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康熙时期蒙古治策探略摘要 清朝对蒙古一直以来推行怀柔和武力相结合的政策,清圣祖康熙继位后,继承了努尔哈赤、皇太极确立的对蒙古政策体系,在蒙古地区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将以漠南蒙古为主的蒙古各部置于清朝的控驱之下,成为清朝北部边疆重要的防御力量。关键词 康熙;蒙古;政策;联姻abstract : the qing dynasty to Mongolia has been pushing huairou and material combination of policy, the holy ZuKangXi ascended, inherited nuerhachi, huang taiji due to the Mongolian policy system, Mongolian region in a series of effective policies and measures, will be the south Mongolian desert mainly in Mongolia of qing dynasty under control flooding, became the northern frontier important defense.key words : kangxi; Mongolia; Policy; marriage前言清朝时期,统治者对各少数民族实行怀柔和羁縻政策,以加强对各民族的统治,其中对北方的蒙古最为突出。清廷早在入关前后就与蒙古建立了密切关系。清朝统治者对于“风气刚劲,习于战斗,恒不肯服属人”的蒙古部落,采用威德并举的方针,化“为患”为“为用”。把蒙古部落当成清朝北部边陲的“屏藩”。他们认为这种“屏藩”要世世代代继续下去,使它防备朔方,这种作用要比长城更加坚固。康熙时期,清廷与北部蒙古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康熙帝在北部边疆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在蒙古地区采取了推行盟旗制度,树立黄教中心,发展农牧业生产,实行满蒙通婚,建设驿站,木兰秋狝,兴建避暑山庄等一系列有效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逐步把蒙古各部建成了戍守中国边疆的坚固长城。关于康熙时期对蒙古的治理和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有计佳辰的清朝康熙年间对蒙古的政策 计佳辰:清朝康熙年间对蒙古的政策,华章2011年第19期。、陈安丽的康熙对蒙古的政策和措施 陈安丽:康熙对蒙古的政策和措施,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89年第02期。和论康熙对蒙古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用 陈安丽:论康熙对蒙古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用,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以及柳岳武的清代中前期清廷的蒙古政策 柳岳武:清代中前期清廷的蒙古政策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02期。,这几篇文章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了康熙时期对蒙古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及在蒙古地区施行这些措施的背景及其意义,对康熙时期的蒙古政策有一定程度的透析。本文在此些研究的基础上对蒙古政策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简析康熙皇帝对蒙古地区的一些基本政策。一、 满蒙联姻(一)满蒙联姻的兴起和亲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 申之以盟誓, 固国之艰急是为”的现象出现。清王朝与蒙古王公保持了将近三个世纪的和亲联姻,保持了双方世代姻亲的关系。作为有清一代奉行不变的基本国策,满蒙联姻已成为清代民族统治政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清王朝之所以对蒙古实行和亲政策,是和当时的政治形势以及民族势力发展紧密相关的。