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考试题型:一、单选 二、简答 三、计算 四、论述目录一、国民收入的概念二、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缺陷三、GDP和GNP的区别四、五个乘数的定义和计算五、IS和LM曲线的数学推导六、凯恩斯货币需求的内容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定义八、宏观经济的政策和目标以及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九、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应、工具十、挤出效应和自动稳定器十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二、经济周期的含义以及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的各自的经济特点十三、乘数加速数模型十四、失业、自然性失业的含义十五、通货膨胀的概念、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对策十六、国际收支均衡的含义以及影响因素十七、对外贸易乘数的含义以及意义一、国民收入的概念 国民收入,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社会生产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或言,某一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生产要素”提供收入的总和。二、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缺陷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在西方经济学中,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该定义的含义有:(1)GDP是体现市场价值的量。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产品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2)GDP测度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3)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4)GDP是计算期内的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时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时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两者的关系是:GNP=GDP+国民生产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投资利润、劳务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7)GDP并不能完全反映国民福利水平。福利水平是人们效用的满足程度,而人们效用是由消费活动和闲暇来决定的,所以一种指标是否能很好地反映福利水平,以能否准确地衡量消费和闲暇来决定。国内生产总值的缺陷:(1)不能反映社会成本(2)不能反映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3)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4)不能反映生活质量(5)不能反映财富分配三、GDP和GNP的区别1、含义不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之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总量的市场价值总和。2、GNP是按国民原则统计,而GDP是按属地原则统计。3、GNP计算的是市场价值总和;(不包括自产自用的东西)GNP计算经济中生产并在市场上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GNP只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GNP包括有形产品及无形服务;GNP只包括本期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而不包括以前生产而现在交易的产品,也不包括没有生产而仅仅是交易的市场价值。(新房、二手房交易的不同计算)两者的关系是:GNP=GDP+国民生产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投资利润、劳务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GNPGDP本国国民在外国创造的收入外国国民在本国创造的收入知识拓展:GDP:例1、美国一公民为从事一项国内投资,向日本一家银行贷款,该项目每年为这位美国公民带来200万美元收入,但每年向日本支付利息10万美元。在此例中:美国GDP :增加200万美元 GNP :增加190万美元;日本GDP :增加0 GNP:增加10万美元。例2、韩国一公民在中国执教足球甲A联赛一年,获收入30万美元。在此例中:中国GDP :增加30万美元 GNP:增加0韩国GDP:增加0 GNP:增加30万美元 四、五个乘数的定义和计算1、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又称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投资系数的大小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关。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系数则越大;居民边际储蓄倾向越低,投资系数越小。即KIYI或KI=1/(1-MPC)=1/MPS投资乘数: 总投资自发投资引致投资所以IebY式中,e为自发投资,b为边际投资倾向(MPI)IY在存在闲置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如果自发投资增加必然会提高有效需求,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而且国民收入增加是自发投资增加的一个正倍数。这种由投资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加的倍数,就叫投资乘数,即KYI投资的这种成倍扩张作用,将受下列前提条件的制约:第一, 社会存在闲置生产能力。第二, 投资乘数作用的顺利发挥还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稳定。第三, 货币供应量的大小。倾向供应量太小,不足以适应投资和消费支出的增加时,投资和消费的增加就会使货币需求上升和利率提高。利率的提高,将会鼓励储蓄,抑制投资,从而影响投资乘数的充分作用。第四,政府的税收和支出对投资乘数的作用也存在较大影响。2、政府采购乘数指政府采购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国民收入变化量的比率。KC=YG=1/1-b=1/1-MPC3、税收乘数 指税收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国民收入变化量的比率。 KT=YT=-b/1-b=-MPC/1-MPC(税收增加,国民收入成倍减少;税收减少,国民收入成倍增加)4、转移支付乘数 指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国民收入变化量的比率。 TR=YTR=b/1-b=MPC/1-MPC5、消费乘数 指消费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国民收入变化量的比率。 KC=1/1-MPC=1/MPS五、IS和LM曲线的数学推导1、IS曲线(1)IS曲线的含义一般地,可以用下述三个方程式来说明两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储蓄函数:Sa(1b)Y投资函数:Iedr均衡条件:SI根据上式可得:Y(aedr)(1b)或者r(ae)d(1b)dY从上式可以看出,要保持产品市场的均衡,即投资等于储蓄,则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Y0rIS 图61IS曲线IS曲线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IS曲线表示的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商品市场均衡的各种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的组合。