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ppt_第1页
高端装备制造.ppt_第2页
高端装备制造.ppt_第3页
高端装备制造.ppt_第4页
高端装备制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端装备制造业 十二五 规划点评 目录 目录 航空装备 做大市场提升技术实力航天装备 大局已定卫星制造及应用迎来实质利好海洋工程装备 能源需求迫切向深海进军轨道交通装备 循序渐进三种策略智能制造装备 智能化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航空装备制造 做大市场提升技术实力 1 大型客机 国内公司将通过与国外公司合作形成自主技术国外公司通过市场机制选择国内9家飞机机体供应商作为C919机体结构供应商 51家企业作为标准件潜在供应商 16家企业作为材料供应商 择优选择17家国际航空制造企业作为C919大型客机机载系统供应商 2 支线客机 市场即将打 ARJ21目前已经进入适航最后阶段 明年将进入市场 目前订单有309架 其中58架为海外订单 ARJ21机体主要由沈飞 成飞和西飞国际制造 但是ARJ21的发动机和机载设备全部由国外供应商供应 航空装备制造 做大市场提升技术实力 3 通用飞机和直升机 看好哈飞股份中航工业下属的直升机资产主要有哈飞 有中国直升机研究所 昌河飞机制造公司 保定惠阳螺旋桨厂 目前哈飞正在进行资产重组 我们认为即将注入公司的直升机相关资产将提升公司生产规模 丰富产品类型 并大大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4 航空发动机 看好航空动力中航工业旗下发动机制造公司包括航空动力 西航 贵州黎阳 株洲南方 成发集团 沈阳黎明和东安公司 其中航空动力承担 秦岭 发动机的整机制造和 太行 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制造 虽然2011年西航 贵州黎阳 株洲南方注入失败 但是我们认为是航空动力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发动机资产整合平台 今后资产注入的预期仍然很大 5 航空设备 看好中航电子作为航电系统唯一上市平台 中航电子目标成为 全球领先的航电系统综合集成商和电子产品设备供应商 目前经营性的航电系统资产已经完全进入上市公司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航空高端传感器 航空专用集成电路和先进航电系统等发展 公司技术实力将会逐渐提升 航天装备制造 大局已定卫星制造及应用迎来实质利好 1 航天运输系统 重型运载火箭研制是关键继续实施重大工程 完善现役运载火箭系列型谱 积极开展更大推力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 与航天强国俄罗斯和美国相比 我国的重型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还有差距 无法运载重量超过6吨的通信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为此我国投资约45亿元在天津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 长征五号 发展我国的大直径 大推力 高可靠 低成本 无污染的新一代运载火箭 而且将采用将采用模块化技术 满足未来不同的任务需求 2 应用卫星系统 高分卫星成主流统筹发展气象 海洋 资源 环境减灾卫星 构建完整体系 满足多方面需求 积极发展新型通信广播卫星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卫星遥感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专项的实施 在轨遥感卫星在数量 载荷种类 分辨率等方面将得到大幅提升 应用领域 应用规模将大幅增长 气象 海洋 资源 环境减灾卫星均属于对地观测小卫星 而且随着卫星寿命增长 卫星载荷种类的增加 卫星造价也将提升 因此占据了国内小卫星90 市场份额的中国卫星受益最大 3 卫星地面系统 还看航天恒星完善现有气象 海洋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站 组建国家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 建设和完善通信广播卫星地面系统 卫星地球站 地面关口站 建设和完善卫星导航基准站 卫星运行管理 卫星数据处理等地面配套设施 加强导航接收机 通信终端芯片等关键元器件和卫星地面设备的研制和产业化 我们认为随着政府补贴以及各个行业地区的应用示范展开 北斗终端需求量将达数百万部 将会有效降低北斗芯片价格 为北斗的民用化铺平道路 航天装备制造 大局已定卫星制造及应用迎来实质利好 4 卫星应用系统 三种应用 三种选择实施遥感应用示范工程 提高我国空间数据的自给率 大力推进行业和区域应用 大力推进卫星通信在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 应急通信等公共服务中的应用 积极支持直播卫星的应用服务 推进卫星导航在金融 电力 通信 交通 信息 农业 渔业等国家重点行业的应用 加强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研究 