切,南亚各国张牙舞爪,对属于中国的南沙群岛时时虎视眈眈,觊觎不已,其中巨大的阴云,无时无刻不笼罩在中国最南端的南沙群岛。我们都知道,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也是面积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它南北长550多海里,东西宽约400海里,分布着230多个岛屿、沙洲、礁滩,最大的岛叫太平岛,面积为0.43平方公里。1969年,经勘探发现南沙群岛一带藏有极为丰富的油气储量,这个消息顿时震撼了南亚世界,使得南沙群岛一下子成为南亚部分国家垂涎的对象。我们说,匹夫何罪,怀璧其罪,在南沙群岛的问题上,这句老话再一次得到印证。就在勘探结果公开以后数年里,基于经济利益,菲律宾、越南等国就开始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南沙群岛,野心开始蠢蠢欲动,并且逐渐为所谓的“国际承认”作行动铺垫。在1970年和1971年,首先是菲律宾这个国家派兵先后占领了3个南沙岛屿,并且一再侵渔,至今已经占领岛屿总数达到9个,其中,南沙群岛的第二大岛中业岛已被菲律宾设为南沙群岛的指挥中心,岛上不仅驻有特种部队,还有受过准军事化训练的岛民。这些举止的用意,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经过近30年的苦心经营,菲律宾已在所占岛礁上修建了两个小型空军基地,其中3个岛礁建有陆军基地。菲律宾军方还打算将中业岛设置为旅游景点,这些都是无视我国领土主权的单方面行为。而另一个南亚国家马来西亚于1983年和1986年分别占领了弹丸礁、南海礁和星仔礁,目前共侵占南沙岛礁5个。文莱、印度尼西亚也各自宣布了对中国海疆的“主权”,文莱的8个油田中有两个就在中国海域内。这些国际跳梁小丑当中,首推越南的野心最大,竟然地声称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1993年,越南占领南沙岛礁24个,守军600人;到2002年,越南占据27个岛礁,守军增至2020人;如今被越强占的南沙岛屿已达29个,南海海上航道要冲南威岛被设为越南在南海油气作业的海上据点。与此同时,越南对南沙的军事守卫也不断加强。2004年、2005年越南在南沙建的南威岛机场、长沙岛机场相继完工,大批人员装备和弹药物资源源不断运抵南沙。据越南媒体报道,今年年初开始,越南又开始向南沙群岛增派海军陆战队。目前,我国南沙群岛共有约40多个岛礁被其他国家所侵占,其中32个主要岛礁有31个已在外国人控制下,尤其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印度各国又一次蠢蠢欲动。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海洋领土危机,这个局势应当被我们所清醒地认识到。 各位朋友,我们不管在何种场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的主权不容置疑,领土不容侵犯。那么,一个国家对疆域的主权的依据如何认定呢?具体到我们在讨论的话题,即我国对包括黄岩岛在内的南海诸岛拥有主权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我们说认定一个地方的领土归属,一般通过两点予以确立,首先要看谁最早发现它。从已有的历史文献看,包括黄岩岛在内的南海诸岛,是我国最先发现的,历史上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人员往返于大陆与这些岛屿之间从事海洋经济活动。只不过在古代封建社会里,天下都是皇帝天子的,没有领土的概念。唐宋时期海上贸易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中国的航海能力举世无双,漳州、泉州,、潮州、台州等商家遍布半个世界,西沙,南沙,乃至琉球群岛到处都有来自中国的商栈,这些都见诸于历史典籍。然后第二个就是看一个国家是否对领土进行了管理。我们知道清朝末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就正式派遣海军到上述地区巡视并宣示主权;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也去那里宣示过主权;解放后,中国政府也多次向世界宣示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基于以上历史史实,我们说,南海的主权是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南亚各国对南沙群岛的非法企图,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严重挑衅,必将为之付出代价。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既然南沙群岛的主权明确在我,为什么还会在国际上产生这样那样的争议呢?我们首先从地理条件来看,南海诸岛相对于我国其他领土而言的确有其特殊性,一个是距离祖国大陆比较远,一个是不少岛屿面积很小,没有人居住,特别有的岛屿在高潮位的时候会被海水淹没,管理起来就存在具体困难。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南沙群岛大部分岛屿上很难设立永久性的管理设施,人员也不可能经常性地往返于内地与岛屿之间。而目前那些和我们有争议的国家,因为它们离那些岛屿比较近,这些国家就趁我们不注意占据了其中一些岛屿,而且还经常派人去那些地方。久而久之,在他们的单方面意识里就形成了先入为主的错误想法,其实我们说,这种意识是无视历史的一种表现。