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关于“教”与“育”的思考.doc_第1页
大学教育:关于“教”与“育”的思考.doc_第2页
大学教育:关于“教”与“育”的思考.doc_第3页
大学教育:关于“教”与“育”的思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教育:关于“教”与“育”的思考 前些天接受专访,被问及是否“读书无用”,我当即回答:此乃伪命题。但如今谈大学生的读书热情,可就没那么乐观了。 长期在大学教书,且不时走南闯北,我深知中国大学的学术氛围不太理想。面对如此令人尴尬的话题,无论政治家、企业家、学问人、媒体人,还是众多学生家长,谁都能说上几句。比如,当下中国,大学校园里人满为患,很多人只是为了混一个文凭;有些老师,课讲得不吸引人,学生以此为理由逃课;还有,如今是网络时代,获取信息十分方便,为什么一定要待在教室或图书馆里呢?最后,就业时拼的是爹妈,而不是学问,学好学坏一个样。诸如此类的正理与歪理,你我还能找出好多。 与其这么互相推诿,最后不了了之;还不如反躬自问,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责任,或者能为改变现状做些什么。最近几年,涉及教育的话题,除了“大学史”及“大学精神”,我希望兼及技术性的“教与学”。如我看北大研究生教育(xx)、上什么课,课怎么上(xx)、训练、才情与舞台(xx)、知书、知耻与知足(xx)、如何处罚作弊(xx)等,此类基于常识但切中时弊的短文,均站在一线教师的立场,具体而微地检讨我们的教学理念。 孟子说得好,“君子有三乐”,这第三乐即“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问题在于,当你的教育对象并非“英才”时,怎么办? 随着连年扩招,百分之三十的适龄人进入大学校园,我们已经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了,这个时候,仍执着于原先的大学神话,或固守原先的教育传统,明显不合时宜。比如,当初老北大的学生确有不少逃课的,那是因为嫌课程太浅,自己泡图书馆去了。套用时尚的句式,他们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因此,教授们对这些特立独行的学生,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私下表示赞赏。而今天,我们还能假定逃课的学生都在图书馆里自修吗? 社会的期待、学问的感召,以及教师的个人魅力,确实能使部分悟性高且性情契合者感觉畅快淋漓,因而一心向学。但说实话,即使在名校里,如此理想的好学生,也不太多。大部分学生必须通过某种制度性的约束,方能驱使或保证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既不轻言放弃,也别瞒天过海,若想保证教学质量,唯一的办法是落实淘汰制。这既是对学校信誉的保护,又是对用人单位的负责,也是对学生的警示。 我曾批评中国的博士教育“成材率”太高,以至无论媒体还是学生本人,考上了博士研究生,就开始以“博士”互称或自居。大学生更是如此,除非考试作弊或有其他重大缺失,否则,很难因学习成绩不好而无法毕业。从校长到教授,都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平平安安走出校园;可如果换回的是一句“要想不及格也很难”,实在让人伤透了心。 学生缺课要不要管,考试作弊该不该罚,论文抄袭如何处理,学分不够能否奉送所有在大学教书的,每天都得面对如此难题。至于是否“高抬贵手”,取决于你的良知、眼界、趣味,还有你对“教育”的理解。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严师高徒的“教”,必须与春风化雨的“育”,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方能臻于至境。遗憾的是,今天中国大学里,二者可能都缺失,尤其是传统意义上的“严师高徒”,基本上被搁置了。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不可,那么,请原谅我直言不讳今日中国高等教育之所以出现严重偏差,在于自觉地大幅度地降低教学标准,导致大学生们不用怎么努力,也能吹着口哨安然过关,拿到那张印制精美且日后通行无阻的学位证书。 这就说到教育观念的问题了。不谈极少数的“读书种子”,一般大学生或研究生,其养成读书的习惯以及做学问的兴趣,一半是天性,一半靠压力。形象点说,此乃苦乐相间,喜忧参半。有没有轻轻松松就读好书的?有,但不多。而且,如果真是这样,不是标准定得太低,就是研究方向有问题。再好的学者,也都有焦头烂额、四处碰壁、魂不守舍的时候。最乐观的结局是,经过一番挣扎与苦斗,最后终于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在这个意义上,我不觉得从来顺风顺水、未经九曲十八弯的读书过程是值得羡慕的。 对于学生来说,无论自我加压还是外界设限,只要不过分专横与暴烈,都应该坦然承受。所谓美国名校学生读书热情高,图书馆里整夜灯火通明,背后也是有学习成绩以及奖学金等巨大的压力。 我曾多次提及,北大学生到美国名校念书,第一感觉就是“燕园生活太舒服了”。走过了颤颤巍巍的高考独木桥,进入大学校园的学子们,稍微放松一点儿,以便重建良好的读书姿态,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已成过去,今天的不少大学校长及教授,与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