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质教育4-5(1)自评概述评估指标评 估 内 容自评结果第20条20.1教科研工作扎实,发动面广。20.2教研组、年级组有自己的规划,各教师有自己的目标;20.3学校每年组织骨干力量,围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并有所突破;大多数教师每年有研究成果;有多项由本校教师主持或参与的省级以上课题;有一批高水平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20.4积极进行教改实验,多项实验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在省辖市以上范围推广。合格自 评 概 述主要实践和成效一、铺筑基础,夯实教科研之路学校是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学校始终从战略高度重视教育科研,提出了“教育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校为主题”的兴校战略,密切关注教科研工作的过程和引领作用,始终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科研兴教”之路,多年实践形成了“以理论学习为先导,课题研究为载体,学科教研为阵地,教师研究为主体”的教科思路,把教育科研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实实在在来抓,夯筑基础,走实教科研之路。1、组织机构健全,科研制度完善学校历来重视教科研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教科处专人负责、操作,构建了学校教科研管理组织。制定和实施了震泽中学教育科学研究处工作职责、震泽中学教育科学研究处工作条例、震泽中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校级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和评估制度、教师教育科研“六努力”要求、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教科研制度。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保障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2、科研队伍稳固我校教科研发动面广,队伍稳固。由张建华副校长分管,教科处牵头,建立了教育科研的四支队伍,一是学校教育科研领导管理队伍,二是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专家教授为依托的教育科研专家顾问队伍,三是目前是13位教师组成的学校教育教科中心组以及由26位教师组成的学校教育科研协作组,四是由各备课组、各课题组参与人员和学校教育科研新秀组成的群众研究队伍。3、架构课题网络学校在课题研究中,建立了三级课题网络体系。“十五”期间,学校申报的国家级子课题、省级子课题、苏州市重点课题5项;八个教研组均申报了吴江市级专项研究课题;4位教师申报了吴江市个人课题。“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构建三级课题网络体系。学校申报的国家级课题及子课题、省级课题5项;八个教研组申报了3项苏州市专题研究课题,8项吴江市专题研究课题;申报的省级、苏州市和吴江市级教师个人课题达68项。充分展示了教师教科研的热情与能力。二、目标规划,劲吹教科研之风群众性、草根性是我校教科研工作的一大特点,全校教师树立了“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自觉将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相结合,以“实践为重点、以问题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科学规划,校本教研,实践研究,促进了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1、教研组、年级组规划科学,校本教研丰富有效我校教研组与年级组共建并存,各教研组和年级组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的学期工作目标,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各个教研组和年级组每学期都有教科研活动计划、专题总结和活动记录,集体教科研定时间、定地点扎实开展。年级组每学期召开班主任科研论坛,围绕班集体建设等难点展开研讨。各个教研组重点加强年级组中的备课组建设,实施专题式教科研。根据实际情况,我校建构了备课组教学案“三度备课”的新模式:一度备课在备课组长的协调安排下,教师个人进行初备;二度备课集体反思、讨论提炼,每周有固定的教研日,同级同科教师分段备课,面对面深入分析、交流,进行集体反思、取长补短,共享教育资源;三度备课课后再修改,在上课后授课教师对教案进行再次梳理,有了新想法再次互相磋商,反思修改。这种“共研、共享、共反思”的集体备课,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上广泛运用教学案,集思广益,编写出版了各学科的系列名校新课程教学案,实现智慧共享,推进有效教学。校本教研丰富开展促进了学科建设,推进了学校的发展,目前我校有苏州市学科基地1个,市级学科基地3个。2、教师目标明确,促成专业成长学校立足校本,深化内涵建设,以制度为保障,以目标为引领,力促教师教科研素质的整体水涨船高。我校既制定教师5年台阶式远景成长规划目标,又有学年度的具体切实的近景目标。教师人手一本教师科研手册,人人需要完成学年度个人科研“六努力”目标:“努力读好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努力写好一篇反思研究文章、努力拟好一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教学设计、努力上好一堂围绕课题的研究课、努力做好一个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件、努力带好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除了备课笔记本,再准备一本教学反思笔记本”,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成了全校教师共同的成长方式,教育科研成为教师行走着的一条幸福之路,全校形成了浓厚而充满生命活力的教科研氛围,近三年教师省级报刊发表论文123篇,获省级二等奖以上论文63篇。三、课题研究,催开教科研之花学校还始终坚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加快科研队伍的培养建设,促进科研水平的提升。课题研究花开震中,香满震中。