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基础作业一.doc_第1页
林业基础作业一.doc_第2页
林业基础作业一.doc_第3页
林业基础作业一.doc_第4页
林业基础作业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业基础作业一1、简要说明林业与林学的概念 。 P1 参考答案: (1)林业:是一项经营森林的事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2)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特别是营林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基本上是一门应用学科。具体来说,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应用学科。 2、说明我国林业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P6-7 参考答案: (1)我国林业建设取得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指导下,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的“双增长”。 (2) 我国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清查结果看,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依然面临着以下突出问题: 环境保护观念不强,经营思想落后;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 森林质量低下; 木材供需缺口大,后备资源断档; 产业素质低,产业结构、规模、布局不尽合理,经营粗放,效益不高; 对林业投入的总量仍然不足; 林业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林业科学研究、推广与信息发展滞后; 财政、税收、信贷制度倾斜力度不够; 林业政策、法律体系不健全,政策多变。 3、简述我国林业的发展战略。 P7 参考答案: 从指导思想看,“十二五”期间林业发展必须针对林业行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升林业质量效益为主线,以实现兴林富民为目标,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依靠深化改革,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加强森林经营,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加快繁荣生态文化,更好地完善林业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三大体系,更好地凸显林业四大地位,更好地履行林业四大使命,更好地发挥林业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文化五大功能,努力构建现代林业发展的基本框架,奠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牢固基础,创建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具体来讲,要实施增资源、调结构、广惠民三大战略。 实施增资源战略。以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治理和修复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强化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东北平原区、南方丘陵区、东部沿海区、西部高原区生态系统建设,形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保障体系。 实施森林经营工程,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通过加强林地保护、严格控制林木采伐和湿地占用、强化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执法,减少毁林,防止森林退化,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固碳总量,增强单位面积森林固碳能力;开展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碳汇,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实施调结构战略。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制药、保健食品、森林旅游、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林、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提升木材战略资源培育、林产化工、竹藤花卉等传统产业,加快推进林木良种化进程,扶持林业龙头企业,努力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 实施增绿惠民战略。加快城乡绿化步伐,创建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校园,建设以林为主、品种多样、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林区棚户区改造和道路、饮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民生。 4、简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P10 参考答案: 细胞的基本构造由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核、质体如叶绿体、白色体和有色体、线粒体)和细胞壁两个部分所组成,细胞壁包在外面,里面是原生质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央往往有大型的液泡。 5、简述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P15-19 参考答案: 植物组织根据其担负的主要功能和结构特点可分为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等六种类型。 (1)分生组织的细胞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形小,排列紧密,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而位于细胞的中央,原生质浓,一般没有液泡或只有分散的小液泡。 (2)薄壁组织的特点是细胞壁薄,细胞的形状有圆球形、圆柱形、多面体等,细胞之间常有间隙,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可塑性很强,容易发生脱分化恢复分生能力。 (3)保护组织包括表皮和周皮,表皮一般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组成。表皮细胞是生活细胞,一般不含叶绿体,其细胞外壁通常较厚且角质化,形成角质层。叶表皮上尤其是下表皮有许多小孔,是植物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叫做气孔,由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周皮是在表皮遭受破坏后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的组织,是由木栓形成层活动产生的。