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几种常见贵细中药材的市场动态及真伪优劣的鉴别重庆医科大学 费曜人参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 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 1。 【历史沿革及道地性】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说文解字云:“人葠,药草,出上党”,名医别录载:“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二月、四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曝干。”本草经集注云:“上党在冀州西南,今魏国所献即是,形长而黄,状如防风,俗乃重百济者,形细而坚白,气味薄于上党者,次于高丽者,形大而虚软,百济今臣属高丽,考高丽所献,兼有两者,实用并不及上党者。”李时珍谓:“上党,今潞州也,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今所用皆是辽参。”又谓:“人参因根如人形而得名。”由此可见唐宋以前山西上党所产人参为佳,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此后则以东北产者为主。24人参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区。我国人工栽培人参约始于西晋末年(公元313年)。吉林省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辽宁省也有近200年历史。过去中国以长白山为中心,山参非常多,但由于所依赖的原始森林受到破坏,失去相应生长环境,再加上大量采挖,不注意保护和繁殖,逐渐消失。故现在所用的人参主产于吉林抚松、集安、靖宇、安国,辽宁恒仁、宽甸、新宾、凤城,黑龙江东宁、宁安等地5,6。【药材性状】(一)生晒参 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5cm,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纵皱纹,下部有支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香气特异,味微苦、甘。见彩图24。(二)红参 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0cm,直径12cm。表面半透明,红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黄褐色斑块,具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上部有断续的不明显环纹,下部有23条扭曲交叉的支根,并带弯曲的须根或仅具须根残迹。根茎(芦头)长12cm,上有数个凹窝状茎痕(芦碗),有的带有12条完整或折断的不定根(艼)。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样。气微香而特异,味甘、微苦。见彩图24。(三)生晒山参 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长210cm。表面灰黄色,具纵纹,上部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支根多为2条,须根细长,清晰不乱,具明显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疙瘩”。根茎细长,上部密集茎痕,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见彩图24。【商品规格】 野生人参已被禁止采挖,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目前市场上的野山参实际上是冒充山参。销售的商品主要是栽培人参,即园参。园参的种类和商品规格如下: (一)边条红参 园参去掉支根、须根加工而成。根长圆柱形,芦长、腿长,有分支23个(80支及小货边条红参除外),表面棕红色或淡棕色,有光泽,有皮有肉(肩部有明显的横皱纹,参体表面棕红色,有肉嫩感)。按每500g支数分为16支、25支、35支、45支、55支、80支及80支以上的小货边条红参7个规格,每规格根据有无中尾、黄皮、抽沟、破疤等又分3等。一等 无中尾、黄皮、破疤、虫蛀、霉变、杂质。二等 稍有黄皮、抽沟、破疤。其他标准同一等。三等 表面色泽较差,有黄皮、抽沟、破疤、褪红。其他标准同一等。(二)普通红参 根圆柱形,棕红色或淡棕色,有光泽。按每500g支数分为20支、32支、48支、64支、80支及80支以上的小货普通红参6个规格,每规格又根据有无细腿、黄皮、抽沟、破疤等分为3等:一等 无细腿、黄皮、破疤、虫蛀、霉变、杂质。二等 稍有黄皮、抽沟、破疤。其他标准同一等。三等 表面色泽较差,有黄皮、抽沟、破疤、褪红。其他标准同一等。(三)红混须 根须长条形或弯曲状,棕红色或橙红色,有光泽,半透明,其中直须50以上。