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初一文言文阅读方法1、 文言文阅读入门关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要点,或者说阅读文言文的门径,前人概括为简明扼要的四句话,即“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这是很符合文言文阅读规律的,是便于操作的。下面则就这四点进行解说。1.字训其义这是指能正确理解、解释词义(“训”是指“解释词义”),由于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所以“字”相当于词。文言文同现代汉语相比,最主要是词汇上的差异,因此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就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指常见常用的文言词语,而很生僻的不包括在内)。文言词语有分为实词和虚词。不管实词还是虚词,要达到“字训其义”,都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要记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即要准确理解某个词义,必须结合它所在的句子的意思来判断,而句子的意思,又必须结合它所在的整篇文章的内容来决定。要做到“字训其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具有推知词语意义(或者”猜词义”)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因为阅读时很难做到每个词义都曾经见过、学过更不用说掌握了,这就需要根据上下文合理地推知词义,而上下文语境乃至句意、文意都是推知词义的“已知条件”,2+X=5,X就是3,推知的道理是很明白的。需要注意的是所推知的词义一定符合上下文、句意乃至文意,所以需验合才行。推知词义的另一办法,就是善于利用选择题的选项,它们具有“注解”的作用(有的故意注解错误)。2句贯其意这是指在“字训其义”的基础上,使句子的意思贯通,也就是指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进而能翻译成现代汉语。要做到这一点,要注意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倒装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在理解这类句子和翻译时要调整为现代汉语语序。省略句有主语省略、宾语省略等,理解、翻译时要补上省略的成分。尤其是要注意文字省略“介宾”和“兼语”的情况(这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如“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翻译时要补上介宾:“为我打败沛公的军队”。又如“而民悦之,使为王”,翻译时应补上兼语:“使之为王”。此外,文言文有词类活用现象,这也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也要注意正确理解句子意思。好在词类活用的规律性较强,不难掌握。在“句贯其意”时,一般可用这样的方法,即替、扩、袭、增、减、移。“替”是指由于古今异义,用一个现代汉语中的词去替换文言文中的词,如“兔走触株”,用“跑”去代替“走”,用“撞”代替“触”,用“树桩”代替“株”。“扩”是指由于一词多义等情况,在文言词上加一个字,使它成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如“折颈而死”的“折”扩为“折断”。采用“扩”的方式对译的文言词最多。“袭”是沿用不变,指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等专用名词不译而照用在现代汉语中。“增”是指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要增加一些东西,主要指文字省略而言,比如增加省略的主语、宾语、介宾、兼语等。“减”是指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要减掉一些东西,主要指有些语气词如“者、也、哉”之类或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的“之”等可减掉不译。“移”是指文言文一些倒装句,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移位,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语序。一般来说,理解文言文句子意思和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结合起来,在准确理解词义基础上,做到能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是次要的方法。直译就是将原文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保持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意译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翻译,不必字字句句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3文寻其脉这是指在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的基础上,把握了文意,能找出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即文章的脉络。这实际上是阅读文言文时对内容的分析,是对文言文所述人物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这方面要做的事情有以下这些。(1)知人明事。弄清文章涉及了哪些人物,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人物都做了什么事。这中间又有三种情况。一是几个人围绕同一件事,表现各自的思想观点;二是通过叙述一个人的几件事来表现其思想品质;三是几个人所做的同一类性质的事情,表现某种思想品质。(2)分析综合。弄清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弄清某个问题的性质、某个思想观点的根据等。总之,“文寻其脉”是在理解词句基础上应具备的较高层级的能力。4篇会其旨这是指理解文章的主旨,也属于分析文章内容。主要包括能分析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作者观点态度或思想情感。要做到这些就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意,要避免以偏概全、偏离主旨、无中生有、主观臆断等错误。以上所讲的四句话“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这些能力要点是相互联系的,互相作用的整体能力。只有做到了“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才能进而做到“文寻其脉,篇会其旨”;而做到了“文寻其脉,篇会其旨”又反过来指导正确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二、学生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学习文言文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也是实词占绝大多数。文言实词具有以下特点:1.单音节词占多数。如古代说“冠”,现在说“帽子”;古代说“汤”,现在说“热水”。2.有些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有的词所指的范围比现代汉语小,“脸”古代只指面颊,现在指整个面部。有的词所指范围比现代汉语大,如“臭”古代泛指气味,现在只指导臭味。有些词语的意思同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如古代的“走”相当于现在的“跑”。有些词的意思同现代汉语只有细微的差别。如“购”古代指悬赏征求,“甚”古代主要指导厉害、严重。3.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朝服衣冠”的“朝”,应读zho,义为早晨,引申为“朝拜”,如“皆朝于齐”的“朝”就是“朝拜”义;由朝拜又进一步引申,指大臣朝拜皇帝的地方,即“朝廷”,如“于是入朝见威王”的“朝”。一般说来,古汉语辞书中所列的第一个义项往往就是它的本义,其他的则是引申义。4.有大量的通假字。古人使用文字,有时不用本来应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跟它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同音替代现象,叫做“通假”或“古音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总之,要确切地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一是要树立一个观念,就是有些文言词的意思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能用今天的词义来解释它们;二是要把一个多义词放到上下文中去辨析,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确定其含义;三是要勤查工具书。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这15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掌握文言文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三、学习要由浅入深,克服畏惧心理怕文言文,这是大多学生的通病,文言文实际上是古代人的书面语,不要说现代人用不着,就是古代的老百姓说话也不那么说,它离现实生活的实际用途最远,学生当然会觉得学起来既晦涩又无趣。学生把学语文有三怕编成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把文言文学习排在第一怕,足见畏难情绪之重。学习中分清对象,由浅入深,逐步增加难度。学生要克服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消极情感因素,使语言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发展相互促进。实践证明,积极的情感态度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学习要循序渐进,不可盲目求快,打牢基础为主。四、多诵读文言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非常重要的。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和方法,概括地说,就是诵读、理解、背诵。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我国有诵读诗文的优良传统,学习文言文也离不了诵读的方法。诵读分吟读和朗读两种。前者是声音较轻有节奏地读,后者是放开声音去诵读。我国的优秀古典名篇,意境深邃,语言精美,音调铿锵,声韵和谐,有很强的音乐性,适合于吟读。诵读是把书面语变成口头语言,因而学生在诵读时要精力集中,不能分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安全生产大培训总结课件
- 养护作业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农业农村质量安全培训课件
- 化工企业安全培训室课件
- 冒号双引号的用法
- 化工企业仓储安全培训课件
- 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服务合同5篇
- 内部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课件
- 初入职场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平安主打营销方案(3篇)
- GB 5768.1-202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 江西红色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 苏州市施工图无障碍设计专篇参考样式(试行)2025
- 哮喘的诊疗和规范化治疗
- 2025年新高考“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版
- 2024年巴中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运动性损伤及预防
- 公司战略目标设定与实现路径
- 2025年供热管理条例试题及答案
- IQC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政府代建项目回购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