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相关案例.doc_第1页
盗窃罪相关案例.doc_第2页
盗窃罪相关案例.doc_第3页
盗窃罪相关案例.doc_第4页
盗窃罪相关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盗QQ号被判不构成盗窃罪本报深圳讯 (记者王纳)昨日,记者从深圳南山区法院获悉,该院近日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盗窃QQ号码案作出了 一审判决,11名被告因侵犯通信自由罪分别被判处6个月至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案情回放成立3个工作室专放“木马”盗QQ根据指控,2005年11月份开始,金某等人先后在辽宁省海城市成立了3个工作室,雇用多人为其从事窃取他人QQ号码的工作。金某向各工作室提供给 “挖掘鸡(机)”、“明(名)小子”、“大马”、“小马”、“木马”等软件程序,教授各工作室人员以上述软件进行网站扫描发掘漏洞,并且上传保存为TXT文本格式的“小马”、“大马”等后门程序以控制被其入侵的网站服务器;再利用其上传的“小马”和“大马”等后门程序,修改被黑网站的首页,使被黑网站的首页链接到其所有的服务器上页面,再用漏洞利用程序窃取对方QQ账号和密码。然后,金某以盗取1个QQ号5厘钱的标准计算,发放各工作室人员的工资。其间,常某等人最高领取了人民币7000元的工资。金某等人把盗取的QQ账号和密码销售给被告于某,于某为此先后支付了6万余元人民币。然后,于某又请人将这些QQ账号里携带的Q币集中到指定的QQ账号里,再将这些被盗Q币转卖给他人。法院判决QQ号码和Q币未纳入刑法保护的财产之列法院审理认为,依照法律规定,盗窃罪的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但在我国的相关法律均未将QQ号码、Q币等纳入刑法保护的财产之列。因此,QQ号码和Q币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财产保护对象。因此,公诉机关对被告人金某等人提出盗窃罪的指控,指控罪名所涉犯罪对象与法律规定不符,判决不构成盗窃罪。法院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QQ因其在通信功能上所具备的方便快捷的技术特征,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已成为目前国内流行的网络通信方式。根据我国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第四条第(二)项规定:“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因此,通过QQ进行及时通信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被告人金某等采用非法技术手段,在明知QQ号码权属性质的情况下,仍然实施了窃取他人QQ号码的行为,使原注册的QQ用户无法使用本人的QQ号码与他人联系;于某等人采取非法技术手段将这些QQ号码中的Q币进行收集。因此,上述被告人的行为共同造成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后果,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且系共同犯罪。据此,法院依法作出判决,11名被告分别被判处6个月至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男子开走前妻车被判盗窃罪 肇庆男子谭志坚在离婚后开走了前妻的车,案经一审、重审,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刑,谭志坚不服提起上诉。今年4月,广州中院再次将案件发回番禺区法院重审。从案发时到现在已两年多没有结果,谭志坚称自己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不敢再去出庭,而最近也连续失眠,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抑郁症”。 一年内发回两次重审据了解,2007年10月15日,谭志坚与黄某领了结婚证,同年11月12日两人即离婚。2008年2月25日凌晨,谭志坚将前妻的车开出小区。黄某次日报案称车被盗,谭志坚稍后在广州被逮捕。番禺区法院经一审以盗窃罪判谭志坚有期徒刑4年3个月,谭随后上诉,广州中院将本案发回重审,番禺区法院经重审改判谭志坚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宣判后,番禺区检察院以“量刑畸轻”提起抗诉,而谭志坚则坚称其无罪,向广州中院再次提出上诉。