(四)红直须 呈长条形,粗壮均匀,棕红色或橙红色,有光泽,半透明。一等 长13.3cm以上,无干浆、毛须。二等 长13.38.3cm。(五)红弯须 弯曲状,粗细不均,橙红色或棕黄色,有光泽,半透明。(六)全须生晒参 根圆柱形,有分支,体轻有抽沟,芦须全,有艼帽,表面黄白色或较深,绑尾或不绑尾。分为4个等级。一等 每支重10g以上。二等 重7.5g以上。三等 重5g以上。四等 大小支不分,芦须不全,间有折断。(七)生晒参(姜生晒) 根圆柱形,体轻有抽沟,去净艼须,表面黄白色,断面黄白色。分为5个等级。一等 每500g60支以内。二等 80支以内。三等 100支以内。四等 130支以内。五等 130支以外。(八)白干参 根圆柱形,皮细色白,芦小,质充实,肥壮,去净支根,断面白色。一等 每500g60支以内。二等 80支以内。三等100支以内;四等100支以外。(九)皮尾参 根圆柱形,条状,无分支,去净细须,表面灰棕色,断面黄白色。(十)白混须 须根长条形或弯曲状,黄白色,其中直须50以上。(十一)白直须 根须条状,黄白色,有光泽。一等 长13.3cm以上,大小均匀,无水锈破皮。二等 长13.38.3cm,大小不匀。(十二)糖参 根圆柱形。一等 芦须齐全,表面白色,体充实,支条均匀,断面白色,不返糖,无浮糖、碎芦。二等 黄白色,大小不分,其余同一等。(十三)轻糖直须 根须长条形,红棕色或棕黄色,半透明,质充实,不返糖。一等 条粗均匀,长13.3cm以上。二等 条不均匀,长13.3cm以上。三等 条不均匀,长13.3cm以下。(十四)边条鲜参 根长圆柱形,芦长,身长,腿长,有分支23个,须芦齐全,浆足丰满,艼帽不超过15。按每支的长短和重量分为8个等级。一等 体长不短于20cm,每支重125g以上。二等 体长不短于18cm,每支重85g以上。三等 体长不短于16.7cm,每支重60g以上。四等 体长不短于15cm,每支重45g以上。五等 体长不短于13.3cm,每支重35g以上。六等 体长不短于13.3cm,每支重25g以上。七等 长圆柱形,须芦齐全,浆足丰满,每支重12.5g以上。八等 长圆柱形,凡不符合以上规格和缺须少芦,破断根条者,每支重5g以上。(十五)普通鲜参 根圆柱形,有分支,须芦齐全,浆足。按每支的重量分为7个等级,特等 每支重100150g;一等 每支重62.5g以上。二等 每支重41.5g以上。三等 每支重31.5g以上。四等 每支重25g以上。五等 每支重12.5g以上。六等 每支重5g以上。现商品中还有大力参、冻干参(活力参)和灌装人参等2,6,1114。【市场动态】 人参是我国传统中药,国内外市场年需求在18001900万公斤(1.8万吨-1.9万吨)左右,仅1990年至1995年间,我国的人参出口量超过1230万公斤。我国现在的年产量约为2000万公斤(2万吨)左右,供需基本上平衡。以48支(每500g支数为48支)普通红参为例,19901994年人参价格比较平稳,为2530元/kg,1994年后人参的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从1994年的27元/kg左右上涨到1996年的115元/kg左右,上升了326。1996年后价格开始下降,1999年价格止跌上升,至2003年回升到90元/kg左右,2005年,95元/Kg;2007年,80元/Kg;2009年,90元/Kg;2013年,200元/Kg;。据分析近年人参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几方面,一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加强,对人参的消费逐步增加;二是人参产区的企业采取有计划地控制人参的均衡出口量和投放市场量,以保持人参价格的稳定;三是国内人参深加工企业正在逐步形成,对人参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大;四是韩国已开放人参进口市场,进口中国原料参加工成高丽参。虽然人参为我国大宗药材,但是,人参在国内用于药品、保健食品、食品等的总量仅占人参总产量的20,这主要是我国人参深加工率低,多数是以低附加值的原料出口,难以和西洋参、高丽参竞争。尤其是韩国的高丽参及其制品,其出口额从1965年到1982年增加了1700倍,仅1987年已达4220万美元。纵观高丽参市场占有率较大的原因,不外有二,一是产品质量稳定,重金属、农药残留等不超标;二是除百分之十几为原料出口以外,其余88以上是以食品(人参茶、人参糖、人参饮料、人参浆等)和药品(人参胶丸、人参片剂)的方式出口,而这些产品都比原料参增值10倍左右。因此,充分发挥我国人参资源优势,按中药材GAP要求,有计划地建立人参的绿色种植基地,使人参药材在农药残留、重金属、主要化学成分方面符合国际标准,并重视人参制品如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及食品等的系列开发,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形成品牌,提高人参产品的附加值和出口创汇能力,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主要以原料参出口的现状.