此外,从历史的主观方面上来说,古时候,中国人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天下都是我的,那些边缘地区都是蛮夷,没有必要去管它,还有就是以为“天朝”本身就已经很丰富,无所不有,何必去管那些没有价值的小岛呢?今天看来,这种想法很成问题,但是我们以今天的眼光来苛求他们是不现实的。在当时,“天朝”是没有领土概念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连天下都是天子的,疆域不存在法理上的疑义。而当时的事实是南洋各国也表示臣服,按照古已有之的那一套,天子册封各国诸侯,以守四夷,那是很合乎道理的,殊不知清朝末年这个观念就太不合时宜了,天朝早已衰落不堪,早已经不再成为自己梦想种天下共主。天朝使臣也就是当时的大使馆人员将朝廷送来的册封往柜子里一塞了事,因为送到各国政府反而自取其辱。南洋各国就各自为王起来,尤其一点,有清一朝闭关锁国,禁海政策贯彻始终,片帆不许下海,这样,南沙西沙原有的商栈就得不到维持,倒闭了之后那些岛屿就成为荒岛。而同一时代,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开始重视海洋立法,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国际法对海洋的归属有了较明确的规定,这些国家为了想获得海洋上的利益,哪怕是人无法居住的岛礁,也争着去占有。在这些国家看来,拥有了这些岛礁,就同时拥有了岛礁附近的领海,就多出了有着经济利益的经济专属区。经济专属区海底可能蕴藏的自然资源,包括能源激发了这些国家千方百计去占据这些地方。这就是南海问题争议的起源所在。各位在座的朋友,下面我想从历史的角度,相对详细地重申一下我们祖国在南海疆域的主权由来。前面说过,远在唐宋年间,南沙西沙诸岛上都已经有大量大陆商人所设的商栈,毫无疑问,当地也必定有为商人所设的管理部门,明初时候,太监郑和下西洋随行队伍里根本不需要翻译,所经历的二十余国都有中国大陆去的商家,而且人数不少。当时日本的汉人约占三成,后来就成为日本人了,吕宋也就是现在的菲律宾更是视为大明的属地,万历年间大臣们建议到吕宋去开银矿,缅甸等处华人早就开了金矿,铜矿。这样的情形几乎一直延续到明末,后来郑成功率领数十万大军要取台湾,军需从哪里来?靠金门,厦门两岛之力根本供应不上,与南洋的海上贸易还是主要的收入,可见那个时候,南沙群岛一带,中国人也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居住以及有效的管理。到了清末,列强入侵,也带来了领土的相关意识,所以有了一个现在看来都意义重大的水师提督李准率军巡视南海的举动,这个动作的实质,那当然就是宣示主权。那是在1909年。当时,南中国海上列强环伺,法国、英国、日本等国虎视眈眈,都妄想侵夺我国南海诸岛。日本浪人赖茨一郎曾在东沙一岛上营造船舶、蓄水池及房舍等,后被广东水师拘押,警告后押解出境。有识之士为之忧心如焚。当时,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主义者对我国的西沙、南沙好几个主要岛屿垂涎不已,企图侵占。法国驻安南总督茹尔内向清政府发出照会,称那些岛上早在百余年前就有安南嘉隆王朝派员立下的界碑,是安南领土。这个当然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我们前面所说,早在宋代,就有我国居民在诸岛进行商业活动。明朝初年,大部分岛上还由明军水师勒石刻碑,立下疆界,这个比起安南也就是现在越南所谓的立界碑,要早上五六百年,事情都记载在清朝雍正初年的神州海域志等史书上。当时的清政府对法国人这一无赖的所谓照会,是进行了据理驳斥的,驳斥之外,还在几个月后部署了由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军进行的南海巡视。根据李准日记所记载,李准出发前就有与法国海军交战的准备,为此还备了充足的弹药。李准这个人,由于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李征庸官至钦差督办四川矿务商务大臣,是一个务实型的官员,大概是受了父辈的影响,李准在南海等疆域主权问题上的行为相当有前瞻性。1905年,李准升任广东水师提督,这个水师提督,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军队编制里如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的司令员。就在广东水师提督任内,李准先后率舰巡视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据李准日记披露:巡视南海,本不带有航测任务,但李准还是进行了尝试。他利用出航前在广州和天津购得的英制测距皮尺、海上定位器、经纬仪等设备,对我西沙、东沙、南沙三处群岛进行测量和考察,获得若干很有价值的数据。尤其具有进步意识的是,李准返回广州后,在水师提督府亲自举办了一个南海诸岛展览会,展出巡海照片、地图及南海珍贵海产等。随后,他还奏请清廷开发西沙群岛办法八条,得到清政府批准。现在有据可查的清朝水师几次巡视,分别是1907年,李准巡视西沙各岛,并在伏波岛刻石留念称:“大清光绪三十三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视至此”。巡视归来后,李准又请上级批准将西沙各岛重新命名,并得到批准。 1909年巡海视察中,李准除了重申主权,还给西沙群岛的15个岛命名。据尚存世的李准日记披露:李准这次巡海视察抵达了南沙群岛,最远还到了曾母暗沙附近。李准1909年的这次巡视南海,确立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1921年8月22日,法国内阁总理兼外长白里安在西沙群岛问题上承认:“由于中国政府自1909年已确立自己的主权(按:指上述李准巡视西沙群岛事),我们现在对这些岛屿提出要求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说,中国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当然并非始自李准1909年的这次巡视,但也可看出李准巡视南海的重要性,当时的国际社会,也已经认可了中国对南海主权所进行的主权宣示。 