“十一五”期间,我校教师承担了1项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3项国家级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这些课题分别是中央电教馆立项课题信息技术与高中新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利用生态网络提高学校课程能力的实践研究、江苏省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利用网络环境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立项课题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生物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子课题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中的优质资源开发研究、高中学科课程中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中央电教馆子课题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研究。此外还承担了3项苏州市教育规划课题,2项苏州市教育学会课题。“十五”期间,我校教师承担了3项国家级子课题,1项省级子课题,1项苏州市重点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并顺利结题。这些课题分别是中央电教馆子课题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中国教育技术学会子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与教学设计创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子课题构建农村中学开放式网络学习支撑体系的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子课题科普特色学校建设的内涵与外延的研究、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鉴定均优良。四、总结推广,收获教科研之果在课题研究中,我校注重行动研究,力求以研究促进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阶段性成果在省辖市以上推广。1我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先后应盐城市教科院、安徽省广德中学之邀请,前往作专题讲座;2006年在“苏州市重点高中教科协作会”和“江苏省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培训会”上,先后介绍了课程建设经验;2008年11月,“江苏省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培训会”在我校观摩活动一天,我校全面展示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成果,产生了广泛影响,“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等多家网站报道了此次活动,并高度评价了我校的成果。2依托利用生态网络提高学校课程能力的实践研究的成果,联合省内六家四星级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新课程实验,编写了高中三个年级九门学科的名校新课程教学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3高中学科课程中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有力推动了我校的教学改革。2009年3月,课题总负责人、中央教科所华国栋研究员来我校主持了学术交流活动。2009年11月,总课题组在天津举行年会,我校选送的研究案例受到了华研究员的充分肯定,并在年会上,详细介绍、重点评析了这一案例,吴兆雄老师执教了课题研究展示课,受到了专家的好评。4课题组成员在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中的优质资源开发研究中,边研究边实践边创新,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仅在2008年总课题研究成果评比中,我校就有两项成果获一等奖,三项成果获二等奖,四项成果获三等奖。5“十五”期间承担的构建农村中学开放式网络学习支撑体系的研究于2006年结题。中文核心期刊上海教育科研,国家级期刊网络科技时代教育现代化等刊物刊文推广了这一研究成果。还有很多实验都取得了可喜成果。2009年12月8日,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论坛在我校举行分会场活动,我校张建华副校长作了题为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的专题发言。以行动研究促进学校发展已成为我校的常规工作方式。主要不足和问题改进措施和目标(2)基础数据教科研论文成果统计学年度高 中专 任教师数出版专著人数发表论文人数发表论文篇数教师发表论文年均(人数)比例省级征文获奖篇数市以上会议交流论文篇数20071662172917.5%413620081685254426.2%585520091852305027.0%4628三年平均1733244123.7%4840高中专任教师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情况序号作者论文名称书报刊名称报刊号/卷期/报纸日期1汪兆龙“明天”与“天明”新语文学习ISSN1004-0307,CN 32-1091/G42007.012汪兆龙“春色”该在何处语文学习ISSN 1001-8468,CN 31-1070/H2007.013汪兆龙启功先生的上课须知教师报CN 61-00302007.02.044汪兆龙学生发现的“微瑕”新语文学习ISSN1004-0307,CN 32-1091/G42007.035汪兆龙对“捉摸”的琢磨语文学习ISSN 1001-8468,CN 31-1070/H2007.096汪兆龙三改排比句语文学习ISSN 1001-8468,CN 31-1070/H2007.17汪兆龙一道不协调的“斑纹”新语文学习ISSN1004-0307,CN 32-1091/G42007.128张建华政治综合探究题解题寻法高考ISSN1673-6265,CN22-1372/G42007.059张建华活教育:让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网络科技时代ISSN1009-6523,CN 11-4539/TP2007.110朱芸文学鉴赏教学:慎用音像资料网络科技时代ISSN1009-6523,CN 11-4539/TP2007第16期11朱芸高中语文批判性阅读江苏教育研究ISSN 1673-9094CN 32-1777/G42007.1212张道联浅谈物理和艺术中国教育与教学ISSN 1812-5867,CN 98-1813/G2007.0613姚迎春感受运用探究数学教学研究ISSN 1671-0452,CN 62-1042/O12007.0114姚迎春新课程理念在苏教版平面向量中的体现中学数学教学参考ISSN 1002-2171,CN 