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BC WGZ1025/18.44-10型锅炉锅 炉 产 品 说 明 书SS461-1供参考编制: 校对: 标检: 审核: 审批: 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7月 目 录前言1 锅炉设计条件及性能数据1.1 锅炉容量和参数1.2 设计条件和环境条件1.3 锅炉运行条件及技术要求2 锅炉总体及系统2.1 锅炉总体简介2.2 汽水循环系统2.2.1 水冷壁2.2.2 锅筒及内部装置2.2.3 过热蒸汽系统2.2.4 再热器系统2.2.5 汽温调节2.2.6 省煤器2.3 燃烧系统2.4 烟风系统2.5 锅炉构架、平台扶梯2.6 膨胀中心、锅炉密封2.7 刚性梁3 管路系统及附件3.1 给水管路3.2 锅炉管路系统3.3 吹灰器及烟温探针3.4 出渣装置 锅炉产品说明书 SS461-1前言本锅炉是配大唐珲春电厂二期工程2330MW火电机组的1025t/h亚临界自然循环锅炉。该炉是在总结国内300MW机组锅炉运行经验基础上,结合大唐珲春电厂地理条件、燃煤特点和我公司多年积累的经验而设计的。在设计中采用了ALSTOM-CE公司典型炉型,成熟可靠技术和设计、制造标准,同时采用运行可靠的结构,满足用户的各种技术要求。1 锅炉设计条件及性能数据1.1 锅炉容量和参数本炉主蒸汽、再热汽的压力、温度、流量与汽机厂生产的汽轮机参数相匹配。本炉设计主要参数见下表:锅炉主要参数项目单位BMCRBRL过热器出口蒸汽流量t/h1025909.8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Mpa.g17.5517.55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540540再热器出口蒸汽流量t/h833.8738.8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Mpa.g3.723.20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540540再热器进口蒸汽压力Mpa.g3.903.45再热器进口蒸汽温度330.8319.9锅炉给水温度282.8274.61.2 设计条件和环境条件1.2.1 燃料项 目符 号单 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收到基低位发热值Qnet.arMJ/kg13.22611.192收到基全水份Mar%18.7815.73空气干燥基水份Mad%10.728.80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47.9049.48收到基灰份Aar%32.1842.20收到基碳Car%35.1630.67收到基氢Har%2.952.54收到基氧Oar%10.108.13收到基氮Nar%0.590.48收到基硫Sar%0.240.25可磨性系数HGI62.473.2磨损指数Ke2.62.0灰变形温度DT14081321灰软化温度ST14751426灰流动温度FT15001500灰成份分析SiO2%58.7062.32Al2O3%23.7322.01Fe2O3%5.265.35CaO%2.222.00MgO%1.830.13K2O%1.462.73Na2O%1.621.43SO3%2.21.03TiO2%P2O5%灰的比电阻15/cm220/cm240/cm26085/cm260/cm280/cm293/cm2100/cm2108/cm2120/cm2140/cm2160/cm2180/cm2200/cm2210/cm21.2.2 点火及助燃用油油种:0号轻柴油恩氏粘度(20时)1 21.67E烷1650硫0.2%凝固点不高于0闭口闪点不低于65低位发热量Qnet.ar42.7MJ/kg比重(15)820-860kg/m31.2.3 环境条件(1)气象特征与环境条件多年平均气温5.7 多年平均最高气温 多年平均最低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36.3极端最低气温 -32.5多年平均气压1011.2 hPa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当地相对湿度 67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615mm 24小时最大降水量 mm 多年最大积雪厚度 39cm多年平均风速 2.5m/s极端最大风速 m/s 冬季主导风向 西北西风春夏季主导风向 东南风(2)厂区地质 多年最大冻土深度1.55m地震基本烈度(地面运动加速度0.1g) 度厂房零米海拔高度 约 40.5 m41.5 m1.3 锅炉运行条件及技术说明锅炉运行方式,带基本负荷并可调峰(实现两班制运行)。