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巫溪丧葬习俗里的文化积淀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不断减化,但是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且流传至今,家家躲不开,离不了。丧葬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它含慨啦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就目前情况看,丧葬习俗懂的人不多,但是,做白事司仪行当的人却不少。有些司仪在办理丧事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不规范的地方,如果问上一两个为什么?就说不通啦。因此需要规范,就是问上几个为什么?都能说出道理和根据来,而且大部分人都能接受,以提高丧葬文化的内涵。丧歌,是中国民间传统丧葬礼仪活动中传唱的风俗歌曲。亦称“葬歌”、“夜歌”、“孝歌”、“挽歌”、“哀歌”、“丧鼓”等。中国各民族大都有丧葬歌唱或歌舞的习俗,据历史文献所述“挽歌者,丧家之乐。执绋者,相和之声也。挽歌词有薤露、蒿里二章,言人如薤上露,易稀灭。亦谓人死精魂归于蒿里”(晋干宝撰搜神记卷十六);“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至乐),可见丧歌源流可追溯到秦汉之前。丧歌一般只在老年人和中年人死后的丧葬礼俗活动中演唱。凡亡者的长辈,均不参加。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 齐唱、 领唱与帮腔等。因适应丧葬礼仪中“守灵”、“送葬”、“入葬”等仪式程序,又有坐唱、走唱和跳唱3种不同形式。 丧歌一般只在老年人和中年人死后的丧葬礼俗活动中演唱。凡亡者的长辈,均不参加。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 齐唱、 领唱与帮腔等。因适应丧葬礼仪中“守灵”、“送葬”、“入葬”等仪式程序,又有坐唱、走唱和跳唱3种不同形式。 丧歌一般只在老年人和中年人死后的丧葬礼俗活动中演唱。凡亡者的长辈,均不参加。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 齐唱、 领唱与帮腔等。因适应丧葬礼仪中“守灵”、“送葬”、“入葬”等仪式程序,又有坐唱、走唱和跳唱3种不同形式。 丧歌的内容:哭述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和对亡者的深切怀念;歌颂死者艰苦创业精神,以教育后辈;叙唱历史故事和世俗生活知识;聚众歌舞群唱,以铭其和睦团结之志。丧歌的曲调大致可划分为下述几种类型:哀哭歌调。此类歌调大都建立在悲泣哭述语调的基础之上,有的实际上就是这种语调的音乐化。节奏自由,无一定结构模式,一句委婉的下行哭腔,大同小异地连续进行。如达斡尔族的“哭丧调”、云南楚雄彝族的“冒呃”、傣族的“喊海”,以及各地、各族称为“悲调”、“哭腔”、“哭亲人”的丧歌等。山歌、小调和歌舞曲。如湖北的“丧鼓”唱腔,即多为山歌调,其中嘉鱼环城的一套,就包括“平腔”、“高腔”、“悲腔”等3种板式,属于山歌联唱体。 湖南道县的丧歌 “路腔”,湘阴的丧歌“散花”等,则完全是小调风格。此外,还有部分丧歌需伴随祭祀性舞蹈进行跳唱。如湘西土家族、苗族的“跳丧”、贵州彝族的“跳脚”、云南景颇族的“丧葬舞”、哈尼族的“莫搓搓”、纳西族的窝热以及羌族的“芝干寿”等。吟诵歌调。多为祭师所唱。湖北大冶黄金湖的一套“孝祭歌”,湖南湘阴儒教的“丧礼歌”等,属于此类。另有一部分演唱历史故事的吟诵歌调,其音乐特点,已近似说唱风格。打丧鼓是神农架的百代民风。其起源悠久,以至于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源于庄子妻死,鼓盆而歌;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因死人太多,终于聪明地化悲哀为狂欢;有人说源于唐自莲和尚丧妣,击鼓以悼亡,还有一种平实可信的说法,谓打丧源自楚俗,因怕野兽糟蹋死者的尸骨,故而点起篝火,集众敲鼓动歌唱,彻底达旦。 打丧鼓在神农架是追悼亡人的一种特殊仪式,打丧鼓在神农架又叫“打丧歌”、“孝歌”、“阴锣鼓”、“跳丧鼓”、“打代思(待尸)”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亲友邻里代替死者眷属追思亡者生前的功德,祝告亡人升天,为后代祈福,是一种常见的带有浓厚古老民族文化传统和迷信色彩的丧俗。 神农架的丧鼓歌,是与外地一脉相承的,属于“转丧鼓”。但是神农架的丧鼓歌的音调更加古朴苍凉,内容异常丰富。天堂地狱、山川河流、鸟兽花卉、神灵鬼魂,人生世事、古史英雄,囊括万物,无有而不涉。它不仅仅祈求神灵、超度亡魂、歌功颂德,而且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的百科全书。如开路歌:“一开天地水府,二开日月星光,三开上天古佛,四开人间庙堂,五开五方五地,六开闪电娘娘,七开武当祖师,八开八大金刚,九开当方土地,十开本地城隍。” 村民认为老年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 人生在世犹如水上浮萍光景千年恰似空中闪电春花秋月不久人缘已尽结发难留 自古有盛必有衰有生必有死哪有人生而不死无常已到世事尽抛 劝亡者休想家乡劝儿女不必悲伤山中哪有千年树人间哪有百岁郎 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年人死亡是天经地义的现象,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因此,人死非但不悲,反视为一件喜事。