西洋参【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 Panax quinquefolium L. 的干燥根1。【历史沿革及道地性】 本品始载于本草从新,原名西人参,云 :“出大西洋佛兰西,形似辽东糙人参,煎之不香,其气甚薄。”(本种实为法国人首先发现并鉴定,而非法国产。)药性考称本品为洋参,云:“西洋参似辽参之白皮泡味类人参。”上述记载均与现今西洋参相符。西洋参原产于加拿大和美国,后经广东省引入我国,在我国已有200余年的使用历史。现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都有较大量的栽培,主要产于北京怀柔县和吉林靖宇、抚松等县24。【药材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圆柱形或圆锥形,长312cm,直径0.82cm。表面浅黄褐色或黄白色,可见横向环纹及线状皮孔,并有细密浅纵皱纹及须根痕。主根中下部有一至数条侧根;多已折断。有的上端有根茎(芦头),环节明显,茎痕(芦碗)圆形或半圆形具不定根(艼)或已折断。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浅黄白色,略显粉性,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木部略呈放射状纹理。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见彩图26。【商品规格】 西洋参商品规格、等级很多,因野生、家种以及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以每500g支头数目分为15、20、30、60、80、150、200、300、500、600、700、800支等。(一)原皮参1.野原皮 为未去皮的野山参,大者如大拇指粗,小者如蚕。内淡黄白色,表面具细密横纹及槽纹,皮紧,体轻,气浓,质优。其中修剪下来的细而长的野参芦称“线芦”。2.种皮参 为去皮的种洋参,皮色淡黄,表面横纹少而疏,皮松体重,气味较淡。3.泡参 为野原皮及种原皮的混合品,分1、2、3、4号泡参。1号泡参为野参80、种参20,依次种参比例逐渐增加。支头亦逐渐减小,并夹有破皮者。(二)粉光参 为加工撞皮后呈粉白色者。1. 野山参 称正光,又名1号西洋参(凡野生者通常在名称前加一“正”字)。其形如蚕,色白而亮,有细密横纹及槽纹,体轻有香味,以支头大小分:正光洁,常称“粉光”或“光洁”,每500g15150支,呈圆柱形或稍弯曲,尖端有叉支,体光洁而硬,味浓。正面参,每500g150700支,形同“光洁参”,仅支头较小,内外皆白色。野顶光,为800支去皮野山参的细尾子,色较面参稍老,带灰白色,味亦佳。 2.种参 又称“2号粉光”、“种粉光”,形与野山参相似,但味淡,以支头大小分:光洁,为15150支的种参。种面参,又称“面参”,为150700支的种参。白折尾,为根条,尾形似桔梗,分大折尾、中折尾、小折尾3等。种顶光,800支去皮种参的细尾子,味淡。 近年来进口的西洋参多为种参,其中除少量按西洋参支头大小分等级外多为统装与原装货37。【市场动态】 西洋参国内年产量2030万公斤,市场年需求量100万公斤。过去,西洋参主要依靠进口,市场价格昂贵,20世纪70年代我国引种栽培成功以后,进口量有所下降且价格有所缓和,1991年进口量缩减到4万公斤。近十几年东北产西洋参的市场走势稳中有降,19901995年,其价格还维持在300400元/kg,1996年后,价格下降为200300元/kg。2003年由于受非典型肺炎的影响,东北产西洋参价格又反弹回300元/kg左右。2013年,国产西洋参药材市场批发价格约600-1000元/kg,进口西洋参价格为7501200元/kg。目前,不少人以为西洋参比人参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它们在药性方面就有寒温之别,虽然均有补气作用,但西洋参的药力不及人参,如低血压或休克治疗,仍以人参为佳。而高血压、眩晕、咽痛口干者,则用西洋参为宜。故两者各有千秋,用于治疗或进补时,应针对病情辩证施治,不可滥用。由此可见,西洋参最适宜于气阴两虚有热的病人,其独特之处在于不热不燥,凡不适合人参治疗和热补的人,均可用西洋参。而对畏寒、肢冷、腹泻、胃有寒湿、脾阳虚弱、舌苔腻浊等阳虚体质者,则属禁忌之列了。三 七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的干燥根。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1。【历史沿革及道地性】本品始载于本草纲目,李时珍云:“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采根暴干,黄黑色,团结者,状略似白及;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又记其功效:“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打扑杖疮出血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还提到三七的别名有“三漆”、“金不换”等。