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届高三物理备战策略.doc_第1页
2007届高三物理备战策略.doc_第2页
2007届高三物理备战策略.doc_第3页
2007届高三物理备战策略.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届高三物理备战策略单柏荣 彭日良今年是我省实行3+X考试模式以来的第6年,也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三十次高考,理科综合仍然由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内容组成。三门学科考试内容互相独立,没有跨学科的试题;试题的排列互相独立,I卷选择题按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编排,II卷主观题按物理、化学、生物顺序编排,没有交叉。通观全卷,注重基础、注重能力是今年理综试卷的两特点。一、总的情况分析1、试题的数量、分值及知识点分布表1 2003、2004、2005、2006年理科综合测试题题量与分值分布年份I卷题量(分值)II卷题量(分值)总题量(分值)200322T(132分)12T(168分 )34T(300分)200421T(126分)10T(174分)31T(300分)200521T(126分)10T(174分)31T(300分)200621T(126分)10T(174分)31T(300分)表2 2003、2004、2005、2006年理科综合测试各学科题量与分值分布学科2003200420052006题序分值题序分值题序分值题序分值生物III合计15T26、27、28*30分30分60分15T30、3130分42分72分15T30、3130分42分72分15T30、3130分42分72分化学III合计614T29*、303348分66分108分613T262948分60分108分613T262948分60分108分613T262948分60分108分物理III合计1522T2325、3448分72分120分1421222548分72分120分1421222548分72分120分1421222548分72分120分注:“*”表示跨学科综合试题表3 2003、2004、2005、2006年物理考查知识点分布情况及难度系数年份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难度系数200350%5%30%5%10%0.323200445%5%40%5%5%0.29200548.3%5%36.6%5%5%0.27200648.9%5%30.9%10%5%0.342、试卷的特点(1)经过5年实践,“3+X”这一模式已显成熟,I卷、II卷所占比例已确定,连续三年I卷占40%,II卷点60%。物理、化学、生物所占比例也已确定,连续三年物理占120分、化学占108分、生物占72分。实践表明,这样的分配是合理的。I卷题小分数少,考查的知识点多,II卷题大便于学生能力的考查,物理、化学、生物考分的分配与中学课时分配相宜,这有利是于中学教学。(2)试卷中物理、化学、生物三学科内容采用拼盘式,跨学科的题没有,而学科内综合题所占比例大,这既保证了试卷的区分度,也有利于高考阅卷。(3)今年试卷明显注重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联系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与科学前沿的题较多,注重考查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除生物个别试题难度增大外,今年理综全卷难度有所降低,实验题难度的降低较明显。二、2006年理科综合测试试题分析1、2006年物理主观题得分情况统计第22题,(实验题,17分)得分021017人平得分比例27%5%11%10%6.54第23题,( 16分)得分0516人平得分比例27%39%29%7.14第24题,( 19分)得分013419人平得分比例21%4%7%14%15%7.08第25题,( 20分)得分0131920人平得分比例54%6%5%1%3%3.482、物理试题特点卷的第二大题为一多选题,8个小题均属物理内容,其中单选6道,双选2道,每小题6分,共48分,占物理总分40%。 卷一道实验题,3道计算题,共72分,占物理总分60%,12道题知识点分布广泛,占到考纲大知识点的76.4%。按易、中、难区分难度其比例大致为3:5:2。经分析,今年物理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突出了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考题既突出了力学和电学这两个重点,也顾及到热、光、原部分,所考知识均在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之列,偏题、怪题没有。(2)试题难易区分度高,易、中、难三个台阶清楚,有利于考查出学生真实水平,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3)试题难度下降,最近几年理综物理部分得分不高,难度系数在0.3左右,明显难于同年生、化试题。今年实验题比前几年的都容易,得分率有较大提高。我们认为这是应该的,中学实验条件差异很大,靠物理实验来提高区分度对农村边远较落后地区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多选题有6个单选,2个双选,没有3、4选,这也明显降低了题目的难度。(4)试题力图考学生的能力,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自然现象联系紧密,测量电表内阻、计算云层高度、计算煤块相对传输带的运动距离都是解决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靠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都是难以奏效的。注重考查学生能力,考查学生素质应是高考出题的一个方向。(5)传统的木块、斜面、弹簧等内容减少了,坚持了与实际问题挂钩的方向,题目题干长,介绍背景材料多的这一时尚特点还在延续,计算题第25题、选择题第19题、第21题都有这样的特点。3、物理试卷中存在的问题 (1)力学比重偏大,59分,几乎占一半,而又主要分布在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方面。第24题是一纯质点运动的题,而第25题中又涉及牛顿定律。一个知识点在两个大题中重复考,影响了其他知识点的考查。(2)题型陈旧、模型陈旧,传输带的题2003年考过,第22题测电表内阻也是一考再考,第25题小球在平行板中的运动也是一常见的模型,整个试卷没有反映出高中物理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新信息、新技术、新思路、新理念在卷面中几无反应。(3)第23题过于简单,从内容到方法,都属于初中范围,说它是一个初中物理题可以,说它是一道初中数学题也无妨,降低难度是适当的,应在高中物理范围内降低。过于简单,成绩好的同学能一步就看出,若省掉一、两个中间过程,往往会落在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错误之中而失分。ABv(m/s)Ot1t2t/s(4)第24题标准答案给出了一个常规解,但此题解法达7-8种之多,有些解法比标准解简单得多,像图示法,只要画好运输带、煤块的速度曲线,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就得到相对移动的长度。有的干脆视为数学中的追及问题,相对距离是产生在二者速度到达v0之前的加速阶段。直接用二者加速阶段的位移之差取绝对值也可得到正确答案。一个题目解法太多,难易相差又那么大,确给评分带来很多麻烦,解题思路完全不同,难以用一个标准评分。三、2007届高三物理备考策略(1)物理教学中,一定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上。纵观今年高考的物理试题,考查内容都是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好的考生对基本题能很好解答,对难题能把握住题目要考什么,能仔细分析物理过程与物理情景,并正确运用相应规律解题。不要一味地去扣难题怪题,那种一年上完内容,二年做题应考是不可取的。总复习中,努力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物理素质,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2)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注重物理基本规律与物理科学前沿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年试题测电表内阻、测云层高度、测煤块痕迹、小球在平行板电容器中跳跃均是一些实际问题,只会死记硬背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没领会实质,没把知识学懂学活是不能考好的。(3)要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今年电学实验题难度降低但仍有27%的零分,主要是实验思想未具备,实验原理未掌握。电表的选取,电路的设计,数据的处理,结果的表达都是由学生实验能力决定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要求的分组实验一定要做,没有经过实验训练的学生是不会考好的。(4)在解题训练时,一定要注意解题规范。这包括:物理量符号一定要用题目中给定的。解题须有简要文字说明,再列方程,解得文字解(表达式重要得分点),后代入数据得到最后结果。结果若是符号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