61-1032/G42007.0615姚迎春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时代学习报CN3200782007第48期16姚亚军突出化归思想,总结转换途径新高考ISSN1672-593X,CN 32-1718/G42007.0617姚亚军注重类比 立足计算新高考ISSN1672-593X,CN 32-1718/G42007.1218杨永松空间几何体及其表面积和体积时代学习报CN3200782007第44期19徐月新化学教学中生态人格的培养化学教学ISSN1005-6629,CN 31-1006/G42007.1220吴伟南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代学习报CN3200782007第44期21王建荣“大话文化”语境下的经典阅读文教资料ISSN10048359,CN32-1032/C2007.122孙海平生活需要地理 地理丰富生活地理教学ISSN1000-078X,CN 31-1022/P2007.0223宋彤芬类比推理教学案例设计中学数学月刊ISSN1004-1176,CN 32-1444/O12007.1124沈建中对话教学中的几个典型误区语文教学与研究ISSN1004-0498,CN 42-1016/G42007.0325庞玉忠语文能力时代气息人文素养考试报CN46-00082007.08.0726蔡耀忠创新能力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中学生数理化ISSN 1001-6953,CN 41-1099/O2007.1027吕士革如果开源软件应用走进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ISSN1671-7384,CN 11-4860/G42007.1228凌平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学数学杂志ISSN1002-2775,CN 37-1116/O12007.0729凌平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时代学习报CN3200782007第44期30王建荣“大话文化”语境下的经典阅读省教科院(师陶杯)一等奖2007.1131王建荣依据学习心理,优化问题策略省教育学会一等奖2007.1232王建荣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省中小学教研室论文评比一等奖2007.1233郑惠华农村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整合的研究中国教师报全国论文大赛一等奖2007.0534姬惠光新课标背景下高三地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新课标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2007.1135胡汉玺“对话”:负有引领责任的课堂交往省教科院(师陶杯)一等奖2007.1136吴建方中学生饮食与保健中央教科所科研管理处一等奖2007.1137朱芸谈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批判中国教师报全国论文大赛二等奖2007.1138马志超班主任工作有感现代教育报征文活动二等奖2007.0239王丽娟谈新课程改革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国教师报全国论文大赛二等奖2007.0540李达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中国教师报全国论文大赛二等奖2007.0541李达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省教育学会二等奖2007.1142胡汉玺整合:取长补短的艺术省教育学会二等奖2007.1143陈月馨“灯火夜深书有味,黑花晨湛字生光”省教科院(师陶杯)二等奖2007.1144刘学锋在高中历史课的研究性学习中实现“教、学、做合一”省教科院(师陶杯)二等奖2007.1145孙飞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省教科院(师陶杯)二等奖2007.1146李莉媛从情境式语法教学感悟有效指导省教科院(师陶杯)二等奖2007.1147李莉媛反思教学三部曲省教育学会二等奖2007.1248谢进如太湖湿地野外考察中央教科所科研管理处二等奖2007.1149沈建忠语文对话教学的误区与对策中国教师报全国论文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007.0550凌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教师报全国论文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007.0551朱敬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教师报全国论文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007.0552于朝霞课堂提问艺术浅谈中国教师报全国论文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007.0553庞玉忠谈文言文的有效教学中国教师报全国论文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007.0554马阐礼当宁静被打破时中国教师报全国论文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007.0555王震在实验中学物理中国教师报全国论文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007.0556陶建燕把主角还给学生中国教师报全国论文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007.0557王彬古典诗词的哲学研究中央教科所科研管理处国家级三等奖2007.1158汪兆龙你的课有魅力吗?中国教育学刊ISSN 1002-4808,CN 11-2606/G42008.0259汪兆龙高考作文的最佳进补扬子晚报CN3200552008.04.0960汪兆龙语文课堂教学三境界中国教育学刊ISSN 1002-4808,CN 11-2606/G42008.0661沈建忠菊花台教学实录中学语文ISSN 1000-419X,CN 42-1021/G42008.0162沈建忠作文评点语文教学与研究ISSN 1004-0498,CN 42-1016/G42008.0263沈建忠简约,而不简单中学语文ISSN 1000-419X,CN 42-1021/G42008.0564沈建忠构建朴素而有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ISSN 1004-0498,CN 42-1016/G42008.1165沈建忠2008年高考语言运用题命题启示及应对策略中学语文ISSN 1000-419X,CN 42-1021/G42008年第33期66刘朱刚作文评点语文教学与研究ISSN 1004-0498,CN 42-1016/G42008.0267姚敬华让作业的生命活力竞相迸发中学政治教学参考ISSN1002-2147 