尽管从产地和功效来看,本草纲目所描述者确为五加科三七,但李时珍似乎没见过三七的原植物,李说:“近传一种草,春生苗,夏高三四尺,叶似菊艾而劲厚,有歧尖,茎有赤棱,夏秋开黄蕊,如金丝盘钮,可爱而气不香,花干则吐絮,如苦卖絮,根叶味甘,治金疮折伤出血及上下血病甚效,云是三七而根大如牛蒡根,与南中来者不类,恐是刘寄奴之属。”此种实为菊科植物菊叶三七Gynura segetum,至今仍为三七的混淆品。本草新编载:“三七根,止血之神药也,无论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独用亦效,加入于补血补气药中则更神。盖此药得之而无沸腾之患,补药得此而有安静之休也。”本草纲目拾遗引识药辩微云:“人参三七,外表青黄,内肉青黑色,名铜皮铁骨,味甘中带苦,出右江土司,最为上品。”又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按以上三七形态及生长环境的记述,其原植物与现用三七一致。并可见三七从发现之日起,便被看作一味化瘀止血的名贵中药材,与今之观点相同。云南和广西为三七的道地产区,主产于云南的文山、砚山、马关、广南、富宁等地以及广西的白色地区。三七原产广西,称之为广三七、田七,云南产者后来居上,称为滇三七,成为继广西之后三七新道地产区,其中以云南文山的质量最好。其余四川、湖北、江西等地也有栽培。27【药材性状】 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见彩图28。筋条呈圆柱形,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及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白色,边缘灰色。【商品规格】三七商品主为春三七和冬三七,都按每公斤的头数分等,共分为13个等级。(一)春三七 一等圆柱形或圆锥形。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灰褐色。味苦微甜。每公斤在40头以内,长不超过6cm。二等每公斤在60头以内。其余同一等。三等每公斤在80头以内,长不超过5cm。其余同一等。四等每公斤在120头以内,长不超过4cm。其余同一等。五等每公斤在160头以内,长不超过3cm。其余同一等。六等每公斤在240头以内,长不超过2.5cm。其余同一等。七等每公斤在320头以内,长不超过2cm。其余同一等。八等每公斤在400头以内,长不超过2cm。其余同一等。九等(大二外)每公斤在500头以内,长不超过1.5cm。其余同一等。十等(小二外)每公斤在600头以内,长不超过1.5cm。其余同一等。十一等(无数头)每公斤在900头以内,长不超过1.5cm。其余同一等。十二等(筋条)不分春、冬七。间有从主根上剪下的细枝条(筋条)。每公斤在9001200头之内,支根上端直径不低于0.8cm,下端直径不低于0.5cm,长不超过1.5cm。其余同一等。十三等(剪口)部分春、冬七,主要是三七的芦头(羊肠头)及糊七(内部未烤焦的)。除上述规格外,三七细小的支根及须根,商品上称之为绒根。(二)冬三七 表面多灰黄色,有皱纹或抽沟(拉槽),不饱满,体稍轻,断面黄绿色。其各等头数与春三七相同。出口商品也按每公斤的头数分等出售。此外三七还有“七叶”、“七花”等商品供药用13,15。【市场动态】三七全国年需求量420万公斤,出口180万公斤。20世纪80年代以前,三七生产发展缓慢,产量较低,故被列为国家计划管理品种之一,市场供应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处于紧缺状态。80年代以后,其生产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得到了较大发展,产销及市场向着供求基本平稳的方向发展。以120头三七为例,90年代初,三七价格为90110元/kg,1993年三七价格上升至150元/kg左右。之后由于三七主产地云南、广西两省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发展,产量大幅提高,生产成本下降,产大于需的矛盾日益显现,因此价格一直在下降通道内运行。从1994年的90元/kg左右降至2002年的42元/kg左右,2003年价格止跌略有上升,为45元/kg左右。三七头子(20头)年均价格:2011年,600元/Kg;2013年,1000元/Kg。川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 F.unibracteata Hsiao et K.C. Hsia、甘肃贝母F.przewalskii Maxim.、梭砂贝母F.delavayi Franch. 、太白贝母F.taipaiensis P.S.Li或瓦布贝母F.unibracteata Hsiao et K.C. Hsia var.wabuensis(S.Y.Tang et S.C.Yue)Z.D.Liu,S.Wang et S.C.Chen的干燥鳞茎。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川贝母” 1。