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 PCB 设计规范-verB.doc_第1页
LCM PCB 设计规范-verB.doc_第2页
LCM PCB 设计规范-verB.doc_第3页
LCM PCB 设计规范-verB.doc_第4页
LCM PCB 设计规范-verB.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UCCESS ELECTRONIC CO.,LTD.文件编号版 本B版液晶显示模块设计准则(PCB LAYOUT部分)分发部门开发部生产部品质部工程部制 作确 认承 认修 订 记 录修订版本修 订 原 因修 订 内 容撰写者/日期审核/日期核准/日期A初次发行全部祝 旭(2003/5/6)B增加内容增加LED背光K极电路方式祝 旭(2003/5/17)一 作业程序:a.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IC型号,画出LCM SCH。b. “新增零件表”,包括零件编号,名称,型号,零件尺寸或实际样品要提前做库。c. 画模组图。d. 画出铁框图。e. 确定LCD图。f. 再次确定LCM SCH是否正确。g. 设计PCB板。( 另对于新的PCB制造商,要事先了解其制程能力, 即不同程度的PCB的价格及良品率。)二 布局设计准则:1. 建立元件:A. 电阻:h. 2010电阻PAD长为2mm,宽为3mm,两个PAD的PITCH为4mm。i. 1206电阻PAD长为1.6mm,宽为1.8mm,两个PAD的PITCH为 2.8mm。j. 0805电阻PAD长1.5mm,宽为1.3mm,两个PAD的PITCH为2mm。k. 0603电阻PAD长为1mm,宽为1mm,两个PAD的PITCH为1.6mm。B. 电容:a. 2010电阻PAD长为2mm,宽为3mm,两个PAD的PITCH为4mm。b. 1206电阻PAD长为1.6mm,宽为1.8mm,两个PAD的PITCH为 2.8mm。c. 0805电阻PAD长1.5mm,宽为1.3mm,两个PAD的PITCH为2mm。d. 0603电阻PAD长为1mm,宽为1mm,两个PAD的PITCH为1.6mm。C. JUMPa. JUMP长为0.7mm,宽为0.4mm。b. 二脚JUMP的PIN之间的间距为5miL(约0.127mm)。D. ICa. COB IC 建立:( 1 ) PAD长为45miL(约1.14mm),宽为7 miLL(约0.18mm)或8 miLL(约0.2mm),间距为7 miL-8 miLL (约0.15-0.2mm),视PCB大小而定。( 2 ) IC 第一PIN 应用三角符号()标识出来。b. SMT IC应按IC 资料提供的封装建立。E. 对位标准 1 PCB对位偏差为LCD PITCH 的1/5。如图2 . 元件的布局(一般要求)必须注意元件与其他元件(或焊点)之间的安全距离,元件线径应愈短愈好(避免无谓的绕圈现象),在安全规格要求许可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印刷电路板制造成本及装配方便性。相邻两元件的距离应避免太近,在合理的情况下两元件安全距离应不小于线径的宽度。3 线径宽度与贯孔尺寸:A. 一般COM、SEG、E、R/W、RS、CS等迅号线线径以8mil(约0.2mm)为主,若因PCB板面积受限,可将线迳缩小为5mil(约0.127mm)。B. 电源线宽以20 mil(约0.5mm),若因PCB板可将线宽缩小为15mil(约0.4mm)。但线宽一定要比该PCB板背光电源线宽要大。C. 与特殊元件(如振荡电阻、晶振等)相连的导线线宽以8 mil(约0.2mm),若因PCB板可用面积受限,可将线宽缩小至5mil(约0.127mm)。D. 贯孔尺寸标准以(PAD0.7mm,HOLE0.4mm)为主,若因PCB板可用面积受限,可将孔径缩小至(PAD0.5mm,HOLE0.3mm)。以上设计规范若因PCB板可用面积受限,需变更设计(缩小线宽孔径)必需先与PCB板厂家联系其制程能力是否能达到。E 铁框槽孔处放置PAD长为6.0mm,宽为2.0mm。4 不走线及打贯孔位置规定:A. 距板边四周1mm以内不走线,如实际做不到,则最大少于0.5 mm。B. 槽孔(Mounting Hole)四周2.0 mm以内。C. LCD Terminal 非其本身相关的线路1.0mm以内不可有贯孔或PAD。 放置过孔错误放置过孔正确D . 距离LCD terminal 左右3.0 mm内不走线及打贯孔或PAD,如实际达不到,则最少1.0 mm以上。