视年老去世是驾赴瑶池,百年归山。在神农架山乡,凡遇亲朋丧事,必请歌者击鼓赛歌,亲朋纷纷来祭,整夜打丧鼓“伴灵”、“闹丧”。这与其说是对死者的吊念,不如说是对死者的欢迎。 虽然人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人们毕竟愿生而不愿死。亡者也多对亲人及儿女有所留恋,生者对长辈的离去也不免怀念、悲伤。如: 生存庆华屋冷落归山丘隔断红尘十地里白雪千载空悠悠 故后来叫饭只见杯筷碗山也空来水也空青山绿水依然在人亡千代永无踪 孝子捧灵座伤心痛如何寻亲亲不见先游魂魄所 前来“闹丧”和“伴亡”的歌师为了安抚“鬼神”,慰藉生者,冲淡这种凄凉的气氛,人们除了歌唱亡者的生平事迹之外,主要触景生情的“随口作歌”,以歌相嘲。如: 屋大好停丧门大好出丧千年出一口万年出一双 什么人造屋什么人停丧鲁班造屋凡人停丧 千年出一口真命天子万年出一口护国宰相 自从今天停过后永世万年不停丧 所以跳丧除了亡者的家属不歌以外,凡亲友祭者均可歌唱,歌师更是“闹丧”中的活跃人物。如果没有歌师,就没有鼓声,因此,凡有丧事,丧家必写信或派专人专程去接歌师。歌师必须常识广博,能打鼓,会唱歌,歌唱之前要先开歌路,如:“开场开场,黄金万两,各位歌师都请坐,听我愚下开个歌场。”又如“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未曾开歌路,要打锣和鼓。”丧仪多在孝家亡者灵前的孝场进行。 走进门来抬头望 一盏明灯挂在孝场上 两边坐着唱歌郎 众位歌师唱一声 一夜不觉到天亮 打丧鼓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唱亡者的生平事迹,也有规劝亡者的内容。如: 劝亡者莫悲哀莫把阳世挂胸怀尧和舜帝都是死死后之身土里埋 人生无百岁百岁又如何古来多少英雄辈不免挽首困山河 打丧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闹”,因此,要击鼓数日,欢娱宾客,赛歌也就成了丧仪中唱的重要内容和最活跃的部分。如: 一进门来就要唱 拐棍插在屋梁上 三句两句不投机 抽起拐棍就回去 神农架丧鼓的唱腔,有它自己的特色,古朴、粗犷而苍凉。与其它地方的“哭灵腔”、“道士腔”有区别,也与“阳锣鼓”、“阴锣鼓”的一腔两用也不同。“音调哀而不伤,悲而不惨”,它是一种“长于咏叹的单曲结构”的唱腔板式。 神农架的“丧鼓歌”、“仪式歌”就它的悠久历史、丰富内容以及语言特色,都优于其它歌谣。它包括了古今世事,有对人后的看法,有对古代人物的评价,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以及亡者入地狱或升天堂的丰富联想。这些组成了一个绚丽的历史和神话的画卷,它是神农架民间流传的神曲。 任何习俗的周围都有一些观念的东西存在着。神农架民间有“每家门前都有一块滑石板”的说法,以示家家都可能出现不测,因此一家有难,众人帮助,是“人死众家丧”。一首丧歌唱道:“半夜听来丧鼓震,手里摸一根七米棍,不顾生死往前奔,一不怕山高路又远,二不怕虎豹把路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6294:2025 EN Basic chemical products - Basic chemicals resulting from chemical recycling - General principles
- 四川省德阳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河南省文旅局的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植物的生长测试题及答案
- 保安巡逻岗测试题及答案
- 重污染应急预案实施(3篇)
- 2025年德国职业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VR内容维权路径分析-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前市场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商务精英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压铸铝合金工艺知识培训课件
- 【星图研究院】2025中国RFID无源物联网产业白皮书
- 大型房地产企业动态成本月度报告
- 一科一品胸外科护理
- 2025年国家公务员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招考(金融监管综合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达斡尔族介绍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能源动力类》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回应性照护培训课件
- 全国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笔试试题及答案
-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动物王国》教案
- 水化验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