今年3月9日,该案在广州中院二审开庭,谭志坚称其根本没有犯罪,是遭到了前妻的陷害。他把车开走时,前妻是知情的。而公诉机关则表示,谭志坚没有证据证明他是经过黄某同意把车开走。因此,谭志坚的行为仍属于秘密窃取,构成盗窃罪。然而,至整个庭审结束,与案件相关的保险公司员工等关键证人并没有证言呈堂,且涉案的车钥匙的真假等也未能确认。今年4月,广州中院对本案作出裁定: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再次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审。被告压力大患上抑郁症谭先生称,事发后,他心理压力极大,睡不着觉,也不敢再去出庭。最近到广医二院检查,已被诊断为“抑郁症”。谭志坚及其代理律师还表示,他们考虑就本案向广东省高院进行申诉,“广东高院曾经出台过指导意见,规定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二审、再审案件,只能裁定撤消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一次,不得以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理由再次发回重审。” 入室抢劫盗窃罪【案情】被告人:苏某,男,23岁,河南省汝州市人,农民,住汝州市小屯乡杨集村四组。1998年5月20日被逮捕。被告人:丁某,男,20岁,河南省偃师县人,汝州市朝川矿物局待业人员,住偃师县城关镇新城村七组。1998年5月20日被逮捕。1998年4月24日上午9时许,被告人苏某、丁某经过预谋,窜至洛阳市吉利区农村信用社家属楼三楼东单元西门,敲门后见无人答话,丁某用随身携带的身份证捅门锁未捅开,苏某跺开房门,二人入室行窃。正在卧室翻找钱物之时,户主曹爱品(女)外出回家。丁某从卧室窜出,捂住曹爱品的嘴将其捺倒在地。苏某从地上拣起一个酒瓶朝曹爱品头上砸了一下,见酒瓶破碎后,又从地上拣起一把菜刀,用刀背朝曹爱品的脖子、背部连砍两下,致曹爱品当场昏迷。苏、丁二人持窃得的手表二块、珍珠项链一条、玉制项链一条、玉手镯一对、飞利浦剃须刀一个、圆珠笔一支以及现金人民币105元仓皇逃走,至吉利区胜利路烟草专卖店门前被抓获。曹爱品受伤当天被送往吉利区医院治疗,至5月6日出院,又到洛阳市第二人民法院就诊一次,前后花去医疗费1142.20元,护理费240元,营养费240元,造成误工损失费750元。曹爱品的伤势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审判】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苏某、丁某犯抢劫罪向洛阳市吉利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诉讼过程中,被害人曹爱品又向洛阳市吉利区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其经济损失。被告人苏某、丁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均予供认。洛阳市吉利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对本案进行了合并审理。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苏某、丁某秘密入室窃取他人合法财物,被户主曹爱品发现后,为抗拒抓捕、窝藏赃物,当场使用暴力将曹爱品打伤,其行为均已构成抢劫罪。二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积极主动地实施犯罪,都是主犯。二被告人在犯罪过程中打伤被害人曹爱品,给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应予赔偿。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项、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和第四款、第三十六条、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五十五条第一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于1998年7月15日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如下:一、被告人苏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罚金5000元。