【历史沿革及道地性】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据陶弘景解释:“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郭璞注尔雅介绍其植物形态:“根如小贝,圆而白花,叶似韭。”新修本草云:“其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之良。”本草图经描述尤详:“根有瓣子,黄白色,如聚贝子,故名贝母。二月生苗,茎细,青色,叶亦青,似荞麦,叶随苗出,七月开花,碧绿色,形如鼓子花,八月采根,晒干。”所附“峡州贝母”、“越州贝母”药图,皆能符合百合科Fritillaria属特征。至于陆玑诗疏提到贝母“其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著,有分解。”及本草图经所绘贝母图,则是一种双子叶植物,非习用之贝母。国产Fritillaria属植物甚多,而今用川贝母主要分布于四川、甘肃等省,与宋以前本草所记贝母产地颇不相符,直到明代后期,川贝作为四川有代表性的道地药材,才渐渐引起本草学家和临床医生的重视,本草正云:“贝母以川产者为妙。”本经逢原亦云:“贝母川产味甘,最佳;西产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本草汇言也提到:“川者为妙。” 川贝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甘肃等省区。其中川贝母F. cirrhosa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至西南部、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及青海等地区;暗紫贝母F. unibracteata分布于四川西北部和青海东南部,以四川的马尔康、若尔盖、洪源、理县、松潘、刷经寺及青海的兴海、河南、班玛、果洛等地产者为佳;甘肃贝母F. przewalskii分布于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及四川西部等;梭砂贝母F.delavayi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以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的囊谦和西藏的拉萨、亚东等地者为佳25。【药材性状】(一)松贝 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 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 1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见彩图60。(二) 青贝 呈类扁球形,高0.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政策与企业风险防范研究报告
- 2025年咨询服务行业智能化咨询服务案例研究报告
- 2025年金属制品行业金属材料与制品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数字化政府行业数字化政府建设与电子政务研究报告
- 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教育科技行业教育科技创新与在线教育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紧急救援行业紧急救援技术创新与公共安全保障研究报告
- 2025年湖南常德津市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及引进高层次人才19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泰山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广东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4年)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民事起诉状(模板)
- 铝锭质检报告
-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38张 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 保密监督与检查方法培训
- 宁夏差旅费报销标准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解读的七个维度
- 妊娠合并先心病指南解读专家讲座
- 第7课+李さんは+每日+コーヒーを+飲みます+知识点课件【知识精讲+拓展提升+迁移训练】 高中日语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
- FZ/T 52023-2012高强高模聚乙烯醇超短纤维
- 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