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第一课时).doc_第1页
认识小数(第一课时).doc_第2页
认识小数(第一课时).doc_第3页
认识小数(第一课时).doc_第4页
认识小数(第一课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案2009年9 月课 题认识小数(第一课时)课 型新授主备教师:蒋菊香修改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28,29.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2、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3、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和 学 的 过 程内 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导入二、新授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1角=( )元 1分米=( )米2角=( )元 1厘米=( )米1分=( )元 1毫米=( )米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橡皮的单价0.3元是3角;信封的单价0.05元是5分,练习簿的单价0.48元是4角8分或48分。2、教学小数的读法: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0.05 读作:零点零五 0.48读作零点四八方法是什么?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元呢?提问:为什么:思路: 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0.05元是5分,是5个,也就是1元的。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0.48元是1元的。填空指名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要完整。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小组讨论交流汇报:0.3元是1元的十分之三。0.05元是1元的百分之五。观察板书: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看到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4、“试一试” A、理解:1厘米是米,米可以写成0.01米。 指名理解1厘米为什么是米。重复回答,弄清为止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0.48元是48分,是48个,也就是1元的。(1米=100厘米,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厘米也就是1米的,就是米。)三、延伸B、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4厘米与9厘米。C、观察板书: 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这三个小数呢? 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 1、出示例2:把什么看作“1”? 看着图形将和写成小数。提问:0.1表示什么?0.01又表示什么?2、试一试:在下面每个正方形中涂上颜色,分别表示、和,并把它们写成小数,填在括号里。3、思考: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结论: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4、想一想:百分之几的分数两位小数千分之几小组交流四、练习五、总结六、课堂作业写成小数是多少?呢?你能写一写、读一读吗?练习五的15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练习完成练习回顾所学,体会自己的收获板书反思教 案课 题认识小数(第二课时)课 型新授主备教师:蒋菊香修改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30,31.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2、使学生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记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知识过程的能力。4、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教学重点数位顺序表、记数单位及之间关系。教学难点记数单位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0、0、1、2和小数点教 和 学 的 过 程内 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导入二、新授提问:小数分为哪几部分?整数部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记数单位是什么?出示例3:你能举例说说1和0.1的关系吗?1、引导学生把1和0.1都看成相同单位的数量。 如:1米和0.1米,0.1米是1分米,1米=10分米,也就是1米是10个0.1米,或者说10个0.1米是1米。1元和0.1元、1分米和0.1分米等。可不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探索1和0.1的关系?2、你能用类似的方法探索0.1和0.01有什么关系?0.01和0.001呢?3、小结: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10。整数部分的1和小数部分的0.1之间的进率也是10,同整数一样,小数的记数单位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数位。4、教学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记数单位,整理出数位顺序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记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记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5、提问:(1)小数部分有一个数位,叫几位小数? 学生自主画图探索结论:1里面有10个0.1学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交流结果。三、练习(2)小数部分有4个数位,叫几位小数? 小结: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叫做几位小数。提问:(1)0.7表示什么? (2)0.26表示什么?(3)0.008表示什么?反复口答练习,增强识记。结论:一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一位,这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十分之一,十分位的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两位,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位的记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6、把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填完后,交流。提问:(1)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各位起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分呢?(2)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右边第一位呢?(3)百位和百分位分别是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4)1个千是几个百?10个10是几个百?(5)0.1是几个0.01?10个0.001是几个0.01?(6)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 1、练习五第6题。2、练习五第7题。指名回答问题指名回答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并阐明自己的观点。