二、被告人丁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罚金5000元。三、被害人曹爱品的医疗费1124.20元、误工费750元、护理费240元、营养费240元,共计2354.20元,被告人苏某、丁某各赔偿1177.10元,并互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宣判后,两被告人没有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评析】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苏某、丁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意见比较一致,但对其行为是否属于“入户抢劫”却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两被告人的行为只属于一般抢劫,不应以“入户抢劫”论处,可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处刑。因为两被告人入室的目的是行窃而不是抢劫,在行窃的过程中适逢户主回家,其打伤户主的行为是为了逃走。虽然其行为的性质已由盗窃转化为抢劫,但相对于那些明知户主在家而入户实施抢劫的情况,其主观恶性要轻,社会危害性要小,如果“入户抢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显然过重。因此,对本案林被告人的行为应按一般抢劫罪论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两被告人的行为应属“入户抢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为两被告人在入室行窃的过程中,先是用身份证捅门锁未捅开,苏某即将房门跺开,这一行动表明他们的心理状态是室内无人则偷,有人则抢,主观上就有或偷或抢的两种故意。不论其实施暴力的目的是逃跑还是窝藏赃物,均应按入户抢劫论处。更何况他们已经窃得了一些财物,其实施暴力的程度比较严重,按入户抢劫论罪也符合主、客观两方面的情况。当然,这种犯罪与明知户主在家而入室抢劫相比,情节要轻,应在上述量刑幅度内处以相对较轻的刑罚。我们同意上述第二种意见。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按抢劫罪定罪出发。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对一般抢劫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审判实践中,入户盗窃被人发现后由于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而转化为抢劫罪的情况比较常见,对这种转化型的抢劫罪是否按入户抢劫论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1)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要区分入户时的心理态度是能偷则偷、不能偷则抢,还是单纯行窃而毫无抢劫的思想准备。这两者的主观犯意不同,社会危害性也不同,前者有入户抢劫的故意,应按入户抢劫论处;后者没有入户抢劫的故意,如果使用暴力不十分严重,则不应按入户抢劫论处。(2)实施暴力的场所。一般说来,凡是在户内实施严重暴力的,不论其盗窃数额的大小,也不论其实施暴力是为了抢走财物还是为了脱逃,均应按入户抢劫论处。如果在入户盗窃被发现后逃到户外,为了抢走财物实施暴力的,应按入户抢劫论处;如果跑到户外是为了脱逃,为抗拒抓捕而实施暴力,应按一般抢劫罪处理,不以入户抢劫论处。(3)实施暴力的程度。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是抢劫罪区别于盗窃罪的重要标志。入户盗窃时被人发现而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其行为的性质虽然都是由盗窃转化为抢劫,但其实施暴力的严重程度,却是应否按入户抢劫论处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说来,实施暴力情节严重的,不论在户内或户外,均应按入户抢劫论处;如果实施暴力的情节不甚严重,则只按一般抢劫罪处理。所谓情节严重的暴力,一般是指持械伤害他人,而不是单纯以语言相威胁。根据以上各点分析,我们认为洛阳市吉利区人民法院对本案被告人苏某、丁某的行为按入户抢劫论处,并处以相对较轻的刑罚,是符合法律规定和立法本意的。