也正是这种姻亲的关系,对中国北方这两大尚武勇悍民族的长期好和奠定了基础,以及对清廷统辖与治理边疆蒙古地区乃至利用蒙古族的军事力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代的满蒙联姻起源于后金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可上溯到建元天命以前的明万历四十年(1612)。据载, 是年春正月, 努尔哈赤“ 闻蒙古国科尔沁贝勒明安之女甚贤, 遣使往聘, 明安许焉。送女至。” 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 北京:中华书局,1986.从此便开始了清代早期的满蒙联姻活动。(二)满蒙联姻的发展康熙时期为经营北部边疆进一步推行了这一政策。他先后将两位科尔沁蒙古贵族之女纳为嫔妃,同时又将自己的四位公主、一位侄女陆续嫁到漠南蒙古草原。此外,面对当时喀尔喀蒙古各部内附的新局面,康熙皇帝又将联姻范围扩大到厄鲁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地区。从而与当地的蒙古各部贵族都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姻亲关系,使蒙古各部进一步成为清政府“结以亲谊,托为心腹”的依靠力量。康熙三十六年(1697),为笼络土谢图汗部,将皇六女和硕恪靖公主下嫁给土谢图汗部扎萨克多罗郡王敦多布多尔济,并授其为和硕额驸,后又晋升为和硕亲王。此后又将孙女和硕和惠公主下嫁给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之弟巴图尔珲台吉之孙多尔济色布腾。通过这一系列的联姻,清政府牢牢地掌握住了土谢图汗部。对赛因诺颜部和与准噶尔相邻的扎萨克图汗部,康熙皇帝也采取同一措施,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将皇十女和硕纯悫公主嫁给赛因诺颜部的策凌,恭格喇布坦也娶了郡主为妻,并同时被授予和硕额驸。康熙四十年(1701),先将原扎萨克图汗的弟弟策旺扎布为封和硕亲王,康熙皇帝出巡喀尔喀蒙古东部时,又命策旺扎布袭封汗号,赐以牧地,并将县主嫁给他,晋升为和硕额驸。(三)满蒙联姻的推广和作用对在漠西蒙古地区,早在康熙六年(1667),就与厄鲁特蒙古之一部和硕特部进行了联姻,下诏封顾实汗色棱哈坦巴图尔之孙伊思津汗为多罗贝勒,将一县主嫁给他为妻,将其封为多罗额驸。康熙四十三年(1704),为了限制策旺阿拉布坦势力的发展,康熙皇帝将郡主下嫁给阿拉善蒙古札萨克和罗理第三子阿宝,并授其和硕额驸,在北京赐与宅第,命为御前行走。此后,为了削弱日渐强大起来的策旺阿拉布坦的影响和安抚已经归附的噶尔丹部众,康熙皇帝又将宗室之女嫁给准噶尔部贵族,并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将阿达哈番觉罗长泰之女授为乡君,嫁与噶尔丹之子色腾巴尔珠尔,并封色腾巴尔珠尔为镇国公婿。噶尔丹侄孙丹津阿拉布坦在率部投降清朝后,康熙皇帝封其为多罗郡王,并将皇室之女嫁给他的儿子策凌旺布及色布腾札布,并封他们为和硕额附。康熙皇帝在漠北、漠西推行联姻政策,进一步团结了蒙古各部贵族,对稳定北疆和西北边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形成清朝大一统局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在经济方面,清朝规定,公主和贵族女子嫁往蒙古时,有一定数量的陪伴人员,“凡公主下嫁,必具媵送” 大清会典(卷九十三) 湖北:湖北崇文书局,1872.,这些陪送人员在蒙古草原安家落户,将内地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带到了当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为蒙古地区由游牧业向农业的转变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二、 继续推行盟旗制度在蒙古各部推行盟旗制度,是康熙皇帝吸取以前的经验,加强对蒙古各部的管理,稳定北部边疆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一)盟旗制度的起源盟旗制度起源于皇太极时期。皇太极为了完成对明朝的包围之势,对蒙古采取伐扶并举的措施,统一了漠南蒙古各部,将东到吉林,西到贺兰山,南临长城,北到翰海的漠南蒙古各部纳入清朝政府的控制之下。为加强对蒙古的管理,皇太极便将满洲八旗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组织形式,推行到漠南蒙古各部,分旗设盟,并在中央设置理藩院监督管理,这就是盟旗制度。盟旗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封爵、编佐、置旗、设盟、置官等几个方面,基本上是在蒙古原有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其性质已有了变化。