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学院课程教学大纲(2017版)二一七年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72总学时)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代码034849、034859开课单位药学院中药教研室课程名称中文名称中医药学概论英文名称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ese herbology学分4学分总学时72理论学时68实验学时讨论/见习学时4课程负责人课程群人文素养与素质拓展课程群 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课程群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课程群 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课程群授课语言中文 中文英文(英文授课50%) 英文 其他外语教学策略与方法讲授为主 实验/实践为主 专题讨论为主案例教学为主 自学为主 其它教学目标知识:通过课堂讲授,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及研究进展等知识信息。 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医药学思维能力及课后进行拓展的自学能力。态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加深他们对祖国传统医药知识的热爱,激发和提高学生对中医药宝库探索、求知的学习积极性。其他:尊重学生,关心差生,促进转化。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标准(百分制)一、形成性考核 1.过程一:出勤10% 2.过程二:平时作业 10% 3.过程三:课堂提问、讨论 20% 二、期末考试 理论考试 网络机考 60%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配伍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眼视光学、藏医学、医学信息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使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版次、出版时间) 中医药学概论 王建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年6月第8版参考书目(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中医学基础张家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药学张廷模,高等教育出版社;方剂学邓中甲,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诊断学邓铁涛,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课程网站及学习资源(教师个人网址请列入)/zyx/ 二、课程内容简介中医药学概论是概要介绍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方剂学基本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重点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病因、发病与病机等基本概念;中药学基础理论和200种常用中药的功效与应用;方剂学基础理论及临床常用代表方剂的功效与主治等相关内容。本课程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基本思想,旨在为药学类或非医学类的学生传递中医药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及研究进展等知识信息。 三、课程讲授内容汇总章节课程内容讲授学时实验学时讨论/见习学时第一章绪论1.5第二章阴阳五行2.5第三章气血津液4第四章脏腑经络9第五章病因与病机7第六章诊法1.5第七章辨证1.5第八章防治与养生保健1第九章中药学基础理论7第十章常用中药25第十一章方剂学基础理论2第十二章常用方剂6复习,机动4合计72四、课堂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课时:第1周,1.5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2.了解中医药发展简史、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教学内容:一、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药专著二、整体观念的含义;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三、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题: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实质是什么?第二章 阴阳五行课时:第1周,2.5课时目的要求: 1.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2.熟悉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3.了解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在中医药学中的运用。教学内容: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二、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化的概念。三、五行的基本概念四、五行的特性及归类五、五行生克乘侮的概念思考题:1.何为阴阳?阴阳属性的划分标准?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何谓五行?五行的特性是什么?4.何谓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第三章 气血津液课时:第2周,共4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及气与血、津液间的生理关系。2.熟悉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气血津液的生成;气的分类。3.了解气的运行;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教学内容:一、气的含义、运行、生理功能及分类二、血的含义、生成运行及生理功能三、精的含义、生成及生理功能四、津液的含义、生成与输布排泄及生理功能五、气与血的关系、气与津液关系、血与津液关系思考题:1.气、血、津液有哪些生理功能?2.人体根本之气指什么气,有何功能?3.气与血、与津液;血与津液的生理关系?第四章 脏腑经络课时:第3-5周,共9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与体液志华窍的关系。2.熟悉脏腑经络的概念;脏腑的分类;六腑、经络的生理功能。3.了解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关系;经络系统的组成。教学内容:一、脏腑的概念及分类二、五脏的生理功能、与体液志华窍的关系三、六腑的生理功能四、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五、脏腑之间的关系六、经络的概念及生理功能;经络系统的组成。思考题:1.五脏的生理功能及与与体液志窍的关系是什么?2.怎样理解“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3.五脏与哪五腑是表里关系?4.何谓经络、有何生理功能? 第五章 病因病机课时:第5-6周,共4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六淫的概念、致病的共同特点及每一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熟悉疫疠、七情的概念及致病特点;痰饮、瘀血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发病的基本原理。3.了解饮食、劳逸及外伤等病因致病的特点,阴阳失调、邪正盛衰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一、六淫的概念、致病的共同特点及每一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二、疫疠的概念及致病特点三、七情的概念及致病特点四、饮食、劳逸及外伤等病因致病的特点五、痰饮、瘀血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六、发病的基本原理七、阴阳失调、邪正盛衰的基本概念思考题:1.