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错误提醒1. 写有机化学方程式要用“”,不用“=”,千万注意写条件。2. 写酯化、缩聚、消去反应时不要忘记写小分子(一般是水、HCl、NH3),写聚合反应不要忘记写“n”3. 注意1,3丁二烯的性质:1,2加成、1,4加成、加聚(如橡胶的合成)4. 注意烷烃与X2取代时,烷烃上一个氢原子被X取代,消耗1molX2,同时有1molHX生成。5. 推断题审题时,一定要把题中的每一个信息都读完,题给的信息一定要考虑。推断出的有机物一定是很熟悉很常见的物质,若有多种选择,要选择最常见的。6. 燃烧耗氧量问题:同质量的烃,含氢量大的耗氧量多。同物质的量的烃,耗氧量与有关。烃的衍生物可以对分子式进行改写,进而快速判断耗氧量。如C3H7OH可以改写为C3H5H2O 7.注意环状化合物的生成和书写(酯基不要写成COO,碳碳键不能省)。8.再找一下做过的有机推断题中,当时自己推不出来是因为哪一点没有想到,赶紧记在这里,以便考前30分钟再提醒自己。9.CO2与BaCl2、CaCl2溶液不反应(可用反证法分析:若生成CaCO3、BaCO3,则就应该有盐酸生成,而CaCO3、BaCO3能溶解在盐酸中生成BaCl2、CaCl2溶液,因此不反应),但是若BaCl2、CaCl2溶液先通入NH3或加入NaOH等碱性物质,则可以得到沉淀。SO2亦然,并且使SO2与BaCl2、CaCl2溶液反应的方法还有:事先加入氧化性物质如:硝酸、氯水、溴水,通NO2等。10 注意审题:是要求写“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是要求写“物质的名称”还是写“化学式”;是要求写“电子式”还是“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有机物是要求写“分子式”还是写“结构简式”。11 答题时注意区分“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序数”,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和原子序数为8;注意区分“核外电子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区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注意区分“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数值虽然相等,但单位不同,意义不同。12 注意用化学术语回答化学问题,如应该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而非“赶走空气”;检验物质时,叙述要准确,例如用石蕊检验硫酸和氢氧化钠两瓶溶液,不能说“硫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氢氧化钠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而要说成“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硫酸,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13 注意消灭错别字。是“戊”而非“戌”;是“硬脂酸甘油酯”而非“硬酯酸甘油脂”;是“酯化”不是“脂化”;是“过滤”不是“过虑”是“苯”而不是“笨”等。14 化学实验仪器分清“烧瓶”和“烧杯;分清“长颈漏斗”和“分液漏斗”;“表面皿”和“蒸发皿”;“酸式滴定管”和 “碱式滴定管”等。15 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时注意一定用结构简式,不用分子式;酯化反应别忘写水分子。16 书写有机物结构简式时注意:这样写而不要这样写:或。17 注意书写Cu和Ca不要写混淆;CO不要写成Co;H2O不要写成H2o,HCl不要写成Hcl;Mg(OH)2不要写成Mg(oH)2;不要将H写成。18 解计算题别忘记带入正确的计算单位,要注意解题的步骤及规范性。19 解简答题时,注意答题要求,如: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还是用“简要的文字叙述” 。20 解答信息题注意逐字逐句审题,想一想能联系哪些基础知识和化学原理。21 注意字迹工整,元素符号规范,卷面整洁。22.中学化学实验的反常:电解氯化铜溶液,PH减小,是因为生成的气体在水中溶解电解水和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气体不符合比例关系,原因是气体的溶解性。用浓盐酸制备的CO2气体不能使石灰水变混浊,是因为气体中含有HCl多。浓硫酸和Cu,浓盐酸和MnO2反应的过程中酸都不可能反应完。因为是酸变稀就不参加反应。浓硫酸和蔗糖反应生成气体,是浓硫酸和C反应了。浓硫酸催化乙醇制备乙烯变黑了是因为H2SO4使乙醇碳化,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是因为一部分浓硫酸被还原生成SO2。反应的速率随着反应进行不呈现单调性变化是因为产生了催化剂,反应放出了热量。Fe、Al在浓硝酸中不被大量反应是因为钝化了,在原电池的反应中,不作为负极也是因为钝化了。实验基础知识归纳气体制备(一)、发生装置装置(1)固固混合加热:O2、CH4、NH3。注意事项: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胶塞上的导气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导出。装置(2)固液、液液混合不加热,这种固体不溶水或反应不是非常剧烈而能控制,这里的固体一般是块状:H2、CO2 、H2S注意事项:长颈漏斗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加入的液体反应物要适当(如酸)。此装置还可改用下列装置: 装置(3)固液、液液混合不加热,这种固体一般溶水或反应太剧烈不易控制:C2H2、SO2、NO2、HCl、NH3注意事项:滴加速度要适当。若用的酸是挥发性的浓酸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要有瓶塞。装置(4)固液、液液混合加热,不用温度计: Cl2、HCl、NO、CO注意事项: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烧瓶中要加入沸石,以防暴沸。装置(5)固液、液液混合加热,用温度计:C2H4注意事项:温度计应插在液面以下烧瓶中要加入沸石,以防暴沸。(二)、收集装置选择收集方法的原则:(1)排空气法收集:(a)不与空气发生反应,且其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的气体,都可用排空气法收集。