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沼泽湿地自然环境进行环境演变和现状分析.doc_第1页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自然环境进行环境演变和现状分析.doc_第2页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自然环境进行环境演变和现状分析.doc_第3页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自然环境进行环境演变和现状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自然环境演变和现状分析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 学号: 61090830 韩莉摘要: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是许多自然地理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地表过湿或积水是沼泽形成的关键。但主要条件是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关键词:三江平原;沼泽湿地; 条件1 区域概况及其形成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总面积108810 km 。沼泽主要集中分布于: 本区东北部的别拉洪河、浓江、鸭鲁河流域,以毛果苔草沼泽为主 内外七星河,以芦苇、苔草为主要沼泽类型; 挠力河流域主要分布漂筏苔草沼泽,这些河流的漫滩宽广,沼泽非常发育; 黑龙江以南,松花江以北箩北县境内的水城子沼泽区,以芦苇一小叶樟沼泽为主,该区还包括嘟噜河、梧桐河、汤旺河下游的芦苇沼泽; 完达山以南虎林县境内的七虎林河、阿布沁河的沼泽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古河道和牛轭湖中,以乌拉苔草、毛果苔草沼泽最为发育; 大、小兴凯湖湖滩地芦苇沼泽分布区还包括穆棱河下游的沼泽; 在三江平原南部、中部的完达山和老爷岭的山间谷地中,分布具有塔头的苔草沼泽 。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是许多自然地理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地表过湿或积水是沼泽形成的关键。但主要条件是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条件 土壤表层经常过湿是沼泽形成的直接原因,而土壤水分状况主要决定于气候。三江平原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虽不多,但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各地6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85。至10月末或11月初,气温下降,大量水分来不及排除,被冻结在地表或土壤层中,水分以固体状况保存下来,致使翌年春季解冻,导致地表积水或过湿,加之冻结期长,冻层厚(深达1.5),土壤粘重,不利水分下渗,地表经常过湿,沼泽广泛发育。(2)地质地貌条件 三江平原是新构造运动长期下沉的地区,造成三面环山、中间低洼平坦的地形。周围山区降水量多,丰富的径流向平原汇集,而平原区地势极为低平,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总比降为1/10000,所以区内发育一些中小河流,多无明显河槽,属典型的沼泽性河流,泄水能力低。在长期下沉过程中,地表堆积了第四纪河湖相粘上沉积物,厚度一般达317m左右,这种粘土的粘粒含量较高,并富有铁铝氧化物、次生氧化硅、蒙脱石与水云母等胶体矿物,在浸水膨胀的情况下,增加了土壤的持水性,阻塞了土壤的孔隙,构成了深厚的不透水层,从而减弱或阻止地表水向下运行,积存起来形成沼泽。(3)水文条件 一个地区的水文特征受气候及地貌条件所制约。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切割微弱,因而河道稀疏,河网密度小。除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外,有些河流发源于完达山或小兴安岭而穿行于平原沼泽之中,而有些河流则发源于沼泽洼地又流经于沼泽之中,这些中、小型河流均具有平原沼泽性河流的特点,如别拉洪河、挠力河中下游、浓江、穆棱河等,由于河流比降小,河道弯曲,狭窄平淡,河漫滩多,导致一些河流无明显河道,泄水能力低,排水不畅,大量水分补给沼泽。每年汛期,主要河流还受黑龙江、乌苏里江洪水顶托,回水距离一般为2030km,最长达70km。由于洪水项托,提高了这些河流的承泄水位,使两岸低平地排水更为困难,促进了沼泽的形成和发展。(4)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类经济活动对沼泽的形成也起到一定作用,并且人为因素对沼泽的影响,比自然演化要快得多,人们开挖运河、进行农田灌溉、修建水利工程等活动,如果处理不当,在这些区域就会抬高地下水位,使土地逐渐沼泽化。如穆棱河流域,1943年在密山县境的湖北屯附近,向小兴凯湖修建分洪水道,有14km防洪堤没有修建,每年汛期,穆棱河洪水由此漫溢,积存地表,使水道东侧沼泽面积日趋扩大。2 三江平原沼泽景观动态变化的生态效应1)土地退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江平原大面积开荒使湿地锐减、原有岛状林被砍、湿地植被破坏,致使土壤风蚀、沙化和水蚀面积扩大,已垦荒地重用轻养,土壤肥力下降。目前三江平原约有7010 hm 的农田受到危害,其中严重风蚀面积为3410 hm 。土地沙化主要分布在松花江以北的萝北、绥滨一带。根据在二九。农场24队的采样分析,垦前土壤沙粒含量为359 ,垦后30年增至7656 J。随着原生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面积也在扩大。全区不同程度水土流失面积237610 hm ,其中轻度侵蚀157910 hm ,中度侵蚀74810, 重度侵蚀49510 hm ,以勃力、密山、穆棱的水蚀面积最大,在2510 hm 以上 。