何谓六淫?其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六淫各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什么?3.瘀血病证临床表现的特点是什么?4.正气与邪气与发病的关系?5.何为阴阳失调、邪正盛衰?第六章 诊法课时:第7周,共1.5课时目的要求:了解四诊的基本知识教学内容:一、望诊的的基本知识二、问诊的的基本知识三、闻诊的的基本知识四、切诊的的基本知识思考题:1.何谓望诊?2.切诊包括哪些内容?第七章 辨证课时:第7周,共1.5课时目的要求:了解八纲及脏腑辩证的基本知识教学内容: 一、八纲的基本知识 二、脏腑辩证的基本知识思考题:1.何谓八纲辨证?2.脏腑辩证包括哪些内容?第八章 防治与养生保健课时:第7周,共1课时目的要求:了解中医学预防疾病的措施及基本治则,养生保健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预防疾病的措施及基本治则 二、中医学养生保健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思考题:1.中医学预防疾病的措施和基本治则有哪些?2.中医学养生保健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有哪些?第九章 中药学基础理论课时:第8-9周,共7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的含义;影响升降浮沉和毒性的主要因素;五味各自代表的药物作用。炮制的目的;七情配伍关系内容、各情含义及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的原则;十八反与十九畏的内容;妊娠用药禁忌的原则;影响中药用量的因素。2.熟悉中药性能包括的内容;四气、归经、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道地药材的含义、确定依据及各地代表性道地药材名称;炮制方法中水飞的含义、炒与炙的区别;妊娠用药禁忌的内容;服药食忌的基本原则。 3.了解四气、归经、升降浮沉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中药功效的含义与分类。中药的品种、采集、贮存、炮制和用法的基本常识。教学内容:一、中药性能的含义以及包含的内容二、四气的含义以及确定依据,四气的临床意义。三、五味的含义,各味代表的药物作用。四、升降浮沉的含义及临床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五、归经的含义,确定依据,以及临床意义。六、毒性的含义,影响毒性的因素以及对待中药毒性的正确态度。七、中药功效的含义与分类。八、中药的品种、采集和贮存的基本常识。九、道地药材的含义、确定依据及各地代表性道地药材。十、炮制目的和常用炮制方法。十一、中药配伍的含义、目的,七情配伍关系内容、各情含义及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的原则。十二、配伍禁忌,病证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主要内容。十三、中药剂量的含义、计量单位及主要影响因素。十四、中药的用法包括给药途径、应用形式、汤剂的煎煮服药方法等基本常识。思考题:1.炮制的目的有哪些? 2.中药的性能包括哪些内容? 3.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归经确定的理论基础是什么?5.中药七情包括哪些内容?6.十八反的具体内容?7.中药的具体用量确定时,应注意哪些因素?第十章 常用中药课时:第9-15周,共25课时第一节 解表药课时:第9-10 周,共2.5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麻黄、桂枝、防风、荆芥、薄荷、桑叶、菊花、柴胡、葛根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解表药的含义、分类、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羌活、紫苏、生姜、白芷、牛蒡子、升麻、蝉蜕的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解表药的配伍应用;细辛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解表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及分类。二、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紫苏、生姜、白芷、细辛)三、发散风热药(薄荷、桑叶、菊花、牛蒡子、蝉蜕、柴胡、升麻、葛根)思考题: 1试比较桑叶与菊花功效的异同。2试比较麻黄和桂枝功效的异同。第二节 清热药课时:第10-11周,共3.5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石膏、知母、栀子、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白头翁、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青蒿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熟悉清热药的含义、分类、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芦根、夏枯草、龙胆、大青叶、鱼腥草、蒲公英、大血藤、水牛角的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清热药的配伍应用;苦参、马齿苋、重楼、地骨皮、银柴胡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清热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及分类。 二、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芦根、夏枯草)三、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苦参)四、清热凉血药(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五、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鱼腥草、败酱草、白头翁、马齿苋、重楼)六、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银柴胡)思考题:1.试述金银花、连翘功效的异同。2.试述黄芩、黄连、黄柏功效的异同。3.试述生地黄、玄参功效的异同。第三节 泻下药课时:第11周,共1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大黄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泻下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芒硝的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泻下药的配伍应用;番泻叶、芦荟、火麻仁、郁李仁、甘遂、芫花、牵牛子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泻下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及分类。 二、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三、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四、峻下逐水药(甘遂、芫花、牵牛子) 思考题:1.试述大黄、芒硝功效的异同。第四节 祛风湿药课时:第11周,共1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独活、防己、桑寄生、五加皮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威灵仙、秦艽的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祛风湿药的配伍应用;木瓜、豨薟草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及分类。二、祛风湿散寒药(独活、威灵仙、木瓜)三、祛风湿清热药(防己、秦艽、豨薟草)四、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五加皮) 思考题:1.试述独活、羌活功效的异同。