旗本来是蒙古的一种军事组织形式,后成为了的蒙古封建主政权组织形式。到清王朝时期将这种形式,一方面将其作为清朝赏赐给蒙古贵族的封建领地,另一方面,又是清政府在蒙古地区设置的相当于县级的行政区域单位,直接为清朝的统治服务。清朝对蒙古地区各部进行编旗,将小部落合做一旗,大部落则分为数旗。各旗之间互不干涉,每旗设札萨克即旗长 一人,札萨克既是世袭的封建领主,又是清朝政府的官吏,代表清朝政府管辖一旗的事务。札萨克为世袭制,其下官员设协理台吉、章京、参领、佐领、骁骑校等官职,分工管理旗内的军事、司法、行政、土地等。旗下基层组织为佐,佐的头领称佐领,主要负责差役调遣工作。(二)盟旗制度的发展皇太极执政期间,已在漠南蒙古编置十九旗。每旗从本旗王公贵族中挑选一人,由皇帝直接任命为札萨克。札萨克在汉语中叫旗长。札萨克既是清朝政府的官吏,又是世袭的封建领主,是清朝政府管辖一旗事务的代表。为加强对各旗的管理,皇太极还在漠南蒙古实行会盟制度,在旗之上设置正副盟长各一人。但盟不是旗之上的行政机构,盟长不能直接管辖、干预各旗内政,却能代表理藩院对盟内各旗实行监督。盟长定期召集各旗旗长到盟所聚集,检查各旗工作及执行清朝政府法令等情况。入关之后,清朝政府继续在漠南蒙古推行盟旗制度。顺治年间,又增编了二十四旗。至此,漠南蒙古已有六盟四十三旗。康熙皇帝继位后,不仅在漠南蒙古地区又增编了五旗,而且还把这一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广到了喀尔喀蒙古地区。早在皇太极时期,喀尔喀蒙古就已臣服清朝政府。清朝初期,喀尔喀蒙古形成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和札萨克图汗部三大部。顺治十二年,清朝政府按照满洲八旗制度设置喀尔喀左右翼札萨克。车臣汗、土谢图汗及赛因诺颜部属左翼,札萨克图汗属右翼。康熙元年(1662),右翼札萨克图汗内部发生战乱,札萨克图汗旺舒克与其所属罗布藏台吉自相仇杀,旺舒克战败身亡,其兄绰墨尔根自立为汗。因未请示清朝政府,引起部众不服,大多投向土谢图汗,从此埋下了左右两翼不和的种子。康熙九年(1670),康熙皇帝下诏废除绰墨尔根的非法汗位,由其弟成衮袭封汗号。成衮袭封汗位后,向土谢图汗索要本部属民,土谢图汗拒不归还,从而引发了喀尔喀蒙古左右两翼两汗的人口纠纷。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皇帝派遣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和达赖喇嘛五世代表噶尔丹西勒图共赴喀尔喀蒙古,在库伦以会盟的方式解决两翼人口纠纷问题。在清朝政府官员的从中斡旋下,两翼汗达成了和解协议,将离散人口各归本札萨克。这次会盟之后,喀尔喀蒙古出现了和平的局面,康熙皇帝为更加有效地管理喀尔喀诸部,将原来八旗改为十四旗。康熙二十七年(1688),将在漠南蒙古地区实行已久的盟旗制度,进一步推广到喀尔喀蒙古。二十八年(1689),康熙皇帝命漠南蒙古科尔沁土谢图亲王沙津,喀尔喀达尔汉亲王诺内,台吉多尔济思札布等,率从漠南蒙古各旗所选派的官员共赴漠北,分三路增设札萨克,收集离散之众,编为旗队,教以法度。在原库伦会盟的基础上,又增置八旗。康熙三十年(1691),康熙皇帝在原二十二旗的基础上,又增编十二旗。至此,喀尔喀蒙古已达三十四旗。同时,康熙皇帝还命令废除济农、诺颜等称号,除车臣汗、土谢图汗仍留汗号外,其他一律改封为清朝政府爵位。在康熙四十年(1701)又在喀尔喀增置二十旗,任命有功之人做旗长。至康熙末年,喀尔喀蒙古已达六十九旗。(三)盟旗制度的完善与巩固为确保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康熙皇帝在推行盟旗制度的同时,还将之进一步完善。除由中央政府任命旗长,定期举行会盟外,还进一步明确各旗旗长的职责。规定旗长虽为世袭,也可以视情况更换,在同族中选择忠于政府,军功大,能力高,体质强健者为旗长。旗长之下设立协理台吉、管旗章京、梅愣章京、参领、佐领、骁骑校、领催、什长等八级官员,负责管理旗内各种事务。为加强对各旗贵族的管理,康熙皇帝特别在札萨克之下,另设正副族长各一人,以纠察违法、酗酒、行凶等事。正副族长之下,每百户台吉设大台吉一人,台吉昆都一人,台吉拨什库二人,笔帖式一人。他们的职责就是管理贵族,防止他们利用职权违法乱纪。这样一来,一套完整的行政运行系统在蒙古各部就建了起来 ,蒙古社会从此步入了有序发展的轨道。在蒙古地区增旗设盟的同时,康熙皇帝还进一步完善了各札萨克的职责。其一就是定期核定人口。核定人口是清朝政府在蒙古地区按人口比例编定佐领,抽调兵员作战,应差的基础。康熙皇帝特于康熙十三年(1674)规定,蒙古各札萨克每三年核定一次人口。如有隐匿不报高达十丁者,就要将各级官员及管理者依次罚俸三月、牲畜若干,领催及什长鞭挞八十。