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公司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第1章 概述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适用于室内分布系统新建工程和改造工程,指导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室内站点电信设备安装设计的指导文件。根据室内不同场景特点,对天线布放、馈线走线原则和要求进行了阐述,对室内站点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设计步骤、工作输入等进行说明,提供了室内站点设计的相关知识和参考数据,以供设计工程师查询。通过阅读和学习本指导书,有利于设计工程师员快速了解室内站点设备安装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提高设计水平,提升室内分布系统总体设计质量,更加有效地指导工程实施,提高整个室内工程的建设周期和质量。第2章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内容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项主要工作内容:1. 室内站点设计准备(1) 站点勘测(2) 楼层建筑图纸获取(3) 原室分系统设计文档获取及分析(仅对改造站点、后期新增覆盖)2. 设计原则和步骤、天线布放原则、走线路由原则3. 方案设计及制图第3章 室内站点设计准备1. 整理勘测信息;2. 室内站点勘测主要内容包括:原室内电磁环境、原覆盖系统主设备和天线点位确认、建筑物结构与布局、走线路由与线井、主设备安装位置和空间、设备供电等。3. 从方案设计效率和有效指导施工来说,站点建筑物图纸的获取非常重要,在勘测时可以向站点物业索取;若业主不提供图纸,勘测人员则需要根据覆盖要求现场描图。4. 对于改造站点,要根据原设计方案及勘测信息,先熟悉原室内系统的思路及走线路由,理清室分系统改造思路;5. 确定之后这些信息就可以开始方案设计;第4章 设计流程1. 确定覆盖区域及相应业务指标要求;2. 准备好覆盖区域的建筑图纸;3. 容量规划和小区划分,初步确定主设备的数量;4. 天线布放;5. 天线口功率设置及覆盖预测。根据现布放的天线,确定对覆盖区域全部覆盖,同时考虑外泄和切换问题;6. 根据勘测情况和建筑图纸,确定弱电井位置和走线路由,以及主设备安装的具体位置。7. 系统结构设计及功率分配;8. 调整方案,确定最终方案;流程图如下:确定覆盖区域根据容量需求划分小区根据业务要求确定不同区域边缘场强根据站点建筑结构图确定天线位置及数量检查覆盖是否达标确定走线路由,平面图天馈系统连接生成系统原理图调整天馈组网(功分器、耦合器等)天线功率是否满足覆盖填补相关信息,输出图纸输出造价表、设计文档、网络拓扑规划;方案审核是否否是 第5章 设计原则5.1 总体要求1. 确定覆盖范围,一般运营商会提供一个参考的覆盖范围,但是实际情况或业主要求,出现增加或减少覆盖区域,要经过运营商相关部门的确认,并在设计方案中加以说明。2. 设备安装位置需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设备的安装、维护方便。3. 根据承诺的KPI指导方案设计,比如边缘场强,覆盖范围覆盖率和外泄控制等,这会影响天线布放的密度和工程造价。4.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在考虑技术方面要求的同时,也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更多时候要求我们站在客户和施工对的角度来考虑方案的设计细节。5. 方案系统拓扑结构应易于迭加与组合,方便后续维护调整。不同设备分区分块覆盖,尽量避免由两台设备引出的天线交错走线覆盖,尽量减少合路节点的数量。6. 对于较大型站点,必须要先做好容量设计和小区规划。7. 为了以后站点扩容方便,主设备输出功率至少要留有2dB的余量。8. 设计方案要考虑2G和3G合路覆盖,对于个别招标站点需要多系统合路;所有无源器件、天线都原则要求支持到2500MHZ频段,至少可以满足2G和3G频段。9. 设计方案包至少包括:(1) 网络拓扑规划;(2) 设计文档;(3) 设计图纸;包括系统原理图、平面安装图、模拟测试图或仿真图(可选);(4) 造价表;5.1.1 室内切换规划室内环境下主要发生切换的区域主要有:楼层的窗边,大楼的出入口,车库的出入口以及电梯口等。 选择切换区原则:业务量低、移动速率慢、话务不集中;(1)窗边切换设计:在室内分布中,会尽量让室内的用户接入到室内的小区,室内外信号只在一楼进行切换。 (2)室内出入口切换设计:室内和室外在一楼大厅邻接,用户在室外和大厅间频繁移动,出入口切换区域一般向室外延伸一定的距离(比如在室外距离门口57米的范围内),以减少室外小区的负荷。为了保障在进入室内前进行切换,一般会在出入口位置安置一个天线。但对于靠近马路的建筑要注意,切换区不能离马路太近以防在马路上形成固定的切换区域,导致来往车辆上的用户频繁切换,影响网络性能。 (3)电梯切换设计:电梯的切换一般分为电梯运行期间的切换和进出电梯的切换。小型楼宇在电梯井最上部引入同一小区来覆盖电梯中型楼宇如果楼宇由两个小区覆盖,建议优先避免电梯运行过程中切换,保证电梯运行过程中的连续性。采用低楼层小区信号覆盖电梯井的方法,使得在低楼层及一楼电梯出口处,UE处在同一小区,不发生切换。较大楼宇电梯井内引入两个小区信号,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在电梯井中部产生两个小区的切换,需要通过合理设置切换参数来消除切换失败。也可考虑相关电梯算法,尽量避免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切换。超高楼宇在中间分段进行覆盖;还可以采用泄漏电缆进行电梯覆盖。分段运行电梯合理利用电梯运行的区别,设置电梯与该层处于同一小区5.1.2 室内小区规划(1)单通道室内覆盖方案特点 所有用户信号都要经过主干线缆,主干线缆只有1根; 链路规划时,要全局考虑功率分配; 多台RRU覆盖时,注意RRU尽量不要安装在一起。5.2 室内覆盖部分KPI 方案设计原则取决于验收要求:1. 边缘场强电梯及地下室:Rxlev-90dBm,地上楼层:Rxlev-85dBm;2. 覆盖率覆盖区域内满足边缘场强的区域达到95%;3. 室内天线下行发射功率2G:楼层:小于15dBm/载波,电梯:小于20dBm/载波;3G:天线口06dBm/载波;4. 通话质量本系统无线覆盖区通话质量(RxQual)等级3以下的区域达95%以上;5. 外泄对于GSM900MHz系统,室内基站泄露至室外10米处的场强不得高于-85dBm;对于DCS1800MHz系统,室内基站泄露至室外10米处的场强不得高于-90dBm;对于TD-SCDMA系统,室内基站泄露至室外10米处的场强不得高于-90dBm;以上标准为集团公司要求,某些站点可能无法达到此标准,但要求室内信号外泄10米处场强比室外低10dB;5.3 信源设计原则5.3.1 总体原则1、信源放置(1) 设备安装位置应选择在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的区域;对于室内安装的主机,设备安装处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室内的温度、湿度不能超过主机正常工作温度、湿度的范围,特殊情况需及时反馈网络部相关部门,共同协商确认;(2) 设备安装位置需满足主设备调测、散热和日常维护需要。(3) 对于业主有特殊需求的站点,需结合业主需求、具体场景及设备安装需求制定相应方案,因地制宜。(4) 主机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装在室内,且原则上放置于一楼以上的位置,尽量避免放于地下室、一楼等位置; 2、信源安装(1) 当有两个以上主机设备需要安装时,主设备的间距应大于50CM,并整齐安装在同一水平线(或垂直线)上。(2) 室内主机落地安装,主机应与墙壁距80CM。(3) 主机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安装时应用安装件(机架、壁挂设备背板、设备加固件等)进行固定,并且垂直、牢固。(4) 对于有过历史水淹记录的区域老点需要补做信源的水泥基础,新点的水泥基高度按照历史水淹情况设计,且不能低于30CM。(5) 对于背部散热的主设备,不能贴墙固定,必须用支架固定,保持与墙壁留有一定的距离,便于散热。5.3.2 信源分场景设计原则1. 室内安装(1) 对于室内安装的主机,尽量放置在大楼的弱电间内(如为MBO设备则需保证设备能够进入,空间较宽阔、且设备门能完全打开)或其它相对隐敝且附近有合理接地点,同时对走线无明显影响处;(2) 对于地下室安装的主机,需优先选择地下室的弱电间或机房内,如果设备放在停车库则尽量选择地势相对高的隐敝处且附近有接地点。由于地下室地势相对较低,为防止内涝则必须做基础,原则上高度应该至少30CM,对于能挂墙的设备优先考虑挂墙安装,CBOE设备挂墙要求下沿距地80CM,TD设备挂墙要求下沿距地1.5米;2. 室外安装(1) 对于室外安装的主机,优选隐蔽处或伪装与电信设备、广电设备并排安装,同时需做好防雨防晒、防盗、防破坏的措施,设备需要放置于避免太阳曝晒的位置,尽量选择阴凉通风处,优选树丛中或墙角边等阴凉处,且位置不能为低洼处,且保证设备水泥基础或金属支架高度应该在30CM以上(即保证主设备离高出地面30CM以上)。