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届全日制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 目 浅析秦朝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学 院 历史与社会学院 专业年级 历史学(师范)2008级学生姓名 罗 倩 学号 20080511442指导教师 喻学忠 职称 副教授 2011 年 6 月 22 日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学年论文成绩评定表 历史与社会 学院 历史学 专业 08 级学生姓名罗倩性别女学号20080511442题 目浅析秦朝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完成期限2011年06月 2011年 06月,共 1 周。指导教师喻学忠 职称 副教授 课题任务完成情况论文 4209 (字);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评分(百分制):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浅析秦朝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历史与社会学院 历史教育专业 2008级 罗倩指导教师 喻学忠摘要:秦作为统一中国,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第一任王朝,可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开创之功,是使中国走向统一稳定的开端。除此之外,秦朝时期也是皇权与相权势力变更的开始,是皇权逐渐制约相权的开篇:由先秦时期宰相权利凌驾与皇权之上到,皇权的专制,相权的依附;由宰相的专权到秦始皇时期权利的一分为三;等,政体与权利分配的变化势必给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带来深远而长久的影响,这里,我就秦朝时期皇权与相权的争夺谈谈自己的看法。关键词:皇权与相权;历史渊源;总体情况;原因分析;影响意义前言皇权与相权,作为两个势力强大的政治团体,在中国古代历史舞台上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二者在各自的领域内独立并发展着,却又相互依托相互纠葛。为此,皇权与相权的权利之争贯穿着整个古代封建社会,两股势力此起彼伏,带来不同的斗争结果,从而产生相应的政治结构变化。尽管如此,在“家天下”的社会背景下,尽量的提高皇权制约相权,却又是历朝历代统治者们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可以这样说,皇帝与宰相都是缺一不可的,尽管流于形式上的管理并不影响皇权的至高无上,但在具体操作上,纷杂的日常事务也是皇帝感到力不从心。故,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使相权依附于皇权而不完成逾越是每个君主梦寐以求又费尽心思的。本文将探讨秦朝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一、古代皇权与相权概说(一) 皇权君主个人(或君主集团)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包括政治上的独裁,经济上的宏观与微观调控,军权上的绝对集中,文化的制定与修改,以及一切重要事件的决定于奖罚权。是不容撼动,绝对权威的有效管理统治国家的重要工具。(二) 相权“相”的本质是辅助,战国后期,“相”逐渐成为百官之长,尊称为“相国”,出上器畅中多见“相邦”,可能是避讳列邦名而改称,“宰相”在古代大多数时期不是正式官名而改称,“宰相”在古代大多数时期不是正式官名而是一位或数位最高行政长官的总称,君相之间关系的发展经历一个过程。(三)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君相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丞相拥有绝对的权利,甚至超过了皇帝,若皇帝犯事,宰相可以放逐皇帝等其改过后在召回,使群臣敬悸;从秦统一中国自宋元,这期间的皇帝都担当者加强皇权,制约相权的重任,如何是宰相尽可能的发挥其作用又接受皇权统辖,不与其发生冲突,是历朝历代的重要政治问题。明清时期,彻底废除宰相制度,以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傲视群臣与地方,再无与皇权相抗衡的政治力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总之,从宰相这一职位的兴起,确立,发展到消亡,可以看出君相之争的关系中,是以皇权的加强与集中为主流,相权的逐渐减弱为步骤的。(四)追溯皇权与相权的历史渊源皇权,毫无疑问,从拥有君主这个职位开始就一直沿用致这一职位的取缔。宰相,历史上不计其数,而这一职位的起源最早却要追溯到春秋战国,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到战国,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过逐渐建立起来,并延续至清朝晚期。可以说拥有千年历史的相权与要求独霸的皇权之间势必会上演一系列纠葛之战,然而封建帝制的性质决定了两者之间的轻重关系,历史的天平毋庸置疑的偏向了皇权的一方。二、秦朝时期君相权的实际情况秦肩负历史的重任,在历经六朝的奋斗,接纳商鞅的积极变法后,终于在公元前211年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翻开了专制与集权的扉页,拉开了同一历史的序幕,当然也是宰相制度形成并确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开始显露,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这一时期的皇权占明显的优势,再经秦始皇皇权至高无上这一政治制度的的定法使皇权拥有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此时的宰相,不过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领导者,接受者皇帝的统辖与管理,只能严格执行上级的命令而担当传输者与建议者的角色。我们来看看当时丞相李斯与秦始皇的关系:关于焚书坑儒的建议与决定,后人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李斯迷信法家专制思想,建议秦始皇专法而不言其他,但秦始皇本身也相信以法制天下,他认为儒家所宣扬的人道主义不适合统治甚至阻碍专制,不论结果如何都有明确的一点,即,秦始皇才是焚书坑儒的决定者,作为丞相的李斯改变不了他的决定,无疑也充当了起草召令的帮手,可见皇帝的决断就是圣旨,就连宰相也无力左右。我们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始祖,一切事物巨细均有皇帝亲自拟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将“家天下”的局面定位趋势。三、秦加强皇权,限制相权的具体措施(一)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诩功高三皇五帝,并自此采用“皇帝”称号,将自己与群臣百姓之间划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以此宣誓的独裁与权威地位。再者,明确提出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非常人所能取代,非常人所能撼动,非常人所能攀比与超过,以此表明自己的独特与绝对。