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置5台中速磨煤机,4台运行,1台备用。给水调节:机组配置3台50%容量电动调速给水泵。启动方式:在汽轮机侧有70%高压旁路+45低压旁路系统,用以启动时提高启动速度。点火方式:采用由高能电火花轻油煤粉的两级点火方式。除渣方式:锅炉除渣采用螺旋捞渣机机械除渣装置,螺旋捞渣机及过渡渣斗不包括在锅炉本体供货范围内。空气预热器进风加热方式:采用暖风器加热。锅炉在投产后的第一年内年运行小时数不小于7800小时。2 锅炉总体及系统2.1 锅炉总体布置锅炉为单炉膛“”型布置,紧身封闭,高强螺栓连接,全钢架悬吊结构,采用四角切向燃烧、摆动燃烧器调温,固态除渣、平衡通风。可采用定压运行,也可采用定滑定的运行方式。炉膛截面为1421214212mm的正方形,配有正四角切向燃烧器,为炉膛四围热负荷均匀提供了良好条件。炉室净高57.5m,炉膛截面积为202m2,炉膛容积9549.37m3,上排一次风喷口中心线至屏底距离20.02m,下排一次风喷口中心线至灰斗拐角为4.15m。炉膛截面热负荷为3.83MW/m2,容积热负荷为80.96KW/m3,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为970.2。在炉膛上部前墙及两侧墙布置了壁式再热器,炉膛上方布置了分隔屏、后屏、在折焰角及水平烟道上依次布置了屏式再热器、高温再热器和高温过热器。在尾部竖井烟道里自上而下布置了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尾部受热面的重量通过省煤器中间集箱引出的悬吊管来承载。两台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放置在竖井下方运转层标高的板梁上。锅炉钢结构采用全钢双排柱高强螺栓连接结构。除空气预热器和出渣装置外,所有锅炉部件悬吊在炉顶钢架上。锅炉总图锅炉设有膨胀中心,其膨胀零点设置在炉膛深度和宽度中心线上,通过装在炉前、炉后、两侧的导向装置来实现。垂直方向的零点设在炉顶大罩壳上,所有受压吊杆均与膨胀零点有关,对位移量大的吊杆均留有予进量,以减少锅炉运行时的吊杆应力。锅炉采用全密封结构,炉顶、水平烟道和冷灰斗的底部均采用大罩壳热密封结构,以提高锅炉整体密封性和经济性。燃烧器为四组直流水平浓淡摆动式燃烧器。每组燃烧器由5层一次风喷口和10层二次风喷口组成。在其中三层二次风喷口中设置了点火油枪及配备相应高能点火器,整台炉共12只油枪,单个油枪容量为1.7t/h,总燃油量为20.4t/h,能满足30B-MCR锅炉负荷。锅炉基本尺寸见下表1锅炉宽度mm344002锅炉深度mm404603炉膛宽度mm142124炉膛深度mm142125大板梁底标高mm724006锅筒中心标高mm685007炉顶中心标高mm640008分隔屏底标高mm494009水平烟道深度mm700010竖井烟道深度mm1044011上排一次风中心标高mm2838012下排一次风中心标高mm2022013灰斗转角标高mm1620014下集箱标高mm65002.2 汽水循环系统2.2.1 水冷壁水冷壁按受热情况,沿炉膛高度与宽度的热负荷分布划分28个回路,炉膛水冷壁采用膜式结构,由607.5mm,SA210C光管和内螺纹管与6mm扁钢相焊制成,节距S=76mm,折焰角处由7010mm的内螺纹管组成。在炉膛四角处的水冷壁管子形成燃烧器的水冷套以保护喷口免于烧坏。水冷壁下集箱内装有邻炉加热装置,锅炉在点火前邻炉蒸汽进入28只水冷壁下集箱提前加热,以缩短启动时间。为确保循环系统安全可靠,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运行时可能出现的不正常工况,在选择循环系统的结构尺寸时,以安全可靠为原则。为防止水冷壁内出现膜态沸腾,前、后和两侧水冷壁布置足够的内螺纹管,大大提高了安全裕度。2.2.2 锅筒及内部装置(1) 锅筒材料BHW35,壁厚145mm,内径1743mm,筒体直段长度20000mm,由6节筒身和2只球形封头组成。