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甲山集合住宅是安藤获普立兹克奖的重要案例.doc_第1页
六甲山集合住宅是安藤获普立兹克奖的重要案例.doc_第2页
六甲山集合住宅是安藤获普立兹克奖的重要案例.doc_第3页
六甲山集合住宅是安藤获普立兹克奖的重要案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甲山集合住宅是安藤獲普立茲克獎的重要案例,從1983年起就在神戶六甲山,以坡度超过60度的集合住宅设计而闻名,顺着陡坡融入长满树木的环境是他不改固有自然与建筑融合出发点,而此一挑战也让他获致世界性的令譽。因此工程至今,六甲山總共累積四期坡地工程,他並認為,台日同處丘陵地,而如何在坡地建築中獲致建築與自然的協調,是让台湾朋友參訪的重點。 大久保並透露,安藤有一座別館在六甲山集合住宅,因此他有時在周日來度假時,順道巡視工地,並常要求工程打掉重做,他的標準很高,有時覺得很討厭!但大久保曾在淡路夢舞台工程負責國際會議廳茶屋,因此被視為頗能營造安藤的設計觀,20年來一直也作安藤的工程,事實上他昨日的說法,是日本人重視技術的一種驕傲的說法。詢及未來有否可能來台灣交大美術館工作時?他說,只要安藤徵召,就會打包來台,他也曾參與美國德州休士頓當代美術館工程。 至於岡山縣直島美術館的木旅館工程,台灣同好在此看到出版巧連智的福武書店經營直島與地中美術館的成功經驗,而此一木旅館是安藤至今僅見少數的斜屋頂建築設計,由清水混凝土搭配木料構成,工地主任田中右島指出,這是根據日本國立公園法及業主要求表現日本傳統風格,而安藤捕捉日本傳統民居印象所完成的特殊設計,預計4月1日交屋。 台灣同好則在此兩工地,看到聞名於世的清水混凝土工程及安藤設計如何被執行出來,團長交大建築系教授劉育東說:很感動安藤的安排,因他在全球各地都有業務,卻獨厚台灣,連續兩年邀約年輕學子及年輕建築師,親自講解並開放工地參訪,其用心期望能影響台灣的設計者,有機會能認同其理念,本著理想與堅持,為台灣多營造有創意的建築。神户六甲山山脚下一个60朝南的斜坡上,有一座平凡而又奇特的建筑。平凡的是那些方方正正的盒子,灰白的混凝土。奇特是因为不大的建筑竟然拥有十处以上的室外庭院,面向宁静美丽的神户港湾。这便是六甲山集合住宅。安藤曾表示此设计受柯布影响,柯布早期的集合住宅大多拥有丰富的阳台。“1937年巴黎举办的第五届CIAM大会上的开场白居住与休闲。我们感到刻不容缓的是,在我们委员会的工作当中,把至高无上的优先权赋予我们这个时代决定性的,首要的事实:历经百年征战,辩论和混乱,现代社会已达成这样一个结论。即,为人类建造一个新的家园将成为判定一个文明特征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一个新的住宅形式的诞生,机器时代将迈入其第二阶段,即普遍建造阶段。”摘自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两位大师都将以人为本作为建筑的核心理念,为了理想的美好生活而战斗。“1983年,六甲山集合住宅没有发生大的事故而圆满竣工。这个工作是1978年竣工的,公用了5年的时间,我希望每一户都有自己家的大阳台。希望我设计的六甲山集合住宅,能使住户体会到外部空间生活的乐趣。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享受自己的生活,在大阳台上种上一些植物,时儿举行一些聚会等等。我想,公共空间应该设计在面南的最好位置,在能够遥望的屋顶花园位置设计了游泳池和会所。游泳池设在九层,在这里游泳可以看到大海,可以眺望淡路岛和关西国际机场。”在东胜市我把六甲山工程第四期项目的情况告诉我的一位同事(他是在日本生活了11年的建筑师)时,他也很惊叹。安藤开始接手六甲山集合住宅项目是在1979年,将近三十年来,他对此处的设计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在这里安藤经历了各种考验与磨难,有来自基地条件的、来自业主的、来自政府的、来自方案本身的、甚至是来自使用者的。第四期的实施我想所有的安藤迷都会更加振奋,因为在这场严峻的、长期的战斗中,是安藤精神获得了全胜。70年代末设计的六甲山集合住宅,则是运用几何性设计创作丰富形态的进一步超越。1983年,在位于神户滩区的山间谷地,出现了一幢造型奇异的住宅楼。背倚六甲山,前方俯瞰神户市区和大阪湾,沿山的斜面,一个裸露着混凝土的现代风格的复合住宅楼呈阶梯状嵌在山坡谷地上,这就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经典作品-六甲山集合住宅。 山体呈60度的倾斜,从上往下看,住宅楼与其说是建在山坡上,不如说是建在几乎垂直的陡壁上,这在建筑学上无疑是一个挑战。 最初拿到这个设计订单时,安藤在充分估计到困难的前提下,对甲方说:斜面地,刚好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工程比预想的还要困难。在60度的斜面上建住宅,在当时被认为是无视常识。但这种常识很快就遭到了颠覆:因地制宜,安藤采取把斜面削平之后深挖、将建筑栽在地下的方法。如此一来,限高(按日本法律,山地建筑不得高于两层)和遮蔽率的问题迎刃而解,六甲山集合住宅成了一个地上2层、地下1层、加起来共10层的标准小户型模范住宅社区。从远处看,这幢不大的建筑,宛如在绿树掩映的山麓上故意安放的一个由混凝土盒子和玻璃组成的装置玩具,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惊人地融合,浑然天成。 1941年,出生于大阪,典型的关西人。高中时代,安藤就有一种要到海外去的强烈愿望。于是,苦练拳击,以职业拳击手资格赴曼谷参加职业拳击赛成为安藤最初的海外之旅。没想到,这次旅行却成了安藤厕身建筑的契机。 高中毕业,立志献身建筑学的安藤一边刻苦自修,一边开始了孤独的世界之旅,足迹遍及欧、亚、非,从建筑中汲取、思考人类的艺术、历史和文明。在印度恒河畔的贝拿勒斯圣地,望着由圣徒们的累累白骨堆成的山,我终于想清楚了:人终归有一死,我要拼命地按自己的方式去活。 买来大学的教科书,把睡眠时间压缩到4小时,拼了命地读。在不为社会所承认的不安中度过了青春但翻回头来看,也许,起初看不到光明倒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多年后,功成名就的大师平静地回忆道。 1965年,安藤的大阪市立公园设计方案入选一等奖。4年后,在故乡梅田开设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开始了自己独立的建筑设计生涯。此后,短短几年的时间,安藤像一颗彗星一样划过日本建筑界的星空,不仅在正处于高成长期的日本列岛,而且在世界各地留下了众多具有纪念碑意义的现代建筑,迅速成为继丹下健三(广岛世界和平公园、原爆纪念馆的设计者)和矶崎新(911中被摧毁的纽约世贸中心的设计者)之后,代表日本的建筑大师。 就像今年4月,于东京召开的安藤忠雄建筑展2003的主题词再生-环境和建筑所描述的一样,安藤将环境的要素置于其建筑设计活动中,并以建筑的手段创造性地加以诠释,使自己的建筑创作成为名副其实的环境艺术。 在学派林立、门户森严的日本建筑学界打拼了几十年,只拥有工业高等学校(相当于我国的职高)的最终学历的安藤忠雄,不仅遍得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