E . LCD Terminal 中没有PAD的空白处,即在同一导电层上不可有导体从Terminal的中间穿过避免造成短路现象。F . LCD Terminal 防焊制作左右需各大于2.0 mm以上。5零件面符标示:A . 零件的文字标准应尽量靠近该零件,力求简单明了,不得覆盖 到PAD、贯孔或需露金的器件上,以供插件检查检修等工作行以正确顺利执行,一般情况下尺寸大小为( Height/Width:60mil(约1.524mm)。/10mil(约0.254mm)。 字型Default )。B. 零件符号之标示应以其相似之上视图外形或标准零件记号标示,并于接近位置标示与电路图相同之零件编号。C. 有极性的电容器其正极用“+”标示以便于作业人员正确装配与检查。D. 所有IC均标统一以U1、U2标示,电阻统一用R1、R2、VR1,电 容统一用C1、C2,电感统一用L1、L2,震荡器统一用Y1、Y2,CONNECTOR统一用CON1、CON2且需于第一Pin标上Pin的序号且需于第一Pin与最后一Pin标上Pin的序号;如果空间允许,也要标上CONNEC TOR的功能名。E. 针对于通用型COB,统一标示:R1,R2,R3,R4,R5为BIAS供给电阻,R6为振荡电阻;R7为BIAS电压调整电阻,R8,R9为背光电阻。6 JUMP A . J1,J2 为PCB板与LCD对位JUMP。B . LED背光要加JUMP作为LED背光限流电阻选择JUMP。C. 带温度补偿的LCM要加JUMP作为温度补偿电路接入与否选择。元件布局的注意事项:A CONNECTOR与CABLE的连接方向上应有约3.0mm以外的地方也不可有较高的零件(大约零件高度与距离成正比,以方便CABLE的连接)。B. 振荡电R6及晶振荡器应尽量靠近控制IC,以免易受干扰而引起电平不定。C. EL B/L电源线路尽可远离各讯号线,并以铺铜接地隔离。D. EL B/L的AC电压输出PIN选择,以靠近LCD面的EL PIN接地,以免干扰而引起LCD显示乱码。其他注意事项:A. 欲于LCD任一Terminal pad附近打贯孔,非本身相关线路在以于IC 1.0mm内不可有贯孔,否则易透过Rubber造成Terminal与对应贯孔短路。B. 所有IC相邻二Pin相连接Pin时,需于出Pin后再相连,不可直接PAD中间相连以防止造成QC人员作出短路误叛。正确连接错误连接C. COB IC内不可走线。D. COB IC 打线区设计时其PAD宽度最小要大于6mi(0.15mm;最小可做到0.12mm )以便于打线时的方便性。E. 为利于生产作业,COB IC 打线区外2.5mm以内不可放置元件,且高于2.5mm之元件须放置于8mm之外。F. COB IC圆形封存胶线需离打线区PAD0.7mm。G. COB IC 在Layout时需加上胶框,封胶框的尺寸大小需视所使用的COB IC大小而定,并且胶框内不可放置贯孔(防止漏胶)。I. LCD Terminal接近铁框槽孔和板边及定位需缩短0.2mm的间距,以防止LCD Terminal之间的短路。CONNECTOR与板边要有0.2mm的间距,以防止切割时引起CONNECDTOR之间的短路。J. 不可在SMT的PAD打上贯孔,避免吃锡时流失。K. PCB布局完成时每层加上其Layer name,机构加上文件名、V1.0(设计版本)、T:1.0mm(板厚)、1999/9/22(完成日期)、及外框尺寸。L. 布局完成时于元件面加上文档名“xxxx”字样,用TOP Overlay文字面印刷。M. 所有需焊接Cable的PAD,其长/宽应分别比Cable导体的实际导体尺寸大0.5mm/0.2mm,以利焊接时锡覆盖。N. 为了使用最终的PCB板具有较好的EMC、EMI特性,有必要时对PCB进行铺铜接地处理(铺铜时必须大量打孔连接)对于四层板, 中间两层尽可能一层为Vss另一层为Vdd。(特别注意:不可有死铜,即与Vss或Vdd没有任何电器连接关系的铜块)O. 放置露金层时要用一整块FILL,不要有任何的修补。P. 非电极特性的定位孔,一律用贯孔,不要沉铜。Q. COB IC的BONDING PAD不用的脚一定要引到IC外部。R. 电子元件不能放得太靠PCB边(至少1.0mm距离)S. 加入LED A/K正负极标注T. 所有加金属脚的LCD的PCB设计,焊接PAD应做成单面设计且过孔不能沉铜;并书面通告供应商此处的加工方法。布局完成后的检查:A. 检查所有机构尺寸是否完全正确。B.检查所用的元件Library 是否与实体Match。C. 检查所有需定位的元件的位置和方向是否放置正确。D. 检查Layout文件所有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