CN61-1030/G42008.0768姜一朱奥赛辅导经验之谈中小学电脑报CN41-01002008.11.2069姬惠光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复习指导考试报CN46-00082008.03.2870姬惠光探究陆地和海洋事物的发布与运动规律考试报CN46-00082008.11.1471陈月馨话题作文渐指导新课程报CN61-00232008年第48期72王建荣话题作文换位指导新课程报CN61-00232008年第43期73王建荣以我观物者诫新课程报CN61-00232008年第45期74王建荣刍议阅读对话中的视界融合文教资料ISSN1004-8359 , CN32-10322008.0775王建荣建国以来中学文言文教学思路论析成才之路ISSN1008-3561,CN23-14372008.0676吴兆雄如何判断通电导体在安培力作用下的运动时代学习报CN32-00782008.03.2177吴兆雄在物理教学中应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中学理科ISSN1674-2702,CN45-12792008.0678吴兆雄新课标下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教学设计网络科技时代ISSN1009-6523,CN23-143711-45392008第18期79孙海平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选择教后心得地理教学ISSN1000-078X,CN31-1022/P2008.0180郑惠华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之谎言网络科技时代ISSN1009-6523,CN23-143711-45392008第20期81杨永松乘春清景浑难忘,最是群鹭自在飞成才之路ISSN1008-3561,CN23-14372008.0882朱海峰从中国诗的“模糊”特征看古典诗词的鉴赏成才之路ISSN1008-3561,CN23-14372008.0883姚静娟语文诗意,愈行愈远?成才之路ISSN1008-3561,CN23-14372008.0684张道联库仑定律和电阻定律的教学探讨物理教师(专刊)ISSN 1002-042XCN 32-1216/O42008年第29卷85张道联非纯电阻电路问题与焦耳定律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CN32-00782008.04.2186沈耕福郭本刚恒定电流自测题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CN32-00782008.04.2187沈耕福焦耳定律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CN32-00782008.04.2188沈耕福认识摩擦力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CN32-00782008.09.2989郭本刚典型题析、错题分析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CN32-00782008.04.2190沈仲良一种特殊的摩擦力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CN32-00782008.09.2991沈仲良摩擦力的有趣实验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CN32-00792008.09.2992沈仲良摩擦三兄弟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CN32-00782008.09.2993沈仲良生活中的摩擦力、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CN32-00782008.09.2994陶建燕摩擦力自测题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CN32-00782008.09.2995陶建燕学习摩擦力的几个误区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CN32-00782008.09.2996陶建燕摩擦力典题赏析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CN32-00782008.09.2997夏斯伟名题赏析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CN32-00782008.04.2198谢进如默课:中学历史教师必备的专业品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ISSN1002-2198,CN61-1036/G42008.0799李达高中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理念的渗透中学课程辅导ISSN1992-7711,CN14-1307/G42008第20期100陈明丰教学做合一理念英语周报CN14-0705/(F)2008第21期101杨小红如何让复习做到事半功倍考试报CN46-00082008.05.07102姬惠光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探究与反思五四杯论文一等奖2008.05103姬惠光网络背景下,地理教学资源平台的搭建方略中央教科所“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评比一等奖2008.10104李达重塑物理概念教学的科学探究模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2008.08105徐伟菊以信息技术优化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央教科所“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评比一等奖2008.10106吕士革ICT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作品大赛一等奖2008.11107吴建芳课程改革中的冷思考中语会重点课题论文评选一等奖2008.11108苏艳多元对话:消解与构建中实现心灵飞跃省教育厅五四杯论文一等奖2008.5109王建荣视界融合:阅读对话追寻的境界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8.10110王建荣雾锁山头山锁雾,日破云涛天地宽刍议当下小说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师陶杯二等奖2008.10111朱海峰不不妨冷而待之 