第五节 化湿药课时:第11周,共0.5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广藿香、苍术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化湿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砂仁、豆蔻的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化湿药的配伍应用;草果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化湿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广藿香、苍术、砂仁、豆蔻、草果思考题:1.试述苍术、广藿香功效的异同。第六节 利水渗湿药课时:第11周,共1.5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茯苓、薏苡仁、车前子、茵陈的分类归属、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泽泻、金钱草、滑石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利水渗湿药的配伍应用;猪苓、石韦、绵萆薢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滑石、石韦、绵萆薢、茵陈、金钱草思考题:1.试述茯苓、薏苡仁功效的异同。第七节 温里药课时:第12周,共1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附子、肉桂的分类归属、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温里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干姜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温里药的配伍应用;吴茱萸、丁香、花椒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温里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丁香、花椒思考题:1.试述附子、肉桂功效的异同。第八节 理气药课时:第12周,共1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厚朴、枳实、陈皮、香附的分类归属、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理气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木香、薤白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理气药的配伍应用;沉香、青皮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理气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厚朴、陈皮、枳实、木香、香附、薤白、沉香、青皮思考题:1.试述陈皮、枳实功效的异同。第九节 消食药课时:第12周,共0.5课时目的要求:1.熟悉消食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山楂、麦芽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了解消食药的配伍应用;神曲、莱菔子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教学内容:一、消食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思考题:1.山楂、麦芽擅长消何种食积。第十节 驱虫药课时:第12周,共0.5课时目的要求:1.熟悉驱虫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槟榔、使君子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了解驱虫药的配伍应用;苦楝皮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驱虫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槟榔、使君子、苦楝皮思考题:1.使君子的使用注意。第十一节 止血药课时:第12周,共1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白及、三七、艾叶的的分类归属、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止血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仙鹤草、地榆、槐花、茜草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止血药的配伍应用;白茅根、蒲黄、小蓟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止血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白及、仙鹤草、三七、槐花、小蓟、白茅根、蒲黄、茜草、艾叶思考题:1.试述三七的功效和应用。第十二节 活血化瘀药课时:第13周,共1.5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川芎、丹参、红花、益母草的分类归属、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活血化瘀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延胡索、郁金、牛膝、桃仁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活血化瘀药的配伍应用;莪术、土鳖虫、苏木、水蛭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活血化瘀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川芎、延胡索、郁金、丹参、牛膝、红花、桃仁、益母草、莪术、土鳖虫、苏木、水蛭思考题:3.试述川芎的功效和应用。第十三节 化痰药课时:第13周,共1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半夏、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的分类归属、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化痰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天南星、旋覆花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化痰药的配伍应用;竹茹、竹沥、昆布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化痰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半夏、天南星、旋覆花、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昆布思考题:1.试述半夏、天南星功效的异同。第十四节 止咳平喘药课时:第13周,共1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苦杏仁、百部、桑白皮的分类归属、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止咳平喘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紫苏子、枇杷叶、葶苈子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止咳平喘药的的配伍应用;紫菀、款冬花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止咳平喘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苦杏仁、紫苏子、枇杷叶、百部、紫菀、款冬花、桑白皮、葶苈子思考题:1.试述苦杏仁、紫苏子功效的异同。第十五节 安神药 课时:第13周,共0.5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酸枣仁、远志的分类归属、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安神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龙骨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安神药的配伍应用;柏子仁、首乌藤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 一、安神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远志、龙骨思考题:1.