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doc_第1页
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doc_第2页
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doc_第3页
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doc_第4页
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学校: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南澳中学姓名:陈雯钰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普通高中学生 2、学科:思想政治(人教版)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教材102106页的内容。(2)收集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感人事迹等。二、教学课题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三框题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本框分三目:第一目讲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第二目分析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第三目分析了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砥砺自我。三目共同探讨了实现人生价值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三、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哲学常识的大多数内容,基本掌握了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的科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基本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了解了古今中外大量典型人物的事例,所以,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课本知识。现在的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应当有所思考。但是由于受到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高中学生他们有限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影响,现在部分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同时,表现为思想上的认知与行为的选择相互冲突。因此,科学理论的正确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正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明确生活的意义,真正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由此看出,这节课的内容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折页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涌现了大批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特点的先进模范人物,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活生生的身边人、身边事。(二)、主要学习内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三)、设计思想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通过设立讨论题、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小组讨论、发言等活动,使各种观点在碰撞中逐渐趋同,从而形成比较一致的主流价值观念,也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受正确的观点,使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到有效实现。(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 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发挥人的主观条件 运用:列举生活事例,根据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讨论分析追求个性发展和强调与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活动,学生从课堂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事例。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目标: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社会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砥砺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别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条件,别总在黑暗中顾影自怜,唉声叹气,走出自我,勇敢地站出来,敢于对命运说不,勇于向命运挑战,奋起冲击生命的制高点,同样能够与那些有条件的人一起搏击长空,铸就人生辉煌。(五)、教学重难点: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四、教学准备1、教学之前利用百度搜索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相关的教学材料,了解教学的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2、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有关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图片、感人事迹和视频等相关材料,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3、导学案的印制五、教学方法1、教法:教授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2、学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情景活动3、手段:将视频、图片、感人事迹等有机组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学生便于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感动中国2012人物片段。【百度视频】感动中国2012人物/china/20120203/123881.shtml通过观看视频,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他们是靠什么感动了你,感动了我,感动了我们整个社会?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引出课题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二)开始新课内容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自主探究一: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公仆本色-杨善洲【百度图片】杨善洲/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E6%9D%A8%E5%96%84%E6%B4%B2%E5%9B%BE%E7%89%87&ie=utf-8&in=3500&cl=2&lm=-1&st=&pn=27&rn=1&di=104035650750&ln=1992&fr=&fm=rs1&fmq=1363777033171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27&-1&di104035650750&objURLhttp%3A%2F%2F%2Fupload_files%2Farticle%2F74%2F6_20110401090400_ebaam.