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调调节和曝光控制.ppt_第1页
影调调节和曝光控制.ppt_第2页
影调调节和曝光控制.ppt_第3页
影调调节和曝光控制.ppt_第4页
影调调节和曝光控制.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曝光控制和影调调节 曝光控制 曝光控制是摄影活动中使摄影作品具有表现力的关键因素 本章的目的是使大家熟练地运用摄影设备来准确地控制画面曝光 把现实生活中的形象 体积 色彩 质地 真实的再现和表现 以达到不同的造型艺术效果 第一节曝光控制概述 一 曝光控制的概念在摄影实践中 通过控制曝光来还原与景物近似的明暗对比关系 或者是根据创作意图将不同的景物亮度在画面中形成最佳效果 曝光控制的正确与否对画面影响很大 从技术的角度看 曝光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画面的影调层次 景物质感 立体形状 轮廓效果以及画面的总体基调 色调 从艺术角度看 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艺术气氛及情感表达 二 理解正确曝光 技术上 一般把被摄体的明暗光亮比正好纳入胶片的宽容度范围之内的曝光称为正确曝光 艺术 创作 上 正确曝光就是根据创作意图将不同的景物亮度在画面中得到主观的表现 也就是最佳画面效果 第二节照度计量 一 照度计量的量光方法照度 指被摄体表面的受光程度 以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示 单位为勒克斯或尺 烛光 照度计量 照度计量是计量投射到被摄体上的光线 测量时将测光表乳白积光球由被摄体方向指向照相机方向 这可以客观还原景物的亮度变化 同时具备照度和亮度功能的Sekonic758c测光表 二 照度计量的优缺点 1 优点 采用照度计量结果来控制画面曝光时 能够将不同反光率的物体表面在画面中得到客观的还原 2 缺点 采用照度计量结果来控制画面曝光时 常常不能把某些景物在画面中按创作者的意图形成最佳效果 如果要让被摄景物在画面中形成最佳层次与质感效果 使用亮度计量 第三节亮度计量 一 影响被摄体表面亮度的因素1 物体表面的结构类型2 物体表面的颜色特征3 光源的类型和质量 二 亮度计量的概念 二 亮度计量的概念1 亮度 指发光面上沿视线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即被摄体在一定的照明条件下所表现出的表面明亮程度 亮度单位是尼特或烛光 平方米 2 亮度计量 摄影中利用亮度计量工具来计量物体表面的反射光量 三 亮度计量的量光方法 亮度计量是测量被摄体反射出的光线 测量时要使测光表的光敏测量头由照相机方向指向被摄体方向 具体的测量方法有 1 机位测光 把测光表放在机器位置测量平均亮度 称为机位测光 2 近测量光 也称局部测光 把测光表靠近被摄体局部或利用摄像机的变焦镜头的长焦位置 缩小视角范围 计量被摄体局部 并根据这一亮度值确定曝光 3 替代量光 在不能接近被摄体等特殊环境中使用 包括人脸替代和中灰板替代两种形式 具有点测光功能的亮度计量表L 778 四 亮度计量的优缺点 1 优点 采用亮度计量结果控制画面曝光时 能够将不同反光率的物体表面在画面中得到主观的表现 拍摄时 依据哪一个表面测光 哪一个表面就在画面中形成最佳的效果 18 的密度 2 缺点 采用亮度计量方式来控制画面曝光时 常常不能把某些景物在画面中得到客观的还原 如果要在拍摄时还原景物亮度 使拍摄的画面效果和人眼看到的效果相吻合 就要做一些修正 通常的作法是找一个特定反光率的物体做基准 目前常使用人脸或18 灰板为基准确定曝光 并自始至终使用 第四节画面亮度平衡与曝光控制 一 画面的亮度平衡与曝光1 基准亮度 实际拍摄中确定曝光组合时依据的亮度称为基准亮度 基准亮度通过曝光之后在画面中形成最佳效果 2 亮度范围 亮度范围又称亮度间距 指景物的最高亮度与最低亮度的差距 