直面新课程改革的“冒进热”与“回归热冒进热”与“回归热”师陶杯二等奖2008.10112郭本刚物理课堂:统整学生的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江苏省物理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2008.08113李达高中物理新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2008.08114李达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省教学案例评比二等奖2008.01115胡汉玺借得西湖一池水,画得南国三重春利用对话方式,促进阅读内涵的思考五四杯论文二等奖2008.5116徐伟菊探究式教学,引领语文课堂风尚五四杯论文二等奖2008.5117徐伟菊你来我往现代教育技术作品大赛二等奖2008.10118徐伟菊让网络服务于个性发展中央教科所“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评比二等奖2008.10119吕士革开源软件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之可行性探讨中央教科所“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评比二等奖2008.10120陈媛高中地理教学中专业英文词汇和术语的附带习得省教育厅五四杯论文二等奖2008.5121陈媛网络环境下用电子学案进行地理教学初探中央教科所“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评比二等奖2008.10122计学平走入文本深处,品味文本背后的绚丽中语会重点课题论文评选二等奖2008.11123金柱学生思维的可持续发展省化学专委会论文评比二等奖2008.05124金柱构建动态教学课堂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省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8.12125姬惠光整合:让地理教学资源充满活力中央教科所“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评比国家级三等奖2008.10126张红梅利用网络资源,辅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央教科所“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评比国家级三等奖2008.10127周小泉正确把握课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中央教科所“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评比国家级三等奖2008.10128朱芸文学鉴赏中音像资源的整合研究中央教科所“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评比国家级三等奖2008.10129徐月新新课程视野中化学教学的生命关怀中学化学教学参考ISSN 1002-2201,CN61-1034/G42009.01-02130蔡耀忠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中学物理教学参考ISSN 1002-218X,CN 61-1033/G42009.01131蔡耀忠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会学习西北师范大学学报ISSN 1001-9162,CN 62-1086/C2009.10132王建荣从选文演变看我国当代中学文言文教材的发展语文周报CN13-0702/(F)2009.01133王建荣整合新课程与信息技术,开发优质教育资源中学课程资源ISSN 1673-2634,CN21-1526/G42009.02134王建荣刍议语文教学中有效阅读策略的运用现代语文ISSN 1008-8024,CN 37-13332009.06135范炳荣让准确舆论引领班集体健康发展科普文摘.科学课堂ISSN 1672-6782,CN42-1697/N2009.02136顾小兵例谈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阅读与鉴赏ISSN 1671-766X,CN 13-1320/G2009.01137顾小兵例谈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阅读与鉴赏ISSN 1671-766X,CN 13-1320/G2009.02138顾小兵你听,多美作文讲评课实录中学语文ISSN 1000-419X,CN 42-1021/G42009.04139顾小兵演讲稿的写作新课程报CN61-00232009.04140陈明丰转变评价方式,促进英语学习英语大课堂ISSN 1673-9302,CN 32-1742/N2009.03141陈明丰新课程下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措施内蒙古教育ISSN 1008-1216,CN 15-1044/G42009.05142左开俊注射器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应用云南教育中学教师ISSN 1009-2099,CN 53-1011/G42009.03143左开俊一种简便制作大白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标本的方法生物学通报ISSN 0006-3193,CN 11-2042/Q2009.04144汪兆龙第三个镜框是空的中国教育报CN11-00352009.03145汪兆龙“臣服”一词用的不妥语文学习ISSN 1001-8468,CN 31-1070/H2009.06146沈金江让生活语言回归课堂今日教育ISSN 1009-9867,CN 50-1131/G42009.04147沈金江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初探科普文摘.科学课堂ISSN 1672-6782,CN42-1697/N2009.05148沈金江中学网络教学的困境及原因探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ISSN 1672-1241,CN 11-4993/TP2009.08149沈金江高中语文探究情境的创设今日教育ISSN 1009-9867,CN 50-1131/G42009.08150沈金江高中语文混合式学习初探中国信息技术教育ISSN 1672-1241,CN 11-4993/TP2009.10151沈玲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知识渗透科普文摘.科学课堂ISSN 1672-6782,CN42-1697/N2009.04152王彬高中政治课堂组织探究式教学的误区和对策思考思想政治课研究ISSN 1002-588X, CN 11-1589/G42009.04153姚亚军立体几何中“兵家必争之地”的备考方案新高考ISSN1672-593X,CN 32-1718/G42009.05154卢伟红山光悦鸟性文教资料ISSN1004-8359 , CN32-10322009.05155吕士革两个办公室,一个IP地址中小学电脑报.