它包括三部分: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在已经形成周皮的茎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突起的斑点,这就是皮孔。它是周皮形成后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4)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各种养料的组织。输导组织的细胞般呈长管形,相互联系,贯穿于整个植物体内成连续的系统。根据运输物质的不同,输导组织又分两大类:一类是主要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管胞;另一类是主要输导有机物的筛管和筛胞。它们与其他组织组合,分别形成木质部和韧皮部。 (5)机械组织有支持和巩固植物体的作用。根据细胞形状、加厚程度和加厚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厚壁组织和厚角组织两类。厚角组织是生活的细胞,常含叶绿体,其特点是细胞壁在角隅处加厚,故称为厚角组织。厚壁组织的细胞壁强烈加厚,细胞腔小,成熟细胞一般没有原生质体,为死细胞。根据厚壁组织的形状不同,又可分为纤维和石细胞两种。 (6)分泌组织 植物体的表面或体内常有一些分散的、具有分泌蜜汁、粘液、挥发油、树脂、乳汁等物质的细胞群,称为分泌组织。根据分泌组织分布在植物的体表或植物的体内,可分为外部分泌组织和内部分泌组织两大类。前者如腺毛和蜜腺等,后者有油囊(柑橘果皮)、树脂道(松柏类)和乳汁管(橡胶)等。 6、植物种子、根、茎、叶的结构如何?P19-35 参考答案:(1)种子 种子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它和植物繁衍后代有密切联系。一般种子都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 (2)根 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继而伸长、增粗,并陆续产生各级侧根。主根和侧根都来源于胚根,统称定根。而有些植物可以从茎、叶等部位上产生根,这种不由胚根发生,位置也不一定的根,称为不定根。种子植物的根系,根据组成和形态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即直根系和须根系。 (3)茎 茎是联系根、叶的轴状结构。茎的形状非常多样,一般来说,植物的茎多为圆柱形。我们把着生有叶的木本植物的茎叫做枝条。叶着生的部位叫节,相邻两节之间部分叫做节间。节间显著伸长的枝条,称为长枝;节间短缩,各个节间紧密相接,称为短枝。 茎的分枝是有规律性的,不同植物有不同的分枝,常见的分枝方式有:总状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三种。 茎的初生结构是由茎的顶端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所形成的组织。它同根的初生结构一样,也分表皮、皮层、中柱三个部分。 (4)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叶着生在茎的节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完全具备这三部分的称为完全叶。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叶称为不完全叶。叶片是叶的主体,通常绿色扁平。 叶分为单叶与复叶两大类。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叫做单叶。一个叶柄上着生两个以上的小叶片,叫做复叶。根据复叶中小叶排列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羽状复叶和掌状复叶。 叶的结构通常是指叶片的结构。在叶的横切面上,一般可分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7、植物花、果实的结构如何?P36-44 参考答案: (1)花是不分枝的、节间极度缩短的变态枝条。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六个部分: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2) 果实 果实包括由胚珠发育形成的种子和包在种子外面的果皮。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形成的。果皮部分的变化很多,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果实。 根据果实的心皮数目、果皮的含水情况、果皮是否开裂等可将果实划分为很多类型,如荚果、核果、浆果、蒴果等。 8、植物分为那些大的类群?P46-47 参考答案: 根据各种植物在长期演化中所形成的特点,通常将地球上的植物分成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低等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高等植物分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1)低等植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一群古老而原始的植物,植物体构造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原植体植物。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有性生殖的合子,不形成胚而直接萌发成新的植物体,所以又称无胚植物。藻类植物,多生活于水中,少为陆生。藻类是极古老的植物,形体较小且构造简单,有些为单细胞,如衣藻、小球藻等;有些为多细胞的丝状体或叶状体,如念珠藻、水绵等;个别类群构造较复杂,体形很大,如海带等。但它们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菌类的生活环境广泛,在水、空气、土壤,以至动、植物的身体内,都可生存。根据其形态和结构的特点,通常分为细菌、粘菌和真菌三类。菌类植物体有单细胞的、多细胞的,其形态多种多样。 地衣是植物界中一类特殊的植物,是菌类与藻类的共生体。(2)高等植物是植物界中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上比较复杂的一个类群。除少数水生类型外,大部陆生。由于适应陆地上的环境条件,除苔藓植物外,都有根、茎、叶和中柱的分化。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即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成有规律的交替出现。它们的生殖器官由多细胞构成。卵受精后在母体内发育成胚,因此又称有胚植物。苔藓植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型,大多数仍需生长在潮湿的地区。植物体的结构简单而矮小。蕨类植物一般陆生,少数水生。有明显根、茎、叶和维管组织分化,更能适应陆生的环境。同种子植物一样,也称维管植物;但它不产生种子,而是以孢子繁殖,又称孢子植物。蕨类植物除少数种类如桫椤外,大都为根状茎。 种子植物最大的特征是产生种子,胚包藏在种子内,使胚能受到更好的保护。另一个特点是受精过程中形成花粉管,因而摆脱了水的限制,所以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的环境,是现代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类植物。 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种子植物又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胚珠外面没有心皮包被,因而形成的种子是裸露的。