(2) 锅筒制造采用大型卷板机卷制筒身,纵向焊缝采用窄间隙焊,为国内外生产锅筒的最佳工艺,提高了锅筒制造质量。(3) 锅筒具有足够的容积,装有一次风离元件108只315旋风分离器,百叶窗二次分离元件及均汽板等。锅筒内部采用了环形夹层结构,以减少锅炉启、停时的锅筒壁温差。(4) 锅筒上装有供酸洗、充氮、热工保护、加药、连排、紧急放水、炉水取样、再循环、放气、安全阀等管座。2.2.3 过热蒸汽系统(1) 过热蒸汽系统:过热器流程见下图。(2) 过热器各级组件结构1) 包墙过热器分水平烟道包墙、尾部烟道两侧包墙、前包墙和后包墙四部分。除前包墙上段为光管散装外,其余均为膜式结构,材料全部为水冷壁结构特性图内螺纹管布置图锅筒及内部装置过热器系统图再热器流程图20G。2) 低温过热器布置在尾部烟道中,分为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管径517mm,108排,节距130mm,水平部分共分为两组管束,每排由5根并联管绕制成。水平过热器最下面材料为15CrMoG,垂直段为12Cr1MoVG(516.5)。水平过热器由三排省煤器吊管承重支吊。3) 分隔屏过热器共有6片,每片由8小片组成。每小片由7根管子绕制而成。径管44.56.5,材料为12Cr1MoVG,屏外圈底部采用TP347H。4) 后屏过热器共20片,每片由14根管并联制成,管子548.5,549mm,横向节距684,材料为12Cr1MoVG,T91,TP347H。5) 高温过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后部,管径为518,518.5,519mm,横向节距为171mm,共82排由5根并联管组成,材料为12Cr1MoVG,T23。2.2.4 再热器系统(1) 再热器系统共分为三级,壁式再热器、屏式再热器、高温再热器。高压缸排汽冷段再热器管道事故喷水减温器壁式再热器入口集箱壁式再热器壁式再热器出口集箱壁式再热器出口连接管屏式再热器入口集箱屏式再热器屏式再热器出口集箱交叉微量喷水减温器高温再热器入口集箱高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出口集箱再热器连接管道至汽轮机中压缸。(2) 再热器各级组件结构1) 壁式再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的前墙和两侧墙前部,紧贴水冷壁管,并通过绑带固定在水冷壁上,前墙共布置216根管子,两侧墙布置各117根,共450根管子,545mm,材料15CrMoG。2) 屏式再热器与高温再热器布置在后屏过热器之后,折焰角上方。屏式再热器至高温再热器间装有左右交叉的连接管,以减少热偏差。在连接管道上装设了微量喷水减温装置,可以控制左右汽温偏差。屏式再热器共30片,每片由14根管子并联组成,管径634mm,横向节距456mm,材料为12Cr1MoVG、T91、T23、TP347H。高温再热器共60片,每片由7根管子并联组成,管径634横向节距228mm,材料为T23,T91,TP347H。2.2.5 汽温调节过热汽温调节主要靠喷水减温和燃烧器摆动。本炉采用两级喷水,一级减温器布置在低温过热器出口至分隔屏过热器进口的连接管道上,二级减温器布置在后屏过热器与高温过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减温器结构为多孔笛形管。燃烧器摆角30。再热汽温调节主要靠摆动燃烧器,利用上、下摆动燃烧器角度来改变火焰中心位置,以达到调节汽温目的,此外,在再热器进口管道上装有事故喷水减温器,在屏式再热器与高温再热器间连接管道上装有微量喷水减温器,均作为汽温调节的备用手段。2.2.6 省煤器省煤器分两组,材料为20G,采用顺列布置,为防止形成烟气走廊造成局部磨损在靠近前、后包墙管烟气流入口处加装阻流板,在每组蛇形管的第一排烟气直接冲刷处装有防磨盖板,又在全部弯头处装防磨瓦板。省煤器入口端装有再循环管,在锅炉启动时向省煤器供水,以保护省煤器,防止干烧。省煤器系统流程图省煤器防磨示意图2.3 燃烧系统2.3.1对燃料的认识本锅炉设计煤及校核煤均为烟煤,从其成分看,设计煤及校核煤均为低热值、高挥发分的褐煤,灰熔点较低,结渣性较弱。