独立完成,订正时注意十二秒九一,联系上下文应该写作12.91秒,不要忘记写单位名称。四、总结五、课堂作业3、练习五第9题。4、练习五第10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时,板演的同学阐明观点。学生拿出准备的卡片,老师读要求,同学们在课桌上拼摆。让摆的又快又对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小窍门。回顾所学知识,体会自己的收获板书认识小数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记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记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反思教 案课 题认识小数(第三课时)课 型新授主备教师:蒋菊香修改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32.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2、使学生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记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数位顺序表、记数单位及之间关系。教学难点记数单位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0、0、1、2和小数点教 和 学 的 过 程内 容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二、复习复习数位顺序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记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记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1、填空(2)三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0.36写成分数是( )。(3)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4)小数点右边第( )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 )。(5)0.9里有( )个0.1;0.49里有( )个0.01。(6)0.276是由( )个0.1、( )个0.01和( )个0.001组成的。(7)五个一,四个十分之一,六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9)一个小数,个位上的数字是6,百分位上的数字是3,万分位上的数字是8,其它数位是0,这个小数写作( )。(10)一个小数,小数点右边(10)一个小数,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5,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7,其它数位都是0,这个小数写作( )。 让学生逐条分析,起到强化概念作用指名回答问题进率换算与读写三、分数小数的联系2、以元作单位,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2角=( )元(2)8分=( )元(3)2元5角=( )元(4)10元零2分=( )元(5)5元5角5分=( )元3、读出下面小数0.1;0.005;0.901;1.321;200.0324、写出下面小数零点三三;三点零五;八点零九;十五点三二;七百零八点八零四5、用线段把相等的小数和分数连起来。6、按要求写出下列各小数(1)比1大比2小的一位小数有( )。(2)写出一个比4大的小数是( )。写出一个与4相等的小数是( )指名回答问题指名回答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并阐明自己的观点。指名回答问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时,板演的同学阐明观点。四、总结五、课堂作业3、练习五第9题。4、练习五第10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回顾所学知识,体会自己的收获板书认识小数复习教学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记数单位,数位顺序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记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记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反思教 案课 题认识小数(第四课时)课 型新授主备教师:蒋菊香修改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34,35.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发现小数的性质教学难点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和 学 的 过 程内 容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二、新授:1、准备题(1)1元 =( )角=( )分(2)在下面( )里填适当的小数。 3角 =( )元 30分=( )元 100毫米=( )米(3)0.4里面有( )个0.1 0.40里面有( )个0.012、引入:今天继续研究小数。1、课件出示例4:为什么?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B、画图理解。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 回顾复习旧知读题分组准备,讨论说出结果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三、延伸四、练习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1、课件出示例5: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0.4=( ) 3.16=( ) 10=( )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3、练一练第2题。 学生自主比较,得到结果,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练习六的15题。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填空学生自主填空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汇报自己的结果学生自主填空。五、总结六、课堂作业第37页3、4学生自主改写回顾所学,体会进步板书设计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 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 数化简。反思教 案课 题认识小数(第五课时)课 型新授主备教师:蒋菊香修改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36,37.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和 学 的 过 程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二、新授1演示动画“小数大小的比较”提问:三角尺和练习簿,那个贵一些?你是怎么想的?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板书课题)2大胆猜测: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3比较下面整数的大小: 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1提问: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下面两组小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 9.7元 和5.9元 (2)6.79 米和6.85米2提问:这两组小数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比较时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3比较下面各小数的大小,你又有什么发现? (例6) 0.6元和0.48元 回顾知识独立完成三、延伸四、练习五、总结4归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5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1、完成“试一试”的练习,在小组里说说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2两个同学一组,一人任意说出两个小数,另一人比较小数的大小要求小数的位数不超过四位。