康熙末年,当喀尔喀蒙古全部编旗后,规定其也要三年核定一次人口,届期由理藩院召集各部盟长,下达皇帝旨意。其二是从征。康熙皇帝加强了中央政府征调蒙古铁骑从征的权利。一有战事,各旗旗长必须督率全旗贵族踊跃参加,不得逃避,否则,亲王、贝勒、贝子、公、台吉依次受罚。如果有不将全旗人马带往参战者,就以军法论处。三是严守旗界,不得越界放牧。如确实需要到其他旗游牧的,必须要提前呈报理藩院,由理藩院官员前去勘察核实后,才能实行。随着噶尔丹叛乱的平定,康熙皇帝对漠西厄鲁特蒙古的管辖也有所加强。他仿照漠南、漠北蒙古的制度,在原地分旗编队,加强管理。对于在反噶尔丹战争中强大起来的策旺阿拉布坦,则仍允许他与清朝政府保持朝贡关系。康熙皇帝通过在蒙古各地区推行盟旗制度情况下,有效地加强了对蒙古各部的控制,密切了蒙古贵族和清政府的关系,稳定了蒙古各部的封建秩序,使蒙古各部从政治上和清朝中央政府保持一致,连成一体,上令下达,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蒙古各部的控制,使其很好地发挥戍守边疆的作用。三、 尊崇黄教(一)黄教的兴起黄教,为佛教一支。明朝初年由西藏地区的僧人宗碦巴所创,黄教提倡苦行,严守戒律,服黄衣黄冠,因而,人们把它称为做黄教。黄教起初传播于西藏地区。至明朝时期传人漠南蒙古并得到广泛传播。到明末时期黄教势力已经深入漠南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地区,深得蒙古各部贵族尊崇。清初,为了联合蒙古各部,清一直表示要尊奉达赖,信仰黄教。康熙继位后,继续推行发展黄教。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蒙古的控制,表示尊重蒙古人民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削弱达赖喇嘛及其势力对蒙古地区的控制和影响。(二)黄教在蒙古地区的推广康熙二十一年(1682),五世达赖喇嘛就已去世,但在第巴桑结嘉措的控制下秘不发丧,并假借达赖喇嘛的名义暗中支持噶尔丹的叛乱。这是康熙皇帝意识到,达赖在蒙古的势力已影响到了清王朝对蒙古的控制。因而加快了其在蒙古地区树立黄教中心的步伐。康熙三十(1701)年,康熙趁多伦会盟蒙古各部王公贵族齐聚之时,正式加封蒙古地区黄教首领哲布尊丹巴为大喇嘛,令其掌管漠北黄教事宜,同时在多伦修建汇宗寺,由哲布尊丹巴掌管宗教事宜。随后,康熙皇帝又在漠北兴建库伦庆宁寺,使其成为漠北黄教的中心。在康熙皇帝的支持下蒙古地区的黄教逐渐形成了一支独立的转世系统,与清王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清朝政府由此加强了对漠北蒙古的控制,漠北蒙古对中央政府的凝聚力更强了。康熙三十六年(1707),康熙皇帝命在北京的达赖五世的高足章嘉呼图克图移居多伦汇宗寺。四十年(1711),又封其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令其总管蒙古、京师、盛京、热河、甘肃及五台山等地的黄教寺院。从此,漠南蒙古也有了自己的转世系统。又一个黄教中心就在漠南蒙古建立起来了。四、 发展经济,建立围场(一)关心及支持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除进一步加强对蒙古的控制之外,还竭力于发展蒙古地区的生产和经济。康熙皇帝多次拨银救济蒙古受灾地区以及葛尔丹部众,共赈济蒙古四十余次。此外,针对蒙古地区游牧经济的流动性大特点,加之葛尔丹入侵以后社会秩序混乱。康熙皇帝决定大力整顿蒙古社会秩序,发展农业生产。对蒙古王公贵族,下令他们减轻剥削,改变过去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残暴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下令严惩盗贼,规定如果有人偷盗马匹或是包庇盗贼,一经查实,严惩不贷。对于农业方面,他特从宁夏地区调迁农民来塞外教蒙古人民耕种。在其关心和支持之下,蒙古人民逐渐改变了单一的游牧经济,发展起了农业生产,从而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活来源。加之,内地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也前来边疆租种土地。这样,经过长期的共同努力,原来黄沙遍地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烟火相望的农场,蒙古各部从此有了自己的农业生产。土地的开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初步解决了蒙古地区的温饱问题,稳定了社会秩序。同时也扩大了边疆地区的粮食储存,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北部边疆的巩固都有重大意义。