2.3.2燃煤特性分析指数法是普华煤燃烧技术开发中心、西安热工研究院等单位,在调研和总结了国内近70台电站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性能的基础上,根据燃煤在专门试验设备,进行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根据燃料的性能指数对燃煤的着火稳定性、燃尽性、结渣性、灰的粘污性及磨损性进行判断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可信度。现运用经验公式对燃料进行判断。(1) 着火稳定性指数Rw 等级 指数极 难难中 等易极 易判别标准4.04.04.654.655.05.05.75.7设计煤6.17校核煤6.27结论:设计煤和校核煤均属于着火极易稳定煤种。(2) 燃烬性指数RJ 燃煤在炉内燃烧效率(燃烬度)不仅与燃煤的燃烧特性着火及燃烬特性有关,而且还与过剩空气系数、一次风比、R90、燃烧工况组织、炉膛结构参数、炉膛高度等诸多因素有关。 等级 指数极难难中等易极易判别标准2.52.53.03.04.44.45.75.7设计煤6.49校核煤6.66结论:设计煤和校核煤均属于着火极易燃烬煤种 (3) 结渣特性指数RZ煤的结渣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影响结渣的因素很多,它不仅与煤本身的灰熔点、灰成分有关,而且与锅炉结构、燃烧器设计、运行工况等有关。 名称结渣程度STB/AGSiO2/Al2O3综合判别指数RZ轻微13900.20678.81.87RZ1.5轻微中等139012600.2060.478.866.11.872.651.5RZ1.75 中偏轻1.75RZ2.25 中等2.25RZ2.5 中偏重严重12600.466.12.65RZ2.5严重准确率8369676190设计煤/校核煤1475/14260.15/0.1489/862.47/2.83/1.42/1.6/结渣程度轻微/轻微轻微/轻微轻微/轻微严重/严重轻微/中等偏轻结论:设计煤和校核煤为弱结渣性煤。(4) 煤灰的沾污性指数 Hw煤灰的沾污特性与煤的种类、灰粒大小有关,但主要取决于煤种的灰成份。 等级 指数轻微沾污中等沾污容易沾污严重沾污判别标准0.20.20.50.51.01设计煤0.24校核煤0.2结论:设计煤和校核煤的煤灰均属于中等沾污。 (5) 煤灰的磨损性指数Hm灰的磨损特性与颗粒度、灰成份、燃烧温度有关,但主要取决于灰的含量。 等级 指数轻 微中 等严 重判别标准 20设计煤31校核煤41结论: 设计煤和校核煤的煤灰磨损性均为严重。2.3.3制粉系统按招标书规定采用采用中速磨正压直吹式系统送粉,每炉配五台中速磨煤机,四台投运一台备用,煤粉细度R75=35%。制粉系统计算结果见下表: 煤 质 项 目设计煤种校核煤种1锅炉燃煤量 t/h212.57251.765磨煤机出口风温 76.776.7一次风风比 % 33.534.3干燥剂温度 292277.62.3.4燃烧器设计燃烧器采用美国CE公司引进技术设计制造,采用大风箱、大切角、四角切圆、直流摆动式燃烧器,并采取一系列优化与改进措施。燃烧器布置有15个喷口,其中10个二次风和5个一次风。燃烧器分为上下两组,从上至下其喷口布置形式为2-2-1-2-2-1-2,2-1-2-2-1-2-1-2,顶部二层二次风及中间一层二次风反切10C。一次风四周布置了周界风,背火侧周界风是向火侧的2倍多。燃烧器喷口为摆动式,热态运行时一、二次风喷口均可30范围内摆动,以调整汽温。每个燃烧器设两套气动摆动机构,以保证摆动灵活可靠。燃烧器箱体设计参照CE传统风箱结构,用隔板将燃烧器风箱隔成15个风室,各风室出口布置喷咀,入口处布置风门挡板,用来调节各风室的风量,燃烧器箱壳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水冷壁上,同水冷壁同步膨胀。燃烧器设计参数(BMCR工况)见下表: 名 称风比 (%)风速 (m/s)风温 ()设计校核设计校核设计校核一次风33.534.33230.776.776.7二次风62.361.55151340.8343.5漏 风4.24.2/2.3.5燃烧器设计特点1) 正方形炉膛、大切角、较小切圆,保证炉内有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场,避免发生气流偏转贴墙,利于防止结渣。2) 燃烧器分为上下两组,且为六层喷口布置,上下一次风喷口的间距大,降低了燃烧器区域热负荷,有利于防止或减轻结渣和高温腐蚀,降低NOx生成量。3) 弯头式水平浓淡式燃烧器,向火侧为浓煤粉气流,稳定着火,背火侧为淡煤粉,防止结渣和高温腐蚀,降低NOx排放。