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的七种距离.pdf_第1页
高中数学的七种距离.pdf_第2页
高中数学的七种距离.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 裳 弛 黪 中学生数 学 2 0 1 4 年 1 月上 第 4 8 1期 高 中 赫 数 学 的 七 种 躐 华南 师范 大学 数学 科学学 院 5 1 0 6 3 1 赵瑜 一 高中数学中的七种距离 高中阶段 我们要求掌握 的距离 主要有七种 点 与 点 点与线 点与面 线与 线 线 与面 面与面 这六种距 离是在必 修教材 中要求掌握 的 内容 属 于欧 氏几 何学 内容 第七种 即两点的球 面距离 在选修 3 3 球面上 的几何 中出现 它可以说 是学 生第一次接触 的非欧儿 何的 内容 是球 面儿何 中的距 离 问题 但 是 由于 球 面 几何与欧氏几何有着很大的联 系 大 j 此 在学 这一部分 内容 的时候 我们 通常 采用 欧 氏化 的研究方 法来 得 m 相关 结 论 下 面 我们对这几种距离问题进行分 析 并 总结归 纳其求 解的方法 和思 路 1 点点距离 点点距 离指的是平 面上 的两点距 离 是 我们 最早 接触到的距 离问题 在 初一 我们 已经知 道 两点 之间 线段最短 两点距离 即两点线段 长 关于它 的求解方法 有 如 下 几 种 1 几 何 方 法 在众多求两点距离的方法 中 最直接 的便 是度量 这是一种好方法 在现实生活 中我们 也经常使 用 但在 某些问题 中 我们发 现度量 并不容 易 尺 子是否够 长 两点之 间能否连线 那么 这就需要借助其他T 具了 在初 中 我们可 以通过构 造全等三角 形的方 法 把 要求 的线段 转 化 成 已知 或 方便 测 量 的线段 到 了 高 中 我们 还 可 以所求 线 段 为三 角 形 的一 边构造 三角 形 通 过解 三角形 的方 法 求 得线 段 长 这些 都 是从几何性 质方 面来求解 2 解 析 几 何 方 法 口 2 2 l 1 j 当我们 引入坐标 系后 我 们发 现点在 平面上 的位置 可 用坐 标 表 示 出来 如 图 2所 示 A zl Y B 2 y 2 贝 有两点距离公式可得 l AB1 一A 图 1 l z 2 y l y 2 类 网2 似地 在空间 中 我们 也可 以建立 空间直 角 标 系 得 到点 A l 1 B z Y 2 z 的距 离 为 I AB i 1 一 2 l y 2 l 2 3 向量 方法 在必修 4中 我们引 入了向量 一 具 这 时 两点 距 离便可以看成是 套的模 若将平而看成三维空间的特 殊情况 则在三维空间中 若蕊 一 y o 则I 1 一 F 从几何意义上解释 此时 l 蕊 l 即为 以 A B为对 角线 的平行 六 面 体 的对 角线 长 在平 面 中 即为 以 A B为相对顶 点的平行 四边形对角线 长 2 点线距离 点到直线距离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 做的垂线 段 的 长 1 几何 方法 根据定义 只需作 H 点到直线 的垂线段 即可求 在 初 中 我们已经能解决 很 多点到 直线 线段 距 离 的问 题 求二角形 的高就 是一个 很经 典 的应 用 通 常 我 们 是用等面积法或 解直 角三 角形 的方 法来 解决 到 了高 中 我们学习 了空 间立体 几何 仔细 分析 l其实与初 中 的平 面几何并 无不 同 同样可 以利用解 三角 形 的有 关 知识来解决 问题 I 2 解析几何方法 解析 几何 是高 中数 学 的一 个重 要 内容 通过 建立 平面直角 坐标 系 很多几何问题 便 可 以通过代 数的方 法得 以解决 