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能使投资与储蓄相等的不同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的配合组合。第二,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它表明:在商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一个较高的利率水平将对应一个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一个较低的利率水平将对应一个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这是因为,高利率,产生低水平的投资,为了满足投资等于储蓄的商品市场均衡条件,要求一个等量的储蓄量,而与低水平的储蓄量相对应的是低水平的国民收入量,所以,高利率必须要和低国民收入配合,才能实现商品市场的均衡。反之,对于一个低利率来说,必然要求一个高水平的国民收入量。第三,在IS曲线右边任何一点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商品市场的非均衡点;在IS曲线左边任何一点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商品市场的非均衡点。(2)IS曲线的几何推导ISrr2r100r1r2rYY1Y2II2I1I)450(b)I2I10YY1Y2SS2S1SS2S1SS(Y)0(a)II(r)(c)(d)图63IS曲线的推导(3)IS曲线的斜率因为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方程为r(ae)d(1b)dY所以,IS曲线的斜率为:(1b)d又因为0bMPC1 故曲线的斜率为负。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和投资系数。IS曲线的斜率和边际消费倾向成反方向变化,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IS曲线的斜率越小。IS曲线的斜率与投资系数也成反向变化,即投资系数越大,IS曲线的斜率越小。(4)IS曲线的移动投资边际效率提高,技术创新,在同样的利率水平下,将使投资需求曲线向上移动,最终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投资需求减少,将使投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当投资需求不变时,如果储蓄意愿增强,储蓄曲线向左移动,在同样的投资水平下,要求均衡收入水平下降,IS曲线向左移动。2、LM曲线 (1)LM曲线的含义一般地,可以用下述三个方程来式说明货币市场及其均衡:货币需求LL1(Y,r)L2(Y,r)L3(r)kYhr货币供给m均衡条件Lm根据上式可得Yhrkmk r(kh)Ymh考虑到价格水平,则有mMP则 MPkYhr YhrkMPk上式表示,当货币供求相等时,利率与收入的同向变动关系。如下图:LMy0r图64LM曲线LM曲线的含义是:第一,LM曲线表示的是使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货币市场均衡的各种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的组合,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利率和国民收入都可以保证实现货币市场的均衡。第二,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它表示:一个较高的利率,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将产生一个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相反,一个较低的利率水平将产生一个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这是因为,对于一个较高的利率来说,它对应的是一个较小的货币投机需求量。在货币供给量既定的条件下,为了满足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的相等的货币市场均衡条件,较小的货币投机需求量必然产生一个较高的货币交易需求量,而较大的货币交易需求量则对应的是一个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同理,在相反的情况下,一个较低的利率将对应一个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第三,LM曲线右边任何一点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货币市场非均衡点;在LM曲线左边任何一点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货币市场非均衡点。(2)LM曲线的斜率和LM曲线的移动由LM曲线方程r(kh)Ymh可知,LM曲线的斜率为kh。LM曲线的移动有以下特点:第一,货币供给增加时,货币供给曲线右移,新的均衡利率下降,利率下降使消费和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LM曲线向右移动;货币供给减少,货币供给曲线左移,均衡利率将上升,LM曲线向左移动。第二,国民收入水平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右移,新的均衡利率上升,LM曲线向左移动;收入的减少,将使均衡利率下降,LM曲线向右移动。第三,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h由小变大,LM曲线斜率由大变小,LM曲线逐渐变得平缓;反之,当h由大变小,LM曲线斜率由小变大,LM曲线逐渐变得陡峭。第四,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k由小变大,LM曲线斜率也将由小奕大,LM曲线逐渐变得陡峭;反之,当k由大变小时,LM曲线斜率由大变小,LM曲线逐渐变得平缓。六、凯恩斯货币需求的内容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1936年货币、利息和货币通论将货币需求理论称为流动性偏好。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三种动机:货币的交易动机、货币的预防动机和货币的投机动机。根据这三种不同的持币动机,可以把对货币的需求划分为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1)、货币的交易需求指货币作为日常交易的媒介而引起的货币的需求。货币需求量的大小直接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同时,货币的交易需求量还受到利率水平的影响,利率越高,人们会减少对货币的持有水平。L1L1(Y,r)式中,L1表示货币的交易需求,Y代表收入水平,r代表利率。(2)、货币的预防需求指为应付意外事故的发生而对持有货币的需求。它一般与收入水平相联系,但同时也要考虑利率的变化情况。L2L2(Y,r)(3)、货币的投机需求指由于个人可以持有的其他资产的货币价值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货币需求。L3L3(r)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dL1L2L3L1(Y,r)L2(Y,r)L3(r)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高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可能再下降,人们会将手中的货币全部转换成有价证券,从而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等于零。当利率极低时,这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债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债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不愿意再买有价债券,以免其价格下跌时再受损失,而是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3、货币的总需求曲线MdL1L2L3kYhr货币需求曲线r货币需求图51货币的总需求曲线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定义1、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水平做出的决策。2、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根据既定的目标,改变货币供给量,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经济政策。八、宏观经济的政策和目标以及目标之间的矛盾性1、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收支平衡2、矛盾性 上述四个经济目标从总体上来说是一致的,但从一定时期来看,也存在内在的矛盾。