本案争论的问题,是修订后的刑法实施以来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一个新问题,它涉及到如何正确适用法律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值得探讨。对于在入户盗窃的过程中被发觉,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应按抢劫罪定罪处刑。对此各方面都无意义。但是这种转化型的抢劫罪是否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项所规定的入户抢劫,则存在较大的分歧。持肯定说者认为,既然是入户盗窃被人发觉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就应当按入户抢劫论处。因为其暴力行为通常发生在户内,即使是由户内跑到户外实施暴力,也是犯罪现场的延伸,符合入户抢劫的特征。持否定说者认为,入户的目的是盗窃,没有抢劫的故意,虽然在被人发觉后实施了暴力,其行为的性质由盗窃转化为抢劫,但毕竟与典型的入户抢劫有区别。同那种明知户主在家而公然入室抢劫的犯罪相比,这种转化型的抢劫无论是主观恶性还是客观还是客观危害性都相对要,如果按入户抢劫论处似嫌过重,罚不当罪。因此,对这种行为只按一般抢劫罪处刑即可。 大学生犯盗窃罪案例 南京某大学的研究生李某偷了同学的电脑,成了一个取保候审的嫌疑人,但是他自作聪明,说服被偷的同学肖某造假,降低盗窃的案值。最后,这个把戏被检察官看破,李某被逮捕,肖某成了涉嫌包庇罪犯罪嫌疑人,也被逮捕了。检察官对这两人的评价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囊中羞涩,贼手伸向室友 李某前年考入南京某大学读研,肖某是他的室友。研究生的交往应酬较多,李某家庭条件有限,放弃了很多吃喝玩乐的机会。看着同学们潇洒地生活,李某眼红了。 去年6月份,看到肖某买了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李某突然眼前一亮。 有一天,李某先离开宿舍,谎称去图书馆,他估算好肖某也离开了宿舍,就偷偷回去把电脑偷走藏了起来。肖某回到宿舍发现电脑被盗时,李某已经藏好电脑回到图书馆,假装一直没有回去过。 接到报案后,警方怀疑是“内贼”所为,李某就成了重点怀疑对象。为了尽快消灭证据,李某马上到电脑市场把赃物卖了,得到了6000多元。后来,警方调取了校园内的监控录像,发现李某在案发时出入过宿舍,证明李某所说“一直在图书馆”是谎言。 面对证据,李某只好交代了自己盗取电脑的犯罪事实。 取保候审,整天心神不宁 根据李某的交代,警方前往电脑市场追赃,但是电脑已经被卖了。根据肖某购买电脑的发票,确定电脑的价值为1万多元。 不久,李某被玄武区检察院逮捕。因为李某是初犯,而且李某的哥哥已经把钱赔给了肖某,得到了肖某的原谅,检察院作出了取保候审的决定。 取保候审期间,李某没有回到学校,整天待在家里诚惶诚恐。李某上网查询了所有有关盗窃罪的法律条文,他发现,案值1万元以上的话,足够被判刑三年以上。李某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这样的话,他的前程全完了。聪明过头,拖室友下水 李某越想越怕,辗转反侧,最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李某和在南京工作的哥哥商量,两人决定求助肖某。李某给肖某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表达了自己的歉意,求肖某帮个忙,“跟检察院说电脑曾经坏过,已经不值1万元钱了,这样我就不用坐牢”。 肖某看到信后,觉得李某已经做了赔偿,自己也不愿意看到室友坐牢,于是按照李某的要求向检察院做了说明。 检察官觉得十分蹊跷,要求肖某出示修理电脑的凭据,肖某拿不出来。最后,肖某承认电脑没有坏过,是李某求他这么做的。查清了事情的缘由后,取保候审的李某又被检察院逮捕,肖某和李某的哥哥因为涉嫌包庇罪,目前正在取保候审中。 检察官告诉记者,本来李某属于初犯偶犯,认罪态度较好,已经被取保候审,判处缓刑的机会很大,现在李某这样做完全是聪明过头,害人害己。 偷完电脑后猛撞自己脑袋 一大早,南京某大学宿舍竟然遭到两个大汉抢劫,不仅抢走笔记本电脑等财物,还将独自在宿舍的一个学生打晕捆了起来。去年12月发生的这起“恶性案件”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但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现场根本没有发生抢劫,这一切都是宿舍“内贼”导演的苦肉计。近日,这名大二学生因为涉嫌盗窃罪被玄武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去年12月16日,住在206宿舍的陆某参加完选修课考试回到宿舍,一开门,看到宿舍里面一片狼藉,抽屉柜子打开着,东西散落了一地。