在点线距离这 个问题 中 我 们用 Ar B y C一0表示直线 l 用 y 表示点 P 那 么 点 P到 直线 的距离即为d 一上 3 向量方法 有 了向量 具 后 如 图 3 我 们可 以把直线 的方向 向量设 为 z 那 么 在直 线上 任取 一点 Q与 P形成的向量为 设 f 一 根据点 到 直线 距离 的定 义 则 有 d f Qp s i n O 而 由向量 的数 量积 可得 o s 一 再 图3 根据 同角 三角 函数 关系 s i n C O S 目 一l 联 立 以 L i 网址 Z X S S c b p t c n k i n e t 3 6 电 子 邮 箱 zx ss chinajou rn a1 net cn 寸 学 蜜 学 中学生数 学 2 0 1 4年 1月上 第 4 8 1 期 高中 式 即 可得 若建立直 角坐标 系运算 只需将各 量用坐标表示 同样 的思路方法 即可求解 3 点面距离 这时我们的思维已经从二维到 了三维的空间中 面 外一点到该面的距离 其实就是过该点作该面的垂线后 垂足与该点之间的距离 这就变成了两点之间距离了 1 几何方法 等体 积法 在空 间立体几 何 中 我们 可 以把求 点到面 的距 离 的问题看成是求锥体 的高 的问题 或者反 过来说 求 锥 体 中某顶 点所作 的高 其 实就是求 该顶点 到底 面所在 平面 的距离 问题 在各省的高考题 中很受 青睐 而且 很 多都 以求体积 的形式 出现 如 2 0 1 2年 广 东文 科 如图 4所 示 在 四棱 锥 P A BC D 中 ABJ 平 面 P AD A B C D PD AD E 是 P B 的中点 F是 C D 上 的点 A 1 且 DF 一 A B PH 为 图 4 P AD 中AD边 上 的高 证 明 PH上 平面 A BC D 若 PH 1 AD F C 1 求 三棱 锥 E B C F的 体积 证明 E F L平面 P AB 此题第 问欲求体积必先求高 即是此种 类型 大 家不妨一试 2 向量 方法 若用 向量方法来解这类 型问题 如图 5 所 示 设平 面 a的法 向量 为 在 a上找 一 点 A 设 A P 一0 则 d l 1 I c o s 0 l 其 中 C O S 0 删一 4 线线距离 图 5 线线 距离 即两 线 的公垂 线 段 的长 若 两直 线 平 行 那么在其 中一 直线 上任 取一 点作另一直 线的垂线 垂足与该点距离即为所求 由于 点的任意性 因此并不 难解决 这里重点讨论异 面直线 的情况 1 几何 方法 异面直线距 离 的 困难 之处 在 于公 垂 线段 难 以确 定 一旦 找到 问题便 化 归为两点 距离 的 问题 了 如何 找一条直线与 已知直线 n b 垂直且相交 呢 如 图 6 作 直线 b的平行线 b 与 a交 于点 O 则 b 和 a确定 了平 面 a 过 O作平面 a的垂线 交 直线 b于点 P 可证 O P为 两直线的公垂线段 但在 实 际 题 目 中 很 难恰 好构造 出这样 的一个 图6 平面 即便构造成功 过 O的垂线有时也不易作 出 2 向量 方 法 有 了 向量 工 具 后 一 切便简 单 些 其 思 路 其 实 是受上 面 的 启发 得 到 的 用 b表示直 线 a b的方 向向量 由平 面 向量 基本 争 图 7 定理 平 面 a可 表示 为 即可求 出该平面 的法 向量 在直 线 b上任 找一 点 即变成 了点面距离问题 5 线 面 距 离 线面距离 指的是 与一平 面平 行的直线 与该 平面的 距离 在这里 我们 主要采 用 的是 降维 的思 想 把线 面距 离转 化为线线距 离或者 点面距离去解 决问题 若用 向量 的方 法 则 可设平 面 的法 向量 直线上 一 点 P到平面上一点 O连线 0不是 P在该 平面上 的 射 影 则d 一 孪 1 6 