如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是矛盾的,要实行充分就业,就须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这些政策又会由财政赤字的增加和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引起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间也是矛盾统一关系。一方面,经济增长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充分就业;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又会引起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使部分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失业。九、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应、工具1、效应:财政政策的效应:指政府在实施财政政策时,政府支出变化对社会总需求、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的影响。货币政策的效应: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2、 工具:财政政策的工具: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 等手段。货币政策的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 (2)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3)调整再贴现率十、挤出效应和自动稳定器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政府投资增加,导致私人投资减少)。一种解释是:财政支出扩张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抑制民间支出,特别是抑制民间投资。 挤出效应具体概念: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一定的,政府这边占用的资金过多,又会使私人部门可占用资金减少,经济学将这种情况,称为财政的“挤出效应”:政府通过向公众(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和借贷资金需求上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或非政府部门)支出减少,从而使财政支出的扩张部分或全部被抵消。民间支出的减少主要是民间投资的减少,但也有消费支出和净出口的减少(米什金,1998,544)。对挤出效应的发生机制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财政支出扩张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抑制民间支出,特别是抑制民间投资。一、政府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来为其支出筹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货币供给量没有增加,政府债券出售使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减少了私人投资,引起了挤出效应,而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投资的利率弹性大则挤出效应大。 二、政府通过增加税收来为其支出筹资。在这种情况下,增税减少了私人收入,使私人消费与投资减少,引起了挤出效应。而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大,则税收引起的私人消费减少多。 三、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了价格水平的上升,这种价格水平的上升也会减少私人消费与投资,引起挤出效应。 四、政府支出增加对私人预期产生不利的影响,即私人对未来投资的收益率报悲观态度,从而减少投资。 五、在开放经济中当实行固定汇率制时,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价格上升削弱了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出口减少,私人投资减少。 短期中,当经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小于1大于0,但在长期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则为1.由此得出,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在中长期,这些政策只会引起通货膨胀。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1.支出乘数的大小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上升,乘数越大,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挤出效应越大。2.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越大,使利率上升的越多,挤出效应越大。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h的大小,h越小,货币需求稍有所变动,就会引起利率的大幅度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挤出效应越多;反之,h越大,挤出效应越小。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敏感程度越高,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越小;这四个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而它一般被认为是稳定的;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取决于支付习惯和制度,一般认为也较稳定,因而挤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为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弹性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为0,因而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0,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在流动性陷阱中运行。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弹性为0,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极大,因而财政政策毫无效果。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经济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1、财政政策中的自动(内在)稳定器和积极的财政政策(1)税收的自动变化。在经济扩张和繁荣阶段,随着生产扩大就业增加,国民收入GNP和居民收入增加,政府税收会相应增加,特别是实行累进税制的情况下,税收的增长率超过国民收入增长率。税收增加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因而具有遏制总需求扩张和经济过热的作用。当经济处于衰退和萧条阶段时,国民收入GNP和居民收入下降,税收相应减少。可见,在税率既定(给定)不变的条件下,税收随经济周期自动地同方向变化,起着抑制经济过热或缓解经济紧缩的作用。 (2)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在经济繁荣阶段,失业率下降,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的支出会随之自动下降,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增长;反之,在经济萧条阶段,失业率上升,失业人数增加,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的支出会随之自动上升,从而抵消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下降。 (3)政府维持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在经济繁荣阶段,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根据农产品价格维持方案,抛售库存的农产品,吸收货币,平抑农产品价格,以减少农民和农场主的可支配收入;而在经济萧条阶段,对农产品的需求减少,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根据农产品价格维持方案,增加政府采购农产品的数量,向农民和农场主支付货币或价格补贴,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4)个人和企业储蓄的自动变化。由于边际储蓄倾向是递增的而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所以,在经济恢复及繁荣阶段,随着个人和企业的收入增加,他们的储蓄增长的幅度会更大而消费需求增加得较少;相反,在经济衰退和萧条阶段,随着个人和企业的收入减少,他们的储蓄也会减少得更多而消费减少得较少。 十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经济发展是指经济社会的综合变化和进步,前者重视数量的递增,后者重视质量的提升。十二、经济周期的含义以及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的各自的经济特点1、 含义:经济周期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反复交替出现的过程。 2、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可以以经济周期的波动线与长期经济增长线的交点作为划分标准,将经济周期分成4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阶段。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阶段,衰退与复苏是两个过渡性阶段,如图81所示。图中,AB为衰退阶段,BC为萧条阶段,CD为复苏阶段,DE为繁荣阶段。AE为一个经济周期,AC经济趋势下降,又称收缩阶段;CE经济趋势上升,又称扩张阶段。(1)衰退阶段:经济处于温和的收缩时期,投资减少,消费下降,生产下滑,有效需求降低,失业率上升,部分厂商由于产品积压而倒闭。(2)萧条阶段:此阶段,经济处于剧烈的收缩时期,社会投资继续下降,物价水平持续走低,劳动力大量失业。(3)复苏阶段:此阶段,经济活动日趋活跃,国民收入开始回升,投资、就业率、收入和消费开始上升,经济开始不断扩张。(4)繁荣阶段:此阶段国民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此时,社会有效需求量增加,产品热卖,投资活动频繁,就业率上升,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十三、乘数加速数模型1、加速数原理的作用过程动态模型消费函数 CtabYt-1 同理,动态投资函数可写为 ItI0Ii其中,I0为自发投资,Ii为引致投资又因为IiY(为加速数,Y为国民收入的变化量)由于消费量与产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依存关系,bCY所以IiYCb两部门经济均衡条件:YtCtItCtSt所以YtCtItabYt-1 I0Cb YtabYt-1 I0(Ct-Ct-1)b例,现假设消费函数Ct100.6Yt-1,0.9,自发投资为40亿元,第一期的引致消费为60亿元,试计算从第1期到第10期的国民收入。YtabYt-1 I0(Ct-Ct-1)bYt100.6Yt-1 40 1.5(Ct-Ct-1)第一期国民收入Y1106040110亿元第二期国民收入Y2100.6110401.5( 7670)125亿元第三期国民收入 Y3100.6125401.5( 8576)138.5亿元 2、加速数原理具有以下特点:(1)投资不是产量或收入绝对量的函数,而是产量或收入量变动率的函数(引致投资)。(2)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或收入的变动,即产量或收入量较小幅度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引起总投资较大幅度的增加或减少,主要是因为1的原因。(3)要想使投资增长率不下降,产量或收入量就必须保持一定比率的增长(引致投资)。3、汉森萨谬尔森模型国民收入的变化通过加速数对投资产生加速作用,而投资的变化又通过投资乘数使国民收入成倍变化,加速数和投资乘数的交织作用便导致了国民收入周而复始的上下波动。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谬尔森提出,所以又称汉森萨谬尔森模型。当经济进入复苏阶段后,投资需求增加,产生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成倍增长的国民收入又通过加速数引起投资的加速增加,因此,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使一国经济迅速膨胀。但是投资的不断增加,需要保持国民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由于乘数作用条件的限制(其中一个条件是需要社会有大量闲置资源),经济的高速增长又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这样,放慢的经济增长速度导致加速数的反向作用,使投资急剧减少,经济由繁荣转向衰退。当经济开始衰退后,总投资的下降总有一个限度,随着经济的衰退和萧条,经济中又开始出现闲置资源,这时,加速数的作用受到限制,投资乘数的作用越来越大,重置投资的乘数作用使收入逐渐回升,经济萧条开始进入复苏阶段。4、乘数加速数原理的含义:第一,在经济中,投资、国民收入、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如果经济自发调节,由于乘数加速数的作用,将形成经济周期。投资是关键,经济周期是由投资引起的。第二,由于乘数的作用,投资增加引起产量成倍增加,成倍增加的产量由于加速数的作用,又引起投资的成倍增加,这样,经济出现繁荣。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无法再增加,此时,由于加速数原理的作用,引起投资减少,投资的减少又由于乘数作用使产量成倍减少,从而又使经济进入萧条。萧条持续一定时期后,由于产量的回升,又使投资增加,产量也增加,从而使经济进入另一次繁荣。第三,政府可以通过干预经济的政策来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5、乘数加速数模型是用乘数与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种理论。这一模型说明,投资或其他需求项目(政府投资)的变动会通过乘数作用影响国民收入,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通过加速原理来影响投资。正是这种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使经济中形成了周期性波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产品品牌IP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输油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消费与零售行业深度报告:虚拟现实在零售体验中的创新
- 2025年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摩托车制造业的应用与推广案例分析报告001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入侵检测系统架构优化与升级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 现代素食餐厅科普知识培训课件
- 江苏省泰州市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阳山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长篇阅读词汇突破与真题答案
- 2025四川省公安厅招聘辅警(44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湖北省圆创高中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测评 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秋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理论试题
- 2025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家庭教育学整套课件
- DB44∕T 1836-2016 不锈钢美容工具
- 高一新生入学家长会发言稿
- 第三章:巷道断面设计
- (完整word版)门禁系统施工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