(b)空气的平均式量为29,式量大于29的气体如H2S、 SO2 Cl2、HCl、 NO2 O2 、CO2等气体都可用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c)式量小于29的气体如CH4 、H2 、NH3等气体都可用瓶口向下排气法收集。(d)注意:导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把空气尽量排出。为减少空气向瓶外扩散,集气瓶口可盖上毛玻璃片。如果用试管收集时,可在试管口处轻轻塞一小团疏松的棉花。装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无毒无刺激气味的气体:O2 、CO2 装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有毒有刺激气味的气体:H2S、 SO2 Cl2、HCl、 NO2 装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无毒无刺激气味的气体:CH4 、H2装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有毒有刺激气味的气体:NH3 装置:收集不溶水的气体:O2、CH4 、H2 、C2H2、C2H4、NO、CO 注意:氯气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C2H4、NO、CO不能用排气法收集。(三)、吸收装置装置:吸收不至于产生倒吸的气体,例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装置:用于洗气,吸收杂质气体,例如用浓硫酸干燥氢气。装置:吸收易产生倒吸的气体。例如氨气、氯化氢注意: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尾气必须用适当的溶液加以吸收(或点燃), 使之变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物质。如尾气Cl2 SO2 Br2(蒸气)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H2S可用CuSO4 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CO可用点燃法,将它转化为CO2气体。(四)、干燥装置:1、洗气瓶和干燥管装置是洗气瓶,常用浓硫酸干燥一些气体:装置是干燥管,常用一些固体药品(如碱石灰、硫酸铜粉末)干燥气体或验证是否含水2干燥剂的选择:(1)分类: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酸性干燥剂:(a)浓流酸、五氧化二磷、硅胶。(b)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酸性或中性气体: CO2 SO2 NO2 HCl Cl2 H2 CH4 O2 等气体 碱性干燥剂:(a)生石灰、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b)碱性干燥剂能够干燥碱性或中性气体:NH3H2O2CH4等气体。中性干燥剂:(a)无水氯化钙。(b)中性干燥剂能够干燥酸性、碱性、中性气体: CO2 SO2 NO2 HCl Cl2 H2 CH4 O2 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2)选择原则:在选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选用酸性干燥剂,例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碱性干燥剂;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选用有氧化性的干燥剂,例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2SHBr HI等;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例不能用CaCL2 干燥NH3(因为生成CaCl28NH3)(五)、除杂装置都是洗气装置,常用于气体除杂质 注意:一般情况下,若采取溶液除杂试剂,应先除杂质后再干燥;若采取加热法除杂质,应先干燥再加热。(六)、量气装置 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注意当读数时一定使量筒和瓶内两液面在水平线上。(七)、几个特定装置(八)、中学常见气体制备:1.O2 2KClO3 2KCl+3O2 2KMnO4 K2MnO4 +MnO2 + O22H2O2=2H2O+ O22.NH3 2NH4Cl + Ca(OH)2 CaCl2 +2NH3+2H2O 浓氨水和生石灰3.*CH4 :CH3COONa +NaOHNa2CO3 +CH4 4.H2 :Zn+H2SO4 (稀)= ZnSO4 +H25.CO2 :CaCO3+2HCl=CaCl2 +CO2+H2O6.H2S :FeS+H2SO4 (稀)= FeSO4 +H2S7.SO2 :Na2SO3 +H2SO4 (浓)= Na2SO4 +SO2 +H2O 8.NO2 :Cu+4HNO3(浓)=Cu(NO3)2 +2NO2+2H2O 9.NO :3Cu+8HNO3(稀)=3Cu(NO3)2 +2NO+4H2O10.C2H2 :CaC2 +2H2O Ca(OH)2 +CHCH11.Cl2 :MnO2 +4HCl(浓)M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搜索引擎谣言过滤效果评估
- 小升初听力与发音专项训练
- 挖掘机维修记录表格及归档方法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初中中华民族大团结
- 第23课《孟子》三章说课稿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生产安全培训效果评估
- 机器人故障排除分析报告
- 烘焙食品添加剂健康风险评估报告
- 维护保养技巧分析报告
- 初中数学计算题典型例题与解法分析
- 公路养护技术管理与实施细则
- 2025-2030留学培训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与商业合作机会研究报告
- 房地产开发公司工程部经理个人工作总结
- 2025年交通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私人住宅装修合同及详细工程清单
- 2025年法本法硕真题及答案
- 变压器装配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驻场人员管理协议书8篇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教学计划
- (2024年)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第三版)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