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三国港口与物流发展.doc_第1页
波罗的海三国港口与物流发展.doc_第2页
波罗的海三国港口与物流发展.doc_第3页
波罗的海三国港口与物流发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波罗的海三国港口与物流发展2005 年 12 月, 应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交通部的邀请, 中国交通部组成的专家考察团, 对三国海运、港口和物流等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的情况和体会在此作一介绍, 以飨我国对此感兴趣的企业和经营者。三国的基本情况1.三国经济发展水平、人文、资源与政策环境三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 按人口和面积依次为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其中爱沙尼亚人口 140 万, 拉脱维亚人口 240 万, 立陶宛人口 370 万。苏联解体后, 三国先后独立并加入欧盟, 经济发展速度都比较快, 近几年 GDP 的增长保持在 6%以上。从经济发展水平看, 三者大体相当。三个国家人均 GDP 约 5000- 8000 美元, 比西欧低, 但人均水平比中国高很多。三国为了吸引外资和适应加入欧盟的要求, 均采取了开放、自由的经济政策, 经济自由度位于世界前列, 其中爱沙尼亚列第 4、立陶宛第 23、拉脱维亚第 28 位。经济增长竞争力爱沙尼亚列第 20、立陶宛第 36、拉脱维亚第 44 位。经济竞争力表现在人均工资水平处于欧盟较低水平, 大体相当于德国的 10%左右, 能源价格大体相当于欧盟 15 国的 80%, 具有较多未开发的土地, 靠港区较近、发展物流服务的年租金大体在 3 欧元/ 平方米。由于历史原因, 三国居民语言水平比较高, 除本民族语言外, 相当部分居民会使用俄语、德语、英语等 4 种语言。2.三国港口发展基本情况三国港口地理位置相当, 自然水深条件良好。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一方面用于满足本国需要, 同时在转运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与西欧以及亚洲贸易中具有一定优势。交通运输和仓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占全国GDP 的比重在 910%, 这一比例远高于西欧和中国, 发展港口和物流服务对国家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三国的港口均采用地主港管理模式, 市场化程度较高,但运作模式有所不同。立陶宛只有克莱佩达一个港口, 港口当局( 港务局) 直属中央, 其他两国归地方政府, 也有私人企业( 通过购买土地成为地主) 。港口当局负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通道建设, 然后将土地、码头长期租给私人企业经营。为适应转口贸易的发展( 特别是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 , 都有类似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的政策。三国港口的自然条件良好, 岸线资源比较丰富, 均有可以支持港口发展的土地资源。由于吞吐量规模较小, 到港以巴拿马型以下船舶为主, 目前水深在- 13 米左右, 水深不构成发展制约, 如果吞吐量增加、大型船舶增加, 将水深增加到- 17 米均是可能的, 水深限制主要是丹麦海峡- 17 米水深。三国港口铁路集疏运条件比较好, 铁路占集疏运比例在80%以上, 公路不足 20%, 但集装箱 85%左右依靠公路进行集疏运。3.三国港口能力富裕、货源需求不足, 具有一定发展前景从总体上看, 三国港口均超前发展, 设计吞吐能力利用率大体在三分之二左右 ( 相当于泊位利用率不足 50%) ,码头资源尚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货源相对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俄罗斯的港口政策。三国独立后, 俄罗斯在政策上支持本国货物尽可能使用本国港口, 圣彼得堡港因而快速发展, 甚至出现压港现象, 与三国港口形成鲜明对照。爱沙尼亚港口主要从事国际转运业务, 本国货物在 20%左右, 80%为转运服务, 主要是俄罗斯的石油、煤炭和化肥。最有代表性港口为塔林港, 2004 年吞吐量 3700 万吨, 集装箱11.6 万 TEU。塔林港冬季有冰冻问题, 但对海运影响不大。规划建设有集装箱码头、自由贸易区和工业园区。码头大都在自由贸易区内, 除自由贸易保税政策外, 如果用于再投资, 可免所得税。拉脱维亚港口和爱沙尼亚相似, 港口主要从事国际转运业务, 本国货物在 20%左右, 80%为转运服务。主要港口有里加(Riga) 、文茨皮尔斯(Ventspils)和利耶帕亚(Liepaja)。文茨皮尔斯吞吐量为最大, 2004 年约 2600 万吨( 比高峰时期吞吐量低约 1000 万吨) , 其次是里加吞吐量 2100 万吨( 能力约 3400万吨) , 利耶帕亚吞吐量约 500 万吨, 里加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最大, 2004 年为 15 万 TEU。