1、完成“练一练”的题目。2、比较下面小数的大小7982 0510509 1374 13 57 58 06 060 1231322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3、判断:(1)68096799( ) (2)5151002( )(3)387480010(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显示生活中的实例比较大小比较大小学生汇报(1)9.7元是9元7角,而5.9元是5元9角, 9元7角大于5元9角,所以9.7元 5.9元;(2)6.79 米是6米7分米9厘米,而6.85米是6米8分米5厘米,因为6米7分米9厘米6米8分米5厘米,所以6.79米6.85米学生汇报(1)0.6元是6角,0.48元是4角8分,所以0.60.48。(2)0.6是60个0.01,0.48时48个0.01,所以0.60.48。总结方法回顾自己的猜测,对比总结后的方法完成练习六、课堂作业尝试比较完成练习比较大小排列顺序判断正误指出错在何处如何改正板书设计比较小数的大小0.60.48 7.968.32 0.130.19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反思教 案课 题认识小数(第六课时)课 型新授主备教师:蒋菊香修改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39例8及练一练教学目标1、掌握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改写。2、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真切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改写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和 学 的 过 程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二、新授1、口答:3840000=()万34900000000=()亿说说是怎样把这些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我们常常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来表示一些大数目。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来表示一些大数目。学习例8(1)读题后出示要求(1):把384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后先说一说,也可以把遇到的困难说一说。如有困难,师可启发:(1)读读这个数。想想:384400接近多少万?如果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得到的结果是整数还是小数?(2)如果学生认为是38万,可追问:这个结果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从而明确:按要求改写的结果应该是一个小数。(3)再问: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应该是多少?(4)得出结论后,强调:小数后面应添写“万”字。比较改写前后的两个数:思考讨论:(1)改写后得到的小数的小数点是在原来整数哪一位的右边?(2)今后在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时,还可以怎样做?学习例7(2)出示要求:把149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多少?(1)让学生独立尝试,说说怎样想的。(2)归纳方法:问: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4、“试一试”出示题目, 明确:改写后的数比“1”小时,整数部分写“0”。5、P40/练一练1和2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校对,说说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强调: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6、归纳把一个数改写成用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问: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回顾知识独立完成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总结方法回顾自己的猜测,对比总结后的方法*学生明确:(1)改写时可以直接在原数的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同时要在改写的小数后面添上“万”或“亿”字。(2)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三、巩固反思:四、总结:五、课堂作业练习七/13(1)学生根据每道题的具体要求分别进行改写练习。(2)引导学生将改写前后的数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体会,进一步感受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更加简洁,增强数感。四、看书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完成练习判断正误指出错在何处如何改正板书设计小数改写(1)改写时可以直接在原数的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同时要在改写的小数后面添上“万”或“亿”字。(2)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反思教 案课 题认识小数(第七课时)课 型新授主备教师:蒋菊香修改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本P4041例9,练习七的48题教学目标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数量。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教学重点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数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和 学 的 过 程内 容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导入二、新授1、用“四舍五入法”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7936(精确到百位)16493(精确到个位)学生回答后说说是怎样想的。2、导入:我们已经回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板题)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9。出示例9: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1)精确到十分位是多少亿千米?(2)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1)讨论第一个问题依次说说:精确到十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要看小数的哪一位?怎样确定近似数?明确:精确到十分位就是要保留一位小数,只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9”大于5,所以向十分位进1。得到的1.5是近似数,所以要用连接。(2)讨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后说说是怎么想的,再次强调得数用“”连接。(3)思考讨论:比较近似数1.5和1.50,哪一个更精确一些?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中取近似数的过程说说体会。