为纪念李准的功绩,今日西沙群岛内尚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李准滩。 另外,李准还以亲身经历和见解著有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一书,该书至今仍是中国政府用以证明其对东沙、西沙等海岛主权的重要文献。李准于1936年病逝于天津,享年65岁。我们通过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到,我们的国民对于领土和主权的意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清晰起来的,中国由于近代以来政治、外交上的黑暗、腐败与愚昧,被很多国家占去了很多领土。全体中国人民在内心里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些非法占领,收回这些被占领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梦想。收回被占领土既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也关心到中国国家尊严的恢复。基于这样一点,我们就必须一再重申明确我国在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我国政府在这个问题的态度一向是非常鲜明的,2007年底,国务院决定在海南建立管辖南海诸岛与海域的三沙市,这就是我国政府对南海疆域主权的一部策略。 建立三沙市是国家确立行政区划、巩固国家主权的重要举措。我们说,国家的每一寸土地都必须在行政上有归属。当然,在南海诸岛等地真正实施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像三沙市管辖的范围非常辽阔,地形复杂,人口包括行政人员很少,管理起来很难。这种状况也不是海南独有的。但是国家既然建立了三沙市,那么三沙市就能够克服困难,能在自己管辖的区域明确的宣示主权。同时,民间爱国人士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前不久国内的无线电爱好者到黄岩岛进行无线电操作活动,客观上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在处理国际领土争端的事例中,民间的参与事实上也很有必要,从捍卫祖国领土完整这一高度来说,我认为他们的的行动非常可贵。我国政府基于务实的考虑,从努力维持和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这个外交精神出发,在南海问题上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态度,同时我们也阐明了维护主权的严正立场。如何维护自己的主权呢?我们说,我们还是应该一如既往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包括军事实力,在争议地区保持必要的威慑力。这样,那些有着非法领土企图的国家就不敢轻举妄动。前不久菲律宾立了所谓的法,悍然表明要占有黄岩岛和其他岛礁,这就严重地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对菲律宾而言,我们除了要表明自己坚决反对的严正立场之外,还要努力促使它改变立场,回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上来。这不是妥协,而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些国家因为各自利益的缘故发生冲突,会把问题交由国际仲裁。发生这种情况的前提是矛盾双方都认为有这个必要,而且双方都保证将来愿意接受仲裁的结果。但是领土争议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靠国际仲裁很难解决。所以,解决的最好方法还是双方坐下来,面对面地谈判、协商,以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这样才是解决争议的正确途径。我们知道,在南海油气资源被探知之前,行使对这些岛屿的主权,成本巨大,但没有实际收益;而当前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既要裁军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又要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结果,中国海军担负的实际上是海岸防卫职责。在这种情况下,对别国惹起争端的海洋权益实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是符合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长远利益的。在南海,中国的主权不仅应该存在,而且应该被周边国家所感知认同。我国有关部门应该根据相关国际法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我国的海洋法,在制度层面上保障我国海洋安全。另一方面,国内专业人士应加强对国际上海洋划界争端案例的研究。虽然我国不愿意与邻国海洋权益争端国际化,但是借鉴国际上一些典型案例,可以为我们解决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