3 亮度平衡 指在拍摄过程中按技术和艺术创作的要求 在感光材料的宽容度或摄像机有效的动态范围之内 把景物的亮度范围恰到好处地容纳在图像中 使景物亮度得到较好的体现 4 基准亮度如何选择 1 采用亮度计量时 如要客观的还原景物的亮度变化 则选择人脸亮度或18 的灰板的亮度作为基准亮度 如要主观的表现景物的亮度变化 则选择被摄主体或根据创意进行选择 2 采用照度计量时 照度表依据的基准反光率就是基准点的位置 一般为18 的密度 二 宽容度 1 宽容度 指感光材料或光导材料能按正比例记录景物亮度范围的能力 材料的宽容度越大 容纳景物亮度范围的能力就越大 反之 容纳景物亮度范围的能力就越小 在实际拍摄中 如果把胶片的宽容度与曝光控制结合起来考虑 当基准亮度确定之后 其他景物亮度与基准亮度之间的关系也相应地被确定下来 胶片特性曲线 数字感光元件 数字感光元件的特性曲线没有平缓弯曲的部分 所以造成高亮度景物突然表现为一片空白 而当景物的亮度偏低时 又会出现突然黑成一片的情况 数字感光元件的曝光曲线的直线部分没有很大的斜率 所以允许容纳的景物亮度范围远远小于胶片允许容纳的亮度范围 宽容度很小 我们在拍摄过程中 只有把不同的景物亮度容纳在允许记录的范围之内 被摄体的层次 质感 色彩还原才能获得很好的表现 使画面达到最佳效果 三 摄影摄像中如何控制曝光 1 当自然界中景物的亮度范围超过了感光材料或光导材料允许容纳的亮度范围时 应根据创作意图 对景物亮度进行有目的的取舍 具体可以采用 中间曝光法 亮部曝光法 暗部曝光法 2 当景物的亮度范围与感光材料或光导材料允许记录的亮度范围相等时 通常采用按髙亮度和低亮度两者的中间值确定曝光 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当景物的亮度范围小于感光材料或光导材料允许容纳的亮度范围时 应该人为加大景物的亮度间距 或对景物进行合理的明暗搭配或局部调整 四 高调画面和低调画面的曝光方法 1 高调画面的曝光方法 测量画面中高亮度景物的亮度 并在曝光时使这类景物的密度处于胶片特性曲线直线的上端 肩部以下 这种方法适合于以明亮物体为视觉中心的画面的曝光控制 2 低调画面的曝光方法 测量被摄体中低亮度景物的亮度 并在曝光时使这类景物的密度处在胶片特性曲线的下端 趾部以上 这种方法适合于以暗物体为视觉中心的画面的曝光控制 影调 色调调节 滤光器是摄影中的重要辅助器材 白平衡调整是数码摄影和摄像的重要环节 本章的目的在于介绍光与色的基本原理 滤光器在黑白和彩色摄影中的使用以及白平衡调整的方法 从而使创作者拍摄的画面获得不同的艺术造型效果 一 光与色三原色与三补色 消色三原色 红 绿 蓝 三补色 黄 品 青 消色 黑 白 灰 2 可见光范围 人眼感光最明亮的色光 可见光的范围 400 700毫微米 人眼感光最明亮的色光是 黄绿光 波长555毫微米 颜色的三个基本特征 色别 色饱和度 色明度 色别 指色与色之间的主要区别 用光的波长来表示 色饱和度 也称色纯度 指一种颜色与相同明度的消色之间差别的程度 色明度 指颜色的明暗 深浅 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模型 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模型 光的加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加色效应 两种以上色光同时作用于视觉器官 可产生一种综合的色觉 即产生了另一种颜色 这种现象就是加色效应 2 加色效应规律 1 一种色光与另一种特定的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 可以得到白色光 混合后产生白色光的两种色光的色 称做互补色 红 绿 蓝 白蓝 黄 白绿 品 白红 青 白 加色效用示意图 2 两种非互补色光相加 可得到光谱位置在二者之间的色 即它们的中间色 红 绿 黄红 蓝 品蓝 绿 青 减色效应 成分比较复杂的光照射在物体上 被吸收而减去一部分 