三港中, 里加冬季存在冰冻问题, 但对海运影响不大, 其他两港冬季没有冰冻, 也有类似自由港政策。与中国的贸易主要是磷肥, 年 180 万吨左右, 是目前最有规模的贸易。立陶宛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不同, 在国内经济和贸易发展的推动下, 经过几年努力, 港口由原来主要进行转运( 约占吞吐量的 80%) , 发展到基本依赖本国货物, 2004 年吞吐量的 80%为国内货物、20%为国际转运。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综 述波罗的海三国港口与物流发展环 球波罗的海三国港口物流专家考察团22CWT 20063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并呈现上升趋势, 交通运输和仓储占GDP 的比重由 2001 年的 8.5%, 上升到 2004 年的 9.6%。港口克莱佩达(Klaipeda) , 2004 年吞吐量为 2023 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很快, 2002 年其在三个国家港口集装箱尚处于最后, 吞吐量只有 7.2 万TEU, 2004 年发展到 17.4 万 TEU, 两年增长 159%, 跃居三国港口第一位。今后发展重点是集装箱, 日本协力基金会出资为其完成了集装箱码头规划, 目前有意寻求国外投资者进行合作。4.陆桥运输具有长远发展前景远东至欧洲集装箱运输有两种基本模式, 海运和陆桥运输。陆桥运输有三种不同路线, 一是以俄罗斯东方港为起点,通过俄罗斯铁路网到达欧洲。二是以天津港为起点, 通过内蒙古进入俄罗斯, 再由俄罗斯铁路完成到欧洲的运输。三是以连云港为起点, 通过哈萨克斯坦, 完成到欧洲的运输。三种路线中, 目前以俄罗斯远东路线相对活跃, 目前日本、韩国部分货物经过西伯利亚铁路到芬兰, 再配送到所需地区。经中国的路线涉及国家较多, 主要是铁路问题, 在口岸时间、运输组织、运输费用等方面有差距, 目前集装箱量很少。在便捷的海关和口岸管理环境下, 陆桥运输时间具有优势。三国对开展陆桥运输均有十分浓厚的兴趣。考察主要启示与结论1.三国贸易现有规模较小, 未来有一定潜力我国与三国的贸易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较低水平, 我国从该地区进口的贸易额在 12 亿美元, 出口到该地区的贸易额大体在 89 亿美元。中国商品物美价廉, 在该地区具有一定竞争力。同时这些地区木材、化肥等也是我国发展需要的, 具有互补性。但由于种种原因, 木材生意尚不成规模, 化肥有相当进口( 从拉脱维亚港口进口达到 180 万吨/ 年) 。虽然目前三国与我外贸规模比较小,未来与三国贸易具有一定发展潜力。2.中国- 三国港口集装箱运量小、增长较快, 支线运输具有前景目前中海集运和中远集运均有中国至该地区港口的集装箱业务, 2005 年中海运量约 1 万 TEU, 中远为 3000TEU,规模很小, 但增长速度比较快, 基本保持年增长近 30%的发展速度。由于市场规模小, 近期不可能发展干线运输, 目前基本采用干线船运至汉堡,再通过公共支线运至波罗的海三国港口。今后从海上运往欧洲的货物仍然采用干线运输到欧洲汉堡、鹿特丹等基本港, 再通过支线运至三国港口的基本格局难以改变, 可以视货物增长情况, 考虑发展由中国公司经营欧洲主要港口到三国的专用支线运输。3.未来三国港口吞吐量具有前景, 但存在不确定性三国港口目前吞吐量规模虽很小, 但作为欧盟成员, 其经济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自身贸易的发展将推动需求的增长, 增长主要体现在集装箱运输上。爱沙尼亚的塔林港、拉脱维亚的里加港和立陶宛克莱佩达相对增长前景更好。但今后这些地区港口发展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主要体现为:俄罗斯货物利用这些港口的转运量降低, 直接影响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港口吞吐量发展。由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港口 80%吞吐量依赖转运, 随着俄罗斯发展圣彼得堡等港口政策的推进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 今后将有部分货物有转走圣彼得堡的可能, 吞吐量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区域港口尚处于竞争之中, 各个港口定位可能发生变化。三国港口地理位置相当, 各种政策也大体相当, 码头能力都有富裕、吞吐量都尚不成规模, 为争夺腹地货源, 将面临比较激烈的竞争, 通过竞争形成新的格局, 对每个港口而言, 其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专家考察团已将此次考察情况形成详细的考察报告呈报相关主管部门, 并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中国商品价廉物美, 在欧洲受到广泛欢迎, 因此建议商务部进一步研究是否可选择三国的某个地方建立一个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