锅炉与燃烧器的设计要求能够同时达到稳燃,提高燃烬率,防止结渣与高温腐蚀,减少NOx排放。为达到上述要求所采取办法往往相互矛盾,例如提高燃烧效率和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燃烧区域的温度,但这又往往会引起结渣和高温腐蚀,并使NOx排放量增加。根据国内实践证明采用水平浓淡分离技术燃烧器能够同时达到上述各项要求。4) 一次风喷口四周布置了15.9%的周界风,背火侧为向火侧周界风的二倍多,可有效地防止气流贴壁,同时在水冷壁附近形成氧化气氛,防止结渣和高温腐蚀。增减周界风也可以改善燃烧和保证低负荷的稳燃性。5) 燃烧器最上排二层二次风和中间一层二次风反切10送入。这种布置方式即保证了燃烧器下部着火区域有一定的旋转“火球”效应,强化着火,加速燃烬,又可减少炉膛出口处气流的“残余旋转”,达到减少炉膛出口左、右侧烟温偏差的目的。同时这种分级送风也有利于降低NOx。7) 燃烧器煤粉管和一次风喷口能够从外部进行拆装,检修方便。8) 燃烧器喷口采用新型耐热合金材料,该材料在1300时仍具有稳定的抗磨组织,有利于防止喷口烧坏及磨损。9)燃烧器的二次风门挡板关闭严密,每个风门均可单独实现自动调节。2.3.5点火油系统每台锅炉配备12只自动点火油枪及高能点火器,单只油枪出力为1700kg/h,两级点火,油枪采用蒸汽雾化喷嘴。炉前油系统分界处油压1.2MPa,油系统总出力20.4t/h,可满足锅炉30B-MCR工况要求。油枪和高能点火器组成一个整体,可分别由压缩空气驱动的气缸推动,点火器工作完毕后,可自动退出。2.4 烟风系统2.4.1 空气系统锅炉燃烧所用的空气由送风机送至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为三分仓式,一次风系统在空气预热器前分两路,其中一路作为干燥剂进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的一次风进磨煤机作为制粉的干燥剂,另一路作为冷风旁路,可用来调节进入磨煤机的一次风量,又有一旁路作为磨煤机的密封机用。二次风送入空气预热器经加热后进入炉室两侧的大风箱,作为燃烧用的辅助风。2.4.2 空气预热器本炉配置两台引进技术制造的转子回转式三分仓空气预热器。采用由HOWDEN HUA工程有限公司采用英国HOWDEN SIROCCO公司技术设计制造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HOWDEN HUA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采用主轴垂直布燃烧器布置图置,烟气和空气以逆流方式换热。该产品漏风率小,结构简单,采用效率高的传热元件,漏风率保证值一年内不超过6,运行一年后不超过8,其主要特点如下:(1) 取消了可调密封挡板及相应的执行器和传感器。冷端挡板根据转子变形后的形状而预先制成,以减少预热器压差最大部位的泄漏。(2) 把所有轴向和径向密封片的数量增加一倍,使在任何时间的挡板下有二个密封片密封,空气泄漏量可减少。(3) 采用高性能传热元件,使预热器的高度和重量减少,从而减少压力降和改善清洗效果。(4) 预热器的进口烟风道接口部分采用新型结构,改善气流工况。(5) 驱动系统布置在中心轴上部,可使转子保证其轴向密封的连续性,改善了轴向密封,避免了传动部分与烟气接触。(6) 预热器采用可靠的支承结构和导向轴承结构,便于更换,且配置油浴润滑和水冷却系统。(7) 每台预热器除配备主驱动装置外,还有辅助驱动装置及手动盘车装置。2.4.3 烟气系统燃烧后的烟气离开炉膛后,经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屏式再热器、高温再热器、高温过热器进入后烟井,烟气经过低温过热器、省煤器后进入空气预热器,再经过除尘器被引风机排至烟囱。在每台预热器的进口烟道内设有烟气挡板,当单只预热器出故障时可关闭相应一侧的挡板。2.5 锅炉构架、平台扶梯2.5.1 锅炉构架锅炉运转层标高为14.8m。锅炉构架采用全钢双排柱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结构,构架由炉顶钢架、柱、梁、水平支撑及垂直支撑构成一个立体桁架体系。柱由空气预热器主柱与副柱组成,主柱主要用来传递垂直荷重,副柱通过水平支撑保证主柱桁架框架的平面内稳定性,并承受紧身封闭荷载。垂直支撑主要布置在副柱平面桁架内,除传递水平力外,同时还保证柱的平面内稳定。