明确:1.5是精确到十分位的结果,而1.50是精确到百分位的结果。所以1.50要比1.5更精确一些,正因为如此,所以近似数1.50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2、“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3、归纳方法: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些什么?*明确:(1)先要弄清楚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要求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强调:要正确使用“”。回顾知识独立完成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总结方法回顾自己的猜测,对比总结后的方法三、巩固反思:四、看书质疑五、总结:六、作业:1、练一练/1,独立完成。强调:把2.962精确到十分位时,不能丢掉结果末尾的“0”。2、练一练/2,出示(1)指导学生审题。明确题目的两个要求。先改写再求近似数。(2)学生在书上完成。指名板演。(3)集体交流,分别说说改写的方法和求似数的方法。想想:为什么前面用“=”,后面用“”。(4)把改写后的小数和求出的近似数分别放入原来的语言环境中读一读,比一比,再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用“万”作单位的小数及其近似数的应用价值。3、练习七/4。出示,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4、练习七/6(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左边一组后交流,说说怎样比的,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2)独立完成右边一组。集体交流。5、练习七/7。6、练习七/8看书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对大家说些什么?练习七/5、7、8 完成练习判断正误指出错在何处如何改正集体交流,注意把9.9674分别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结果,根据情况适当加以指导。(1)提醒学生看清要求,独立完成前两项。指名板演。集体交流,注意格式和单位。(2)提醒学生看清要求。指导完成总产量的改写,并保留一位小数。注意格式。板书设计小数改写(1) 先要弄清楚保留几位小数;(2) 根据要求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要正确使用“”。反思课 题认识小数(第八课时)课 型练习主备教师:蒋菊香修改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4445,第15题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并理清本单元数学知识的脉络。2: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培养学习的自信心,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教学准备小黑板教 和 学 的 过 程内 容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回顾与整理二、练习与应用三、延伸1、想想这一单元,你学习哪些数学知识?你是怎么获得这些知识的?先在小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2、小黑板出示下列问题:(1)举例说说小数和分数的联系。(2)小数的性质是什么?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3)小数和整数有什么相同点?先小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要明确:小数是特殊的分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别可以写成一位、两位、三位的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小数与整数的相同点,要明确:小数和整数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0;写小数和写整数一样,都要从高位写起。)1、第1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直接做在书上。集体交流,说说:(1)右边达到小数与左边的小数有什么不同?(2)写出的三个小数为什么有一位小数,又有两位小数?2、第2题(1)指导学生观察直线上的每一大格都被平均分成几份,每一大格表示0.1,每小格表示怎样的小数?(2)想想填的数在直线上标出的哪两个小数之间。(3)学生填写后交流。(4)让学生按顺序读一读。3、第3题重点指导台秤和体温计的填写(1)指导学生看懂台秤盘面上显示的重量。问:根据台秤盘面上的指针的位置,你能估计一下鸡蛋的重量在什么范围吗?台秤盘面上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重量?这些鸡蛋有多重?(2)指导学生看懂体温计。先读一读体温计上标出的刻度,再看每一摄氏度之间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一小格英表示多少摄氏度?图中测出的体温应是多少?(3)学生独立填写其余的图。交流。奶糖价格是12.50元鸡蛋重0.7千克体温是36.5摄氏度钢笔的长是0.135米4、第4题(1)在小小组中读一读题中的数,并说说是几位小数,每个数中的“5”各表示多少。(2)全班交流,体会相同的数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数值是不同的。5、第5题直接填在书上,集体订正。回顾复习旧知读题分组准备,讨论说出结果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填空学生自主填空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汇报自己的结果四、练习五、总结六、课堂作业看书质疑学生自主填空。回顾所学,体会进步学生自主改写板书设计小数的性质 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 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2: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小数与整数的相同点,要明确:3:小数和整数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0;4:写小数和写整数一样,都要从高位写起。)反思课 题认识小数(第九课时)课 型新授主备教师:蒋菊香修改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本P4546,第613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更好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2、 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恰当的评价,培养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学准备小黑板教 和 学 的 过 程内 容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一、练习与应用:(练习七/68)二、探索与实践复习导入 :*明确:比较小数的大小,一般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上的数1、第6题出示题目。学生独立比较,填在书上。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比的。*明确:比较小数的大小,一般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上的数2、第7题出示: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0.60.5060.0560.0650.56读读各数,说说怎样比较。引导学生先比较每个小数十分位上的数,根据比较的结果把这些小数按大小分成三组,再分别比较其中的两个数,最后确定这五个小数的大小顺序。(2)让学生按此方法尝试排列。(3)交流排列情况。0.0560.0650.5060.560.63、第8题(1)让学生看清要求后尝试完成。指名板演。(2)交流,注意格式及符号、单位。(3)把改写成的用“亿”作单位的小数与近似数作比较,体会这两种形式的数在表示的数目时的不同特点及作用。