(二) 中央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的实施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处理庶政,对此,中央采用丞相李斯之言,进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首,“掌承天之,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屯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典客,掌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皇族、宗室谱系、名籍;治粟内史,掌财政;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九卿之外,还有列卿,如中尉,掌京师治安,将作少府,掌修治宫室等。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丞相,最后请皇帝裁决。其意在分配任务,方便皇帝集中管理,又能杜绝相权过分膨胀,限制其权利,可谓一举两得。四、秦加强皇权,限制相权的原因分析(一) 政治上皇帝达到中央集权的需求:正如秦始皇所想,他建立了一个高度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他站在了封建金字塔的最顶端,并希望以其无法超越的地位与无法撼动的权威来整治整个国家,创办官僚体制的原则与目的都意在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而宰相,形成其职位不过是处在当时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刚刚诞生之时,皇权的地位没有锋芒毕露,致使宰相拥有很大的权力。总之,高度统一的政治局面要求秦始皇大权在握,构建一个以皇权(皇帝)为中心,震慑各方的权力体系。(二) 经济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社会的整个运作体制,是建立在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而最大的封建地主就是顶端的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谓“家天下”的局面在秦始皇时期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实现。经济上的绝对占有使皇权独尊,代表官僚之首的宰相也只能敬而远之,虽然拥有强大的权力,却也无法与皇权相抗衡,此时,似乎宰相称臣于皇帝已是历史的必然。(三) 后勤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既然天下归皇帝一人所有,则制度上也必须有一套相应的“保权”机制来确保皇权凌驾于众人之上。在我看来,秦始皇所制订的一系列官僚体制,不得不说是服务于皇帝的后勤机构,让百官有可参照的行事标准,不得逾越。可以这样说,作为开中国统一历史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确实将皇帝的至高无上发挥到了极致,其淫威震慑群臣,就连百官之首的宰相也不得不依其意愿办事,宰相在皇帝面前显得卑微。(四) 以史为鉴鉴于历史上宰相权力过大,或乱政的教训,使秦始皇有所忌惮。例如,周时期,宰相伊尹权力很大,甚至有放逐皇帝的权力,若皇帝触犯律例,可被宰相放逐以示惩罚直自改过后接回。再如,秦庄襄王在位时期,宰相吕不韦权力也很大,甚至连国君都要礼让几分。见此症状,秦始皇对此有所顾忌,希望自己的权力不受任何人牵制,尤其是宰相。可见,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而威胁皇权的实施,秦始皇特意设计了一系列制约相权又不影响其职能发挥的制度。(五) 个人性格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与他的个人性格紧密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他却是个阴冷,果断刚烈,残暴,恩怨分明,极端固执,敏感多疑,情感不稳,暴躁易怒,心胸狭隘,好嫉妒,自我评价低,敌意性强,残忍狠毒,记仇报复的性格。这与他要求权力独霸,地位至尊是分不开的。五、秦皇加强皇权,制约相权的影响与意义(一) 意义1. 政权的分配上 保证皇权的独裁与地位的至高无上,使皇帝集所有大权于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共主”。宰相既不是正式官名,又接受皇帝统管,权利被限制在皇帝以下的活动领域内,既不能左右朝政更不能越权处理军政大事。高度专制与集中的皇权成为独一无二的指挥棒。 2. 深远影响秦朝皇权相权的分配,开启了二者相争的源头,后世的历朝历代不无紧紧围绕着这一矛盾展开激烈斗争,致使皇相间的博弈始终贯穿中国古代的历史。而总体的结果与方向早在秦始皇时期就以有了定论,势必以皇权的加强,相权的削弱为斗争主流。(二) 消极影响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事实证明,确是如此,由于秦始皇的一人独霸与暴政统治,使得百姓怨声载道,劳苦连连,不堪重负。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可悲局面。秦时期以韩非的法家思想为正统,主张以法制治国,按严格律例办事,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焚书坑儒”,使得百姓愚昧而麻木。(三) 总的看来 从历史发展来看,唐朝以前的君权高度集中统一以积极作用为主,使得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后期则日益显露出它的弊端。六 结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斗争历经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此起彼伏的发展现状变相反应出当时国家的兴衰。秦,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拥有很多开创之功(这里不一一列举),也是君相权势力之争的起点,虽然那时的斗争不像后来各朝那样明显或不可调和,但也开启了矛盾的先河,而在后来的发展中变得愈发显露。关于保证皇权的至尊与限制相权的膨化,秦也率先采用分权的方式来试验与管理,这样行之有效的统治方式一直被后世所沿用而影响深远。参考文献:1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 林剑鸣.秦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0页.3 萧然.大秦帝国.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化金融业务管理办法
- ppp项目部管理办法
- 融资租赁定价管理办法
- 精装房安装管理办法
- 莲花湖夜间管理办法
- 装修装饰材料管理办法
- 业务限时办结管理办法
- 个人信息专项管理办法
- 芙蓉镇景区管理办法
- 个人转贷服务管理办法
- 轴承装配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车仪表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公司第三季度招聘2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分步重复光刻机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探伤工(二级)重点难点考试试卷
- (正式版)DB15∕T 385-2020 《行业用水定额》
- 村级财务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试(压力管道检验师GDS)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青光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护理查房
- 药品停产管理办法
- 2025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