信息教研周刊CN41-01002009.03.20156吕士革开源伴我行(3):用EMOS搭建邮件服务器中国电脑教育报CN11-02102009.05157吕士革利用开源软件建设信息化校园中国信息技术教育ISSN 1672-1241,CN 11-4993/TP2009.09158吕士革常见linux发行版介绍中国信息技术教育ISSN 1672-1241,CN 11-4993/TP2009.10159吕士革基于centos linux的web服务器的安装调配中国信息技术教育ISSN 1672-1241,CN 11-4993/TP2009.11160吕士革开源无限,课堂先行中国电脑教育报CN11-02102009.12161张娟芳艺术氛围提升英语学习的热情英语大课堂ISSN 1673-9302,CN 32-1742/N2009.07162张绢芳反思,让英语阅读课更精致、精彩西北师范大学学报ISSN 1001-9162,CN 62-1086/C2009.10163刘松柏对09高考历史江苏卷简评及其启示中学历史教学ISSN 1009-3435,CN 44-1142/G42009.07164庞玉忠字字显真情,句句透相思新课程报CN61-00232009.08165郭本刚课堂教学内容整合的一点认识物理教师ISSN 1002-042XCN 32-1216/O42009.09166陈月馨灯火夜深书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用读书提升生命高度现代语文ISSN 1008-8024,CN 37-13332009.09167王金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之学习适应性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ISSN 1001-9162,CN 62-1086/C2009.10168范炳荣简单也能创造美访英国教育有感西北师范大学学报ISSN 1001-9162,CN 62-1086/C2009.10169马春燕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和实施策略西北师范大学学报ISSN 1001-9162,CN 62-1086/C2009.10170李达合作学习:新课程背景下学习方式的变化西北师范大学学报ISSN 1001-9162,CN 62-1086/C2009.10171季建成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西北师范大学学报ISSN 1001-9162,CN 62-1086/C2009.10172鲁加峰少一点预设,多一点生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ISSN 1001-9162,CN 62-1086/C2009.10173沈耕福析一道高考压轴题的简便解法哲理ISSN 1674-604X,CN 45-1373/G42009.11174王丽娟由2008、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主观题谈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江苏教育学院学报ISSN 1671-1696,CN 32-1082/G42009.11175李丽媛英语课堂:请放飞学生的情感成才之路ISSN1008-3561,CN23-14372009.11176沈建忠让“对话”走向深层提升“对话”品质的思考中学语文ISSN 1000-419X,CN 42-1021/G42009.11177戴小祥让高三生物试卷评讲课更加高效苏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教学论文版)ISSN 1000-2073,CN 32-1226/N2009.12178郝松德呼唤音乐教育的本位回归中学教学参考ISSN 1674-6058,CN 45-1372/G42009.12179施雄飞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思想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委员会二等奖2009.08180姬惠光生活化教材还地理本源与本色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二等奖2009.11181胡汉玺“对话”的过程:心灵的交融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一等奖2009.11182胡汉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对话追求内涵的精彩与深刻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2009.12183朱海峰当前高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2009.12184李达注重基础联系实际立意新颖我看09年江苏省物理高考试卷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2009.12185季建成新课程背景下苏州地区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分析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2009.12186王彬把脉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政治卷,探索今后有效复习备考对策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2009.12187吴兆雄(选修3-2)教师教学用书第四章(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ISBN978-7-107-18711-7/G.118012008.04188徐月新新高考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43-9063-02009.07189姚建国新高考一轮复习教学设计(语文)(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43-9063-02009.07190姚建国名校新课程教学案(高中语文必修1-5)(主编)中华书局ISBN978-7-101-05289-4/G。9262007.02191沈建忠名校新课程教学案(高中语文必修3)(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ISBN978-7-5399-1760-32008.01192王建荣名校新课程教学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修)(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ISBN978-7-5399-1761-02008.08193毛福源名校新课程教学案(高中政治必修1)(主编)中华书局ISBN978-7-101-05290-8/G。