面 面 距 离 两平 面平行 则 要求 两平 面距 离 可通过 转化 为线 面距离 线线距离或点面距离来求解 这里不做赘述 7 球 面距 离 在人教版选修 3 3中 我们 给出 了球 面上的两点 距离 即过球上两点 A B和球 心 的平面 截球 面 得到 一 个 圆 这个圆是 大 圆 大 圆上 的两 点 A B把大 圆分 成两段 圆弧 短 的一 段 即劣弧 的长度就 是球 面上这 两点 的最 短路 径 即球面上两点 的距离 求大圆的弧长 关 键是求 弧长所对 的圆心角 如图 8 设 A0 B一0 球 半 径为 R 若 弦 AB的 长度 为 d 则 问题 转 化 为 已 知 一 个 等 腰 三 角 形 AO B 的腰 和底 边 长 求 顶 角的问 题 由余 弦定 理 可 得 图8 c s 所 以球 面 上 A B 两 点 的 距 离 即 为 Rar c c os 2 R2 d2 下转 第 4 3页 网址 Z X S S c b p t c n k i n e t 3 7 电 子 邮 箱 zx ss chin ajourn a1 n et crl 高 莺 围 诒 彰 谚 寸 拳 中学生数学 2 0 1 4 年 1 月上 第 4 8 1 期 高中 w e s lv e 窘 一 1 0 0 0 n te g ra te b t And e v a l ua t e J 而 丽 一 Jl Ge t t i n g l n y I n 1 0 0 0 一 一 l O 0 0 k t C1 0r 1 n l O0 0 y一 一 1 O 0 0 k f C1 1 0 OO y e 1 0 0 n e C 1 I e t e C l C t h e n we h a v e l O OO y Ce 一1 h 学 1 0 0 0 1一 CP l 1 0 0 0 1 C 1 h 1 00 00 1 扣 Th u s 一 o 1 C u s 一 e lo oo U P l u g 1 0 0 wh e n剐 i n y 一 1 o O 一 c Pl u g y 一 4 0 0 wh e n t一 1 a n d C 一 9 i n y o 4 0 0 一雨 甘 e 0 o 1 6 6 7 Pl ug 一 2 C一 9 e 1 6 6 7 i n O v 一 8 0 0 一再百 丽 上接 第 3 7页 二 总结与反思 1 处处体现 化归思想 把 高维 的物体 降维处 理 例如 把面 面距 离 转化 为 线面距离 点面距 离甚 至点点距 离 球 面两点距离本 是 一 个 陌生 的距离定义 但是通过图像 我们 同样可 以把 它转化为欧 氏几何 中的熟悉方法来做 降维 和 欧 氏 化 实 际上都是把不熟悉 的转化 为熟悉 的 把立体 的转 化为平面的 把未 知的转化 为已知的 从 而达到解决 问 题 的目的 2 三角形是关键 单从几何方法来 看 我们 不难发 现上述 的多种 距 离几 乎都是转 化到三 角形 中去求解 利用 三角 函数关 系 正弦定理 和余 弦定理解 三角形其 实就是 这种距 离 题 目的关键所在 3 向量 是 好 工 具 向量是沟通几何和代数的桥梁 有 了向量 工具 很 多从几 何性质方 面思考 较为 困难 的 问题 在 向量的帮 助下 变得简单很 多 思维量减少 了不少 当然 如果想 多训 练空间想 象能力 和思维 能力 向量方法便 要逊 于 几 何方 法了 4 归纳反思 选择最佳方法 距离 问题 是高 中数 学 的一个很 重要 的组 成 内容 其内容跨 度也很 大 平常学 习时应 注意总结归纳 特别 是在空间向量一章 学完 之后 对 于空间立 体图 形的题 目 我们有 了更 多的方 法解题 到底哪种 方法 更方 便 这就需要我们平常注意对 比分析 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