木质部只有管胞而无导管和纤维;韧皮部中只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被子植物是适应陆生生活条件最完善、最高级的一类植物。在现今生存的植物中,被子植物无论在种的数目或个体的数目上,都占着极大的优势。被子植物的韧皮部内有筛管,木质部内有导管,输导能力比筛胞、管胞更强。还有,受精后形成的胚不但包藏在种子内,而且种子外面还有果皮包着,使下一代的幼小植物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此外,被子植物在受精过程中出现了双受精现象,使得胚和胚乳都具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因而加强了后代的生活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9、调查你所在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P48-62 10、调查你所在地区的主要经济树种。P62-69 林业基础作业二1、 简要说明土壤、森林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P72-73 参考答案: (1)土壤:P72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2)森林土壤:P72森林土壤是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是供给森林植物生活物质的基质,它三个特有的成土因素为森林凋落物、林木根系和依赖现有森林生存的特有生物。 (3)土壤肥力:P73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2、简要说明土壤的特点。P73-74 参考答案:(1)土壤是在五大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岩石、气候、地形、生物和时间。(2)土壤的三相系统:固体、液体、气相。(3)土壤是一个多分散系的系统。 (4)土壤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5)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 (6)土壤的空间位置。 (7)土壤中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 (8)土壤具有一定的层次构造。 3、土壤是如何形成的?P74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P75-76 参考答案:(1)土壤是由矿物和岩石的风化物形成的,也就是说土壤是在岩石、气候、地形、生物和时间等五大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2)影响土壤形成的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时间。 人为因素:人类通过改变地形、排水、灌溉、耕作、施肥等各种生产活动影响土壤的发育。 4、你所在地区有哪些成土母质类型?P74-75 5、简要说明典型的森林土壤和耕作土壤的层次。P76 参考答案: (1)典型的森林土壤的发生层:O层:枯枝落叶层由覆盖在矿质土壤中的有机物构成。A层:腐殖质层(淋溶层) 颜色较暗,根系多,动物活动明显。B层:淀积层 由上层淋溶来的物质淀积而成。C层:母质层由岩石风化物的残积物或运积母质形成。坚实岩层用D表示,过渡层用相邻层的符号表示。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水土流失,土壤受到侵蚀作用而失去A层,保留B,C层的剖面构型。 (2)耕作土壤的层次: 耕作层:此层一般厚1520 cm ,受耕作影响,疏松,暗质,根系多集中于这层。犁底层:耕作层之下,一般厚510cm,颜色较浅, 较紧实,土壤呈片状结构。心土层:犁底层之下,一般厚1530 cm颜色浅,根系少,作物生长后期的长势可能受此层的影响。底土层:不受耕作影响,人们把这层土称为生土或死土。 6、什么是土壤有机质?P78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是什么?P78作用是什么?P80 参考答案: (1)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有机质包括两大类:即非特殊性土壤有机质与特殊性土壤有机质。 (2)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3)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可以刺激根系的生长、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有高度保水、保肥能力、具有络合作用并能促进微生物的活动。 7、什么是土壤退化?P94如何培肥土壤?PP6-97 参考答案: (1) 土壤(地)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简言之,土壤(地)退化 是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数量减少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毁坏、或被非农业占用。质量降低表现为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质量下降。 (2) 土壤培肥的措施有: 增施有机肥熟化土壤; 灌溉排水熟化培肥土壤; 合理轮作培肥地力。 8、土壤质地分类的依据是什么?P82 参考答案: 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有不同的土壤质地分类制。国际分类制采用三级制,根据沙粒(2-0.02mm)、粉沙粒(0.02-0.002mm)和黏粒(0.002mm)的含量确定,用三角坐标。考虑到土壤条件对物理性质的影响,对不同土类定下不同的质地分类标准,它在我国林业土壤上较常用。 9、土壤的结构类型有哪些?P83 参考答案: 根据土壤结构体的形状和大小,可分为立方体状(块状、核状、粒状、团状)、柱状(棱柱状)、片状、板状等。 10、土壤水有哪几类?P85对土壤有效的水有哪些?P87 参考答案: (1) 土壤水的类型: 吸湿水:土壤颗粒从空气中吸收的汽态水分子。 膜状水:土粒吸足了吸湿水后,还有剩余的吸引力,可吸引一部分液态水成水膜状附着在土粒表面,称为膜状水。 毛管水:是由于毛管力的作用而保持在土壤中的液态水。毛管水可以从毛管力小的方向移向毛管力大的方向。 重力水:降水或灌溉后,不受土粒和毛管力吸持,而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的水,称为重力水。 地下水:在土壤中或很深的母质层中,具有不透水层时,重力水就会在此层之上的土壤孔隙中聚积起来,形成水层,这就是地下水。 (2) 土壤有效水是指土壤中可以被植物有效利用的水分。通常为田间持水量和土壤萎焉系数间的水量。是土壤保水特性的一个指标,越接近于田间持水量,其可利用性越强;越接近于土壤萎焉系数,其可利用性越差。 对土壤有效的水有: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对土壤最有效的水是毛管水。 11、上网查找有关土壤、森林土壤的资料2-3篇,列出题目、内容提要及主要参考文献出处。 参考答案: 林业基础作业三1、 简要说明森林的主要功能。P104 参考答案: 森林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1)森林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防止污染、减轻温室效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2)森林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为人类提供多种林产品,满足人类物质需要。