室友钱某正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手脚被网线捆住,额头上有一个青紫的伤痕。 “快醒醒,到底怎么了!”陆某一边喊着钱某,一边拿起电话报警。楼道里一下子炸开了锅,“206被抢劫啦!”陆某在宿舍看了一遍,发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硬盘不见了。没一会,钱某渐渐苏醒过来,这时民警也赶到了现场。陆某告诉民警,他和两个室友一早就去参加选修课考试,只有钱某一个人在宿舍睡觉。 钱某惊恐未定地说:“我正在睡觉时有人敲门,我以为是室友回来了,打开门一看是两个陌生男子,我以为他们找错宿舍了,刚准备关门他们就闯了进来,一棍子把我打晕了。”大白天就入室抢劫,这还得了,警方对此十分重视。 但是经过仔细的调查,警方根本找不到有关两个劫匪的任何线索。没有学生看到陌生人出入宿舍楼,作案现场也没有任何外人的痕迹,其中有什么蹊跷呢?警方经过搜查,竟然在钱某的床下找到了“遭抢”的电脑和硬盘。 原来,正是钱某自导自演了这一苦肉计。钱某交代,他趁着室友出门,先把电脑和硬盘藏在自己床下,然后把宿舍翻乱了造成抢劫假象。接着,钱某咬着牙一头撞到墙上,留下被人袭击的“证据”。最后,钱某把自己的双脚捆起来,再设一个绳套,双手从背后伸入套中,把双手也捆了起来,躺在地上“诈晕”。 经过调查,去年6月14日下午,钱某还趁室友不在,盗走室友的数码相机、MP3播放器等物品。目前,钱某已经被玄武区检察院批准逮捕。以欺骗手段获得账号密码进而支取存款构成盗窃罪发布日期:2009-04-29 文章来源:互联网裁判要旨 行为人在取得财物之前使用欺骗手段,但是如果这种欺骗并没有使财物控制者主动“自愿”将财物交付行为人,而是行为人使用了秘密窃取手段获得财物,行为人的行为应构成盗窃罪而非诈骗罪。案情 被告人梁仁贵在互联网上看到有通过网上交易获取他人密码、账号窃取钱财的介绍,遂通过中国网络业务QQ购买了一个网上空间,并在该空间设计了一个免费空间站网页,同时又设计了一个虚假的中国工商银行网上支付页面链接在免费空间站网页上诱骗他人上网(其网址比中国工商银行的网址多一个“a”),以便窃取上网人员的密码和账号。2006年1月16日至2月8日期间,工商银行客户田某、贾某、吴某、秦某、林某等人在网上办理存取款业务时误认为被告人设计的工商银行虚假网页为真实的中国工商银行网上支付网页,遂在上面办理了“存取款业务”。被告人梁仁贵利用该虚假网页的后台窃取上述人员的账号(卡号)和密码,再以上述人员的名义进入真实的中国工商银行网上支付网页,将被害人田某、贾某、秦某、吴某、林某的存款转入被告人以其女友曹某名义开设的工商银行牡丹灵通存款卡上,之后被告人梁仁贵多次到工商银行柜台和工商银行自动取款机上将上述款项40650元取出挥霍耗用,案发后未追回赃款。裁决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梁仁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在互联网上设置虚假工商银行支付网页,窃得上网公民的银行密码和账号(卡号),用窃得的密码和账号(卡号)进入真实的中国工商银行支付网页,窃取公民人民币40650元,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且数额巨大。被告人犯罪归案后能如实供述,可酌情从轻处罚。案发后赃款已被被告人挥霍,给被害人造成了巨大损失,应酌情从重处罚。武侯区法院判决:梁仁贵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本判决现已生效。评析 本案被告人在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时,先使用欺骗手段获得被害人的账号(卡号)和密码,后使用秘密窃取手段转移其存款,那被告人的行为究竟应定诈骗罪还是盗窃罪呢?如果这种欺骗并没有使财物控制者主动“自愿”将财物交付给行为人,行为人只是利用骗取的账号和密码,采用秘密手段转移被害人存款的行为仍应构成盗窃罪而非诈骗罪。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界限,主要根据犯罪行为客观方面的特征来区分。盗窃罪的客观方面是行为人以秘密窃取的方法占有他人财物,在秘密窃取的情况下,行为人取得财物违反或不顾财物控制者意志,破坏其占有并非法占有他们的财物;而诈骗罪是行为人通过欺骗手段骗取公私财物控制者的信任,财物控制者基于这种信任主动将财物交付行为人占有。可见,是采用秘密手段获取财物,还是采取骗术获取财物,是区别盗窃罪与诈骗罪的最本质的法律标准。但是在具体处理案件时,如果将是否使用骗术作为区分盗窃与诈骗的主要标准,对有些案件则难以作出正确的定性。因为在有的案件中,行为人在取得财产时,既实施了窃取手段,又实施了欺骗手段。