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作用与影响 下面是准备的关于孔子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作用与影响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 摘要:孔子是先秦儒学流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主张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完美统一,他还主张中和之美,他将这种思想与运用于文学理论与批评,对我国后期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孔子;文学批评;内容与形式;中和之美;影响 先秦文学学术的特征是诸子立说、百家争鸣,先秦文学批评思想虽然呈现多元化格局,但只有儒、道是贯穿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脉。儒家文学批评创始于孔子,经孟子、荀子等继承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深远。儒家思想是一个历史动态系统,先秦儒家学派只能说是其创生阶段。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的思考天下兴亡的问题,“庶子不议”的观念被打破,“处士横议”的风气横行。东周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为思想多元化提供了社会条件。 孔子是先秦儒学流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孔子创始的儒学,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延续承传了周礼的礼乐文明和仁爱精神。孔子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十分重视诗和乐,认为诗乐的学习有利于道德品质的修养。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起也,孔子明确把“诗三百”作为儒家人格道德修养的起始教材。孔子又说:“不学诗,无以言。”强调学是在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之言语表达上的重要意义。这样,文艺审美,在孔子的仁学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孔子的文艺思想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同时也涉及文艺的批评标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等问题。 孔子主张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完美统一。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文、质本指人的外在仪表和内在品格,“文质彬彬”是要求人既要具备高尚的内在品德,又要具有符合礼节的仪表。但是,孔子关于文、质并重的论述一样可以运用在他的文艺理论之中,质可以指文艺作品的内容,也可以之文章质朴,文可以指文艺作品的形式,也可以指文采。孔子很重视言辞的表达,孔子说“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也!”没有外在的言辞,他人无法准确了解自己内心情志,而言辞没有好的组织,表达不准确深刻,是无法在现实中和他人交流沟通的。 孔子对言辞的重视并不表明孔子是形式主义者,实际上,孔子厌恶语言花巧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又说“巧言乱德”认为花言巧语的人缺乏人心,惑乱德行。孔子对形式的重视是出于准确深刻表达内容的需要,所以孔子一方面说:“辞达而已矣。”认为言辞充分表达出人的思维内容不够了,另一方面又要求“情欲信,辞欲巧”,独到深刻的内容还需要有效的外在形式去展开。 孔子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论述,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并在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孔子还主张中和之美。中和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核心范畴之一。中,适中,折中;和,平和,融和。中和的出现非常久远,尚书尧典中已经有“八音克谐”、“神人以和”观念的出现。此后中和的思想延绵了几千年,既是儒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也是儒家的基本美学思想。 孔子在他的思想中贯彻中和之道,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所谓中“行”,是指言行举止符合中和标准,而狂者,狷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和中和标准,狂者太过,狷者不及。他还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是完全的一致,集合之后,只有数量的增加,没有质的变化;而“和”是矛盾的统一,集合可以互相得到提高,而小人只会随声附和,当然无所用处。“中”与“和”是统一的概念,“中”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和”,而能做到“和”,自然也达到了“中”论语*先进中载孔子语:“过犹不及”超过与达不到都不是完美的状态,这就从否定的角度表达了中和思想。 孔子将“中和”思想运用于文学理论与批评,形成了儒学以中和之美的审美评价标准。在评论诗经时,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文学批评标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本意是描写牧马人神情专注的姿态。孔子在此借用“思无邪”概括诗经的特征,认为诗经各篇都符合儒学政治、伦理和审美的标准。从艺术角度看,孔子的“思无邪”体现了中和之美的思想。“思”可以理解为语气词,无实际意义,也可以理解为“思想、思虑”,对“思无邪”理解的关键在于“无邪”,论语集解引包咸对“无邪”的解释,谓之“归于正”,刘宝楠论语正义中解释此句时说:“论功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于正,此一句可以当之也。”所谓“正”,是与“邪”相对的,不邪僻,不走极端就是“正”,所以,“无邪”体现了中和的观念。 孔子的中和思想还表现在他的创作论和情感论之中。孔子认为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上应该适度,符合温柔敦厚的原则。在评价诗经的关雎篇时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说关雎这首诗即表达了情爱的欢乐,又没有过分到失当的程度;有淡淡的哀伤,而没有过于激烈的悲伤,在情感表达上体现出一种中和之美。孔子肯定了文学的情感表达,赞许诗的乐和哀,但又认为抒发情感是应该有节制,不能太过。后来的文学创作虽有“发愤抒情”的传统,不过孔子的中和思想仍有极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构楼梯安装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焚烧处理技术分析报告
- 环保产业园2025年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报告
- 交通设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研究
- 游戏化营销在品牌传播中的品牌传播效果跟踪与优化报告
- 2025年成人教育终身学习平台区域市场拓展报告
- 中医院入职考试题及答案
- 中医新专长试题及答案
- 中医小儿肺炎试题及答案
- 企业业务题库及答案
- 北京卷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
- 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GB/T 45938-2025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相关技术规范
- 企业干部退出管理办法
- 养老护理员培训课件模板
- 河南选调生管理暂行办法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西城区统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DB31∕T 444-2022 排水管道电视和声呐检测评估技术规程
- 透析病人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 三体系运行培训课件
- 社保费培训课件税务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