试述酸枣仁、柏子仁功效的异同。第十六节 平肝潜阳药课时:第14周,共0.5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石决明、牡蛎的分类归属、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平肝潜阳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 3.了解平肝潜阳的配伍应用;珍珠母、代赭石、蒺藜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平肝潜阳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石决明、珍珠母、牡蛎、赭石、蒺藜思考题:1.试述石决明、珍珠母功效的异同。第十七节 息风止痉药课时:第14周,共1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羚羊角、牛黄、天麻的分类归属、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息风止痉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钩藤、地龙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息风止痉药的配伍应用;僵蚕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息风止痉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僵蚕、地龙思考题:1.试述羚羊角、牛黄功效的异同。第十八节 开窍药课时:第14周,共0.5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麝香的分类归属、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开窍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冰片、石菖蒲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开窍药的配伍应用;苏合香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开窍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思考题:1.试述麝香的功效及应用。第十九节 补虚药 课时:第14-15周,共4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熟地黄、阿胶、麦冬、枸杞子、龟甲、鹿茸、淫羊藿、杜仲、菟丝子的分类归属、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补虚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党参、甘草、何首乌、南沙参、女贞子、鳖甲、续断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补虚药的分类和配伍应用;西洋参、白芍、北沙参、玉竹、黄精、冬虫夏草、巴戟天、补骨脂、益智、紫河车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补虚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及分类。 二、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三、补血药(当归、熟地、阿胶、何首乌、白芍)四、补阴药(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玉竹、枸杞子、女贞子、龟甲、鳖甲、黄精)五、补阳药(鹿茸、淫羊藿、巴戟天、杜仲、续断、冬虫夏草、菟丝子、补骨脂、益智、紫河车)思考题:1.试述黄芪、白术功效的异同。2.试述当归的功效及应用。3.试述鹿茸的功效及应用。第二十节 收涩药课时:第15周,共1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五味子、山茱萸的分类归属、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熟悉收涩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乌梅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了解收涩药的配伍应用;桑螵蛸、肉豆蔻、海螵蛸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收涩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五味子、山茱萸、桑螵蛸、乌梅、肉豆蔻、海螵蛸思考题:1.试述五味子的功效及应用。第二十一节 涌吐药课时:第15周,共0.5课时目的要求:1.熟悉涌吐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常山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了解胆矾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涌吐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常山、胆矾思考题:1.试述常山的功效及主治病证。第二十二节 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课时:第15周,共0.5课时目的要求:1.熟悉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硫黄、升药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2.了解本节药的应用方式;硼砂、炉甘石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一、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二、具体药物:硫黄、升药、硼砂、炉甘石思考题:1.试述硫黄的功效及主治病证。第十二章 方剂学基础理论课时:第16周,共2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方剂的组成原则和变化形式2.熟悉方剂和方剂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固控设备使用课件
- 2025年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系统应用前景报告
- 2025年激光双束光纤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社区经济行业社区经济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计算机行业量子计算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卫生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绿色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材料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左权县2025山西晋中左权县事业单位招聘2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哈尔滨市2025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机关直属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解除租赁合同协议书
- 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解决方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黄冈市2025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 人工搬运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Ⅱ卷点评及2026备考方向 课件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星环科技
- 高中英语新课标3000词汇表(新高考)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