产品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金融 电力 通信 信息 农业 渔业 国土资源 水利和林业等部门均将采用北斗导航系统 据我们估算 这些部门在 十二五 期间的北斗终端采购金额将达到几百亿元 另外上海 南京 广东 西安和河北等省市都建立北斗产业基地 从资金 土地和政策上予以扶持 积极推进本地北斗产业的发展 我们认为上市公司由于自身的技术 资金等优势将会首先获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轨道交通装备 循序渐进三种策略 考虑到铁道部今年 保在建 上必须 重配套 的指导思想 我们重点推荐站后工程及车辆制造板块中的中国北车 中国南车 晋西车轴等 中长期 我们看好具备进口替代潜力的核心零部件制造商 如轴研科技 太原重工 天马股份等 重点推荐轴研科技 太原重工 中国北车 中国南车 1 铁路行业逐步走出阴霾 发展回归正常化 规划 再次重申了国家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2008年调整 的发展目标 显示国家对铁路发展的总体战略没有变化 经过了去年的困难阶段 铁路行业逐步回归正常化 铁路十二五规划目标为建设16000公里高铁和1800列动车 还有6000多公里的高铁线路未建设和900多列的动车未采购 2 我国铁路新建线路进入交付高峰 短期看好站后工程设备及车辆制造板块 我国2011年交付铁路2022公里 2012年计划交付6366公里 其中高铁有3500公里 剩下三年平均每年将交付6871公里 新建线路大规模的竣工将带来站后工程设备和机车需求的大幅增长 3 规划 强调重点开展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工作 长期看好相关产品的进口替代 我国动车组发展的历程走的是整机引进 组装进口零部件 零部件逐步国产化 目前轮轴轴承 轮对 大功率柴油机 制动控制装置等关键零部件仍依赖进口 未来进口替代空间大 海洋工程 能源需求迫切 向深海进军 我们重点推荐现有业务稳健或即将反转 海工业务占比高 或者产能投资大的公司 重点推荐钻井装备类的杰瑞股份 惠博普 生产平台类的中集集团 振华重工 辅助船舶类的润邦股份 1 从全球来看 未来5年海洋石油占比将从35 提高至39 深水石油产量占比将从7 提高到15 目前海洋油气开发在装备投资500亿美元 预计2011 2015年增至年均800亿美元 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储量并不丰富 去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 3 预计2012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4 93亿吨 原油产量保持在2亿 2 2亿吨左右 原油净进口量预计达到2 66亿吨 而南海的油气资源极为丰富 整个南海盆地群石油地质资源量约在230 300亿吨之间 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6万亿立方米 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 3 其中70 蕴藏于153 7万平方公里的深海区域 2 发力设备市场 抢占国际份额目前我国海工装备的市场占有率估计在7 左右 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20 以上 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 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 以上 从海工制造的角度来看 韩国和新加坡属于第一梯队 2009年韩国 新加坡市场份额分别为20 和17 中国近几年发展迅速 跻身为第二梯队 目前中国海工装备的主要企业包括中船集团 中船重工 中远船务 太平洋重工 中海油下属企业 振华重工 中集集团等 海洋可再生能源 化学资源开发仍处于前期储备阶段相比于海洋矿产资源开发 海洋可再生能源 化学资源开发仍处于前期储备阶段 设备市场空间相对较小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智能化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我们重点推荐智能石化设备陕鼓动力 智能成型和加工成套设备企业亚威股份 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企业天奇股份 智能化食品制造生产线企业达意隆以及智能印刷装备企业长荣股份 1 2010年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 数控机床 工业机器人及其系统等部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 预计到2015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0亿元 年均增速超过25 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 2 智能制造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的迫切需 在先进制造 轻工纺织 能源 环保与资源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