例如森林 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燃料、食品、药材、工业原料等,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其重要的经济功能。 (3)森林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可成为人类旅游、休憩、保健、健身、科普等的重要 场所,可通过吸尘纳污、杀菌减澡为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保障,发挥其重要的社会效益。 2、森林环境因子分为哪些类?P104-105 参考答案: (1)气候因子,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空气、风和雷电等;(2)土壤因子;(3)地形因子,包括地貌(山地、丘陵、平原、低地)、地形部位(坡向、坡度、坡位)和海拔高度等;(4)生物因子,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也包括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植物、动物及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植物间、动物间的相互作用;(5)人为活动,主要指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和改造,包括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6)火因子。 3、简要说明森林群落的概念和结构特征。P116-118 参考答案: (1)森林群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中且彼此相互作用的所有树木、其他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群聚; (2) 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 垂直结构是指植物群落的垂直成层现象,森林群落的地上部分常分成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地衣构成的地被物层以及层外植物等5个层次; 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内物种水平空间的分化或镶嵌现象; 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结构在时间上的分化或在时间上的配置,如森林植物结构的季节性更替和种群的年龄结构。 4、什么是森林生态系统?P127 参考答案: 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物群落与其环境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系统,也就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5、森林群落为什么会发生演替?P119简要说明原生演替的5个阶段。P 参考答案: (1) 森林群落演替的原因 森林群落演替的原因或动力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是指由于群落内部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群落演替。一方面不同物种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环境资源空间产生竞争,其结果是优胜劣汰;另一方面群落内部的建群种对生境有一定的改造作用,改变了原来的生境条件,而不再适合原建群种的繁衍,由新种取代,导致群落的演替。 外部原因是指由于群落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演替。如风灾、火灾、病虫害、气候的变迁、冰川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所引起的群落演替。在所有外因演替因素中,人类经营、采伐活动的影响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6、森林更新有些什么方法?P122 参考答案: 森林可以天然更新,也可以人工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有种子更新和无性更新两类. 7、简要说明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中的地位和作用。P135-136 参考答案: 森林生态系统在整个生物圈的物质与能量交换过程中,以及保护自然界动态平衡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维持整个自然生态平衡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在所有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拥有并提供最大的初级生物量,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有强大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防止污染、减轻温室效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改造自然的作用,它影响着农业生产、人类的生活与生存。 8、上网查找有关森林生态的资料1-2篇,列出题目、内容要点和出处。P 参考答案: 林业基础作业四1、 说明优良品种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P139 参考答案: 林木优良品种是人工林经营的核心,在林业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优良品种造林,可以减少林业生产投入、增加木材产量,改善木材品质,降低采伐年龄,满足社会需求;还可以使林产品规格一致,并改进营林方法和生产方式,带动相关产业及国民经济发展;此外,林木新品种的使用还具有推动相关领域科技进步的作用。 2、 林木良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包括哪些方面?P140-141 参考答案: 目前林木良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有:速生、丰产、木材品质、抗生物及非生物逆境能力、提高防护性能、提高经济品质、提高绿化美化能力等。 3、 什么是遗传、变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什么?P 参考答案: 遗传是指子代与亲代间相似的现象。 生物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变异。 DNA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4、减数分裂分为那几个时期?P146 参考答案: 减数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5、说明分离规律的主要内容。P149 参考答案: 分离规律的实质就是在减数分裂时,同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离,因而配子中只具有同源染色体的一条,即成对基因的一个,各类配子数相等;而带有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时,就会产生不同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后代个体 6、什么是自由组合规律?P150 参考答案: 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