9272006.08194张建华名校新课程教学案(高中政治选修1、3)江苏文艺出版社ISBN978-7-5399-1761-02008.01195张建华名校新课程教学案(高中政治必修1、2、3)(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ISBN978-7-5399-1760-32008.01196姬惠光名校新课程教学案(高中地理必修1、2、3)(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ISBN978-7-5399-1760-32008.01教科研课题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审批部门/批准号起讫时间鉴定时间负责人本校成员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毛福源一个子课题组中央电教馆2001.102005.102005.10信息技术环境与教学设计创新张建华一个子课题组中国教育技术学会2001.122006.52006.5构建农村中学开放式网络学习支撑体系的研究毛福源一个子课题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DYB010828*0162002.22006.102006.10科普特色学校建设的内涵与外延的研究毛福源一个子课题组教育部“十五”规划2004年滚动课题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2004.10-2008.112008.11利用生态网络提高学校课程能力的实践研究徐月新张建华校全体行政、各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D/2006/02/3782006.122010.102010.10信息技术与高中新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徐月新教科处、教务处及各教研组骨干中央电教馆/0627200282006.22010.112010.11利用网络环境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姚建国刘计荣德育处及全体班主任江苏省教育学会2004.42010.62010.6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中的优质资源开发研究张建华一个子课题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SW(2007)012006.102010.122010.12高中学科课程中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陈 容沈建忠一个子课题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DHA060141-015200720102010.9在科技文化传承中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陈容一个子课题组江苏省“十一五”规划08年滚动课题基于整合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总课题组2008.11-2012.112012.11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研究胡汉玺一个子课题组中央电教馆/062711187/2122006.82010.102010.10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生物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戴小祥生物组全体教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08-R-82672008.52012.62012.6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毛福源校全体行政、各教研组骨干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0113050452002.32006.42006.4叶圣陶课程思想与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沈金江汪兆龙语文组全体教师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2006.22010.102010.10“对话”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胡汉玺胡汉玺个人课题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2006.22010.102010.10以信息技术优化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徐伟菊徐伟菊个人课题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2006.22010.102010.10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沈建忠语文组全体教师苏州市教育学会2006.10-2010.122010.12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史地教学的整合研究姬惠光史地组全体教师苏州市教育学会2006.10-2010.122010.12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研究姚亚军数学组全体教师吴江市教育科学规划办2001.62005.102005.10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王晓宏语文组全体教师吴江市教育科学规划办2001.62005.102005.10关于构建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姬惠光史地组全体教师吴江市教育科学规划办2001.62005.102005.10信息技术环境下求助行为的发生对学生高效学习的意义研究朱伟林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脊髓型颈椎病的特点
- 医药管理规定
- 校园消防安全三年方案
- 2025年党校图书信息中心图书管理员职位面试常见问题与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员招聘面试模拟题及注意事项解析
- 《营销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 介绍棱镜门事件
- XX项目之加固改造工程分包合同2篇
- 会计面试题型总结及答案
- 地球成长史课件
- 老挝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建设工程项目协同作业方案
- 鹿寨县城南水厂寨沙分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森林火灾应急处置
- GB/T 45972-2025装配式建筑用混凝土板材生产成套装备技术要求
- 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郭艳萍 钟立)全套教案课件
- Inventor教案打印完整
- 电力营销稽查培训课件
- 绿色金融培训课件
- 2025安化事业单位笔试真题
-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及案例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