对这种情况,到底是定盗窃罪,还是定诈骗罪?仅凭是否使用了欺诈手段就难以正确定罪了。 诈骗罪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对诈骗犯来说,是用隐瞒事实真相或用一种虚构的事实欺骗对方,使之上当;第二,对于财物所有人来讲,则是对这种虚假的事实信以为真,仿佛“自愿”地对其财物作出处理,而财物所有人的“自愿”处分行为是诈骗罪的本质特征。由此可见,诈骗罪的成立必须具备这样几个阶段: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被害人产生认识错误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或交付)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这四个阶段环环相扣,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而盗窃罪是行为人以隐秘的方式暗中窃取他人财物,没有他人“自愿”处分财物的行为。对于既实施了欺骗手段,又实施了秘密窃取手段取得财物的情形,就应看财产所有人或持有人、管理人是否有处分财产的意思和行为,也就是说,行为人取得财产,到底是行为人窃取的,还是持有人“自愿”处分的结果。如果行为人虽有欺骗手段,但财产所有人或持有人并没有处分财产的意思和行为,行为人得到财产,主要是窃取手段获得的,仍应定盗窃而不能定诈骗。例如,行为人冒充收费员、物业管理员,骗取业主信任进入住宅,趁机窃走业主财物,该行为构成盗窃罪。因此,即使行为人在盗窃过程中,先采用了诈骗手段,使他人相信了某种虚假事实,从而陷入了某种错误理解,甚至上当受骗。但只要财物控制人因某种原因未能“自愿”交出财物,行为人为了继续得到财物而秘密窃取,就应定盗窃而非诈骗。这种盗窃方法,实际上就是通过实施诈骗行为,为盗窃创造方便条件,因此对财物的取得方式最终还是靠秘密窃取而非使用骗术。 本案中,虽然被告人梁仁贵设置的虚假银行网页使受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但此时受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做出的行为仅仅是输入账号(卡号)和密码办理了“存取款业务”,并没有划出款项至被告人或者被告人指定的账户,也就是说被害人没有基于认识错误处分(或交付)财产。被告人梁仁贵利用该虚假网页诱骗被害人输入其银行账号(卡号)和密码进而获得的行为貌似诈骗,但其获取上述账号(卡号)和密码并不等同于被告人非法占有了财物,因为其采用欺骗手段获取的账号(卡号)和密码,只是为其下一步窃取被害人财物创造条件,被告人以上述被害人的名义进入工商银行网上支付网页,将被害人的存款秘密转入被告人控制的账户。也就是说,整个过程被害人并没有“主动自愿”将存款交给或者转给被告人,被告人是利用骗取的账号和密码秘密窃取被害人的财物。因此,被告人的行为并不构成诈骗罪,而构成盗窃罪。 盗窃罪案例:盗卖游戏点数也是盗窃 本报讯 两年前,一次偶然发现让网游迷邓某心跳加速: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给网络游戏购买点数,即使输错卡号密码也能充值成功。兴奋之余,邓某借机疯狂给账号充值,并在淘宝网上挂单叫卖,造成他人损失5.8万余元。两年后,以为没事的邓某还是难逃法律的制裁。近日,被告人邓某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罚金2万元。 邓某酷爱打网游。2008年7月8日,网游“炎龙游戏”公测,邓某兴致勃勃地要第一时间尝鲜。看到可以用上海电信发行的“聚信卡”给游戏充值,他马上进行了操作。充值成功后,邓某又鬼使神差地在充值页面随意输入卡号和密码,并填写游戏最高充值额度298元,竟然也充值成功了。原来,那几天由于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不小心输入了错误代码,导致支付审核出现了故障。巧合的是,这一漏洞正好被邓某无意中发现并利用。 身为网游迷,邓某此前一直在淘宝网购买游戏点数,自从发现了给网游“免费”充值的方法后,他觉得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从7月8日至14日,兴奋的邓某采用相同方式,连续充值238笔,致使易宝支付损失5.8万余元。窃取来的点数,邓某除了用于自己玩游戏,还在淘宝网上挂单销售,共计获利1.1万余元。此后,邓某又尝试在其他网络游戏中进行“免费充值”,竟然也获得了成功。看到钱财来得如此轻松,邓某越想越兴奋,他决定玩把“大”的,于是在网络游戏“仙灵传说”中一次性充值1000万。 异常变化引起了易宝支付的注意,7月15日,这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