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sey57_z%26e3Bowg3tg2vitgw_z%26e3Bv54AzdH3FwAzdH3Fda88a9AzdH3Fa8AzdH3F09-8cm9n9_z%26e3Bip4&W500&H340&T10215&S38&TPjpg【百度视频】感动中国人物:公仆本色-杨善洲/china/20120203/122582.shtml提出问题:1、为什么奋不顾身的工作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2、为什么有些人虽然有优裕的物质生活,还是觉得不开心、不幸福,甚至认为生活没有意义?说一说:学生观看视频材料,学生在老师启发和指导下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探究提示:(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个人在劳动中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2)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有些人虽然有优裕的物质生活,但如果不在劳动中创造价值,不能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结论: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精讲点拨: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1)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2)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3)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想一想:除了杨善洲的感人事迹外,还能不能举相应的例子。【百度百科】无声世界创造美丽邰丽华、/view/46462.htm【百度新闻】草原曼巴王万青 、/china/20110701/105068.shtml【百度视频】“高义薄云” 胡忠、谢晓君夫妇等等/china/20120203/121968.shtml自主探究二:阅读教材P102103关于雷锋日记中的一段话【百度文库】,讨论并思考:(1)为什么雷锋把为人民做好事看作他最大的快乐和幸福?(2)一个只想着自己吃好、喝好、玩好的人会幸福吗?一个没有亲情、友情和爱心的人会幸福吗?说一说:学生阅读教材并分小组合作探究,各抒己见。探究提示:(1)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雷锋把为人民做好事看作他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就是具体表现。(2)一个只想着自己吃好、喝好、玩好,一个没有亲情、友情和爱心的人不会拥有真正的幸福。精讲点拨: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1)走不出自我的狭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2)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世界,积极投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举出无私奉献的人有关事例:李春燕最后的赤脚医生、/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2005%E5%B9%B4%E5%BA%A6%E6%84%9F%E5%8A%A8%E4%B8%AD%E5%9B%BD%E4%BA%BA%E7%89%A9%E2%80%94%E2%80%94%E8%B5%A4%E8%84%9A%E5%8C%BB%E7%94%9F%E6%9D%8E%E6%98%A5%E7%87%95&ie=utf-8&in=2273&cl=2&lm=-1&st=-1&pn=4&rn=1&di=209927066151&ln=890&fr=&fm=result&fmq=1363787026218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4&-1&di209927066151&objURLhttp%3A%2F%2F%2Fnewspaper%2Fcswb%2Fa9%2FW02006020835047359671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viwg2fiw_z%26e3BvgAzdH3Fgjofrwrj6AzdH3FvfokAzdH3FwlAzdH3Fpdaamadab_9ncdcl_z%26e3Bip4&W350&H233&T13022&S14&TPjpg航天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等等/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8%88%AA%E5%A4%A9%E5%B7%A5%E4%BD%9C%E8%80%85%E5%88%98%E6%B4%8B&ie=utf-8&in=25607&cl=2&lm=-1&st=-1&pn=4&rn=1&di=34297143150&ln=1988&fr=&fm=result&fmq=1363787427031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4&-1&di34297143150&objURLhttp%3A%2F%2F%3A9999%2Fepaper%2Fxgwb%2Fhtml%2F2012%2F06%2F16%2F01%2Fimages%2F3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fzk_z%26e3Bx26k_z%26e3Bvg_z2C%24qllllAzdH3Fjrwrj6AzdH3Fx2okAzdH3Fip4sAzdH3Fda8dAzdH3FamAzdH3F8mAzdH3Fa8AzdH3Fa8_9b_z%26e3Bip4&W2657&H1656&T10096&S304&TPjpg【百度知道】无私奉献的感人事例/question/308491280.html肝胆春秋-吴孟超/china/20120203/122128.shtml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教材“专家点评”主要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及根本目的。 教材运用“相关链接”阐述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但人们为社会创造价值和奉献的方式是不同的。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做出了贡献,就是幸福的人。引导过渡:内容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探究活动(二):【百度网页】“神秘”的翔之队/news/system/2008/01/20/010161849.shtml提出问题:1刘翔的成功仅仅属于他个人吗?应该属于谁?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说一说:学生观看网页新闻材料,分小组合作探究,各抒己见。结论:1、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工作条件都是社会提供的);主要把握三点,首先,明确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人的生存、发展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然后,从反面来论证: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最后,得出结论: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过渡:既然,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应该注意什么呢?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回报社会,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有人认为:当代是弘扬个性的时代,“强调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会抹杀人的个性发展。”