当前沼泽湿地是开荒的主要对象,但无系统排水,多数干旱年开荒,涝年又复积水,成为“不稳定耕地”。草甸沼泽土开垦后,土壤水分减少,嫌气环境变为好气环境,有机残体分解加快,土壤容重和比重增大。孔隙度减小,加之不合理耕作,朽化系数增大,抗涝抗旱能力降低。椐宝清实验区测定,沼泽荒地朽化系数为0768,垦后10年增至0994,垦后20年增至103。同时,掠夺式开发,忽视土壤养分的恢复和积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如宝清县东升乡草甸沼泽土有机质含量开垦前为7080gfkg,随着开垦年限的增长,有机质含量逐年减少,平均每年下降013 ,N、P、K含量年下降率分别为0008 、0002、0012 。2)生物多样性受损。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大面积开垦,沼泽景观内部生境面积破碎化严重,导致湿地植物和动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使愈来愈多的生物物种、特别是珍稀生物因失去生存空间而濒危甚至灭绝,弱化了生物多样性。同时,系统内生物链、网中断或破损,能流、物流淤塞不畅,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削弱,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由于栖息地的破坏,丹顶鹤由1984年的309只下降到1995年的65只,大天鹅、白鹳的繁殖种群已不足50只,雁鸭类数量减少了90 以上,现在的繁殖种群密度每公顷不足1对。嘟噜河下游沼泽,1985年调查有丹顶鹤23只、白鹳66只、大天鹅45只,随着耕地的开垦和栖息地破坏,这些珍禽已不再出现了 引。鱼类资源衰退也较严重,特别是著名的挠力河红肚鲫鱼就是沼泽性河流的特产,现在这种鲫鱼已极少。大面积开荒也使小叶樟和芦苇等沼泽植物资源遭到破坏。20世纪70年代初期芦苇沼泽和苔草小叶樟沼泽大面积分布,现在这些泽植物已不易见到;原来随处可见的沼泽植物甜茅现已几乎绝迹。3)湿地功能下降。三江平原的草本沼泽因其草根层和泥炭层的持水能力很高,发挥着蓄洪、削减洪峰均化洪水过程的重要作作者:lenovo用。20世纪80年代估算,全区沼泽蓄水达3410 m 。如挠力河在上游宝站和保安站至下游菜咀子站之间有大范围的河漫滩沼泽,使菜咀子水文站的夏季洪峰值减少了12(相对流量)。近年来由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大面积减少,使其均化洪水的功能丧失,洪涝灾害和旱灾频繁发生。沼泽对周围环境有调节功能。它通过水平方向的热量和水气交换,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良好影响。但45年来(19552000年),由于大面积开垦沼泽湿地,三江平原下垫面的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到2000年沼泽湿地仅占全区总面积的83。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45年间平均气温上升1223n川。最主要的变暖中心位于平原部分,这远远超过了东北地区和黑龙江北部的增暖趋势,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变暖地区之一。三江平原的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45年间最大减少幅度为90 mm。降水减少中心位于三江平原东北部的平原部分和中部山区。因此,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大面积开垦可能是导致三江平原气温增高和降水减少的直接原因。 参考文献:1 易富科,郑萱凤,等三江平原沼泽类型及其开发利用hi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中国沼泽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91922 刘兴土,马学慧三江平原大面积开垦对自然环境影响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J地理科学,2000,2o(1):14-193 刘兴土,马学慧三江平原自然环境变化与生态保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7O1714肖笃宁景观空间结构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见:肖笃宁编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5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022086 王宪礼,布仁伦,等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破碎化分析J应用生态报1996,7(3):2993047 郭晋平森林景观生态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01218 赵德林三江平原低产土壤与改良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11939 胡金明刘兴土三江平原土壤质量变化评价与分析J、地理科学。1999,19(5):4174211O 郭大本,等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和环境情况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1997,17(增刊):47247811 阎敏华,邓伟大面积开荒扰动下的三江平原近45年气候变化J地理学报,2001,S6(2):15917012 刘红玉,等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与区域持续发展J地理科学2000。20(6):54555113陈利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