1、第9、10两题,在课前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际的调查和测量。身高和跳远成绩的测量可以与体育课结合。也可以让学生调查其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如肉、禽、蛋、蔬菜、水果的价格等。要求学生认真记录测量得到的数据。课上进行交流,说说活动中的体会。2、第11、12、13三题,可以布置学生课前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或上网搜索,课上进行交流。*相关数据:*地球赤道的长度是40075.696千米。*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汉族人口有11594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有10643万人。三、思考题:出示:(1)大于0.1而小于0.2的两位小数有多少个?(2)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多少个?先看第1个问题。让学生说说大于0.1而小于0.2的两位小数有哪些。问:你能有条理地列出来吗?板: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再看看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有什么不同?*讨论:你还能找出大于0.11而小于0.12的小数吗?有没有大于0.111而小于0.112的小数?想想,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多少个?【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数轴有条理地写出大于0.1而小于0.2的两位小数,再启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到0.1和0.2之间还可以有很多的三位小数、四位小数等,从而体会到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无数个。】回顾知识独立完成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总结方法回顾自己的猜测,对比总结后的方法完成练习判断正误指出错在何处如何改正提醒学生看清要求,独立完成前两项。指名板演。集体交流,注意格式和单位。提醒学生看清要求。指导完成总产量的改写,并保留一位小数。注意格式三、看书质疑四、总结:五、作业:要注意以下两点:1、适当解释每项评价指标的含义,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2、要关注理解这部分学习内容仍然有困难的学生,启发他们尽可能说出自己的困惑,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板书设计小数比较小数的大小,一般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反思课 题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课 型新授主备教师:蒋菊香修改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本P4748,例1,试一试教学目标1、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2、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和 学 的 过 程内 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导入二、新授三、练习1、创设情境:超市购物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铅笔盒、美工刀、;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先列出算式。1、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把竖式写下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你们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还是刚才的几位同学上去板演。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2、小结加法的计算法则。3、同桌的两人比较一下,谁用的钱多些?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先列式并列出竖式你会计算吗?要注意些什么?试着计算出来,并投影一些同学的计算。逐个点评,表扬做得较好的同学。4、小结减法的计算法则。5、归纳小结比较整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比整数加减法更需注意的地方:都要数位对齐,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还要点上并对齐小数点。1、你们同桌两人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一下计算结果。2、你买的两样东西价钱一样吗?哪种多些,多多少?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3、谁最会花钱,花了多少?谁用得最根据自己的喜好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根据同桌实际情况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完成下列练习四、总结五、课堂作业少?他们俩相差多少元?4、每个同学如果都有10元钱,售货员还应找回你多少元?5、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先说计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几位学生上去板演,集体订正。6、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学生练习,集体订正。7、做48页试一试题目让学生观察与例1中的计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启发学生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先独立完成这里的计算,再学习小组内交流。8、完成48页”试一试”的第2题四个小组各做一题,比一比哪一小组的正确率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学得怎么样?第2,3题板书小数加减法列竖式:都要数位对齐,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还要点上并对齐小数点。反思课 题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二课时)课 型新授主备教师:蒋菊香修改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本P4849,例2,试一试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教 和 学 的 过 程内 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导入二:新授三、基本练习四、提高练习复习上节课所学习内容47页的例1和48页的试一试让学生观察与例2中的计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启发学生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先独立完成这里的计算,再学习小组内交流。1、口算下列各题: 0.7+0.3 0.650.25 6+0.341.60.4 4.5+0.5 0.820.42 0.830.5 9.26 22.83.4-3.1 17.6+3.9 3.6+2.40.45+2.85 0.73-0.23 14-3.92、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3题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说说能想到些什么,可以求哪些问题,再让学生根据问题合理选择信息并列式计算。3、用竖式计算7.53.18 0.510.37 40.825.264.75 133.9 8.047.4每个同学选做两题,比速度更要比一比正确率,做得全对的同学予以鼓励。4、练习八的第3题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练习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