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2正确认识和追求人的个性发展(1)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2)人的个性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而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教材“相关链接”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告诉我们,任何人即使再伟大的人物,他的生存和发展,他的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讨论: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价值,就是否认追求个性。探讨得出结论: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概念】何谓个性?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总和。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同,社会生活的经历和受教育的条件不同,每个人都具有个人的独特性。它包括气质、性格、意志、智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性、信念、人生观、价值观、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探究活动(三): 世界第一激励大师约翰库缇斯与众不同的人生故事/s/blog_5a77b3c30100oqm5.html问题:激励他不断超越的两句话是什么?结合他的人生经历谈谈这两句话分别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活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答案。但可以从学生的回答当中总结出:要发挥一定的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探究活动(四): 行 路 难诗句及其鉴赏/jxc/kejian/yu/%D0%D0%C2%B7%C4%D1.htm行 路 难哪一诗句对你启发最大?结合预习的内容,谈谈对你的启示?学生活动:学生朗读李白的行路难并谈感受。小悦悦事件:/v_show/id_XMzEzODMzNzM2.html为什么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小悦悦事件图片并谈感受。教师讲解、明确: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5%8F%B8%E6%99%B6&ie=utf-8&in=26111&cl=2&lm=-1&st=-1&pn=0&rn=1&di=136652820701&ln=1343&fr=&fm=result&fmq=1363788741656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0&-1&di136652820701&objURLhttp%3A%2F%2F%2F70%2F56%2F01300000688399126034562107886_s.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f5_z%26e3Bi715g2_z%26e3Bv54AzdH3FfAzdH3Fp7rtwgAzdH3F%25En%25ba%25bA%25Em%25bB%25bl%25Eb%25b0%25AA%25Ec%25B0%25B8%25E9%25Bb%25ba%25Em%25bA%25bA%25En%25ba%25bB&W288&H205&T7446&S16&TPjpg【举例】司晶出生九个月就得了小儿麻痹症,为了活下去,接受了大大小小30多次手术,现在靠固定在体内脊柱上的三根钢棍支撑着身躯,无时无刻都忍受着肉体痛苦的煎熬。因为身体的原因,她从来没有上过学,17岁才开始从旧报纸学习认字,每天坚持写日记。后来她走出家门自谋生路,开办了一家心理咨询所。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她走上了北大的讲台,向学子们讲述自己如何顽强地与病魔斗争的经历,现为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省十大杰出青年,齐齐哈尔市福源心理咨询所所长。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个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施展自己能力的过程。个人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内容。【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 学生活动:提高个人素质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有助于在生命旅途上创造奇迹,实现人生的辉煌。【举例】把自己看得低一些人最难看清得是自己。有时候,我们往往习惯于把自己放在很高的起点上,自以为很有优越感。而在生活中遇到完全不是想象那般顺利,不是埋怨运气不佳,就是抱怨怀才不遇。在等待、抱怨、寻觅中,其实错过了很多的机会。一个对电脑情有独钟的毕业生一直很优秀,他毕业后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电脑技术人员。去一家电脑公司面试,同时竞争的另有两位男生,都毕业于名牌大学的计算机系。老板对他们一视同仁,给了三天试用期,去卖软件。其中一个当即就放弃了。三天后,另一个也主动放弃。最后,他留在岗位上,做了一个月软件售货员后,成了这家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堂堂计算机系的本科生,做营业员的工作确实与自己的目标差得太远。那两位学生主动放弃这份工作,原因很简单,仅仅是跨不出自己给自己划的圈。的确,因为“屈就”而放弃,我们经常会如此选择。其实,哪来那么多一步到位呢?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时刻用正确的价值观支撑自己,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不断前进。【举例】一壶沙子变成了一壶清冽的水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地跋涉。骄阳似火,烤得队员们口干舌燥,挥汗如雨。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水了。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信念,现在信念破灭了,一个个象塌了架、丢了魂似的,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队长。队长从腰间取出一个水壶,两手举起来,用力晃了晃,惊喜地喊到:“我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们手中依次传递,原来那种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着他们,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看着那水壶,他们抿抿干裂地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终于,他们死里逃生,走出茫茫无垠的沙漠。大家喜极而泣之时,久久凝视着那个给了他们信念支撑的水壶。队长小心翼翼拧开水壶盖,缓缓流出的却是一缕缕沙子。他说:“只要心里有坚定的信念,干枯的沙子有时也可以变成清冽的泉水。”(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述了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教材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主要论述人的价值必须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第二层,阐述了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第三层,讲述了实现人生价值应具备的主观条件,即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