(二)建立围场,训练满蒙军队对蒙古地区的游牧业,康熙皇帝还建立了大量的牧场、训练骑兵以加强蒙古地区防御力量。其中1681年,在原属喀喇沁旗和翁牛特旗的牧地内划分出周长1000余里、总面积约100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设置了木兰围场。1722 年,康熙曾这样总结了木兰围场的意义和作用:“前噶尔丹攻破喀尔喀,并侵扰我内地扎萨克至乌兰布通,朕亲统大军征讨,噶尔丹败走。后又侵犯鲁克伦,朕统兵三路并进,至昭莫多剿灭之,今策忘阿拉布坦无端侵扰哈密地方,朕征发阿尔泰及巴尔库尔,两路进剿,策忘阿拉布坦闻之心胆俱碎,乃遣策凌敦多卜等潜入西藏,劫掠毁坏寺庙,土伯特地方已被残蠹,朕又遣大军往击策凌敦多卜,复取西藏,救土伯特于水火之中,我兵直抵西藏,立功绝域,皆因朕平时不忘武备,勤于训练之所致也。” 蒋良骐:东华录 济南:齐鲁书社,2005.自设木兰围场后,康熙帝除1682 年、1696 年分别赴东北、漠北,没来过木兰围场之外,其余数十年间每年都到围场举行大典。直到晚年,仍坚持练兵不辍,目的是为“安不忘危,训兹貔虎”爱新觉罗玄烨.御制文集七询 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由于使八旗兵保持了常备不懈的临战状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分裂势力,夺取了战争的胜利,推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五、结语康熙帝曾说:“历观汉、唐、宋之往事,往往罢(疲)中国之力,而不能成廓清边塞之功。” “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屏藩耳。”承德府志(卷首1) 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历代以来,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最主要的就是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然自清努尔哈赤以来,清王朝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于蒙古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特别是康熙帝时期,他将蒙古彻底变为大清的民族屏藩。这种化敌为友、屏藩溯漠的政策,比土石筑起的长城更加坚不可摧。康熙帝自1662年即位至1722年病逝,在位的61年间,为中国的重新统一,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所做的贡献说明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对中国领土的大一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作为今天的我们,也同时应该认识到,康熙帝的边疆政策虽然有效地奠定了我国的疆域,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及报废处理模板
- 家庭农场经营管理与托管服务合同
- 术后感染防控措施优化-洞察及研究
- 数字印刷技术在广告材料中的环保性能研究-洞察及研究
- 员工激励与组织承诺的动态平衡机制构建-洞察及研究
- 智能材料在半仓结构中的集成应用-洞察及研究
- 2025年贸易经济专业题库- 贸易法律法规的培训与普及
- 智慧城管平台构建与应用-洞察及研究
- 生物质能生物质炭制备技术与2025年市场潜力分析
- 2025年经济工程专业题库- 经济工程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 GB/T 27021.3-202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第3部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能力要求
- 3000储罐预制安装施工方案
- 食品工程原理(课堂)课件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练习一》北师大版 (共10张PPT)
- 移动通信5G关键技术分析课件
- 理想与前途教育主题班会
- 无人机操作与使用教案
- 自悯量表中文版
- 砌体工程实测实量记录表
- 生命科学上游产业专题研究:下一个10年的高景气大赛道
- 内科学课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