从而表现出某种颜色 称作减色效应 减色效应示意图 1 三原色滤光层 吸收与之互补的补色光或组成这种补色的两种原色光 只透过其本色的原色光 2 三补色滤光层 吸收与其互补的原色光 透过本色光或组成这种补色的两种原色光 3 两种补色滤镜叠加使用 只允许形成这两补色所共有的一种原色光透过 吸收其他色光 4 两种原色滤镜叠加 各种色光均被吸收 或根据某一种滤色镜的浓淡程度 透过部分色光 5 三补色滤镜叠加 各种色光相继被吸收 最终都不能透过 呈现黑色效果 光源色温与画面色彩控制 一 色温的意义1 色温概念 又称 色温度 或 光源色温 是说明热辐射光源的光谱成分的 可以用绝对温度 K 或微倒度 MRD 来表示 2 色温的意义 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完全辐射体 也称绝对黑体 在某一温度时光谱成分一致或接近 就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该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 1 自然光日光 5500K晴天的阴影处 6000K左右阴天 6500K以上日出日落的阳光 2000K 2 人工光聚光灯 3200K家用灯泡 2600K蜡烛光 1850K新闻灯 3200K电子闪光灯 6000K 日光色温变化的一般规律 1 日出 日落时色温偏低 中午色温高 2 阴天时色温高于晴天时的色温 3 晴天阴影处和海拔高的地区 蓝紫光成分多 光源色温不是照度标志也不是亮度标志 只说明光源光谱变化成分 连续光谱中 红光比例大于蓝光比例时色温偏低 反之偏高 光源色温与摄影摄像关系 当光源色温与影像记录材料标定的平衡色温一致或接近时景物色彩在画面中正常还原 当光源色温高于影像记录标定的色温 景物的中偏蓝 反之偏红 要使所摄景物的色彩在画面中得到控制 就需要在拍摄时选择合适的校色温滤光片或进行合理的白平衡调整 校色温滤光片的类型与应用 1 类型 1 一类是用于降低光源色温的滤光片 又称 橙色系列滤光片 主要有雷登85 深色 又称色温转换滤光片 雷登81 浅色 又称色温平衡滤光片 系列 2 另一类是用于提高光源色温的滤光片 又称 蓝色系列滤光片 常见的有雷登80 深色 又称色温转换滤光片 雷登82 浅色 又称色温平衡滤光片 系列 降色温滤光片在摄影摄像中的应用 通常用于灯光型彩色片在外景自然光条件下拍摄 为了使日光光源色温5500K与灯光型彩色片的平衡色温3200K相一致 需在镜头前加降色温的雷登85B 如果不加 拍出的画面会偏蓝青 降色温滤光片还适用于日光型彩色片在阴天或晴天阴影处等色温较高的条件下 产生使景物色彩正常或有意偏暖色调的画面效果 升色温滤光片在摄影摄像中的应用 通常用于日光型彩色片在3200K或低于3200K的灯光照明条件下使用 为了使光源色温与日光型彩色片的平衡色温一致或接近 拍摄时在镜头前加升色温的雷登80系列滤光片 使景物色彩正确还原 如果不加 画面色调会偏橙红 升色温滤光片还可用于增强画面气氛 改变画面色调 有意创作出偏冷的色调效果 如用日光型彩色片在白天拍摄夜景效果 白平衡调整 白平衡调整概念 指景物在同一光源照射下 调整数字影像采集设备三色电信号混合比例 使之与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协调一致 使景物色彩正常再现或根据创作意图形成最佳的色调效果而进行的工作 调节白平衡有两层意思 一是通过白平衡调整 使照明景物的光源色温与摄像机三基色信号的感光灵敏度一致起来 从而使所摄画面中的景物色彩真实 自然地还原 另一层意思就是通过摄像人员进行的白平衡调整 有意创造出符合节目内容要求的一种特定的色调效果 白平衡调整的具体方法 分为粗调白和细调白 1 粗调白指在白平衡调整过程中 只根据实际光源的色温值 在摄像机上选择相应的滤光片 不再进行细微的调整 2 细调白指在不同光源照明时 为了提高画面色彩的饱和度或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