地震力、风力及锅炉导向力均通过水平支撑作用在各柱上。锅炉构架沿高度方向分七层,沿宽度方向主柱与中柱之间10.2m,副柱与主柱间距离为7.0m,构架总宽度为34.4m,沿锅炉深度方向有7排柱,各柱间距依次为8.8m、9.5m、7.7m、8.5m、5.96m、3.5m,总深度为43.96m。锅炉构架占地面积约1512m2。炉顶钢架是由主梁、次梁等组成的网格与端部垂直支撑及水平支撑组成,除了支吊锅炉的所有悬吊部分重量外,还支撑大屋顶的重量。大板梁下标高为72.4m。大板梁高度为3.6m,重约65t。主梁以绞接的形式支搁在柱顶上。本锅炉构架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进行设计。锅炉构架除承受锅炉本体荷载外,还能承受锅炉范围内的各汽水管道,烟风煤粉管道、吹灰设备、司水小室、运转层平台部分载荷等。2.5.2 平台扶梯锅炉主平台布置在锅炉四周,主要扶梯采用炉前两侧集中布置,便于运行操作。平台扶梯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凡有门孔、测量孔、吹灰器、阀门、燃烧器处均布置了操作维护平台,除司水小室平台内采用花方钢板外,其余均采用刚性良好的防滑格栅平台。扶梯倾角为45。平台走道和扶梯的踏板均镀锌。2.6 膨胀中心、锅炉密封2.6.1 本炉设有膨胀中心,其膨胀零点设置在炉膛深度与宽度中心线上,通过装在炉前、后、两侧上的导向装置来实现。垂直方向的零点设在炉顶大罩壳上,可以精确地计算热位移量,预留膨胀间隙,有利于锅炉密封。所有受压吊杆均与膨胀零点有关,对位移量大的吊杆均留有预进量,以减少吊杆的应力。2.6.2 锅炉采用全密封结构,炉膛四周、水平烟道、尾部炉顶及包墙均采用膜式包复结构。炉顶管和分隔屏穿墙处采用小罩壳包复结构,后屏、高温过热器、屏式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均采用高冠板结构。整个炉顶采用大罩壳集中密封,大罩壳内温度控制在400420,以减少吊杆间的膨胀差。水平烟道及冷灰斗处采用罩壳密封。所有孔处都装有密封连接件,整台炉外部装有外护板。2.7 刚性梁刚性梁是保证整台锅炉的刚性,传递导向载荷及承受炉膛压力,保护炉膛和尾部烟道包墙管,它是能在设计规定的烟气压力作用下能安全地工作的重要部件。本炉刚性梁由炉室刚性梁、尾部烟道刚性梁、垂直刚性梁、冷灰斗框架、折焰角框架及燃烧器风箱桁架等部件组成。在炉膛前、后、两侧和尾部竖井前、后墙的刚性梁上设置了多层导向装置,作为控制锅炉膨胀,将导向载荷、地震力、风力传递到锅炉构架上。3 管路系统及附件3.1 给水管路锅炉给水以单路进入锅炉省煤器集箱的端部,给水经加热后从省煤器出口集箱引入汽包内的给水分配管,直接注入到集中下降管内。从汽包引出再循环管,接入省煤器进水管道内,保护省煤器防止在启动过程中管内产生汽化。在管路上接有2只DN100电动截止阀。3.2 锅炉管路系统3.2.1 管路系统主要由疏水、放水、加药、放气、排汽取样等管道组成,并配有相应的阀门和管道。(1) 本锅炉疏水放水分别安装在省煤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民航维修安全试题及答案
- 生药学知识点重点总结名词解释题库试题及答案
- 2025飞机维修笔试题及答案
- 高楼外墙漆施工合同(3篇)
- plc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居住小区外墙清洗与保养服务合同
- 环保设施建设工程包清工合同标准
- 国际贸易代理合同规范范本
- 存量房买卖与租赁政策咨询合同
- 指甲材料改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乡土资源融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以石亭小学为样本的探索与实践
- 乌饭叶干燥色素萃取及应用特性的多维度探究
- 全球降龙涎香醚行业供应前景及未来趋势展望报告
- 产品尾数管理制度
- 人保农险理赔员考试题及答案
- JG/T 328-2011建筑装饰用石材蜂窝复合板
- 护理操作授权管理制度
- 平台运营中心管理制度
- T/CECS 10271-2023不锈钢分水器
- 彩钢板房安装合同范本
- 竞选卫生委员演讲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