(2) 对于楼顶安装的主机,优先选择安装于楼顶机房内,如放置在楼顶露天平台上则尽量靠承重墙边放置,如果没有可用的遮阳墙体,应建遮阳棚,设计院应在图纸上体现遮阳棚尺寸,即长宽高;遮阳棚样式、型材选择由协调单位负责核实;由相关施工单位负责完成安装),以防止主机暴晒,原则上需要做基础或将设备垫高至距地10-15CM。(3) 路灯/监控站、街道站等室外站,采用拉远方式建设时: 主设备近端设备安装要求参照宏基站设计规范及要求; 远端单元安装于路灯/监控杆杆体上时,需注意远端设备接电、接地的合理性及便利性,同时需考虑各类线缆(包括电源线、地线、馈线等)布放的隐蔽性和规范性(如:路灯杆上安装远端设备时,其电源线、地线及馈线尽量在路灯杆杆体内部穿线其他线缆尽量考虑地埋),挂杆高度一般为2.5M; 远端单元采用室外型设备或机柜落地安装时,设备应尽量隐蔽,相应线缆尽量隐蔽,建议采用地埋方式敷设,并注意考虑设备的防水、防晒、防火、防尘需求,同时,室外型机柜需制作水泥基础,常规高度30CM。5.4 元器件损耗设备名称GSMDCSTD-SCDMA合路器1113dB电桥3.23.23.2二功分器3.33.33.3三功分器5.35.35.3四功分器6.56.56.55dB耦合器1.81.81.86dB耦合器1.61.61.67dB耦合器1.41.41.410dB耦合器0.80.80.812dB耦合器0.60.60.615dB耦合器0.30.30.320dB耦合器0.20.20.230dB耦合器0.20.20.240dB耦合器0.20.20.21/2普通阻燃馈线710117/8普通阻燃馈线45.675.5 天线布放原则1. 天线布放原则:小功率、多天线;2. 天线尽量布放在公共区域;3. 对写字楼、酒店和商场等大多数站点,天线尽量沿走道安装。根据业主要求确定天线安装在天花里面还是外露,对于金属天花天线尽可能不要安装天花里面;4. 若天线安装于天花里面,要适当提高天线口功率以满足覆盖;5. 天线布放要注意控制外泄,15F靠近窗边的天线最好要经过详细链路计算,确保外泄场强达标,可以采用定向壁挂天线、寻找遮挡物、降低天线口功率等方法确保外泄指标符合要求;6. 对于业主特别要求的覆盖区域或VIP覆盖区域,建议采用专用天线覆盖;7. 天线布放注意停车场出入口、室内外切换、电梯于楼层之间切换;8. 建议采用定向壁挂天线覆盖电梯。天线主瓣朝电梯厅方向需要3层一幅天线;天线主瓣朝电梯井道下方需要4层一副天线,后瓣1层,主瓣3层。9. 对于并排共井的电梯覆盖,建议按照不共井电梯来设计;10. 并排电梯天线布放尽量不同楼层错开,保证1F至少有一副天线;11. 建议电梯内采用同一小区信号覆盖;若同一部电梯采用不同小区覆盖,需考虑切换区域足够;12. 室内大堂出入口切换区域的大小,建议在室外离门口57米范围内导频Ec系统原理图安装图;7. 整张图要求比例适当,器件间不要过于紧逼,排列要对齐;一般工程实施采用A3或A4纸打印,为了施工打印能够清晰识图,要求A3纸天线数量不超过80副,A4纸天线数量不超过40副;8. 图纸中要增加图号,采取以下方式:注释:地区:地区两个首字母;如南宁(NJ),白色(BS);网络建设分类:W:TD-SCDMA新建;WG:TD-SCDMA与原GSM系统合路改造;站点名首字母:站点名称首字母;如地王国际大厦(DWGJDS);建设期次:一期(1),二期(2);图纸分类:原理图(YL),安装图(AZ);图纸序号:01,02,03连续编号,不区分图纸分类;如:中国移动南京市地王国际大厦2009年GSM网系统TD-SCDMA改造原理图第1张:2009NN-WG-DWGJDS1-AZ01;9. 所有的主设备、无缘器件严格按要求编号,编号规则:RRURRUn-mF电桥/合路器CBn-mF负载LDn-mF衰减器ATn-mF/*dB耦合器Tn-mF/*dB功分器PSn-mF天线ANTn-mF6.2 原理图要求1. 用虚线把各个楼层的天馈系统分开,并在天线后面注明覆盖范围;2. 天线编号以不同楼层分别编号,ANTn-mF.(n为序号,m为楼层号),电梯独立编号,ANTn-m#-kF(n为序号,m为电梯编号,k为楼层号),建议对每部电梯分别编号;3. 正确标注各设备的输出功率、各段馈线的损耗、各天线口的输出功率;不同系统用不同颜色表示损耗和功率;4. 室外天线要求标注天线方向角和俯仰角;5. 对于功率超标的天线,要对其加以说明;6. TD-SCDMA系统RRU输出功率按导频功率设计,导频功率为总功率的10%,在设计理论基础上留有23dB余量;7. 馈线、无源器件要求根据图例按照不同属性设置区别颜色,表示新增、原有、利旧、移位,必要时加以文字说明;8. 同一张图纸图例大小要求一致,不可以随意缩放大小;9. 器件颜色说明(跟进不同地区运营商要求):10. 天线:红色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